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58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5854A21申请号201410459993922申请日20140911D06P1/9420060171申请人马燕地址332600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多宝信用社72发明人马燕74专利代理机构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代理人刘凌峰54发明名称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将特制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染液通过浸轧、喷涂、转移等方式使染料吸附于待处理织物上,然后将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动态染色,染色完成取出待处理织物即可。本发明所述零排放的染整工艺的优点为染整。
2、工艺的染液中只含有染料和水,处理完待处理织物之后所剩的染液可以很容易进行处理,染色过程中不需要再利用水,不会产生污水。待处理织物上所带水分,在染色过程中高温的环境下得以蒸发,染色结束后排出装置,因此可以达到污水零排放。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5854ACN104195854A1/1页21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配制溶液,根据待处理织物的颜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根据待处理织物的整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整理剂,使用30100的水配制均匀的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
3、通过浸轧、喷涂、转移的方式使染液、整理液、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吸附于待处理织物,使待处理织物的带液率为10100;(3)超临界动态处理,将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纤维的溶胀作用,使得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和纤维间的孔径增大,利于吸附于待处理织物表面的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向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进行扩散;通过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的转动装置的转动,加速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在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的扩散;(4)使用820MP的压力,30200的温度,进行5120MIN的超临界动态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待处理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
4、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染料为各种染料、各种染料滤饼中的一种或者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待处理织物为化学纤维制品、天然纤维制品、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制品、已经进行过染色整理的上述制品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整理剂为柔软整理剂、三防整理剂、抗菌整理剂、阻燃整理剂、防水整理剂、防油整理剂、防沾污整理剂、芳香整理剂、防紫外线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螨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亲水整理剂、树脂整理剂、蓬松整理剂、防皱整理剂、功能性整理剂、生态整理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5、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溶液可以为染液、整理液、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可以经过至少一次步骤(1)和步骤(2)的循环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处理一种待处理织物时可以至少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染液的工艺为染色一步法;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整理液的工艺为整理一步法;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
6、的工艺为染色整理一步法;经过两次及以上步骤(1)至步骤(2)或者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的工艺为染色整理多步法。权利要求书CN104195854A1/4页3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特别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染整工艺,属于印染领域。背景技术0002传统印染行业水污染严重,对环境的破坏强烈,目前政府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治理印染行业内的污染问题,各企业虽也采取了一些污染处理的措施,但实际效果仍然不够理想。00031991年,德国JASPER公司与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合作,制造了首台半工业规模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机。从此,国际上对这一技术的越来越感兴趣,相继研究。
7、出多种样机。我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发明和创造,但都集中在小、中样机上,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设备和工艺目前还是空白。0004现在的所有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都是单纯的进行染色,没能结合对待处理织物的后整理,使高昂的设备作用单一,能效较低。0005目前所研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都是将待处理织物置于染色釜内,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染料釜中的染料后循环流入染色釜中进行染色。如公开号为CN2005101367822、CN2006101230557、CN10107815、CN2005100477670和CN2010101597276等的中国发明专利。这些发明都是依靠循环泵的强。
8、制循环带动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料穿透织物以实现染色。因此,在染色过程中易受到装置的循环路径、循环流量及流速、循环的均匀性、染料溶解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待处理织物匀染性降低。0006另外,现在所研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都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染料,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循环来达到染色的目的。这不仅限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的适用范围,而且这种工艺需要使用25MP以上的压力,使得设备成本居高不下。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可实现污水零排放,能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匀染性,能降低设备成本的满足工业化生产所需,且可以对待处理织物进行一定后整理。0008本。
9、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特制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溶液通过浸轧、喷涂、转移等方式使溶液内的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吸附于待处理织物上,然后将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完成取出待处理织物即可。0009本发明所述零排放的染整工艺,其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溶液,根据待处理织物的颜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根据待处理织物的整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整理剂,使用30100的水配制均匀的溶液;说明书CN104195854A2/4页4(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浸轧、喷涂、转移的方式使染液、整理液、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吸附于待处理织物,使待处理织物的带液。
10、率为10100;(3)超临界动态处理,将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纤维的溶胀作用,使得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和纤维间的孔径增大,利于吸附于待处理织物表面的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向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进行扩散;并通过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的转动装置的转动,加速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在待处理织物的纤维内的扩散;(4)使用820MP的压力,40200的温度,进行5120MIN的超临界动态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待处理织物。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染料为各种染料、各种染料滤饼中的一种或者几种。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待处理织物为化学纤维制品、。
11、天然纤维制品、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混纺制品、已经进行过染色整理的上述制品中的一种。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整理剂为柔软整理剂、三防整理剂、抗菌整理剂、阻燃整理剂、防水整理剂、防油整理剂、防沾污整理剂、芳香整理剂、防紫外线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螨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亲水整理剂、树脂整理剂、蓬松整理剂、防皱整理剂、功能性整理剂、生态整理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溶液可以为染液、整理液、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中的一种。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处理好的待处理织物可以经过至少一次步骤(1)和步骤(2)的循环处理。0015进一步的,处理一种待处理织。
