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2149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57968.8

申请日:

2014.02.20

公开号:

CN104863465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B 3/67申请公布日:20150826|||公开

IPC分类号:

E06B3/67; E06B7/28

主分类号:

E06B3/67

申请人:

北京瓦得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瞿云亮; 崔健; 应之祥; 沈放; 瞿斌; 王欣荣; 章晨; 李向东; 王洪星

地址: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7号2号楼21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是在建筑墙的方形窗孔内装有方形固定框架,再在其内装有方形可动框架,在可动框架内装有双层透明板,并在其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且上、下有进、出气口的透明板或光伏发电板,在可动框架上、下中间设有空心轴,其上空心轴与装在上部的保温筒相连通,下空心轴与进、出口开关相连通,并使可动框架整体能沿上下空心轴转动。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新颖、密封性好、隔热减排效果显著、热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是在建筑墙的方形窗孔内装有方形固定框架,再在其内装有方形可动框架,在可动框架内装有双层透明板,并在其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且上、下都留有进、出气口的透明板或光伏发电板,在可动框架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各设有一根空心轴,其上空心轴与固定在建筑墙窗孔上方,并盛满导温介质的保温筒的内腔相连通,其下空心轴半穿过固定框架后与进、出口开关相连通,并使可动框架整体能沿上、下空心轴转动,在可动框架的左、右垂直框的中间位置设有左、右把手,通过它能与固定框架锁紧或松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在可动框架(4)的上横框中心位置装有一根双层的内、外空心轴(18a、19a),其外空心轴(19a)的下端出口与装在可动框架(4)的双层透明板(24a)和由左、右导条(14、25)构成的左、右导槽(13、26)相连通,左、右导条(14、25)的下端留有导温介质(21)的循环出口,外空心轴(19a)的上出口与固定在窗户上部外墙或内墙上的保温筒(20)内腔底部相对应的外空心管(19b)相连通;其内空心轴(18a)的下出口与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上部相连通,上端出口与相对应的伸入保温筒(20)内腔底部上的内空心管(18b)相连通,两内、外空心轴(18a、19a)与两内、外空心管(18b、19b)的连接缝用密封圈(17)来封闭, 在保温筒(20)的左上侧还设有介质出口(15),右侧上部设有排空管(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在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中心位置,也装有一根下空心轴(36),其上出口与装在可动框架(4)上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底部相连通,下出口半穿过固定框架(2)后与装在固定框架(2)的进出开关(37)相连通,下空心轴(36)与固定框架(2)通过密封圈密封,在可动框架(4)的左、右两垂直框中心位置,设有左、右把手(10、34),并在其根部的框架内腔设有左、右把手盘(8、30),在左把手盘(8)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能沿其转动的左上连杆(9)和左下连杆(7),两连杆(9、7)的另一端分别与左上杆(12)和左下杆(5)活动性相连接,两连杆(9、7)分别用左上导块(11)和左下导块(6)固定在可动框架(4)的内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左把手(10),能将左上杆(12)和左下杆(5)上下伸出并插入固定框架(2)的上、下横框的固定孔(16)中,将窗户左侧锁紧;若将左把手(10)向另一方向转动,上、下杆(12、5)则退出,窗户可打开,右把手(34)各部件的结构、安装及动作均同左把手(10),双层透明板(24a)的四周边,通过双槽密封条(38)相密闭,还可通过密封胶或烧结来密封;在可动框架(4)上与双层透明板(24a)的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39)并比双层 