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1720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719621.1

申请日:

20121224

公开号:

CN203342260U

公开日:

2013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5/00,A62C37/00

主分类号:

A62C35/00,A62C37/00

申请人:

广州市设计院

发明人:

赵力军,唐德昕

地址: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

优先权:

CN201220719621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文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内设有水箱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各个火灾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在每个灭火区的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各个区域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的一个输出端相连,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水箱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的进水端,高压细水喷雾泵组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灭火效率、减小灭火区域对其他区域遗址破坏、最大限度保护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1.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在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内设有水箱(2)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在水箱(2)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7);其特征在于: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1-1),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4),各个火灾探测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在每个灭火区(1-1)的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5);各个区域控制阀(5)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一个输出端相连,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6);水箱(2)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的进水端,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5)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通过灭火区设有的火灾探测装置(4)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各灭火区的火灾探测装置(4)、区域控制阀(5)、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构成独立的灭火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2)内设有补水电磁阀(2-1)和液位控制器(2-2),所述液位控制器(2-2)与补水电磁阀(2-1)电连接,水源经过滤器(7)和补水电磁阀(2-1)后进入水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包括高压泵、稳压泵和增压泵,每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设有七台高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稳压泵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增压泵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阀(5)和高压细水雾喷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9)、报警装置(10)和应急照明装置(11);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设有四级报警阶段,第一级为初期可见烟阶段,向消防控制室报警;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启动排烟装置(9);第三级为明火阶段,启动警报装置和应急照明;第四级为高热阶段,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启动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和区域控制阀(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型敞开式室内地下文物遗址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为2m,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加密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m,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高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 雾灭火系统。属于建筑物的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大型敞开式地下文物遗址,大都直接采用原状文物挖掘地作为文物遗址,该文 物遗址集文物出土、考古研究及遗址展示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其具有以下特点:①不可 移动或不宜移动,②经过自然风化、侵蚀,文物易散、易碎、不可水浸。

传统室内大型敞开式地下文物遗址的保护采用消火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但因消火 栓灭火系统使用时喷出的水柱会对这些遗址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如果文物遗址不设置消 防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火灾情况,文物遗址又将遭受巨大破坏。

现有室内大型敞开式地下文物遗址的消防设施,大多采用被动的灭火方式如设置手 提式灭火器,或通加强人员管理方式来解决,而没有采用主动灭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 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灭火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报警,进行分区保护,该灭火系统既不会 毁坏文物遗址,又不会对游客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在敞开 式室内文物遗址内设有水箱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在水箱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其特 征在于: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 立的火灾探测装置,各个火灾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的一个 输入端相连;在每个灭火区的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 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各个区域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 置的一个输出端相连,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水箱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 喷雾泵组的进水端,高压细水喷雾泵组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 进水端;通过灭火区设有的火灾探测装置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各灭火区的火灾探测装置、区域控制阀、高压细水喷雾泵组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构成 独立的灭火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 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在所述水箱中设有补水电磁阀和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 制器与补水电磁阀电连接,水源经过滤器和补水电磁阀后进入水箱。通过补水电磁阀和 液位控制器实时监控水箱内水位情况,保障了灭火时的水源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高压细水泵组包括高压泵、稳压泵和增压泵,每组高 压细水泵设有七台高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稳压泵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 泵,增压泵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 阀和高压细水雾喷头相连。通过高压泵为高压细水雾喷头提供水源,稳压泵和增压喷保 障管网内的压力在1-1.2Mpa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报警 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当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检测到烟气流时,向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传动报警信息,通过火 灾报警及控制装置控制排烟装置、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设有四级报警阶段,第一级为初 期可见烟阶段,向消防控制室报警;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启动排烟装置;第三级 为明火阶段,启动警报装置和应急照明;第四级为高热阶段,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 警确认火灾后,启动高压细水喷雾泵组和区域控制阀。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与火灾 探测装置联动。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设置四级报警阶段,实时对烟雾进行监控,而且根 据不同阶段启动不同装置,从而更好的保护了敞开式室内地下文物遗址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开式高 压细水雾喷头喷出的细水雾表面积大,重量轻,因此与空气中的烟气接触时间长,接触 面积大,从而大量吸收火场中的烟雾和毒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 为2m,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 离不大于1.5m,加密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每个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相邻高压细水 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m,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高 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布置间距实现 的灭火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手动控 制和应急操作控制。该控制方式设置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避免了因系统 问题造成灭火系统不能及时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管网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火灾探 测装置自动探测到火灾后传动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通过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启动区 域控制阀和高压细水喷雾泵组进行灭火;高压细水雾喷头布置在每个灭火区中部,在相 邻灭火区之间布置两排加密喷头,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共同进行灭火;因此,具 有提高了灭火效率、减小了发生火灾的灭火区域对其他区域遗址破坏、最大限度保护敞 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分区划分对文物遗迹进行分区保护,兼顾了灭火的 有效性和水量的适当;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及联动控制系统和区域控制阀能 够准确定位进行灭火,通过加密喷涂和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布置共同进行灭火,对文物的 影响程度小,提高了灭火效率,高压细水雾喷头具有很好的除烟效果。通过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方式避免了因系统问题不能及时启动灭火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在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内设有水箱2和火 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在水箱2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7;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的室内 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1-1,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4,各个火灾探测 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在每个灭火区1-1 的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 阀5;各个区域控制阀5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6;水箱2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的进水端, 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5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通过灭 火区设有的火灾探测装置4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各灭火区的 火灾探测装置4、区域控制阀5、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构成独立的 灭火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内文物 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实施例中:

