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086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01 CN 202908638 U *CN202908638U* (21)申请号 201220571315.8 (22)申请日 2012.10.31 A47L 13/24(2006.01) A47L 13/42(2006.01) (73)专利权人 俞享福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石柱镇麻 车口村 81 号 (72)发明人 俞享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
2、接式旋转拖把装 置, 包括上杆、 下杆以及升降杆和旋转筒, 其中, 升 降杆上固定有升降连接头, 旋转筒上固定有旋转 连接头, 同时, 旋转连接头设有通过孔, 该通过孔 和升降杆相配, 所述升降连接头的下部外表面设 有 “7” 字形的凹槽, 上杆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 凸块, 且凹槽和内凸块相配。优化后, 升降 连接头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同理, 旋转连接 头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下杆的上 部内表面设有内凸块, 且凹槽和内凸块相 配 ; 旋转连接头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本实 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 其升降连接头和上杆、 旋 转连接头和下杆均易于拆卸分离。 (51)Int.Cl. 。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08638 U CN 202908638 U *CN202908638U* 1/1 页 2 1. 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包括上杆 (30) 、 下杆 (40) 以及升降杆 (10) 和旋转筒 (20) , 其 中, 升降杆 (10) 上固定有升降连接头 (11) , 旋转筒 (20) 上固定有旋转连接头 (21) , 同时, 旋 转连接头 (21) 设有通过孔 (213) , 该通过孔 (213) 和升降杆 (10。
4、) 相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 降连接头 (11) 的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112) , 上杆 (30) 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 凸块 (31) , 且凹槽 (112) 和内凸块 (31) 相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升降连接头 (11) 的 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111)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连接头 (21) 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212) , 下杆 (40) 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凸块 (41) , 且凹槽 (212) 和内凸块 (41) 相配。
5、。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连接头 (21) 的 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21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08638 U 1/2 页 3 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广为使用的手压旋转拖把包括间隙配合的套在一起的上杆和下杆, 且上杆 和下杆之间通过旋转装置连接。 使用时, 使用者反复下压上杆, 通过旋转装置将下压的力转 变为下杆的旋转力矩, 从而实现拖把头的旋转。 一般的, 所用旋转装置包括和上杆连接的升 降杆、 和下杆连接。
6、的旋转筒。其中, 升降杆的下端通过单向旋转件连接有旋转头, 旋转头的 侧面设有若干凸块 ; 旋转筒的内部具有内螺纹, 且凸块和内螺纹相配合。 即, 升降杆下压后, 凸块向下位移, 通过内螺纹促使旋转筒旋转。 该手压旋转拖把中, 升降杆多通过升降连接头 和上杆铆接连接、 旋转筒多通过旋转连接头和下杆铆接连接。但是, 旋转装置为易耗件, 一 旦出现损坏, 则升降连接头和上杆、 旋转连接头和下杆均无法拆卸分离, 从而造成整个手压 旋转拖把报废, 极为浪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它具有其升降连接头和上杆易于拆。
7、卸分离的特点。进一步, 它具有旋转连接头和下杆易于 拆卸分离的特点。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包括上 杆、 下杆以及升降杆和旋转筒, 其中, 升降杆上固定有升降连接头, 旋转筒上固定有旋转连 接头, 同时, 旋转连接头设有通过孔, 该通过孔和升降杆相配, 所述升降连接头的下部外表 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上杆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凸块, 且凹槽和内凸块相配。 0005 所述升降连接头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0006 所述旋转连接头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下杆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凸 块, 且凹槽和内凸块相配。 0007 所述。
8、旋转连接头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0008 采用上述结构后,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 其升降连接头和上杆、 旋转连接头和下杆均易于拆卸分离。 本发明的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的升降杆和旋转筒上均 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上杆和下杆上均设有内凸块。这样, 只需将内凸块沿凹槽上行及旋 转, 即可将上杆或下杆卡在升降连接头或旋转连接头上, 从而实现升降连接头和上杆、 旋转 连接头和下杆的卡接式连接。 而反向操作, 即可实现升降连接头和上杆、 旋转连接头和下杆 的分离。 由于避免了升降连接头和上杆之间、 旋转连接头和下杆之间的铆接连接, 从而一旦 旋转装置出现损坏, 即可随时对旋转装置进。
9、行更换, 不会造成手压旋转拖把的整体报废。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说 明 书 CN 202908638 U 2/2 页 4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 0011 图 2 是本发明的升降连接头和上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 0012 图 3 是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头和下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 实施例, 见图 1 至图 3 所示 : 卡接式旋转拖把装置, 包括上杆 30、 下杆 40 以及升降 杆 10 和旋转筒 20。该升降杆 10 上固定。
10、有升降连接头 11, 旋转筒 20 上固定有旋转连接头 21。即, 升降杆 10 通过升降连接头 11 和上杆 30 实现连接、 旋转筒 20 通过旋转连接头 21 和下杆 40 实现连接。此时, 旋转连接头 21 设有通过孔 213, 该通过孔 213 和升降杆 10 相 配。即, 升降杆 10 穿过该通过孔 213。同时, 该升降连接头 11 的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 的凹槽 112, 上杆 30 的上部内表面设有内凸块 31, 且凹槽 112 和内凸块 31 相配。 即, 使内凸块 31 沿凹槽 112 为轨迹, 向上推动上杆 30, 之后旋转上杆 30, 即可将内凸块 31 卡在。
11、凹槽 112 内, 从而实现升降连接头 11 和上杆 30 的卡接式连接。显然, 反向操 作即可实现升降连接头 11 和上杆 30 的分离, 极为方便。 0015 同理, 旋转连接头 21 下部外表面设有 “7” 字形的凹槽 212, 下杆 40 的上部内表 面设有内凸块 41, 且凹槽 212 和内凸块 41 相配。即, 使内凸块 41 沿凹槽 212 为 轨迹, 向上推动下杆 40, 之后旋转下杆 40, 即可将内凸块 41 卡在凹槽 212 内, 从而实现 旋转连接头 21 和下杆 40 的卡接式连接。显然, 反向操作即可实现旋转连接头 21 和下杆 40 的分离, 极为方便。 0016。
12、 值得注意的是, 内凸块 31 和内凸块 41 均可通过局部冲压上杆 30 和下杆 40 的外表面, 从而使局部杆壁内陷的方式形成。 0017 优化的, 升降连接头 11 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台阶 111、 旋转连接头 21 的上部外表 面设有台阶 211。显然, 台阶 111 的外径和上杆 30 的外径相同、 台阶 211 的外径和下 杆 40 的外径相同。这样, 台阶 111 和台阶 211 分别对上杆 30 和下杆 40 形成限位, 能 够使升降连接头 11 和上杆 30 的连接、 旋转连接头 21 和下杆 40 的连接均较为紧密, 且台阶 111 和台阶 211 不会额外增加上杆 30 和下杆 40 之间的摩擦力。 说 明 书 CN 202908638 U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08638 U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08638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