透明板(24a)上、下均短的透明板(24b),其下端构成气进口(35)、上端构成气出口(23),由可动框架(4)各部件构成的窗户能整体沿上部的内、外空心轴(18a、19a)和下部的下空心轴(36)转动,可动框架(4)与固定框架(2)通过密封条(3)相密闭,在可动框架(4)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和保温筒(20)内腔中均灌满导温介质(2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保温筒(20)左上侧的介质出口(15)可省去,在其外上侧增设散热盘管(41),该管左上端口与保温筒(20)上部内腔相连通,右下端与保温筒(20)下底内腔相连通,盖在散热盘管(41)上部的遮阳罩(40)固定在保温筒(20)上部,保温筒(20)和其上的外空心管(19b)、内空心管(18b)、介质出口(15)、排空管(22)、密封圈(17)及可动框架(4)上相对应的外空心轴(19a)、内空心轴(18a)、下空心轴(36)、进出开关(37)均省去,而在可动框架(4)的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设有上、下轴(42、44),并使其插入固定框架(2)的通孔中,且使整体窗户能沿上、下轴(42、44)转动,在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右侧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设有与单向排气阀(43)相通的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窗户为双开式,在可动框架(4)的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装有垂直固定杆(45),两窗户相邻垂直框中间各装有普通把手(46),并通过它固定在固定杆(45)上,内、外空心轴(18a、19a)及下 空心轴(36)装于可动框架(4)两旁边垂直框相对应的横框上,该内、外空心轴(18a、19a)与装于保温筒(20)内腔底部的内、外空心管(18b、19b)相连通,两者间的连接缝通过密封圈(17)相封闭,左、右导槽(13、26)设在可动框架(4)的垂直框内腔,并在垂直框内腔上、下各开有一个导温介质(21)的对流孔,还可在两窗户可动框架(4)的左、右垂直框上装上活页(47),并通过它固定在固定框架(2)上,在两窗户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左、右两侧的双层透明板(24a)的间隙中开有与单向排气阀(43)相连通的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窗户为推拉式,在固定框架(2)的上、下横框中各开有三条沟槽(48),两装有密封性双层透明板(24a)的可动框架(4)分别装于两条沟槽(48)中,并能在槽中移动,在可动框架(4)的垂直框上各装有与双层透明板(24a)间隙相通的单向排气阀(43),网式框(49)也装在内侧的第三条沟槽(48)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一幢楼的窗户(50)可共用一个或几个保温筒(20),可将其筒安装在楼顶层上,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底部的通孔,依次同下空心轴(36)、进介质支管(51)、进介质横管(53)、筒底管(56)、保温筒(20)内腔相连通,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上部的通孔,依次同内空心管(18a)、出介质支管(52)、出介质横管(54)、筒内伸管(57) 相连通,再通过管道将导温介质(21)从介质进管(55)输送到保温筒(20)内腔,并将进、出介质横管(53、54)和进、出介质支管(51、52)及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灌满,多余导温介质(21)可从排空管(22)溢出,导温介质(21)被加热后,可从介质出管(58)取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还可将保温筒(20)安装楼底层,再通过管道泵将导温介质(21)输于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夹层中对流循环将热能带出,在可动框架(4)上与双层透明板(24a)的一侧,还可装带反热层(39)并比双层透明板(24a)上、下均短的透明板(24b),使其下端构成气进口(35)、上端构成气出口(23)。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其特征在于:还可在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沿上、下方向用框隔条(59)设置数个至数十个不通导温介质(21)的长条形真空区(60),并可将可动框架(4)上安装的带反热层(39)的透明板(24b)用透明光伏发电板来替代。