在所述水箱2内设有补水电磁阀2-1和液位控制器2-2,所述液位控制器2-2与补水 电磁阀2-1电连接,水源经过滤器7和补水电磁阀2-1后进入水箱2。

所述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包括高压泵、稳压泵和增压泵,每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8设 有七台高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稳压泵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增压泵 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阀5和高压 细水雾喷头相连。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9、报警装置10和应急照明装 置11;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设有四级报警阶段,第一级为初期可见烟阶段,向消防控 制室报警;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启动排烟装置9;第三级为明火阶段,启动警报装 置和应急照明;第四级为高热阶段,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启动高压 细水喷雾泵组8和区域控制阀5。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为2m,每排相邻的两个加 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m,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加密喷头 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每个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4m,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高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 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

所述喷头的直径不大于200μm,区域控制阀5上设有手动启动按钮、压力表及压力开 关。所述管网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排烟装置9、报警装置10和应急照明装置11采用具有相应 功能的常规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排烟装置9、报警装置10和应急照明装置11。高压 细水喷雾泵组8采用常规的具有相应功能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构成,区域控制阀5采用 常规的电磁控制阀构成,补水电磁阀2-1和液位控制器2-2常用常规的电磁阀和液位控 制阀构成,火灾探测装置4采用常规的火灾探测装置,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常规结构的 高压细水雾喷头。

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原理是:

灭火分区内一路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FAS)联动开启报 警装置的警铃;当两路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FAS) 联动开启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器,并打开对应灭火分区控制阀,管网 供水,当管网的主管道压力下降低于1Mpa时,启动稳压泵,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稳压上 限值1.2Mpa,则启动增压泵,压力开关反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喷放信号,高压细水雾 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大于45s。

所述手动控制方式是:当现场人员确认火灾且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还未发出警报并 进行灭火时,可按下现场区域控制阀的手动启动按钮,启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喷放 细水雾进行灭火。

机械应急操作:当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与手动启动按钮都失效时,通过操作区域控 制阀的手柄,打开控制阀,启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喷放细水雾进行灭火。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加密喷头、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排烟装置、报警装置、应急照 明装置和高压泵组采用现有装置。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灭火区内的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为3m,两端的高压细 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1m。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为2m, 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为2.5m,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1.5m。 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或具体实施例2相同.

具体实施例4:

如图2所示的,下面以一个长为113m,宽为37m的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为例,该敞开 式室内文物遗址主楼中部有一长为59m,宽为37m,高为10m的高大空间,在4.6m标高 处设有两座天桥,

本实施例将整个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划分为长为37m,宽为10m的11个灭火区,在灭 火区的中部安装有一排均匀设置的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18个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所述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型号为K=2.04,流量q=20.4L/min,在相邻灭火区之间安装两 排均匀设置的加密喷头,加密喷头的型号为K=0.45,流量q=4.5L/min,排间距离为2m, 每排安装有14个加密喷头,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设置在灭火区吊顶或顶板下,所 述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与每个灭火区的区域控制阀相连,在室内中部高大空 间的两座天桥处,部分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安装的桥面2.5m处,其余安装在4.6m 标高的楼板下。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高压细水雾灭火的作用时间30min,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响应的时间≤45s。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流量:根据1个灭火区内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加密喷头同时 作用流量之和Q=670L/min。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压力:高压细水雾喷头最低工作压力P=10.0MPa,高压细水 雾灭火系统管网内水的压力计算采用Darcy-Weisbach(达西-魏斯巴赫)公式:

