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21340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93209.4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号:

CN204132296U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鸿,王保国,苏和生,洪勇,蒋胜明

地址: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鼓山工业园区鼓山大道156号

优先权:

CN201420393209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主机体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供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压辊的直径小于槽锅的开口宽度,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的整个加工过程,设备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的槽锅顶升装置,槽锅下还设有可控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槽锅(1)的凹槽横截面呈U形,U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115到185毫米,U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1.1至1.6倍,主机体(23)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2),供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3),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4),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5),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压辊的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35%至55%,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6)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靠近主机体的前茶叶传送带(7)水平设置,远离主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8)倾斜设置,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设有拨料滚刷(9),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方向与茶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设置在压辊架上,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10)及数量与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11),横档的间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每根横档的两端均设有升降卷轮(12),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升降卷轮,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卷轮上,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压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13)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14),外套的两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档两端下侧分别设有一块电极板(15),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16),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17),电加热棒的两端延伸出棉布外套构成延伸轴,延伸轴上设有供电环(18),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19),活动套环与柔性连接绳固定,压辊升起时,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电加热棒通过供电环、电极板与加热电源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板下端面呈弧形,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20),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每条槽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2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炒制加工过程中特别是绿茶中的条形茶(扁形茶或针形茶)必须经过杀青、理条、成型、干燥等多道关键的工序,为了保证茶叶的长条形特征,这类茶叶的加工通常离不开槽锅式理条设备。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滚筒杀青机和槽锅式理条机对茶叶进行是杀青、理条作业,理条完成后再对茶叶进行压制成型及干燥作业,这样需要购置多个不同种类的茶叶生产设备,虽然将茶叶的杀青、理条、成型、干燥等工序分开在不同的专业化茶机上完成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但对于普通的茶农来说,这样需要购置多台茶叶加工机械,设备投入成本很高,另外,多台茶叶加工设备需要很大的生产场地,这也是很多茶农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已有将茶叶杀青与理条合二为一的茶叶加工机械出现,公告日为2011年8月17日的授权公告号CN201928910U公开了一种茶叶连续杀青理条机,由机架、锅体、热源装置和传动机构等组成,锅体设置在机架上方,锅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料斗;热源装置位于锅体的底部,热源装置与机架之间还设有一可相对机架作水平往复运动的锅架;锅体的一端与锅架铰接,另一端与锅架作横向定位、纵向可相对升降的连接,锅体的上方具有一复盖局部锅体的保温罩,保温罩的罩壁上开有众多透气孔,锅体的每条锅槽的锅沿上设有一根热风输送支管;热源装置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机架作可相对升降的连接。该机增设保温罩和热风输送支管后,使其具备了杀青、理条双重功能;倾斜状升降式设置锅体、热源装置,使其前后与其他机械连接后,即能实现连续化生产作业。公告日为2014年6月18日的授权公告号CN103859078A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理条机,包括机架上设置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与机架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滑动架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动架上设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锅体,所述锅体下方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滑动架或机架上,该结构采用电磁加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上述茶叶加工设备合并了条形茶的杀青与理条工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农前期投入过大及生产场地缺少的问题,但上述槽锅式杀青理条机无法对茶叶进行压制成型作业,因此,农户的设备投入成本过高及生产场地过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条形茶加工过程需要多台茶叶加工设备,资金投入多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加工,资金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的槽锅顶升装置,槽锅下还设有可控加热装置,所述槽锅的凹槽横截面呈U形,U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115到185毫米,U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1.1至1.6倍,主机体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供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压辊的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35%至55%,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茶叶供料台、可控加热装置、压辊升降机构及槽锅顶升装置并控制这些部件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除满足茶叶理条机的基本功能外,在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普通茶农使用时,可以在茶叶完成杀青理条作业后,将压辊放入槽锅,继续在槽锅内进行对茶叶进行压制成型作业,此时压辊会随着槽锅的摆动在槽锅内来回滚动并压扁茶叶,使所加工的茶叶满足外形要求,采用横截面为U形的槽锅有利于压辊在其底部顺利滚动,避免压辊因为跳动而压坏茶叶,影响茶叶质量;而完成压制成型的茶叶还可以继续在槽锅内完成干燥、提香作业,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制茶设备就可以完成杀青、理条、压制成型、干燥及提香等全部炒制工序,大大节约了茶农的前期投入,解决了农户设备投入成本高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