说明书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要求下,确保能源的节省,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点,建筑物能源的消耗要占总能源的三分之一以上,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方面。而建筑物的门窗、墙体、屋顶散失的能量占60~70%,而门窗,特别是窗户所损失热量是墙体的6~7倍,因此降低窗户能源的浪费是建筑物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专利申请号为200410102749.3的安全节能门窗,虽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由于未考虑使用材料、窗户缝隙及玻璃门的热辐射及如何吸收热量等问题,所以节能效果有限,使用受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种类齐全、节能效果显著,又能充分利用能源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是在建筑墙的方形窗孔内装有方形固定框架,再在其内装有方形可动框架,在可动框架内装有双层透明板,并在其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且上、下都留有进、出气口的透明板或光伏发电板,在可动框架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各设有一根空心轴,其上空心轴与固定在建筑墙窗孔上方,并盛满导温介质的保温筒的内腔相连通。其下空心轴半穿过固定框架后与进、出口开关相连通,并使可动框架整体能沿 上、下空心轴转动,在可动框架的左、右垂直框的中间位置设有左、右把手,通过它能与固定框架锁紧或松开。
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新颖、密闭性能好、隔热减排效果显著、品种多、实用性强、使用广泛、热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能充分回收热能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热能能昼夜相互转换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图5为能产生亚真空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6为图5的C向视图;
图7为双开式热能能回收利用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8为图7的D向视图;
图9为双开式热能能昼夜相互转换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E向视图;
图11为双开式能产生亚真空的高效隔热保温门窗的原理结构图,
图12为图11的F向视图;
图13为推拉式高效隔热保温门窗原理结构图,
图14为图13的G向视图;
图15为一幢楼的所有窗户共用一个或几个保温筒的原理结构图。
图中符号及名称如下: 1-建筑墙    2-固定框架    3-密封条    4-可动框架5-左下杆    6-左下导块    7-左下连杆    8-左把手盘9-左上连杆    10-左把手    11-左上导块    12-左上杆13-左导槽    14-左导条    15-介质出El    16-固定孔17-密封圈    18a-内空心轴    18b-内空心管  19a-外空心轴19b-外空心管  20-保温筒    21-导温介质    22-排空管23-气出El    24a--透明板    24b-透明板    25-右导条26-右导槽    27-右上杆    28-右上导块    29-右上连杆30-右把手盘    31-右下连杆    32-右下导块    33-右下杆34-右把手    35-气进口    36-下空心轴    37-进出开关38-双槽密封条  39-反热层    40-遮阳罩    41-散热盘管42-上轴    43-单向排气阀  44-下轴    45-中间固定框46-普通把手    47-活页    48-沟槽    49-网式框50-窗户    51-进介质支管  52-出介质支管  53-进介质横管54-出介质横管  55-介质进管    56-筒底管    57-筒内伸管58-介质出管    59-框隔条    60-真空区
具体实施方法:
在图1、图2中,在可动框架(4)的上横框中心位置装有一根双层的内、外空心轴(1 8a、19a),其外空心轴(19a)的下端出口与装在可动框架(4)的双层透明板(24a)和由左、右导条(14、25)构成的左、右导槽(13、26)相连通,左、右导条(14、25)的下端留有导温介质(21)的循环出口,外空心轴(19a)的上出口与固定在窗户上部外墙或 内墙上的保温筒(20)内腔底部相对应的外空心管(19b)相连通;其内空心轴(18a)的下出口与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上部相连通,上端出口与相对应的伸入保温筒(20)内腔底部上的内空心管(18b)相连通。两内、外空心轴(18a、19a)与两内、外空心管(18b、19b)的连接缝用密封圈(17)来封闭。在保温筒(20)的左上侧还设有介质出口(15),右侧上部设有排空管(22)。在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中心位置,也装有一根下空心轴(36),其上出口与装在可动框架(4)上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底部相连通,下出口半穿过固定框架(2)后与装在固定框架(2)的进出开关(37)相连通,下空心轴(36)与固定框架(2)通过密封圈密封。
在可动框架(4)的左、右两垂直框中心位置,设有左、右把手(10、34),并在其根部的框架内腔设有左、右把手盘(8、30),在左把手盘(8)的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能沿其转动的左上连杆(9)和左下连杆(7),两连杆(9、7)的另一端分别与左上杆(12)和左下杆(5)活动性相连接,两连杆(9、7)分别用左上导块(11)和左下导块(6)固定在可动框架(4)的内腔。通过转动左把手(10),能将左上杆(12)和左下杆(5)上下伸出并插入固定框架(2)的上、下横框的固定孔(16)中,将窗户左侧锁紧,若将左把手(10)向另一方向转动,上、下杆(12、5)则退出,窗户可打开。窗户右侧的右把手(34)各部件的结构、安装及动作均同左把手(10)。
