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8874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 CN 203788744 U (21)申请号 201320732609.9 (22)申请日 2013.11.19 A01F 11/00(2006.01) A01F 12/44(2006.01) (73)专利权人 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地址 266709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 唐田郭家烟村 (72)发明人 郭宁 郭发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 获机, 它包括驾驶系统、 底盘系统、 摘果系统、 一次 清选系统、 二。
2、次清选系统和果仓。 所述的二次清选 系统包括提升链条和二次清选装置, 提升链条后 方还设有二次清选装置 ; 所述的果仓设置在底盘 系统上, 且果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翻转油缸 ; 所 述的底盘系统包括底架、 变速箱、 传动箱、 分动箱、 传动轴、 后桥、 后转向桥、 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所 述的变速箱设置在底架的前端, 传动箱与变速箱 依次连接, 分动箱设置在变速箱的右侧, 分动箱与 传动轴连接, 后桥设置在底架的后部, 后转向桥的 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 型明具有花生果清选效果好、 卸果效率高、 田间作 业灵活、 收获效率高的显著优势。 (51)Int.Cl. (ESM)同。
3、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88744 U CN 203788744 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它包括驾驶系统、 底盘系统、 摘果系统、 一次清选系 统、 二次清选系统和果仓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二次清选系统包括提升链条和二次清选装 置, 提升链条后方还设有二次清选装置, 该二次清选装置采用链条框架形式在清选架上纵 向设有若干根筛条 ; 所述的果仓设置在底盘系统上并在底盘系统。
4、的底架盘上可以移进、 移 出, 且果仓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翻转油缸 ; 所述的底盘系统包括底架、 变速箱、 传动箱、 分动 箱、 传动轴、 后桥、 后转向桥、 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所述的变速箱设置在底架的前端, 传动 箱与变速箱依次连接, 分动箱设置在变速箱的右侧并采用皮带方式与变速箱的皮带盘连 接, 分动箱与传动轴连接, 并传动轴设置在底架左右居中位置, 后桥设置在底架的后部, 后 转向桥设置在底架的末端并与后桥连接, 后转向桥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转向液压驱动装 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二次清 选装置的末端还设有一块挡板。 3. 根。
5、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果仓通 过一滑动导轨安装在底架上, 并通过设有的移动油缸在滑动导轨上移进、 移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88744 U 2 1/2 页 3 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存在 : 一时振动筛清理后的花生果细小的根、 茎、 叶、 泥 土等杂质含量较高, 收货后的花生果仍需要人工清理 ; 二是受果仓结构影响, 果仓通常是驻 车时采用闸阀式方式卸果, 卸果时间长、 效率低, 驻车停止时间。
6、长, 浪费动力能源 ; 三是底盘 系统结构复杂, 且为后轮随动转向, 田间作业灵活度低。基于上述情况, 目前花生联合收获 机的整机作业效率 ; 收果、 卸果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花生联合收获机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二次清选、 翻转卸果、 四轮后轮转向的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该机具有花生果清选效果好、 卸 果效率高、 田间作业灵活、 收获效率高的显著优势。 0004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所采取的技术方 案如下 : 0005 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它包括驾驶系统、 底盘系统、 摘果系统、 一次清选。
7、 系统、 二次清选系统和果仓。 所述的二次清选系统包括提升链条和二次清选装置, 提升链条 后方还设有二次清选装置, 该二次清选装置采用链条框架形式在清选架上纵向设有若干根 筛条 ; 所述的果仓设置在底盘系统上并在底盘系统的底架盘上可以移进、 移出, 且果仓两侧 对称设有两个翻转油缸 ; 所述的底盘系统包括底架、 变速箱、 传动箱、 分动箱、 传动轴、 后桥、 后转向桥、 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所述的变速箱设置在底架的前端, 传动箱与变速箱依次连 接, 分动箱设置在变速箱的右侧并采用皮带方式与变速箱的皮带盘连接, 分动箱与传动轴 连接, 并传动轴设置在底架左右居中位置, 后 桥设置在底架的后部,。