作为优选,茶叶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靠近主机体的前茶叶传送带水平设置,远离主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倾斜设置,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设有拨料滚刷,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方向与茶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同。现有技术的茶叶供料台其茶叶传送机构均采用一条茶叶传送带,这种传送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做到均匀的传送茶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茶叶传送方向与槽锅的长度方向一致,传送带上的茶叶不均匀会造成每条槽锅内的茶叶量不一致,从而影响茶叶炒制质量。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条传送带分两段传送茶叶,茶叶在前一传送带落入后一传送带时具有自然分散作用,加上前后两个拨料滚刷对茶叶的分散作用,可以有效地将茶叶分配均匀,从而使每条槽锅内的茶叶大体相同,提高茶叶炒制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设置在压辊架上,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及数量与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横档的间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每根横档的两端均设有升降卷轮,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升降卷轮,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卷轮上,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压辊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压辊与槽锅上下一一对应,方便在槽锅摆动状态下将压辊顺利放入槽锅,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可以确保这一点,这里的对应槽锅指的是与压辊上下对应的那一条槽锅,这样即便槽锅处于摆动状态,压辊放下也能顺利进入相应的槽锅。柔性连接绳可以保证压辊在槽锅内自由滚动而不受连接绳的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压辊架上的所有升降卷轮均同步转动,所有的压辊均同步升降。

作为优选,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外套的两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固定。压辊的外层采用相对柔性且安全的棉布,里面填充满炒熟的大米颗粒,这样的压辊既有一定的重量,又相对柔软,可以满足茶叶的滚压要求。

作为优选,横档两端下侧分别设有一块电极板,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两端延伸出棉布外套构成延伸轴,延伸轴上设有供电环,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活动套环与柔性连接绳固定,压辊升起时,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电加热棒通过供电环、电极板与加热电源连通。与前述棉布外套内填充熟米粒的压辊不同,本技术方案棉布外套内填充钢珠,压辊的中心设有电加热棒,当压辊升起时,可以对电加热棒通电,将钢珠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这样压辊放入槽锅时,压辊与槽锅对茶叶进行两面加热压制,可以提升压制成型效果,提高茶叶质量,缩短茶叶加工时间。这里的活动套环可以在延伸轴上转动,从而进一步避免柔性连接绳对压辊滚动的影响。

