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21777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65301.0

申请日:

20160624

公开号:

CN105940994A

公开日:

2016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A61K36/8968,A61P11/14

主分类号:

A01G9/02,A61K36/8968,A61P11/14

申请人:

苏州美丽澄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建铃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嘉元路2号1315室

优先权:

CN20161046530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包括花盆和树桩,所述花盆包括栽培仓、储存仓和标签,所述标签与储存仓和栽培仓连接,所述栽培仓与树桩连接,所述树桩嫁接有枇杷和地骨,所述储存仓放置有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茯苓、地骨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所述树桩设置有两个区域,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本发明栽种的中草药能够净化室内空气、提高生活质量和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在咳嗽的时候通过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自行治疗。

权利要求书

1.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1)和树桩(2),所述花盆(1)包括栽培仓(3)、储存仓(4)和标签(5),所述标签(5)与储存仓(4)和栽培仓(3)连接,所述栽培仓(3)与树桩(2)连接,所述树桩(2)嫁接有枇杷和地骨,所述储存仓(4)放置有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茯苓、地骨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桩(2)设置有两个区域,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嫁接的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骨嫁接的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5)包括标贴(6)和标杆(7),所述标贴(6)连接标杆(7),所述标杆(7)连接花盆(2),所述标贴(6)设置有药物名称、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所述标杆(7)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能够测量药物的大小,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药草存放区(8)和工具存放区(9),所述药草存放区(8)和工具存放区(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草存放区(9)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所述密封罐分别放置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或另外放置有枇杷叶和地骨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罐还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药物潮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存放区(9)设置量勺,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名贴,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领域,尤其涉及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等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该发明的中草药能够在咳嗽时通过自己栽培的中草药自行治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包括花盆和树桩,所述花盆包括栽培仓、储存仓和标签,所述标签与储存仓和栽培仓连接,所述栽培仓与树桩连接,所述树桩嫁接有枇杷和地骨,所述储存仓放置有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茯苓、地骨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进一步的,所述树桩设置有两个区域,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嫁接的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进一步的,所述地骨嫁接的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20cm。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包括标贴和标杆,所述标贴连接标杆,所述标杆连接花盆,所述标贴设置有药物名称、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所述标杆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能够测量药物的大小,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仓设置有药草存放区和工具存放区,所述药草存放区和工具存放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药草存放区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所述密封罐分别放置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或另外放置有枇杷叶和地骨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罐还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药物潮湿。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存放区设置量勺,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仓设置有名贴,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的存放量不低于50克。

进一步的,所述杏仁10克、桔梗10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0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百合15克、茯苓12克和甘草6克,按此比例煎药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叶取6片叶子熬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进一步的,所述量勺能够替换为电子称或铜称。

进一步的,所述嫁接包括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脘腹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和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杏仁具有镇咳和平喘等功效,并能够治疗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和祛痰等功效,并能够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和疮疡脓成不溃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沙参具有有滋补、祛寒热和清肺止咳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和烦热口干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麦冬具有生津解渴和润肺止咳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和肠燥便秘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和益阴生津等功效,并能够治疗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和痈肿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和面目肌肤浮肿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地骨皮具有清热和凉血等功效,并能够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和内热消渴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百合具有镇咳和祛痰等功效,并能够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和精神恍惚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等功效,并能够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和烦热口渴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和地骨在生长茂盛的时期能够修剪,把修剪的枝叶和/或茎叶晾干,存放到密封罐以作药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栽种的中草药能够净化室内空气、提高生活质量和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在咳嗽的时候通过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自行治疗。(2)本发明的栽种可以在花圃园林小规模种植,不仅能够提高收入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帮助。(3)利用树木的嫁接实行一个树桩多种植物种植。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花盆,2、树桩,3、栽培仓, 4、储存仓,5、标签,6、标贴,7、标杆,8、药草存放区,9、工具存放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包括花盆1和树桩2,所述花盆1包括栽培仓3、储存仓4和标签5,所述标签5与储存仓4和栽培仓3连接,所述栽培仓3与树桩2连接,所述树桩2嫁接有枇杷和地骨,所述储存仓4放置有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茯苓、地骨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进一步的,所述树桩2设置有两个区域,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嫁接的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进一步的,所述地骨嫁接的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20cm。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5包括标贴6和标杆7,所述标贴6连接标杆7,所述标杆7连接花盆2,所述标贴6设置有药物名称、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所述标杆7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能够测量药物的大小,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药草存放区8和工具存放区9,所述药草存放区8和工具存放区9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药草存放区9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所述密封罐分别放置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或另外放置有枇杷叶和地骨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罐还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药物潮湿。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存放区9设置量勺,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名贴,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的存放量不低于50克。

