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19787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66154.5

申请日:

2015.02.09

公开号:

CN104676041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1/056; F16K27/02; F16K31/20; E03C1/122

主分类号:

F16K11/056

申请人:

杨文斌

发明人:

杨文斌

地址:

317200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福溪街道体育场西路7巷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包括三通管1、拉绳2和阻塞物3;三通管1有进水的上端,其下端有狭窄部4,其横向端有狭窄部5;阻塞物3在三通管1内且能在两个狭窄部之间自由移动,但无法通过;拉绳2一端连接在阻塞物3上,另一端从横向端穿出,连接在坠物7上,再从限制环6穿过,连接在坠物8上。限制环6能限制坠物7和坠物8从其中通过。重力和人的拉力,使阻塞物3在两个狭窄部之间移动,从而实现中水回收。该装置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组装容易且密封性好;水的浮力能抵消坠物8的重力,进而使拉绳2对坠物7的拉力减少或者消失,坠物7下降进而拉动阻塞物3向狭窄部5移动,从而实现自动防溢水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包括三通管(1)、拉绳(2)和阻塞物(3);所述三通管(1)包括位于上端的进水端、位于下端的下水端和横向的留水端,所述下水端有阻止阻塞物(3)通过的狭窄部(4),所述留水端有阻止阻塞物(3)通过的狭窄部(5);所述阻塞物(3)位于三通管(1)内且能在狭窄部(4)和狭窄部(5)之间自由移动;所述拉绳(2)一端连接在阻塞物(3)上,另一端为从三通管(1)的留水端穿出的自由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环(6),所述限制环(6)或者在三通管(1)外部与其相分离且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相对固定,或者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留水端狭窄部(5)的远端内侧面,或者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坠物(7)和坠物(8);所述拉绳(2)的自由端从三通管(1)的留水端穿出,连接在坠物(7)上,再从限制环(6)穿过,连接在坠物(8)上;所述限制环(6)能限制坠物(7)和坠物(8)从其中通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物(8)的重量大于所述坠物(7)的重量;所述坠物(7)的重量大于所述阻塞物(3)的重量;拉绳(2)中连接阻塞物(3)与坠物(7)的一段,其长度足以同时使阻塞物(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靠紧在狭窄部(4)上,并且使坠物(7)在坠物(8)的重力牵引下靠紧在限制环(6)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留水端向上倾斜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物(3)为球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窄部(4)和狭窄部(5)为三通管(1)内侧壁的环形突起。