作为优选,电极板下端面呈弧形,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每条槽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电极板下端的弧形面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在压辊升起时使压辊上的供电环与电极板顺利接触;弧形面上的多个导电触点可以多点接触供电环,避免由于供电环上残留有茶叶片等导致电极板与供电环接触不良而影响压辊的加热,加热电源采用低压电源可以确保安全生产。另外,由于槽锅本身通常采用导磁较差的不锈钢制作,在槽锅的底部两侧设置耐高温磁铁可以对填充有钢珠的压辊产生吸引力,从而使压辊更紧密的贴紧槽锅,从而提升茶叶压制成型效果。此外,这种吸引力还可以避免压辊随槽锅摆动而滚动时发生跳动,从而出现压辊掉落撞击茶叶,而使茶叶发生碎裂而降低质量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条形茶加工需要多台茶叶加工设备,设备投入大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的整个加工过程,设备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的一种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起时一种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放下一半高度时的一种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的一种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的另一种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的一种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中:1.槽锅,2.供料台,3.茶叶称量储存槽,4.压辊架,5.压辊,6.柔性连接绳,7.前茶叶传送带,8.后茶叶传送带,9.拨料滚刷,10.升降电机,11.矩形横档,12.升降卷轮,13.棉布外套,14. 熟米粒,15.电极板,16.钢珠,17.电加热棒,18.供电环,19.活动套环,20.导电触点, 21.支架,22.控制装置,23.主机体,24.同步带,25.同步轮,26.耐高温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的槽锅顶升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的槽锅下还设有可控加热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槽锅1的凹槽横截面呈U形,U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115到185毫米,本实施例为150毫米,U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1.1至1.6倍,本实施例为1.4倍。主机体23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2,供料台通过支架21设置于主机体的后侧,供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茶叶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靠近主机体的前茶叶传送带7水平设置,远离主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8倾斜设置,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设有拨料滚刷9,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方向与茶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同;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3,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4(见图3图4),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5,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50%,所述的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13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14(见图8),外套的两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6固定。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压辊升降机构设置在压辊架上,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10及数量与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11,横档的间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每根横档的两端均设有升降卷轮12,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升降卷轮,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同步轮25,同步轮通过同步带24与每根横档上的升降卷轮传动连接,所有的升降卷轮同步转动,压辊同步升降。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卷轮上,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压辊连接。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22,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茶叶供料台、可控加热装置、压辊升降机构及槽锅顶升装置。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横档两端下侧分别设有一块电极板15(见图5),电极板下端面呈弧形,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20,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16(见图9),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17,电加热棒的两端延伸出棉布外套构成延伸轴,延伸轴上设有供电环18,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19,活动套环与柔性连接绳固定,压辊升起时,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见图6),电加热棒通过供电环、电极板与加热电源连通,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每条槽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26(见图7)。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3229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04 CN 204132296 U (21)申请号 201420393209.4 (22)申请日 2014.07.16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 鼓山工业园区鼓山大道 156 号 (72)发明人 苏鸿 王保国 苏和生 洪勇 蒋胜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

2、理条 机, 主机体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 供料台上设有 茶叶传送机构, 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 的茶叶称量储存槽, 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 压 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 所述 的压辊呈圆柱形, 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 配, 压辊的直径小于槽锅的开口宽度, 压辊架上设 有压辊升降机构, 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所 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 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 还设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 条机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的整个加工 过程, 设备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 具有很高的 实用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32296 U CN 204132296 U 1/1 页 2 1.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 的槽锅顶升装置, 槽锅下还设有可控加热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槽锅 (1) 的凹槽横截面呈 U 形, U 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 115 到 185 毫米, U 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 1.1 至 1.6 倍, 主 机体 (23) 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 (2) , 供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 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 。

4、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 (3) , 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 (4) , 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 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 (5) , 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 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 压辊的 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 35% 至 55%, 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 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 (6) 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 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22)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传送机构包括 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 靠近主机体的前茶叶传送带 (7) 水平设置, 远离主 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 (8) 倾斜设置, 后茶叶传。

5、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 方, 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 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 设有拨料滚刷 (9) , 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方向与茶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 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设置 在压辊架上, 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 (10) 及数量与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 (11) , 横档的间 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 每根横档的两端均设有升降卷轮 (12) , 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升降卷轮, 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 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

6、, 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卷轮上, 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 压辊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包括圆筒状的 棉布外套 (13) 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 (14) , 外套的两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档两端下侧分别 设有一块电极板 (15) , 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 (16) , 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 (17) , 电加热棒的两端延伸出棉布外套构成延伸轴, 延伸轴 上设有供电环 (18) , 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 (19)。

7、 , 活动套环与柔性连接绳固定, 压 辊升起时, 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 电加热棒通过供电环、 电极板与加 热电源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板下端面呈弧 形, 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 (20) ,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 每条 槽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 (2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32296 U 2 1/4 页 3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茶叶的炒制加工过。

8、程中特别是绿茶中的条形茶 (扁形茶或针形茶) 必须经过杀 青、 理条、 成型、 干燥等多道关键的工序, 为了保证茶叶的长条形特征, 这类茶叶的加工通常 离不开槽锅式理条设备。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滚筒杀青机和槽锅式理条机对茶叶进行是杀 青、 理条作业, 理条完成后再对茶叶进行压制成型及干燥作业, 这样需要购置多个不同种类 的茶叶生产设备, 虽然将茶叶的杀青、 理条、 成型、 干燥等工序分开在不同的专业化茶机上 完成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 但对于普通的茶农来说, 这样需要购置多台茶叶加工机械, 设 备投入成本很高, 另外, 多台茶叶加工设备需要很大的生产场地, 这也是很多茶农无法解决 的难题。为了解决。

