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套气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21302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0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3564.3

申请日:

2015.04.02

公开号:

CN104775790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4/02申请日:20150402|||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4/02; E21B17/00

主分类号:

E21B34/02

申请人:

张果

发明人:

张果

地址:

83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翠菊园2-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饶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属于采油辅助设备领域,包括输油管,输油管包括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的出口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生产阀门,其入口端连接副管道的管壁,且与副管道连通;副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其出口端封闭;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令副管道的入口端向主管道的出口端畅通,以及令主管道的出口端向副管道的入口端阻断。本发明通过在输油管的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单向阀,有效的将套管中的油、气体和水等物质通过单向阀流向采油树的多通阀,套管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有效改善了采油过程中油泵的气锁现象,同时,套管中的油能够通过多通阀流入生产线,增加了产油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包 括主管道和副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生产 阀门,其入口端连接所述副管道的管壁,且与所述副管道连通;所 述副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所述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其出口端封 闭;所述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令所述副管道 的入口端向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端畅通,以及令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端 向所述副管道的入口端阻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 道沿轴向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大于所述 第二管腔的内径,且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二管腔的交接处位于所 述主管道的入口端和所述副管道之间;
所述单向阀的阀芯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位于所述第一管腔内, 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管腔 的内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 阀还包括连接杆和活动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活动杆的截面均为圆 形;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副管道的出口端,其另一端 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连接所述阀芯,所述活动杆可沿 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所述阀芯同步往复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杆与所述活动杆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所述弹性装置令所述阀芯 具有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趋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 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动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杆的端部设置有柱形空腔,所述活动杆相应的端部位于所述柱形空 腔内,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 活动杆的端部脱离所述柱形空腔;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阀芯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 阀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副管道的出口 端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副管道的轴向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机构包括丝杠和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手动手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 接有螺母,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螺母。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连接所述副管道的管壁且与所述副 管道连通,其相对于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设置;
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开启时,所述蒸汽管道 通过所述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 为针型阀。