进一步的,所述杏仁10克、桔梗10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0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百合15克、茯苓12克和甘草6克,按此比例煎药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叶取6片叶子熬制能够治疗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进一步的,所述量勺能够替换为电子称或铜称。

进一步的,所述嫁接包括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脘腹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和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杏仁具有镇咳和平喘等功效,并能够治疗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和祛痰等功效,并能够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和疮疡脓成不溃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沙参具有有滋补、祛寒热和清肺止咳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和烦热口干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麦冬具有生津解渴和润肺止咳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和肠燥便秘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和益阴生津等功效,并能够治疗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和痈肿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和面目肌肤浮肿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地骨皮具有清热和凉血等功效,并能够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和内热消渴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百合具有镇咳和祛痰等功效,并能够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和精神恍惚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等功效,并能够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等功效,并能够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和烦热口渴等病症。

进一步的,所述枇杷和地骨在生长茂盛的时期能够修剪,把修剪的枝叶和/或茎叶晾干,存放到密封罐以作药用。

具体实施例:

用户在选用一颗树木时,把树杆去除保留树桩,把树桩放置在花盆里面,然后根据咳嗽所需要的中草药把枇杷、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地骨皮、百合、茯苓、和甘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够种植,一部分是不易种植,把不易种植的甘草、杏仁、桔梗、沙参、麦冬、生地、桑白皮、百合和茯苓单独放置在花盆里面的密封罐里面,在每个密封罐上面贴上名贴,写明药草名称,然后把能够种植的枇杷和地骨嫁接到树桩上,使枇杷和地骨与树桩生长在一起,用户在枇杷和地骨生长茂盛时可以剪取枇杷叶和地骨皮放置到密封罐,以备后用。当用户在家咳嗽时,可根据咳嗽的症状查看标贴上对应用药,当用户是因肺热,吐逆,烦渴而引起的咳喘,可取枇杷叶6片左右放置砂锅熬制药汁,每日3次、可长久服用,或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可根据花盆上面的标贴取药,用量勺或电子称获取甘草6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0克、桑白皮15克、、百合15克、茯苓12克和地骨皮12克放置砂锅,用凉水浸泡20分钟以上,用大火熬开,转小火熬制20分钟,每天1份,早晚喝,3份一疗程,该方可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并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65301.0 (22)申请日 2016.06.24 (71)申请人 苏州美丽澄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 区嘉元路2号1315室 (72)发明人 林建铃 (51)Int.Cl. A01G 9/02(2006.01) A61K 36/8968(2006.01) A61P 11/14(2006.01) (54)发明名称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 置, 包括花盆和树桩, 所述花盆包。