9、这些问题, 近年来, 已有将茶叶杀青与理条合二为一的茶叶加工机械出 现, 公告日为 2011 年 8 月 17 日的授权公告号 CN201928910U 公开了一种茶叶连续杀青理 条机, 由机架、 锅体、 热源装置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锅体设置在机架上方, 锅体的两端分别设 有进料斗和出料斗 ; 热源装置位于锅体的底部, 热源装置与机架之间还设有一可相对机架 作水平往复运动的锅架 ; 锅体的一端与锅架铰接, 另一端与锅架作横向定位、 纵向可相对升 降的连接, 锅体的上方具有一复盖局部锅体的保温罩, 保温罩的罩壁上开有众多透气孔, 锅 体的每条锅槽的锅沿上设有一根热风输送支管 ; 热源装置的一端与。

10、机架铰接, 另一端与机 架作可相对升降的连接。该机增设保温罩和热风输送支管后, 使其具备了杀青、 理条双重 功能 ; 倾斜状升降式设置锅体、 热源装置, 使其前后与其他机械连接后, 即能实现连续化生 产作业。公告日为 2014 年 6 月 18 日的授权公告号 CN103859078A 公开了一种茶叶杀青理 条机, 包括机架上设置的滑动架, 所述滑动架与机架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连接, 所述机架上还 设有能够驱动滑动架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滑动架上设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锅 体, 所述锅体下方设有励磁线圈, 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滑动架或机架上, 该结构采用电磁加 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上述茶叶加工。

11、设备合并了条形茶的杀青与理条工序, 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了茶农前期投入过大及生产场地缺少的问题, 但上述槽锅式杀青理条机无法对茶叶进 行压制成型作业, 因此, 农户的设备投入成本过高及生产场地过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条形茶加工过程需要多台茶叶加工设备, 资金投入多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只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加工, 资金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 条机, 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的槽锅。

12、顶升装置, 槽锅下还 设有可控加热装置, 所述槽锅的凹槽横截面呈U形, U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115到185毫米, 说 明 书 CN 204132296 U 3 2/4 页 4 U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1.1至1.6倍, 主机体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供料台上设有茶 叶传送机构, 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槽, 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 架, 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 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 压辊的长度与槽锅 的长度相适配, 压辊的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 35% 至 55%, 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 压 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 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13、上还设有控制装 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连接茶叶供料台、 可控加热装置、 压辊升降机构及槽锅顶升装置并控制 这些部件的工作状态。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除满足茶叶理条机的基本功能外, 在主机体上 方还设有压辊架, 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辊, 普通茶农使用时, 可以在茶 叶完成杀青理条作业后, 将压辊放入槽锅, 继续在槽锅内进行对茶叶进行压制成型作业, 此 时压辊会随着槽锅的摆动在槽锅内来回滚动并压扁茶叶, 使所加工的茶叶满足外形要求, 采用横截面为 U 形的槽锅有利于压辊在其底部顺利滚动, 避免压辊因为跳动而压坏茶叶, 影响茶叶质量 ; 而完成压制成型的茶叶还可以继。

14、续在槽锅内完成干燥、 提香作业, 因此, 本 实用新型采用一台制茶设备就可以完成杀青、 理条、 压制成型、 干燥及提香等全部炒制工 序, 大大节约了茶农的前期投入, 解决了农户设备投入成本高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 0006 作为优选, 茶叶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 靠近主机 体的前茶叶传送带水平设置, 远离主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倾斜设置, 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 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 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 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设有拨料滚刷, 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方向与茶 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同。现有技术的茶叶供料台。