说明书

放套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套气装 置。
背景技术
油井采油过程中会出现气锁现象,气锁现象是指,气体充满了 深井泵工作筒,封锁了原油进入深井泵的通路,深井泵活塞在上下 冲程中只对气体进行压缩和膨胀,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不能打开, 这时油井不出油;当液面恢复到一定程度时,气锁现象就会解除, 但当液面降低到泵吸入口时,气锁现象又会发生。
现阶段处理气锁现象采用的方法有:通过人工开关套管闸门放 套气;在套管闸门处安装放气阀放套气。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处理油井气锁现象采用的方 法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其一、采用人工开关套管闸门放套气,此方法增加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工人吸入了有毒套气还容易造成工人中毒,如果套管出油 工人关套管闸门不及时将造成环境的污染;其二、放气阀不能有效 分离油气,经常造成放气阀处漏油,污染环境,同时,工人吸入了 有毒气体容易中毒,损害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套气装置,以改善现有的处理气 锁现象费时费力以及在该过程中有毒气体易泄露而损害人体健康的 情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包括输油管, 所述输油管包括主管道和副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端用于连通采 油树的副生产阀门,其入口端连接所述副管道的管壁,且与所述副 管道连通;所述副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所述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 其出口端封闭;所述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令 所述副管道的入口端向所述主管道的出口端畅通,以及令所述主管 道的出口端向所述副管道的入口端阻断。
优选的,所述副管道沿轴向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所述第 一管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腔的内径,且所述第一管腔与所述第 二管腔的交接处位于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和所述副管道之间;
所述单向阀的阀芯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位于所述第一管腔内, 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管腔 的内径。
采用上述结构,管道的内腔便于加工,同时,便于采用过程中 油的流动;单向阀的结构简单,圆柱体便于加工,密封效果好,与 管腔的配合好。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还包括连接杆和活动杆,所述连接杆和所 述活动杆的截面均为圆形;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副管道的出口端,其另一端 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连接所述阀芯,所述活动杆可沿 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所述阀芯同步往复移动。
单向阀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省时省力;单向阀的运动 过程简单,阀门的阻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杆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所 述弹性装置令所述阀芯具有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趋势。在单向阀 的阀芯运动过程中,阀芯能够靠自身的重力移动,但移动过程中受 到较大阻力时,阀门的关闭效果差,所以,弹性装置能够给阀门移 动提供动力,阀门的关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活动杆。 弹簧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使用的寿命长;使用 较长时间后,便于更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柱形空腔,所述活动杆相应 的端部位于所述柱形空腔内,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 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脱离所述柱形空腔;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阀芯之间。
柱形空腔作为活动杆滑动过程中的滑轨,保证活动杆在限定的 范围内滑动,从而不会脱离连接杆,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法兰 盘与所述副管道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 副管道的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方便,在维修或者更换单向 阀时,驱动机构便于将单向阀从管道中提出,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杠和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手动手 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螺母。驱动 结构的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同时,运行简单可靠,使用 更加安全。
优选的,还包括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连接所述副管道的管 壁且与所述副管道连通,其相对于所述主管道的入口端设置;
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开启时,所述蒸汽管道 通过所述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蒸汽管道的结构简单,在采油过程中,通过向管道中通入蒸汽 能够稀释原油,进而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原油不 易堵塞管道,采油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针型阀,针型阀的结构简单,是一种精确 调整的阀门,用途较广;同时,针型阀的体积较小,便于与管道连 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通过在输油管的副 管道的管腔内设置单向阀,有效的将套管中的油、气体和水等物质 通过单向阀流向采油树的多通阀,套管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有 效改善了采油过程中油泵的气锁现象,同时,套管中的油能够通过 多通阀流入生产线,增加了油的产量;具体而言,该放套气装置包 括主管道和副管道,管道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实 际应用时,主管道的出口端连通采油树的副生产阀门,入口端连接 所述副管道的管壁,且与所述副管道连通;所述副管道的入口端连 通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其出口端封闭。采油过程中,套管环空中 的油、气体和水等物质通过副套管阀门流入副管道,通过副管道中 的单向阀流向主管道,再通过主管道流向采油树的多通阀,最终流 入成产管线,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有效改善了气锁现象;管中的油 流入生产管线,增加了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一副管道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一连接杆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一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放套气装置实施例二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主管道101,副管道102,副生产阀门103,副 套管阀门104,单向阀105,第一管腔106,第二管腔107,生产阀 门108,套管阀门109,油管110,套管111;
连接杆201,活动杆202,阀芯203,弹簧204,柱形空腔205, 限位部206,驱动机构207;
蒸汽管道301,针型阀302。
具体实施方式
在采油过程中,油泵会出现气锁现象,导致油不能够出油。现 在用于解决气锁现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通过人工开关套管 闸门放套气,此方法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吸入了有毒套气 还容易造成工人中毒,损害人体健康,如果套管出油工人关套管闸 门不及时,有毒气体和原油的泄露将造成环境的污染;其二、在套 管闸门处安装放气阀放套气,放气阀不能有效分离油气,经常造成 放气阀处漏油,污染环境,同时,工人吸入了有毒气体容易中毒, 损害工人的健康。
鉴于此,本发明设计者设计了一种放套气装置,通过在输油管 的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单向阀,有效的将套管中的油、气体和水等 物质通过单向阀流向采油树的多通阀,套管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有效改善了采油过程中油泵的气锁现象,同时,套管中的油能够通 过多通阀流入生产线,进而增加了油的产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 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 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 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 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 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 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 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 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包括输油管, 所述输油管包括主管道101和副管道102,所述主管道101的出口 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生产阀门103,其入口端连接所述副管道102 的管壁,且与所述副管道102连通;所述副管道102的入口端用于 连通所述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其出口端封闭;所述副管道102的 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105,所述单向阀105令所述副管道102的入 口端向所述主管道101的出口端畅通,以及令所述主管道101的出 口端向所述副管道102的入口端阻断。