D-W方程 Δ p m = 2.252 fLρ Q 2 d 5 ]]>

雷诺数方程 Re = 21.22 Qρ dμ ]]>相对粗糙度系数 ϵ d ]]>

计算出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作压力H=13.0MPa。

高压泵组设置在设备及服务楼消防泵房内,区域控制阀组集中设置在遗址保护主楼水 设备房内。

高压泵组的七台高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六台高压泵的总功率198kW,每 台高压泵的流量Q=112L/min,负载压力H=16MPa,功率N=33kW;

高压泵组的两台稳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该稳压泵的流量Q=11.8L/min,负 载压力H=1.4MPa,功率P=0.55kW。

高压泵组的两台补水增压泵,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该增压泵用于补水到调节水 箱,增压泵的流量Q=45m3/h,负载压力H=39m,功率N=7.5kW。

在标准工作状况下,在高压泵组出口至区域阀前的管网内,需要维持一定压力,当 压力低于1MPa时,稳压泵启动,使系统管网维持在1-1.2Mpa的稳定压力,如果稳压泵 运行超过10秒钟后压力仍达不到1.2MPa时,增压泵启动,稳压泵停止。设备调剂水箱 进水口处的补水电磁阀,水源经过过滤器和补水电磁阀后进入水箱;水箱配有液位控制 器,实现对水箱水位的自动控制,当水箱处于低水位时,补水电磁阀打开,高水位时关 闭,补水电磁阀启动时,同时启动补水增压泵。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有控制柜,通过控制柜,实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启动、 停止及系统运行状况的监视。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4226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8 CN 203342260 U *CN203342260U* (21)申请号 201220719621.1 (22)申请日 2012.12.24 A62C 35/00(2006.01) A62C 3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设计院 地址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 体育东横街 3-5 号 (72)发明人 赵力军 唐德昕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261 代理人 张文雄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 系。

2、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在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内 设有水箱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 灭火区, 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 各个火灾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 及控制装置的一个输入端相连 ; 在每个灭火区的 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 同一灭火区的全 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 ; 各个区 域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 置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 加密喷头 ; 水箱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的进水端, 高压细水喷雾泵组的。

3、出水端通过区域 控制阀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本实用新 型具有提高灭火效率、 减小灭火区域对其他区域 遗址破坏、 最大限度保护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 有益效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42260 U CN 203342260 U *CN203342260U* 1/2 页 2 1.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 (1), 在敞开式。

4、室内文物遗址(1)内设有水箱(2)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 在水箱(2)的进水 端设有过滤器(7) ; 其特征在于 : 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1)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 区 (1-1), 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 (4), 各个火灾探测装置 (4) 的信号输出 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一个输入端相连 ; 在每个灭火区 (1-1) 的中部设有若 干高压细水雾喷头, 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 (5) ; 各个区 域控制阀 (5) 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相邻灭火 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6) ; 水。

5、箱 (2) 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的进水端, 高 压细水喷雾泵组 (8) 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 (5) 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 ; 通过灭 火区设有的火灾探测装置 (4) 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 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各灭火区 的火灾探测装置 (4)、 区域控制阀 (5)、 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构成 独立的灭火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 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内 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在所述水箱 (2) 内设有补水电磁。

6、阀 (2-1) 和液位控制器 (2-2), 所述液位控制器 (2-2) 与补水电磁阀 (2-1) 电连接, 水源经过滤器 (7) 和补水电磁阀 (2-1) 后进入水箱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包括高压泵、 稳压泵和增压泵, 每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设有七台高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 稳压泵两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 增压泵 两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 ; 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阀 (5) 和高压 细水雾喷头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7、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 (9)、 报警装置 (10) 和 应急照明装置 (11) ; 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设有四级报警阶段, 第一级为初期可见烟阶段, 向消防控 制室报警 ; 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 启动排烟装置 (9) ; 第三级为明火阶段, 启动警报装 置和应急照明 ; 第四级为高热阶段, 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 启动高压细水。

