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2152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4148.6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104863208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刘法军

发明人:

刘法军

地址:

235200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镇中和街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代理人:

周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接池、过滤弃流装置和地下储水池,所述地下储水池由多个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构成的储水装置,所述地下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所述雨水收接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弃流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绿化浇灌管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全封闭式、节能环保、自然、健康、舒适的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权利要求书

1.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接池、过滤弃流装置和地下储水池,所述地下储水池由多个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构成的储水装置,所述地下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所述雨水收接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弃流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绿化浇灌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的上模块倒置卡合于下模块上,所述的下模块上端面上具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方块块,下端具有基座,所述的梯形方块中间位置具有泄水通道,所述的基座上端部具有滤水网组结构,泄水通道下端与基座上的滤水网组结构连通,所述的上模块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与梯形方块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与梯形方块上端面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底座具有滤水网组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块的底座滤水网组结构中设有多条横向和纵向分布的固定筋。

说明书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缺,世界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雨水利用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传统的蓄水设施有土建蓄水池、蓄水井、不锈钢蓄水罐等。雨水利用蓄水模块是以聚丙烯注塑而成的结构板件拼装而成的箱子,一定数量这样的塑料模块组成的矩阵埋藏于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贮水池,并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单向渗透土工布,可有作为贮水池或渗透调洪池两种不同功能的水池。贮水矩阵安装方便,承载力大,不滋生蚊虫及藻类,还可以拆除迁移。目前,该款产品广泛应用在快速建造雨水蓄水池、停车场的快速排水等方面。现有国内用于雨/污水接收的容器均为单体结构,容量小,不能满足大容量雨水接收的要求,且不方便调节需要的容量,也受周边建筑环境限制,运输、安装,维修不便,造价高。钢混结构容器能满足容量需要,但自身重量对地基要求极高,使用寿命短,一旦形成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破坏极大,且防渗漏技术要求及造价高,不适合作为城区雨水接收的设施。国外现有的蜂箱式矩阵容器,为了要满足支撑周边及顶部重量,蜂箱式骨架自身重量较大,所占有的体积较大,使内部 的容积变小,且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全封闭式、节能环保、自然、健康、舒适的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接池、过滤弃流装置和地下储水池,所述地下储水池由多个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构成的储水装置,所述地下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所述雨水收接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弃流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绿化浇灌管连接。
所述的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的上模块倒置卡合于下模块上,所述的下模块上端面上具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方块块,下端具有基座,所述的梯形方块中间位置具有泄水通道,所述的基座上端部具有滤水网组结构,泄水通道下端与基座上的滤水网组结构连通,所述的上模块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与梯形方块配合的固定槽,固定槽与梯形方块上端面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底座具有滤水网组结构。
所述的上模块的底座滤水网组结构中设有多条横向和纵向分布的 固定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全封闭式、节能环保、自然、健康、舒适的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接池1、过滤弃流装置2和地下储水池3,所述地下储水池由多个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4构成的储水装置,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4,包括上模块401和下模块402,所述的上模块401倒置卡合于下模块402上,所述的下模块402上端面上具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方块块403,下端具有基座404,所述的梯形方块403中间位置具有泄水通道4031,所述的基座上404端部具有滤水网组结构4041,泄水通道4031下端与基座上的滤水网组结构4041连通,所述的上模块401包括底座405,底座405上设有与梯形方块配合的固定槽406,固定槽406与梯形方块403上端面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底座405具有滤水网组结构,所述的上模块401的底座滤水网组结构中设有多条横向和纵向分布的固定筋407,所述地下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5,所述雨水收接池1的出水口与 过滤弃流装置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2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5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绿化浇灌管6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收集处理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接池、过滤弃流装置和地下储水池,所述地下储水池由多个雨水蓄水的PP模块组件构成的储水装置,所述地下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进水过滤井,所述雨水收接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弃流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弃流装置的出水口经过滤芯与进水过滤井相连通,所述地下储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绿化浇灌管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全封闭式、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