本发明放套气装置,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采油过程中油泵的气锁 现象,保证采油的效率,同时,套管中的油流入多通阀,最终流入 生产管线,增加了产量。具体而言,该放套气装置包括主管道101 和副管道102,实际应用时,所述主管道101的出口端连通采油树 的副生产阀门103,入口端连接所述副管道102的管壁,且与所述 副管道102连通;所述副管道102的入口端连通采油树的副套管阀 门,其出口端封闭,所述副管道102的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105。 采油过程中,打开生产阀门108、副生产阀门103以及副套管阀门 104,关闭套管阀门109,套管111与油管110之间形成套管环空, 套管环空中的油、气体和水等物质通过副套管阀门104流入副管道 102,顶起副管道102中的单向阀105进而流向主管道101,通过主 管道101流向采油树的副生产阀门103,再通过采用树的生产阀门 108流入多通阀,最终流入成产管线,油井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有效改善了气锁现象;套管环空中的油流入生产管线,增加了产量。
同时,由于单向阀105的作用,流入主管道101的油、气体和 水等物质不会回流入副管道102中,保证油井顺利出油。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副管道102沿轴向包括第一管腔 106和第二管腔107,所述第一管腔106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腔 107的内径,且所述第一管腔106与所述第二管腔107的交接处位 于所述主管道101的入口端和所述副管道102之间;
所述单向阀105的阀芯203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位于所述第 一管腔106内,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腔106的内径, 且大于所述第二管腔107的内径。
实际加工过程中,管道的加工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为了 增加管道的强度和进一步提高主管道101和副管道102的安装牢固 性,所述副管道10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主管道101的横截面为 圆形,即副管道102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为平面,便于在平面 上加工安装孔,进而便于将主管道101插装在安装孔,通过焊接与 副管道102固定连接,连接牢固可靠。副管道102和主管道101的 管腔为圆柱形,单向阀105的阀芯203为圆柱形,加工方便,便于 配合,单向阀105的作用效果好。在实际加工时,所述阀芯203为 实心圆柱体,阀芯203的重量大,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实现阀门 的关闭,使用效果更好。该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阀芯203 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管腔107的直径相同,阀芯203在移动时,不会 沿径向方向移动,使用安全可靠。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单向阀105还包括连接杆201和 活动杆202,所述连接杆201和所述活动杆202的截面均为圆形;
所述连接杆2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副管道102的出口端, 其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02,所述活动杆202连接所述阀芯 203,所述活动杆202可沿所述连接杆201的轴向往复移动,带动所 述阀芯203同步往复移动。
单向阀105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省时省力;单向阀105 的运动过程简单,阀门的阻断效果好。套管环空中的油、气体和水 等物质流向所述单向阀105时,向上顶起阀芯203,同时,活动杆 202一起向上运动。活动杆202运动时,由于连接杆201的定位作 用,阀芯203不会沿径向方向移动,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杆201与所述活动杆202之 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所述弹性装置令所述阀芯203具有远离所述 连接杆201的移动趋势。在单向阀105的阀芯203运动过程中,阀 芯203能够靠自身的重力移动,但移动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时,阀 门的关闭效果差,所以,弹性装置能够给阀门移动提供动力,阀门 的关闭效果好。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204,所述 弹簧204套装于所述活动杆202。弹簧204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 低,且安装方便,使用的寿命长;使用较长时间后,便于更换。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杆201的端部设置有柱形空 腔205,所述活动杆202相应的端部位于所述柱形空腔205内,所 述活动杆20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206,所述限位部206用于防止 所述活动杆202的端部脱离所述柱形空腔205;
所述弹簧204位于所述连接杆201与所述阀芯203之间。
柱形空腔205作为活动杆202滑动过程中的滑轨,保证活动杆 202在限定的范围内滑动,从而不会脱离连接杆201,运行更加安全 可靠。实际生产时,所述活动杆202包括第一杆区和第二杆区,所 述第一杆区的直径大于第二杆区的直径且小于柱形空腔205的腔 口,所述第一杆区位于所述柱形空腔205内,所述第一杆区为所述 限位部206。例如还可以是在所述活动杆202的端部设置膨胀头等 结构,均可以实现限制活动杆202的端部在所述柱形空腔205内移 动的功能。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单向阀105还包括驱动机构207, 所述驱动机构207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副管道102的出口端可拆卸连 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201沿所述副管道102的轴向移动。所述 驱动机构207安装方便,在维修油井需要排液时,驱动机构207便 于将单向阀105从管道中提出,使套管111内的油、气、水依次通 过副套管阀门104以及本装置,无阻的排向副生产阀门103、副管 道102以及生产阀门108,释放套管111内的压力,操作简单方便, 使用省时省力。该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207包括 丝杠和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手动手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有螺母, 所述丝杠螺接于所述螺母。驱动结构的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单可 靠,同时,运行简单可靠,使用更加安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6,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该实施例 是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描述的 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而言,所述放套气装置还包括蒸汽管道301,所述蒸汽管 道301连接所述副管道102的管壁且与所述副管道102连通,其相 对于所述主管道101的入口端设置;
所述蒸汽管道301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开启时,所述蒸汽 管道301通过所述副管道102与所述主管道101连通。蒸汽管道301 的结构简单,在采油过程中,通过向管道中通入蒸汽能够稀释原油, 进而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原油不易堵塞管道,采 油效率高。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阀门为针型阀302,针型阀302 的结构简单,是一种精确调整的阀门,用途较广;同时,针型阀302 的体积较小,便于与管道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放套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放套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放套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套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套气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套气装置,属于采油辅助设备领域,包括输油管,输油管包括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的出口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生产阀门,其入口端连接副管道的管壁,且与副管道连通;副管道的入口端用于连通采油树的副套管阀门,其出口端封闭;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令副管道的入口端向主管道的出口端畅通,以及令主管道的出口端向副管道的入口端阻断。本发明通过在输油管的副管道的管腔内设置单向阀,有效的将套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