8、 喷雾泵组 (8) 和区域控制阀 (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大型敞开式室内地下文物遗址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 于 :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为 2m, 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 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 3m, 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 加密喷头均匀 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 征在于 : 每个。

9、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 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 于 4m, 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 高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 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42260 U 2 2/2 页 3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42260 U 3 1/5 页 4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系统, 具体。

10、涉及一种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 水雾灭火系统。属于建筑物的消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室内大型敞开式地下文物遗址, 大都直接采用原状文物挖掘地作为文物遗址, 该 文物遗址集文物出土、 考古研究及遗址展示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其具有以下特点 : 不可移 动或不宜移动, 经过自然风化、 侵蚀, 文物易散、 易碎、 不可水浸。 0003 传统室内大型敞开式地下文物遗址的保护采用消火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但因消 火栓灭火系统使用时喷出的水柱会对这些遗址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如果文物遗址不设置消 防灭火系统, 一旦发生火灾情况, 文物遗址又将遭受巨大破坏。 0004 现有室内大型敞开式地。

11、下文物遗址的消防设施, 大多采用被动的灭火方式如设置 手提式灭火器, 或通加强人员管理方式来解决, 而没有采用主动灭火系统。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该灭火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报警, 进行分区保护, 该灭火系统既不会毁 坏文物遗址, 又不会对游客造成的伤害。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7 用于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 在 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内设有水箱和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在水箱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 ; 其 特征在于 : 将敞开式室。

12、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 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 立的火灾探测装置, 各个火灾探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的一个输 入端相连 ; 在每个灭火区的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 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 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 ; 各个区域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的一 个输出端相连,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 水箱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的进水端, 高压细水喷雾泵组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 ; 通 过灭火区设有的火灾探测装置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 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各灭火区的 火灾探测装置、 区域控制阀、 。

13、高压细水喷雾泵组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构成独立的灭火区 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 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 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在所述水箱中设有补水电磁阀和液位控制器, 所述液 位控制器与补水电磁阀电连接, 水源经过滤器和补水电磁阀后进入水箱。通过补水电磁阀 和液位控制器实时监控水箱内水位情况, 保障了灭火时的水源充足。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高压细水泵组包括高压泵、 稳压泵和增压泵, 每 说 明 书 CN 203342260 U 4 2/5 页 5 。

14、组高压细水泵设有七台高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 稳压泵两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 泵, 增压泵两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 ; 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阀和 高压细水雾喷头相连。通过高压泵为高压细水雾喷头提供水源, 稳压泵和增压喷保障管网 内的压力在 1-1.2Mpa 之间。 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 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 ; 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0012 当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检测到烟气流时, 向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传动报警信息, 通 过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控制排烟装置、 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 。

15、001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设有四级报警阶段, 第一级 为初期可见烟阶段, 向消防控制室报警 ; 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 启动排烟装置 ; 第三级 为明火阶段, 启动警报装置和应急照明 ; 第四级为高热阶段, 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 认火灾后, 启动高压细水喷雾泵组和区域控制阀。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与火灾探测装 置联动。 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设置四级报警阶段, 实时对烟雾进行监控, 而且根据不同阶段 启动不同装置, 从而更好的保护了敞开式室内地下文物遗址的安全。 0014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开 式高压细。

16、水雾喷头喷出的细水雾表面积大, 重量轻, 因此与空气中的烟气接触时间长, 接触 面积大, 从而大量吸收火场中的烟雾和毒气。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加密喷头的排间 距离为 2m, 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 3m, 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 距离不大于 1.5m, 加密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每个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 相邻高压 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4m, 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 高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高。

17、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布置间距实现 的灭火效果更好。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 手 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该控制方式设置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避免了因系 统问题造成灭火系统不能及时启动。 001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 所述管网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20 1、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 火灾 探测装置自动探测到火灾后传动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通过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启动区 域控制阀和高压细水喷雾泵组进行灭火 ; 高压细水雾喷头布置在每个灭火区中部。

