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2227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71517.1

申请日:

2013.11.13

公开号:

CN104632194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7/09申请日:20131113|||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7/09(2012.01)I; E21B47/06(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7/09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张传宝; 宋中惠; 郭迎春; 任允鹏; 张瑞臣; 牛祥玉; 曹小朋; 孙渡; 李绍杰; 王倩; 张东

地址:

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该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系统试井测试数据;步骤2,根据系统试井测试数据,绘制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回归得到直线斜率;步骤3,把直线斜率带入推导的极限泄油半径计算公式,计算极限泄油半径;以及步骤4,根据极限泄油半径,确定技术井距。该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更能代表油藏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确定提供新方法,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指导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

权利要求书

1.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利 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包括:
步骤1,测量系统试井测试数据;
步骤2,根据系统试井测试数据,绘制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 回归得到直线斜率;
步骤3,把直线斜率带入推导的极限泄油半径计算公式,计算极限泄油 半径;以及
步骤4,根据极限泄油半径,确定技术井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利用3个以上不同尺寸的油嘴开油井生产,测 试不同油嘴条件下油井井底流压及产量,流压平稳后,关井测试压力恢复, 得到地层静压,从而得到系统试井测试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静压减去不同尺寸的油嘴条件下的流压,得 到生产压差,以绘制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稳态流产量计算公式:
q o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 Δp ) ]]>
定义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曲线斜率为m,则:
m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则极限泄油半径为:
r e = r w × e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m ]]>
m——直线斜率,MP/(m3/d)
ko——有效渗透率,μm2
h——油层有效厚度,m;
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
Bo——体积系数;
re——泄油半径,m;
rw——井眼半径,m;
qo——油井地面产量,m3/d。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极限泄油半径的2倍为技术井距。

说明书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利用系统 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渗流机理室内实验方法及渗流规律描述上大家 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指导了低渗透油藏的 有效开发。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岩心测得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技术 井距的方法只能反映岩心所代表的“点”的渗流规律,很难反映整个油藏渗 流规律,影响开发方案部署,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 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系统试井资料确定极限泄油半径,进而确 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 藏技术井距的方法,该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包括: 步骤1,测量系统试井测试数据;步骤2,根据系统试井测试数据,绘制生产 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回归得到直线斜率;步骤3,把直线斜率带入推 导的极限泄油半径计算公式,计算极限泄油半径;以及步骤4,根据极限泄 油半径,确定技术井距。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利用3个以上不同尺寸的油嘴开油井生产,测试不同油嘴条 件下油井井底流压及产量,流压平稳后,关井测试压力恢复,得到地层静压, 从而得到系统试井测试数据。
在步骤2中,静压减去不同尺寸的油嘴条件下的流压,得到生产压差, 以绘制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
在步骤3中,根据稳态流产量计算公式:
q o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 Δp ) ]]>
定义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曲线斜率为m,则:
m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则极限泄油半径为:
r e = r w × e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m ]]>
m——直线斜率,MP/(m3/d)
ko——有效渗透率,μm2
h——油层有效厚度,m;
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
Bo——体积系数;
re——泄油半径,m;
rw——井眼半径,m;
qo——油井地面产量,m3/d。
在步骤4中,极限泄油半径的2倍为技术井距。
本发明中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通过改变油 井工作制度,测试流压,获得油井极限泄油半径,进而得到技术井距,指导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该方法利用系统试井资料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 新方法,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指导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的一具体 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产量压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 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表,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 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利用3个以上不同尺寸的油嘴开油井生产,测试不同油嘴条 件下油井井底流压及产量,完成系统试井测试工作,油井关井测得地层静压, 测试数据见表1。
表1系统试井测试数据表

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静压减去不同尺寸的油嘴条件下的流压,得到生产压差, 绘制每个油嘴的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系 统试井测试得到的不同油嘴的生产压差和流量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针对压 差与日产油量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直线斜率4.6445(m3/d)/MPa。流程进 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图2得到的直线斜率与低渗透油藏极限泄油半径符合下述计 算公式,利用建立的计算公式,把直线斜率4.6445(m3/d)/MPa带入公式计算 得到极限泄油半径。
根据稳态流产量计算公式:
q o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 Δp ) ]]>
定义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曲线斜率为m,则:
m =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 ln r e r w ) ]]>
则极限泄油半径为:
r e = r w × e 86.4 × 2 π k o h μ o B o m ]]>
m——直线斜率,MP/(m3/d)
ko——有效渗透率,μm2
h——油层有效厚度,m;
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
Bo——体积系数;
re——泄油半径,m;
rw——井眼半径,m;
qo——油井地面产量,m3/d。
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确定技术井距,技术井距为两倍的极限泄油半径。流程结 束。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该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系统试井测试数据;步骤2,根据系统试井测试数据,绘制生产压差与日产油量关系曲线,回归得到直线斜率;步骤3,把直线斜率带入推导的极限泄油半径计算公式,计算极限泄油半径;以及步骤4,根据极限泄油半径,确定技术井距。该利用系统试井确定低渗透油藏技术井距的方法更能代表油藏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