2、括栽培仓、 储存 仓和标签, 所述标签与储存仓和栽培仓连接, 所 述栽培仓与树桩连接, 所述树桩嫁接有枇杷和地 骨, 所述储存仓放置有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 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 茯苓、 地骨 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 起的咳嗽, 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烦 渴而引起的咳喘, 所述树桩设置有两个区域, 分 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本发明栽种的中草药能够 净化室内空气、 提高生活质量和美化环境, 而且 能够在咳嗽的时候通过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自行 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5页 附图1页 CN 105940994 A 2016.09.21 CN 105940994 A 1.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花盆 (1) 和树桩 (2) , 所述花盆 (1) 包括栽培仓 (3) 、 储存仓 (4) 和标签 (5) , 所述标签 (5) 与储存仓 (4) 和栽培仓 (3) 连接, 所述栽 培仓 (3) 与树桩 (2) 连接, 所述树桩 (2) 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所述储存仓 (4) 放置有甘草、 杏 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 白皮、 百合、 茯苓、 地骨和甘草按。

4、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所述枇杷 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桩 (2) 设 置有两个区域, 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枇杷嫁接的 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骨嫁接的 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 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 (5) 包 括标贴 (6) 。

5、和标杆 (7) , 所述标贴 (6) 连接标杆 (7) , 所述标杆 (7) 连接花盆 (2) , 所述标贴 (6) 设置有药物名称、 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 所述标杆 (7) 设置有刻度尺, 所述刻度尺能够测量 药物的大小, 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仓 (4) 设置有药草存放区 (8) 和工具存放区 (9) , 所述药草存放区 (8) 和工具存放区 (9)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草存放区 (9) 设置有密封罐, 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 所。

6、述密封罐分别放置甘草、 杏仁、 桔梗、 沙 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或另外放置有枇杷叶和地骨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罐还设 置有干燥剂, 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药物潮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存放区 (9) 设置量勺, 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仓 (4) 设置有名贴, 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40994 A 2。

7、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领域, 尤其涉及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 常见于急性咽 喉炎、 支气管炎的初期; 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 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 长期慢性咳嗽, 多见于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等。 0003 咳嗽的不利作用, 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 使病情加重。 另外, 持 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 还易消耗体力, 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 诱发肺气肿等 疾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 提供咳嗽症状治。

8、疗缓解中草药 装置。 该发明的中草药能够在咳嗽时通过自己栽培的中草药自行治疗。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咳嗽症 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包括花盆和树桩, 所述花盆包括栽培仓、 储存仓和标签, 所述标签 与储存仓和栽培仓连接, 所述栽培仓与树桩连接, 所述树桩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所述储存仓 放置有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 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 茯苓、 地骨和甘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 的咳嗽, 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

9、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树桩设置有两个区域, 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嫁接的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地骨嫁接的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 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 20cm。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标签包括标贴和标杆, 所述标贴连接标杆, 所述标杆连接花盆, 所 述标贴设置有药物名称、 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 所述标杆设置有刻度尺, 所述刻度尺能够测 量药物的大小, 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储存仓设置有药草存放区和工具存放区, 所述药草存放区和工具 存放区连接。 001。

10、1 进一步的, 所述药草存放区设置有密封罐, 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 所述密 封罐分别放置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或另外放置有枇杷 叶和地骨皮。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罐还设置有干燥剂, 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药物 潮湿。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工具存放区设置量勺, 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物。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储存仓设置有名贴, 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5940994 A 3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

11、百合和茯苓的存放量 不低于50克。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杏仁10克、 桔梗10克、 沙参15克、 麦冬12克、 生地10克、 桑白皮15克、 地骨皮12克、 百合15克、 茯苓12克和甘草6克, 按此比例煎药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叶取6片叶子熬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量勺能够替换为电子称或铜称。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嫁接包括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 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 使 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和脘腹等功效, 并能够治。

12、疗脾胃虚 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和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等 病症。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杏仁具有镇咳和平喘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外感咳嗽、 喘满、 喉痹、 肠 燥便秘等病症。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桔梗具有宣肺、 利咽和祛痰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咳嗽痰多、 胸闷不 畅、 咽痛、 音哑、 肺痈吐脓和疮疡脓成不溃等病症。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沙参具有有滋补、 祛寒热和清肺止咳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燥 咳、 阴虚劳嗽、 干咳痰黏、 气阴不足和烦热口干等病症。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麦冬具有生津解渴和润肺止咳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燥干。