18、, 在相邻 灭火区之间布置两排加密喷头, 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共同进行灭火 ; 因此, 具有提高 了灭火效率、 减小了发生火灾的灭火区域对其他区域遗址破坏、 最大限度保护敞开式室内 文物遗址的有益效果。 0021 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 通过分区划分对文物遗迹进行分区保护, 兼顾了灭火 的有效性和水量的适当 ; 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及联动控制系统和区域控制阀能 够准确定位进行灭火, 通过加密喷涂和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布置共同进行灭火, 对文物的影 响程度小, 提高了灭火效率, 高压细水雾喷头具有很好的除烟效果。通过自动控制、 手动控 说 明 书 CN 203342260 U 5 。

19、3/5 页 6 制和应急操作控制方式避免了因系统问题不能及时启动灭火装置。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是本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2 是本实施例 4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具体实施例 1 : 0026 参照图 1, 包括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 1, 在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 1 内设有水箱 2 和 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在水箱 2 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 7 ; 将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 1 的室内 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灭火区 1-1, 在每个灭火区设有独立的火灾探测装置 4, 各个火灾探测装 置 4 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火。

20、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一个输入端相连 ; 在每个灭火区 1-1 的 中部设有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 同一灭火区的全部高压细水雾喷头对应一个区域控制阀 5 ; 各个区域控制阀 5 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相邻灭 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6 ; 水箱 2 的出水端连接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的进水端, 高压细 水喷雾泵组 8 的出水端通过区域控制阀 5 连接高压细水雾喷头的进水端 ; 通过灭火区设有 的火灾探测装置 4 探测各灭火区的火警, 由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各灭火区的火灾探测装 置 4、 区域控制阀 5、 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和若干高压细水雾喷头。

21、构成独立的灭火区高压细 水雾灭火机构, 由全部灭火区的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构构成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的高压细水 雾灭火系统。 0027 本实施例中 : 0028 在所述水箱2内设有补水电磁阀2-1和液位控制器2-2, 所述液位控制器2-2与补 水电磁阀 2-1 电连接, 水源经过滤器 7 和补水电磁阀 2-1 后进入水箱 2。 0029 所述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包括高压泵、 稳压泵和增压泵, 每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 8 设有七台高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 稳压泵两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 增压泵两 台, 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 ; 所述高压细水泵组通过管网依次与区域控制阀 5 和高压细水 雾。

22、喷头相连。 0030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排烟装置 9、 报警装置 10 和应急照 明装置 11 ; 所述火灾探测装置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0031 所述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设有四级报警阶段, 第一级为初期可见烟阶段, 向消 防控制室报警 ; 第二级为产生可见烟阶段, 启动排烟装置 9 ; 第三级为明火阶段, 启动警报 装置和应急照明 ; 第四级为高热阶段, 两处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 启动高压细 水喷雾泵组 8 和区域控制阀 5。 0032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为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0033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加密喷头的排间距离为 2m。

23、, 每排相邻的两个 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 3m, 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 加密喷头 均匀的设置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0034 每个灭火区中部设有一排高压细水雾喷头, 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 说 明 书 CN 203342260 U 6 4/5 页 7 于 4m, 两端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1.5m, 高压细水雾喷头均匀的设置 在灭火区顶部或顶板上。 0035 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有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控制。 0036 所述喷头的直径不大于 200m, 区域控制阀 5 上设有手动启动按钮、 压力表及压 力开关。所述。

24、管网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0037 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3、 排烟装置 9、 报警装置 10 和应急照明装置 11 采用具有相 应功能的常规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3、 排烟装置9、 报警装置10和应急照明装置11。 高压细 水喷雾泵组 8 采用常规的具有相应功能的高压细水喷雾泵组构成, 区域控制阀 5 采用常规 的电磁控制阀构成, 补水电磁阀 2-1 和液位控制器 2-2 常用常规的电磁阀和液位控制阀构 成, 火灾探测装置 4 采用常规的火灾探测装置, 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常规结构的高压细水 雾喷头。 0038 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原理是 : 0039 灭火分区内一路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后, 火灾报警及。

25、控制装置 (FAS) 联动开启 报警装置的警铃 ; 当两路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报警确认火灾后, 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 (FAS) 联动开启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器, 并打开对应灭火分区控制阀, 管网供 水, 当管网的主管道压力下降低于 1Mpa 时, 启动稳压泵, 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稳压上限值 1.2Mpa, 则启动增压泵, 压力开关反馈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喷放信号,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的响应时间不大于 45s。 0040 所述手动控制方式是 : 当现场人员确认火灾且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还未发出警报 并进行灭火时, 可按下现场区域控制阀的手动启动按钮, 启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喷放细 。