12、物时可以至少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染液的工艺为染色一步法;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整理液的工艺为整理一步法;经过一次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且步骤(1)中溶液为染液和整理液的混合液的工艺为染色整理一步法;经过两次及以上步骤(1)至步骤(2)或者步骤(1)至步骤(4)的过程的工艺为染色整理多步法。0016所述步骤1中溶液只含有染料、整理剂和水,使用合理工艺使得处理待处理织物的溶液可以完全利用,染色过程中不需要再利用水,不会产生污水。待处理织物上所带水分,在染色过程中高温的环境下得以蒸发,。
13、染色结束后排出装置。因此可以达到污水零排放。步骤(1)中溶液的温度接近待处理织物处理工艺所需的温度,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过程中待处理织物内、中、外、上、下等各处的温度一致,避免了小样与大样之间的误差,提高了工艺的一次成功率,同时也保证了处理的均匀性。0017所述染料、整理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在步骤2中已经吸附于待处理织物上,在染色过程中无需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溶解,也无需进行循环;(1)避免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到装置的循环路径、循环流量及流速、循环的均匀性、染料溶解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保证了处理的均匀性;(2)降低了工艺对压力的要求,从而使设备成本大大减少,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3)避免了。
14、染料对管道及釜壁的污染,使得清洗及换色容易;(4)减少了染色的时间。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染整工艺染料利用的主要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纤维说明书CN104195854A3/4页5的溶胀作用而不仅是对染料的溶解性能;因此,天然纤维不需要对纤维或者染料进行改性就可染色;(2)该染整工艺涉及的超临界动态染色是经轴内安装有转动装置,染色过程中开动转动装置,使染色釜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釜内循环,达到在密闭釜内进行动态染色的目的;(3)该染整工艺可以为已经经过染色整理的纤维制品进行修色和后整理处理;(4)该染整工艺将后整理的步骤融入到超临界染色过程中,缩短了待处理织物染整流程,节约能耗,同时使。
15、超临界染色设备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0019实施例1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以纯棉针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整工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0(1)配制溶液,根据纯棉针织布的染色要求使用3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浸轧的方式使染料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50;(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纯棉针织布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40,压力16MP,时间120MIN;(4)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21具体实施例2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
16、方案和优点,下面以涤纶针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整工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2(1)配制溶液,根据涤纶针织布的整理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整理剂的混合物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针织布的带液率为40;(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针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200,压力20MP,时间15MIN;(4)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23具体实施例3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以涤纶机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整工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
17、4(1)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染色和整理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染料和整理剂的混合物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30;(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机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35,压力20MP,时间40MIN;(4)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25具体实施例4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以涤纶机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整工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6(1)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染色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
18、过喷涂的方式使染料1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20;(3)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染色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4)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染料2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30;(5)说明书CN104195854A4/4页6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机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35,压力20MP,时间40MIN;(6)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27具体实施例5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以涤纶针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色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8(1。
19、)配制溶液,根据涤纶针织布的染色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染料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针织布的带液率为10;(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针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35,压力8MP,时间30MIN;(4)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5)配制溶液,根据涤纶针织布的整理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6)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整理剂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针织布的带液率为40;(7)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针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35,压。
20、力20MP,时间10MIN;(8)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29具体实施例6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以涤纶机织布采用本发明进行零排放的染色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30(1)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染色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2)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转移的方式使染料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50;(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机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35,压力8MP,时间30MIN;(4)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5)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整理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
21、溶液;(6)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整理剂1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20;(7)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机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110,压力20MP,时间10MIN;(8)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9)配制溶液,根据涤纶机织布的整理要求使用100的水配制溶液;(10)处理待处理织物,通过喷涂的方式使整理剂2吸附于待处理织物。处理后涤纶机织布的带液率为30;(11)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将处理好的涤纶机织布置于超临界动态染色釜内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200,压力18MP,时间5MIN;(12)处理结束,取出待处理织物。0031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说明书CN1041958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