15、其茶叶传送机构均采用一条茶叶 传送带, 这种传送方式虽然结构简单, 但无法做到均匀的传送茶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茶叶 传送方向与槽锅的长度方向一致, 传送带上的茶叶不均匀会造成每条槽锅内的茶叶量不一 致, 从而影响茶叶炒制质量。 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条传送带分两段传送茶叶, 茶叶在前一传 送带落入后一传送带时具有自然分散作用, 加上前后两个拨料滚刷对茶叶的分散作用, 可 以有效地将茶叶分配均匀, 从而使每条槽锅内的茶叶大体相同, 提高茶叶炒制质量。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设置在压辊架上, 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及数量与 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 横档的间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 每根横。

16、档的两端均设有升降卷 轮, 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升降卷轮, 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 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 卷轮上, 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与压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压辊与槽锅上下一一对应, 方便在槽 锅摆动状态下将压辊顺利放入槽锅, 导向孔设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可以 确保这一点, 这里的对应槽锅指的是与压辊上下对应的那一条槽锅, 这样即便槽锅处于摆 动状态, 压辊放下也能顺利进入相应的槽锅。柔性连接绳可以保证压辊在槽锅内自由滚动 而不受连接绳的影响。 另外, 本实用新型压辊架上的所有升降卷轮均同步转动,。

17、 所有的压辊 均同步升降。 0008 作为优选, 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 外套的两 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固定。压辊的外层采用相对柔性且安全的棉布, 里面填充满炒熟的 大米颗粒, 这样的压辊既有一定的重量, 又相对柔软, 可以满足茶叶的滚压要求。 0009 作为优选, 横档两端下侧分别设有一块电极板, 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 说 明 书 CN 204132296 U 4 3/4 页 5 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 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 电加热棒的两端延伸出棉布 外套构成延伸轴, 延伸轴上设有供电环, 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 活动套环与柔性连 接绳。

18、固定, 压辊升起时, 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 电加热棒通过供电 环、 电极板与加热电源连通。 与前述棉布外套内填充熟米粒的压辊不同, 本技术方案棉布外 套内填充钢珠, 压辊的中心设有电加热棒, 当压辊升起时, 可以对电加热棒通电, 将钢珠加 热到一定的温度, 这样压辊放入槽锅时, 压辊与槽锅对茶叶进行两面加热压制, 可以提升压 制成型效果, 提高茶叶质量, 缩短茶叶加工时间。这里的活动套环可以在延伸轴上转动, 从 而进一步避免柔性连接绳对压辊滚动的影响。 0010 作为优选, 电极板下端面呈弧形, 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 每条槽。

19、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电极板 下端的弧形面具有导向作用, 可以在压辊升起时使压辊上的供电环与电极板顺利接触 ; 弧 形面上的多个导电触点可以多点接触供电环, 避免由于供电环上残留有茶叶片等导致电极 板与供电环接触不良而影响压辊的加热, 加热电源采用低压电源可以确保安全生产。 另外, 由于槽锅本身通常采用导磁较差的不锈钢制作, 在槽锅的底部两侧设置耐高温磁铁可以对 填充有钢珠的压辊产生吸引力, 从而使压辊更紧密的贴紧槽锅, 从而提升茶叶压制成型效 果。 此外, 这种吸引力还可以避免压辊随槽锅摆动而滚动时发生跳动, 从而出现压辊掉落撞 击茶叶, 而使茶叶发生碎裂而降低质量的情形。。

20、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条形茶加工需要多台茶叶 加工设备, 设备投入大及需要很大生产场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只 需一台设备就可以完成条形茶的整个加工过程, 设备投入少且所需生产场地小, 具有很高 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的一种侧视图 ; 001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起时一种侧视图 ; 0015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放下一半高度时的一种侧视图 ; 0016 图 5 是本实用。

21、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的一种侧视图 ; 0018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升降机构的另一种侧视图 ; 0019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的一种剖视图 ; 0020 图 9 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压辊的另一种剖视图。 0021 图中 : 1.槽锅, 2.供料台, 3.茶叶称量储存槽, 4.压辊架, 5.压辊, 6.柔性连接绳, 7. 前茶叶传送带, 8. 后茶叶传送带, 9. 拨料滚刷, 10. 升降电机, 11. 矩形横档, 12. 升降卷 轮, 13. 。

