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20927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8244.3

申请日:

2015.04.16

公开号:

CN104805870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5041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6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苑宗双; 吕思清; 雷小通

地址:

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幸福道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代理人:

张云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包括:沉降后浇带两侧剔凿清理;沉降后浇带下部支设模板和支撑系统;沉降后浇带上部制作倒U型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上预埋钢管;盖板角部粘贴软质塑胶棒;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施工;回填土施工;设置保护装置;浇筑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本发明优点是:实现不封闭后浇带而进行上部回填土施工,形成平整现场场地,利于现场平面布置;倒U型盖板下形成高出地下室顶板的灌浆加大空间,保证后浇带浇筑厚度;钢管后浇孔道实现回填土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软质塑胶棒可调节吸收沉降后浇带两侧不均匀沉降量,防止盖板上部卷材拉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
(1)沉降后浇带两侧剔凿清理;
(2)沉降后浇带下部支设模板和支撑系统;
(3)沉降后浇带上部绑筋、支模浇筑倒U型现浇混凝土盖板,盖板中预埋钢管;
(4)盖板角部粘贴软质塑胶棒;
(5)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
(6)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施工;
(7)回填土施工;
(8)设置预埋钢管保护装置;
(9)通过预埋钢管浇筑沉降后浇带混凝土。

说明书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临街小区多设计有高层住宅和多层临街商业楼和地下车库,不同高度的建筑地下室因地下车库的使用功能而连接在一起。由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对地基作用的荷载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地下室结构出现裂缝甚至断裂。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通常在高层建筑周围的多层建筑地下室设计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全部荷载已加上并沉降稳定后予以浇注,从沉降后浇带留置到沉降后浇带浇注完成,形成完整的地下室空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地下室不完整,无法进行地下室顶板上部回填土施工,从而施工场地无法充分利用,大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制约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能大幅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的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筑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沉降后浇带两侧剔凿清理;
(2)沉降后浇带下部支设模板和支撑系统;
(3)沉降后浇带上部绑筋、支模浇筑倒U型现浇混凝土盖板,盖板中预埋钢管;
(4)盖板角部粘贴软质塑胶棒;
(5)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
(6)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施工;
(7)回填土施工;
(8)设置预埋钢管保护装置;
(9)通过预埋钢管浇筑沉降后浇带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
①能够实现不封闭后浇带而进行上部回填土施工,形成平整的现场场地,利于现场平面布置;
②设置倒U型盖板,盖板下形成高出地下室顶板的灌浆加大空间,保证后浇带板的浇筑厚度;
③设置钢管后浇孔道实现回填土完成后的后浇带混凝土后浇筑。
④设置?50软质塑胶棒可以调节吸收沉降后浇带左右两侧不均匀沉降量,防止盖板上部卷材拉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脚手架支撑立管1-1,钢管主楞1-2,木方1-3,多层板1-4;沉降后浇带2;地下室顶板3;混凝土盖板4;防水层5;钢管6;临时封堵木板7;钢筋架保护标志8;软质塑胶棒9;防水保护层10;回填土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沉降后浇带2两侧剔凿清理干净。
(2)沉降后浇带2下部支设模板和支撑系统;模板和支撑系统由脚手架支撑立管1-1、钢管主楞1-2、木方1-3、多层板1-4构成,脚手架支撑立管1-1、钢管主楞1-2为f48*3.0钢管,脚手架支撑立管1-1纵横向300一道,步距1800;钢管主楞1-2300(400)一道;木方1-3为50×100木方150一道;多层板1-4为18厚多层板。
(3)沉降后浇带2上部绑筋、支模浇筑倒U型现浇混凝土盖板4,混凝土盖板4中预埋f200钢管6,混凝土盖板4上部外角倒f50圆角。
(4)混凝土盖板4角部粘贴f50软质塑胶棒9,预设沉降后浇带2左右两侧不均匀沉降量,防止混凝土盖板4上部卷材拉裂。
(5)施工地下室顶板3的防水层5,防水沿混凝土盖板4上部一直卷至钢管6上口,混凝土盖板4上部为空铺以适应沉降后浇带2左右两侧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拉伸量。
(6)浇筑地下室顶板3的防水保护层10,钢管6上的防水用棉毡布包裹作为保护层。
(7)回填土11施工,钢管6上口用临时封堵木板7临时封盖,回填土11表面路面硬化,对应钢管6上口处设置钢筋架保护标志8,避免车轮碾压。
(8)主体结构封顶14天后沉降后浇带2具备浇筑条件时,挖开钢管6上部局部回填土,露出钢管6口,通过钢管6口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高度至钢管6内500mm高,通过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密实。
(9)钢管6内剩余空间填素土用木桩夯实,管口封堵3mm厚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包括:沉降后浇带两侧剔凿清理;沉降后浇带下部支设模板和支撑系统;沉降后浇带上部制作倒U型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上预埋钢管;盖板角部粘贴软质塑胶棒;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地下室顶板防水保护层施工;回填土施工;设置保护装置;浇筑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本发明优点是:实现不封闭后浇带而进行上部回填土施工,形成平整现场场地,利于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