说明书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水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包含限制环和两个坠物的中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从自来水管流出的清洁水称为上水;流入下水道的污水称为下水;从自来水管流出,尚未流入下水道的水称为中水。部分中水,虽然经过使用,但是还相对较清洁,可以二次利用;如洗脸水可以用来拖地、冲马桶。这部分中水往往直接排入下水道,如能回收利用,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授权公告号为CN203836275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9月17日,专利号为ZL2014202230766,名称为“一种用于中水回收的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公开了一种用于中水回收的装置。该装置为了实现自动防溢水功能,增设了弹性回缩部件、孔和坠物。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弹性回缩部件的拉力和坠物的重力分别作用拉绳的两端,拉绳对其绕行的两个部位施加了较大的压力,相应地使摩擦力也增大,导致该装置的灵敏度不高;2、弹性回缩部件的拉力随其长度而变化,其弹性随使用时间而降低,导致该装置不稳定;3、孔位于三通管内部,拉绳绕行复杂,连接弹性回缩部件时必须拉伸,导致该装置组装不便;4、由于拉绳在绕行时卡在阻塞物与狭窄部之间,不管狭窄部是否开小口以容纳拉绳,都要影响阻塞物与狭窄部接触时的密封性,进而影响该装置留水、排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更高、性能更稳定、组装更容易且密封性更好的,能够自动防溢水的中水回收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包括三通管、拉绳和阻塞物;三通管包括位于上端的与洗脸盆等器物的下水器连接的进水端、位于下端的与下水道连接的下水端和横向的留水端,下水端有阻止阻塞物通过的狭窄部,留水端有阻止阻塞物通过的狭窄部;阻塞物位于三通管内且能在两个狭窄部之间自由移动;拉绳一端连接在阻塞物上,另一端为从三通管的留水端穿出的自由端;还包括限制环;限制环或者在三通管外部与其相分离且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相对固定,或者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留水端狭窄部的远端内侧面,或者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面。
限制环是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关键发明点。增设了限制环后,就可以进一步增设两个坠物;其具体增设方式如下:拉绳的自由端从三通管的留水端穿出,连接在第一个坠物上,再从限制环穿过,连接在第二个坠物上。限制环能限制两个坠物从其中通过。
当第二个坠物的重量大于第一个坠物的重量、第一个坠物的重量大于阻塞物的重量时,第一个坠物在第二个坠物的重力牵引下靠紧在限制环上;此时,只要拉绳中连接阻塞物与第一个坠物的一段足够长,阻塞物就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靠紧在三通管下水端的狭窄部上,使三通管的下水端关闭、留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留水端流出,用水桶承接,即可回收利用。若中水较脏,不想回收时,可以牵拉拉绳中连接阻塞物与第一个坠物的一段,将阻塞物拉向并靠紧在三通管留水端的狭窄部上,使三通管的留水端关闭、下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下水端流出,进入下水道;可以在该段拉绳上连接其他拉绳,并系于高处,以方便操作。将第二个坠物悬于水桶中,并调整至适当高度,当回收的中水超过该高度时,水的浮力部分或者全部抵消了第二个坠物的重力,第一个坠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将阻塞物拉向并靠紧在三通管留水端的狭窄部上,使三通管的留水端关闭、下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下水端流出,进入下水道,从而防止水桶中的水过满溢出。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该装置的中水回收功能、自动防溢水功能的实现,取决于第二个坠物与第一个坠物、第一个坠物与阻塞物的重力差,只要该重力差足够,就可以减少坠物和阻塞物的重量,从而减少拉绳对两个绕行部位所施加的压力,进而减少该部位的摩擦力,使得该装置的灵敏度提高;2、由于坠物和阻塞物的重量恒定,该装置的性能相应地也更为稳定;3、在组装该装置时,先将第一个坠物连接在拉绳的中段,然后将第一个坠物塞入三通管的留水端,然后翻转三通管,使第一个坠物在重力作用下从三通管的进水端掉出,带出拉绳的一端,然后在拉绳的该端连接阻塞物,然后再将第一个坠物从留水端拉出,然后将拉绳另一端穿过限制环,最后连接第二个坠物,相比现有技术,其组装十分方便;4、由于留水端内只有拉绳没有了弹性回缩部件,且拉绳不再卡在阻塞物与狭窄部之间,使得该装置的密封性更好,相应地其留水、排水的效果也更好。
 三种状态的限制环各有其优劣。限制环在三通管外部与其相分离且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相对固定者,能够实现上述装置的基本功能,但因其与三通管相分离且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相对固定导致生产、使用不便。限制环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留水端狭窄部的远端内侧面者,生产方便,但因其位于三通管内部,穿拉绳组装不便,且将第一个坠物拉向留水端的开口内,影响其通水性能。限制环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的外面者,即方便穿拉绳组装,也不影响留水端的通水性能。
三通管的留水端向上倾斜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在不回收中水时,可以有效防止中水从留水端流出。阻塞物为球形,狭窄部为三通管内侧壁的环形突起,可以提高装置的密封性,使其留水、排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限制环6在三通管1外部与其相分离的装置剖视图。
图2为限制环6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留水端狭窄部5的远端内侧面的装置剖视图。
图3为限制环6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面的装置剖视图。
图4为增设了坠物7和坠物8的处于中水回收状态的装置剖视图。
图5为处于防溢水状态的装置剖视图。
图6为ZL2014202230766号实用新型专利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包括三通管1、拉绳2和球形的阻塞物3;三通管1包括位于上端的与洗脸盆等器物的下水器连接的进水端、位于下端的与下水道连接的下水端和横向的向上倾斜的留水端,下水端有阻止阻塞物3通过的狭窄部4,留水端有阻止阻塞物3通过的狭窄部5;狭窄部4和狭窄部5为三通管内部的环形突起;阻塞物3位于三通管1内且能在狭窄部4和狭窄部5之间自由移动;拉绳2一端连接在阻塞物3上,另一端为从三通管1的留水端穿出的自由端;还包括限制环6。
如图1所示的限制环6在三通管1外部、与其相分离且在空间位置关系上相对固定;如图2所示的限制环6固定连接在三通管留水端狭窄部的远端内侧面;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限制环6固定连接在三通管1的外面。
如图4和图5所示的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还包括坠物7和坠物8;拉绳2的自由端从三通管1的留水端穿出,连接在坠物7上,再从限制环6穿过,连接在坠物8上。限制环6能限制坠物7和坠物8从其中通过。
如图4所示,当坠物8的重量大于坠物7的重量、坠物7的重量大于阻塞物3的重量时,坠物7在坠物8的重力牵引下靠紧在限制环6上;此时,只要拉绳2中连接阻塞物3与坠物7的一段足够长,阻塞物3就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靠紧在狭窄部4上,使三通管1的下水端关闭、留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留水端流出,用水桶承接,即可回收利用。若中水较脏,不想回收时,可以牵拉拉绳2中连接阻塞物3与坠物7的一段,将阻塞物3拉向并靠紧在狭窄部5上,使三通管1的留水端关闭、下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下水端流出,进入下水道;可以在该段拉绳上连接其他拉绳,并系于高处,以方便操作。
如图5所示,将坠物8悬于水桶中,并调整至适当高度,当回收的中水超过该高度时,水的浮力部分或者全部抵消了坠物8的重力,坠物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将阻塞物3拉向并靠紧在狭窄部5上,使三通管1的留水端关闭、下水端开放,中水从进水端流入从下水端流出,进入下水道,从而防止水桶中的水过满溢出。
有益效果如发明内容部分所述,不再重复。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中水回收装置,包括三通管1、拉绳2和阻塞物3;三通管1有进水的上端,其下端有狭窄部4,其横向端有狭窄部5;阻塞物3在三通管1内且能在两个狭窄部之间自由移动,但无法通过;拉绳2一端连接在阻塞物3上,另一端从横向端穿出,连接在坠物7上,再从限制环6穿过,连接在坠物8上。限制环6能限制坠物7和坠物8从其中通过。重力和人的拉力,使阻塞物3在两个狭窄部之间移动,从而实现中水回收。该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