22、棉布外套, 14. 熟米粒, 15. 电极板, 16. 钢珠, 17. 电加热棒, 18. 供电环, 19. 活动套 环, 20. 导电触点, 21. 支架, 22. 控制装置 ,23. 主机体, 24. 同步带, 25. 同步轮, 26. 耐高 温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4132296 U 5 4/4 页 6 0022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 说明。 0023 实施例 1 0024 在如图 1 图 2 所示的实施例 1 中,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 包括主机体及设于主 机体上的摆动式槽锅及设于槽锅下的槽锅顶升装置 (图中。

23、未画出) , 所述的槽锅下还设有可 控加热装置 (图中未画出) , 所述槽锅 1 的凹槽横截面呈 U 形, U 形凹槽的开口宽度为 115 到 185 毫米, 本实施例为 150 毫米, U 形凹槽深度为开口宽度槽的 1.1 至 1.6 倍, 本实施例为 1.4 倍。主机体 23 的一侧设有茶叶供料台 2, 供料台通过支架 21 设置于主机体的后侧, 供 料台上设有茶叶传送机构, 茶叶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茶叶供料台上的两条茶叶传送带, 靠 近主机体的前茶叶传送带7水平设置, 远离主机体的后茶叶传送带8倾斜设置, 后茶叶传送 带的出料端位于前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 后茶叶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后茶叶。

24、传送带的 出料端, 前后茶叶传送带的出料端上方均设有拨料滚刷 9, 刷辊与茶叶传送带接触处的转动 方向与茶叶传送带的茶叶传送方向相同 ; 供料台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茶叶称量储存 槽 3, 主机体上方还设有压辊架 4(见图 3 图 4) , 压辊架上设有数量与槽锅条数相对应的压 辊 5, 所述的压辊呈圆柱形, 压辊的长度与槽锅的长度相适配, 直径是槽锅开口宽度的 50%, 所述的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 13 及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熟米粒 14(见图 8) , 外套的 两端封闭且与柔性连接绳 6 固定。压辊架上设有压辊升降机构, 压辊两端通过柔性连接绳 与所述的压辊升降机构连接, 压辊升降机构。

25、设置在压辊架上, 压辊架设有升降电机 10 及数 量与槽锅条数一致的矩形横档 11, 横档的间距与槽锅的间距相同, 每根横档的两端均设有 升降卷轮 12, 升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升降卷轮, 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轴及设置在传动 轴上的同步轮 25, 同步轮通过同步带 24 与每根横档上的升降卷轮传动连接, 所有的升降卷 轮同步转动, 压辊同步升降。 升降卷轮下方的横档上设有贯穿横档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孔设 置在下方所对应槽锅摆动中心的正上方, 所述的柔性连接绳一端卷绕在升降卷轮上, 另一 端穿过导向孔与压辊连接。全自动多功能理条机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22, 所述的控制装置连 接茶叶供料台、 可控加。

26、热装置、 压辊升降机构及槽锅顶升装置。 0025 实施例 2 0026 实施例 2 的横档两端下侧分别设有一块电极板 15(见图 5) , 电极板下端面呈弧 形, 弧形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于弧形面的导电触点 20, 所述压辊包括圆筒状的棉布外套及 填充在棉布外套内的钢珠 16(见图 9) , 压辊的轴向中心设有电加热棒 17, 电加热棒的两端 延伸出棉布外套构成延伸轴, 延伸轴上设有供电环 18, 延伸轴的外端部设有活动套环 19, 活动套环与柔性连接绳固定, 压辊升起时, 压辊两端的供电环与横档两端的电极板抵接 (见 图 6) , 电加热棒通过供电环、 电极板与加热电源连通,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低压电源, 每条槽 锅的底部外侧两侧设有长条状的耐高温磁铁 26(见图 7) 。 说 明 书 CN 204132296 U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32296 U 7 2/4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32296 U 8 3/4 页 9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32296 U 9 4/4 页 10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32296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