8、 后转向桥设置在底架 的末端并与后桥连接, 后转向桥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0006 上述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所述的二次清选装置的末端还设有一块挡 板。 0007 上述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所述的果仓通过一滑动导轨安装在底架上, 并通过设有的移动油缸在滑动导轨上移进、 移出。 0008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摘果后的花生果进入一次清选系统, 一次清选后的花生果经提升链条进入二次清选装置, 并通过二次清选装置设置的纵向筛条 进行二次清选, 清选后的杂质经挡板进入地里。而现有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则是花生果经一 次清选系统经提升链条进入果仓, 故花生果中。
9、含有的细小根、 茎、 叶和泥土也随之进入果 仓, 所有收获的花生果仍需要进行人工清选。 0009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从二次清选装置清选后的花生果进入 果仓, 当果仓需要卸果时, 通过滑动导轨上的移动油缸将果仓移出, 而后通过翻转油缸实现 说 明 书 CN 203788744 U 3 2/2 页 4 果仓翻转, 直接可将果仓里的花生果倒出, 可显著减少驻车卸果的时间, 提高卸果效率, 节 约动力能源。 0010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其底盘动力输出后经变速箱通过与变 速箱连接的传动箱驱动前轮, 经与变速箱通过皮带连接的分动箱通过传动轴驱动后桥驱动 后轮, 。
10、通过后转向桥和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实现后转向 ; 从而可显著提高花生联合收获机 的田间移动灵活度, 提高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率。 0011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申请人做了有效验证, 花生果去杂率 可提高 20以上, 卸果时间可缩短 3 倍以上, 同功率的机器作业效率每小时可提高 1 亩以 上, 单位能耗可降低 30。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二次清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果仓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4 。
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底盘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5 是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二次清选装置去除提升链条后的俯视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18 实施例 1 : 0019 如图所示, 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它包括驾驶系统 1、 底盘系统 2、 摘果系 统 3、 一次清选系统 4、 二次清选系统 5 和果仓 6。所述的二次清选系统 5 包括提升链条 5-1 和二次清选装置 5-2, 提升链条 5-1 后方还设有二次清选装置 5-2, 该二次清选装置 5-2 采 用链条框架形式在清选架 5-2-1 上纵向设有。
12、若干根筛条 5-2-1-1 ; 所述的果仓 6 设置在底 盘系统 2 上并在底盘系统 2 的底架 2-1 上可以移进、 移出, 且果仓 6 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翻 转油缸 6-1 ; 所述的底盘系统 2 包括底架 2-1、 变速箱 2-2、 传动箱 2-3、 分动箱 2-4、 传动轴 2-5、 后桥 2-6、 后转向桥 2-7、 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2-8, 所述的变速箱 2-2 设置在底架 2-1 的前端, 传动箱 2-3 与变速箱 2-2 依次连接, 分动箱 2-4 设置在变速箱 2-2 的右侧并采用皮 带方式与变速箱 2-2 的皮带盘连接, 分动箱 2-4 与传动轴 2-5 连接, 并传动轴。
13、 2-5 设置在底 架 2-1 左右居中位置, 后桥 2-6 设置在底架 2-1 的后部, 后转向桥 2-7 设置在底架 2-1 的末 端并与后桥 2-6 连接, 后转向桥 2-7 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转向液压驱动装置 2-8。 0020 如图所示, 上述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所述的二次清选装置 5-2 的末端 还设有一块挡板 5-2-4。 0021 上述一种新型高效花生联合收获机, 所述的果仓 6 通过一滑动导轨 6-2 安装在底 架 2-1 上, 并通过设有的移动油缸 6-3 在滑动导轨 6-2 上移进、 移出。 说 明 书 CN 203788744 U 4 1/5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88744 U 5 2/5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88744 U 6 3/5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88744 U 7 4/5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88744 U 8 5/5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8874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