13、咳、 虚痨 咳嗽、 津伤口渴、 心烦失眠、 内热消渴和肠燥便秘等病症。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和益阴生津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急性热病、 高热 神昏、 斑疹、 津伤烦渴、 血热妄行之吐血、 衄血、 崩漏、 便血、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劳热咳嗽、 跌打伤痛和痈肿等病症。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喘咳、 水 肿胀满尿少和面目肌肤浮肿等病症。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地骨皮具有清热和凉血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阴虚潮热、 骨蒸盗汗、 肺热咳嗽、 咯血、 衄血和内热消渴等病症。 0028 进一步的, 所述百合具有镇咳和祛痰等功效。

14、, 并能够治疗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 虚 烦惊悸、 失眠多梦和精神恍惚等病症。 0029 进一步的, 所述茯苓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和宁心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水肿尿少、 痰 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等病症。 0030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 和胃利尿, 止渴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咳 嗽、 气逆喘急、 胃热呕逆和烦热口渴等病症。 0031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和地骨在生长茂盛的时期能够修剪, 把修剪的枝叶和/或茎叶 晾干, 存放到密封罐以作药用。 00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本发明栽种的中草药能够净化室内空气、 提高生活质量 和美化环境, 而且。

15、能够在咳嗽的时候通过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自行治疗。(2) 本发明的栽种可 以在花圃园林小规模种植, 不仅能够提高收入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帮助。(3) 利用树木 的嫁接实行一个树桩多种植物种植。 0033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5940994 A 4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3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16、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35 图中标号说明: 1、 花盆, 2、 树桩, 3、 栽培仓, 4、 储存仓, 5、 标签, 6、 标贴, 7、 标杆, 8、 药草存放区, 9、 工具存放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 咳嗽症状治疗缓解中草药装置, 包括花盆1和树桩2, 所述花盆1包 括栽培仓3、 储存仓4和标签5, 所述标签5与储存仓4和栽培仓3连接, 所述栽培仓3与树桩2连 接, 所述树桩。

17、2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所述储存仓4放置有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 茯苓、 地骨和甘 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所述枇杷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烦 渴而引起的咳喘。 0037 进一步的, 所述树桩2设置有两个区域, 分别嫁接有枇杷和地骨。 0038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嫁接的枝头选取叶片在20片以上的枝头。 0039 进一步的, 所述地骨嫁接的数量在2颗或2颗以上; 所述嫁接的地骨选取高度在 20cm。 0040 进一步的, 所述标签5包括标贴6和标杆7,。

18、 所述标贴6连接标杆7, 所述标杆7连接花 盆2, 所述标贴6设置有药物名称、 药物功效和药物用量, 所述标杆7设置有刻度尺, 所述刻度 尺能够测量药物的大小, 并能够根据药物的大小量取药物的重量。 0041 进一步的, 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药草存放区8和工具存放区9, 所述药草存放区8和 工具存放区9连接。 0042 进一步的, 所述药草存放区9设置有密封罐, 所述密封罐设置有9个或11个; 所述密 封罐分别放置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 或另外放置有枇杷 叶和地骨皮。 0043 进一步的, 所述密封罐还设置有干燥剂, 所述干燥剂能够防止密封罐里面的。

19、药物 潮湿。 0044 进一步的, 所述工具存放区9设置量勺, 所述量勺能够量取药草存放区里面的药 物。 0045 进一步的, 所述储存仓4设置有名贴, 所述名贴与密封罐连接。 0046 进一步的, 所述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的存放量 不低于50克。 0047 进一步的, 所述杏仁10克、 桔梗10克、 沙参15克、 麦冬12克、 生地10克、 桑白皮15克、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5940994 A 5 地骨皮12克、 百合15克、 茯苓12克和甘草6克, 按此比例煎药能够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0048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叶。