26、水雾进行灭火。 0041 机械应急操作 : 当火灾报警及控制装置与手动启动按钮都失效时, 通过操作区域 控制阀的手柄, 打开控制阀, 启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喷放细水雾进行灭火。 0042 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 加密喷头、 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排烟装置、 报警装置、 应急照 明装置和高压泵组采用现有装置。 0043 具体实施例 2 : 0044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 : 灭火区内的相邻高压细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为 3m, 两端的高 压细水雾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 1m。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 1 相同。 0045 具体实施例 3 : 0046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 : 相邻灭火区之间设有两排加密喷头, 加密。

27、喷头的排间距离为 2m, 每排相邻的两个加密喷头之间的间距为 2.5m, 两端的加密喷头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 1.5m。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 1 或具体实施例 2 相同 . 0047 具体实施例 4 : 0048 如图 2 所示的, 下面以一个长为 113m, 宽为 37m 的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为例, 该敞 开式室内文物遗址主楼中部有一长为 59m, 宽为 37m, 高为 10m 的高大空间, 在 4.6m 标高处 设有两座天桥, 0049 本实施例将整个敞开式室内文物遗址划分为长为 37m, 宽为 10m 的 11 个灭火区, 在灭火区的中部安装有一排均匀设置的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 采用 18。

28、 个开式高压细水雾 喷头, 所述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型号为 K 2.04, 流量 q 20.4L/min, 在相邻灭火区之 说 明 书 CN 203342260 U 7 5/5 页 8 间安装两排均匀设置的加密喷头, 加密喷头的型号为 K 0.45, 流量 q 4.5L/min, 排间 距离为 2m, 每排安装有 14 个加密喷头, 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设置在灭火区吊顶或顶 板下, 所述开式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与每个灭火区的区域控制阀相连, 在室内中部 高大空间的两座天桥处, 部分高压细水雾喷头和加密喷头安装的桥面 2.5m 处, 其余安装在 4.6m 标高的楼板下。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

29、例 1 相同。 0050 高压细水雾灭火的作用时间 30min,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响应的时间 45s。 0051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流量 : 根据 1 个灭火区内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与加密喷头同 时作用流量之和 Q 670L/min。 0052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压力 : 高压细水雾喷头最低工作压力 P 10.0MPa, 高压细 水雾灭火系统管网内水的压力计算采用 Darcy-Weisbach( 达西 - 魏斯巴赫 ) 公式 : 0053 D-W 方程 0054 雷诺数方程相对粗糙度系数 0055 计算出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作压力 H 13.0MPa。 0056 高压泵组设置在设备及服务楼。

30、消防泵房内, 区域控制阀组集中设置在遗址保护主 楼水设备房内。 0057 高压泵组的七台高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高压泵, 六台高压泵的总功率 198kW, 每 台高压泵的流量 Q 112L/min, 负载压力 H 16MPa, 功率 N 33kW ; 0058 高压泵组的两台稳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稳压泵, 该稳压泵的流量 Q 11.8L/ min, 负载压力 H 1.4MPa, 功率 P 0.55kW。 0059 高压泵组的两台补水增压泵, 其中一台为备用增压泵, 该增压泵用于补水到调节 水箱, 增压泵的流量 Q 45m3/h, 负载压力 H 39m, 功率 N 7.5kW。 0060 在标。

31、准工作状况下, 在高压泵组出口至区域阀前的管网内, 需要维持一定压力, 当 压力低于 1MPa 时, 稳压泵启动, 使系统管网维持在 1-1.2Mpa 的稳定压力, 如果稳压泵运行 超过 10 秒钟后压力仍达不到 1.2MPa 时, 增压泵启动, 稳压泵停止。设备调剂水箱进水口处 的补水电磁阀, 水源经过过滤器和补水电磁阀后进入水箱 ; 水箱配有液位控制器, 实现对水 箱水位的自动控制, 当水箱处于低水位时, 补水电磁阀打开, 高水位时关闭, 补水电磁阀启 动时, 同时启动补水增压泵。 0061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有控制柜, 通过控制柜, 实现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启动、 停止及系统运行状况的监视。 说 明 书 CN 203342260 U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42260 U 9 2/2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42260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