双层透明板(24a)的四周边,通过双槽密封条(38)相密闭,还可通过密封胶或烧结来密封;在可动框架(4)上与双层透明板(24a)的 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39)并比双层透明板(24a)上、下均短的透明板(24b),使其下端构成气进口(35)、上端构成气出口(23)。由可动框架(4)各部件构成的窗户能整体沿上部的内、外空心轴(18a、19a)和下部的下空心轴(36)转动,可动框架(4)与固定框架(2)通过密封条(3)相密闭。
在可动框架(4)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和保温筒(20)内腔中均灌满导温介质(21)。
在图3、图4中,保温筒(20)左上侧的介质出口(15)可省去,在其外上侧增设散热盘管(41),该管左上端口与保温筒(20)上部内腔相连通,右下端与保温筒(20)下底内腔相连通。盖在散热盘管(41)上部的遮阳罩(40)固定在保温筒(20)上部。其它结构原理同图1、图2。
在图5、图6中,保温筒(20)和其上的外空心管(19b)、内空心管(18b)、介质出口(15)、排空管(22)、密封圈(17)及可动框架(4)上相对应的外空心轴(19a)、内空心轴(18a)、下空心轴(36)、进出开关(37)均省去,而在可动框架(4)的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设有上、下轴(42、44),并使其插入固定框架(2)的通孔中,且使整体窗户能沿上、下轴(42、44)转动。在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右侧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设有与单向排气阀(43)相通的通孔。左、右把手(10、34)各构件和双层透明板(24a)、装有反热层(39)的透明板(24b)及可动框架(4)与固定框架(2)各相关构件结构原理同图1、图2。
在图7、图8中,窗户为双开式,在可动框架(4)的上、下横框的中间位置装有垂直固定杆(45),两窗户相邻垂直框中间各装有普通把手(46),并通过它固定在固定杆(45)上。内、外空心轴(18a、19a)及下空心轴(36)装于可动框架(4)两旁边垂直框相对应的横框上,该内、外空心轴(18a、19a)与装于保温筒(20)内腔底部的内、外空心管(18b、19b)相连通,两者间的连接缝通过密封圈(17)相封闭。左、右导槽(13、26)设在可动框架(4)的垂直框内腔,并在垂直框内腔上、下各开有一个导温介质(21)的对流孔。其它原理结构同图1、图2。
在图9、图10中,窗户为双开式,其保温筒(20)、散热盘管(41)各构件同图3、图4;两窗户的可动框架(4)各构件同图7、图8。
在图11、图12中,窗户为双开式,在可动框架(4)的上、下横架的中间装有垂直固定杆(45),两窗户相邻中间垂直架各装有普通把手(46),并通过它固定在固定杆(45)上,还可在两窗户可动框架(4)的左、右垂直框上装上活页(47),并通过它固定在固定框架(2)上,在两窗户可动框架(4)的下横框左、右两侧的双层透明板(24a)的间隙中开有与单向排气阀(43)相连通的孔。双层透明板(24a)的四周边,通过双槽密封条(38)相密闭,还可以通过密封胶或烧结来密封。在双层透明板(24a)的一侧还装有较短且带反热层(39)的透明板(24b),使其下端构成气进口(35)、上端构成气出口(23)。
在图13、图14中,窗户为推拉式,在固定框架(2)的上、下横框中各开有三条沟槽(48),两装有密封性双层透明板(24a)的可动框架(4)分别装于两条沟槽(48)中,并能在槽中移动。在可动框架(4) 的垂直框上各装有与双层透明板(24a)间隙相通的单向排气阀(43),网式框(49)也装在内侧的第三条沟槽(48)中。
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的上述原理结构均可用于房屋的门上。
图15中,一幢楼的窗户(50)可共用一个或几个保温筒(20),可将其筒安装在楼顶层上,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底部的通孔,依次同下空心轴(36)、进介质支管(51)、进介质横管(53)、筒底管(56)、保温筒(20)内腔相连通。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上部的通孔,依次同内空心管(18a)、出介质支管(52)、出介质横管(54)、筒内伸管(57)相连通。再通过管道将导温介质(21)从介质进管(55)输送到保温筒(20)内腔,并将进、出介质横管(53、54)和进、出介质支管(51、52)及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灌满,多余导温介质(21)可从排空管(22)溢出,导温介质(21)被加热后,可从介质出管(58)取出。还可将保温筒(20)安装楼底层,再通过管道泵将导温介质(21)输于各窗户(50)的双层透明板(24a)的夹层中对流循环将热能带出。在可动框架(4)上与双层透明板(24a)的一侧,还可装带反热层(39)并比双层透明板(24a)上、下均短的透明板(24b),使其下端构成气进口(35)、上端构成气出口(23)。
在图1、图2、图3、图4、图7、图8、图9、图10、图15中还可在双层透明板(24a)的中间间隙中沿上、下方向用框隔条(59)设置数个至数十个不通导温介质(21)的长条形真空区(60)。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及图15中的可动框架(4)上安装的带反热层(39)的透明板(24b)还可用透明的光伏发电板来替代。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效隔热保温门窗,是在建筑墙的方形窗孔内装有方形固定框架,再在其内装有方形可动框架,在可动框架内装有双层透明板,并在其一侧还装有带反热层,且上、下有进、出气口的透明板或光伏发电板,在可动框架上、下中间设有空心轴,其上空心轴与装在上部的保温筒相连通,下空心轴与进、出口开关相连通,并使可动框架整体能沿上下空心轴转动。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新颖、密封性好、隔热减排效果显著、热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