20、取6片叶子熬制能够治疗因肺热, 吐逆, 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0049 进一步的, 所述量勺能够替换为电子称或铜称。 0050 进一步的, 所述嫁接包括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 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 使 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0051 进一步的, 所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和脘腹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脾胃虚 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和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等 病症。 0052 进一步的, 所述杏仁具有镇咳和平喘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外感咳嗽、 喘满、 喉痹、 肠 燥便秘等病症。 0053 进一步的, 所述桔梗具有宣肺、 利咽。

21、和祛痰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咳嗽痰多、 胸闷不 畅、 咽痛、 音哑、 肺痈吐脓和疮疡脓成不溃等病症。 0054 进一步的, 所述沙参具有有滋补、 祛寒热和清肺止咳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燥 咳、 阴虚劳嗽、 干咳痰黏、 气阴不足和烦热口干等病症。 0055 进一步的, 所述麦冬具有生津解渴和润肺止咳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燥干咳、 虚痨 咳嗽、 津伤口渴、 心烦失眠、 内热消渴和肠燥便秘等病症。 0056 进一步的, 所述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和益阴生津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急性热病、 高热 神昏、 斑疹、 津伤烦渴、 血热妄行之吐血、 衄血、 崩漏、 便血、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劳热咳嗽、 跌打伤痛。

22、和痈肿等病症。 0057 进一步的, 所述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喘咳、 水 肿胀满尿少和面目肌肤浮肿等病症。 0058 进一步的, 所述地骨皮具有清热和凉血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阴虚潮热、 骨蒸盗汗、 肺热咳嗽、 咯血、 衄血和内热消渴等病症。 0059 进一步的, 所述百合具有镇咳和祛痰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 虚 烦惊悸、 失眠多梦和精神恍惚等病症。 0060 进一步的, 所述茯苓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和宁心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水肿尿少、 痰 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和惊悸失眠等病症。 0061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叶具有清肺止。

23、咳, 和胃利尿, 止渴等功效, 并能够治疗肺热咳 嗽、 气逆喘急、 胃热呕逆和烦热口渴等病症。 0062 进一步的, 所述枇杷和地骨在生长茂盛的时期能够修剪, 把修剪的枝叶和/或茎叶 晾干, 存放到密封罐以作药用。 0063 具体实施例: 用户在选用一颗树木时, 把树杆去除保留树桩, 把树桩放置在花盆里面, 然后根据咳嗽 所需要的中草药把枇杷、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地骨皮、 百合、 茯苓、 和甘草 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能够种植, 一部分是不易种植, 把不易种植的甘草、 杏仁、 桔梗、 沙参、 麦冬、 生地、 桑白皮、 百合和茯苓单独放置在花盆里面的密封罐里面, 。

24、在每个密封罐上面贴 上名贴, 写明药草名称, 然后把能够种植的枇杷和地骨嫁接到树桩上, 使枇杷和地骨与树桩 生长在一起, 用户在枇杷和地骨生长茂盛时可以剪取枇杷叶和地骨皮放置到密封罐, 以备 后用。 当用户在家咳嗽时, 可根据咳嗽的症状查看标贴上对应用药, 当用户是因肺热, 吐逆,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5940994 A 6 烦渴而引起的咳喘, 可取枇杷叶6片左右放置砂锅熬制药汁, 每日3次、 可长久服用, 或因受 寒而引起的咳嗽, 可根据花盆上面的标贴取药, 用量勺或电子称获取甘草6克、 杏仁10克、 桔 梗10克、 沙参15克、 麦冬12克、 生地10克、 桑白皮15克、。

25、 、 百合15克、 茯苓12克和地骨皮12克放 置砂锅, 用凉水浸泡20分钟以上, 用大火熬开, 转小火熬制20分钟, 每天1份, 早晚喝, 3份一 疗程, 该方可治疗因受寒而引起的咳嗽, 并具有良好的效果。 006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5940994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594099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