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06570A43申请公布日20140521CN103806570A21申请号201410043114422申请日20140129E04B1/9820060171申请人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址100120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12号72发明人付仰强张国军王明珠葛家琪张玲马伯涛王树管志忠黄季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004代理人叶民生54发明名称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57摘要一种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包括上部支件、抗拉件、抗偏摆件、竖向连接件及柔性限位装置。上部支件为矩形水平平板结构,于中心固定在隔震支座的上支墩,外缘伸入。
2、由竖向连接件上端、抗拉件和抗偏转件构成的侧面开口的空腔内。抗拉件、抗偏转件在空腔的内部表面镶嵌有滚动钢珠构成滑动结构。滑动结构与上部支件上下具有一定间距。柔性限位装置固定在空腔内端且与上部支件同高度平行对称布置。竖向连接件的下端固定在下部建筑结构中。本发明充分限制了隔震支座的拉伸位移,但又不影响隔震支座的减振效率;柔性限位装置控制了隔震支座的扭转变形,提高了隔震支座的稳定性。本发明构造简单,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06570。
3、ACN103806570A1/1页21一种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包括上支墩(7)以及通过上支墩(7)和下支墩连接在上部建筑结构和下部建筑结构(9)之间的隔震支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由竖向连接件(3)、上部支件(1)、抗拉件(2)、柔性限位装置(4)、滑动结构和抗偏摆件(6)构成,所述竖向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在下部建筑结构(9)上,竖向连接件(3)于端板(10)的顶端连接抗拉件(2),端板(10)在抗拉件(2)的下面连接抗偏摆件(6),所述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侧面开口的空腔(11),所述抗拉件(2)于空腔(11)内。
4、部的下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5),抗偏摆件(6)于空腔(11)内部的上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5),抗拉件(2)下表面上的若干滚动钢珠(5)和抗偏摆件(6)上表面的若干滚动钢珠(5)构成上部支件(1)的滑动结构,所述上部支件(1)呈水平平板结构,水平平板的外缘伸入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11)内,中心部固定在与隔震支座(8)连接的上支墩(7)上,所述柔性限位装置(4)固定在由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11)内侧的端板(10)上,所述柔性限位装置(4)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上部支件(1)的水平中心线等高,上部支件(1)的。
5、水平中心线与空腔(11)的水平中心线等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平板结构的上部支件(1)以其表面中心和上支墩(7)的圆中心重合的结构形式固定在上支墩(7)的周边上,所述竖向连接件(3)在上部支件(1)的四个矩形周边对称间隔设置,且在每个矩形边处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件(1)与所述滑动结构之间成间隙配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空腔(11)中的端板(10)上的柔性限位装置(4。
6、)为一组两个,柔性限位装置(4)在上部支件(1)的每一个矩形边的端面均对称平行设置,且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限位装置(4)由橡胶材料或蝶形弹簧构成,所述柔性限位装置(4)在空腔(11)内具有一个弹性变形轨迹。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件(1)伸入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间空腔(11)的距离不大于上部支件(1)总长度的04倍,所述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间形成的空腔(11)深度不大于上部支件(1)总长度的08倍。7根据权利要求。
7、1或2所述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件(3)由H型钢构成,H型钢的翼缘构成端板(10),翼缘连接抗拉件(2)、抗偏摆件(6)以及柔性限位装置(4)。权利要求书CN103806570A1/3页3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背景技术0002由于概念明确、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经受了实际地震的考验,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层建筑、不规则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了隔震技术。0003相比较多层建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的倾覆效应更为明显,采。
8、用隔震技术后,经受大地震作用时,高层建筑中的隔震支座很有可能出现拉应力,而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叠层橡胶支座的抗拉能力较低,相关规范中亦规定了隔震支座的最大拉应力限定值,隔震支座较低的抗拉性能极大地限制了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和推广。为了解决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例如采用高强橡胶隔震支座、添加钢筋、调整结构及隔震支座布置、外设抗拉装置等。现有的外设抗拉装置存在对隔震支座水平自由度及竖向自由度相互耦合的问题,抗拉装置的存在还影响了隔震支座的水平减震系数;现有的分离式抗拉装置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影响,但由于距隔震支座一定距离,并不能充分限制隔震支座的。
9、拉伸位移。为此解决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要给出一种克服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足,能缓解隔震支座水平自由度及竖向自由度相互耦合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包括上支墩以及通过上支墩和下支墩连接在上部建筑结构和下部建筑结构之间的隔震支座,本发明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由竖向连接件、上部支件、抗拉件、柔性限位装置、滑动结构和抗偏摆件构成,所述竖向连接件的底部固定在下部建筑结构上,竖向连接件于端板。
10、的顶端连接抗拉件,端板在抗拉件的下面连接抗偏摆件,所述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侧面开口的空腔,所述抗拉件于空腔内部的下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抗偏摆件于空腔内部的上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所述抗拉件下表面上的若干滚动钢珠和抗偏摆件上表面的若干滚动钢珠构成上部支件的滑动结构,所述上部支件呈水平平板结构,水平平板的外缘伸入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内,中心部固定在与隔震支座连接的上支墩上,所述柔性限位装置固定在由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内侧的端板上,所述柔性限位装置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上部支件的水平中心线等高,上部支件的水平中心线与空腔的水平中心线等高。
11、。说明书CN103806570A2/3页40006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水平平板结构的上部支件以其表面中心和上支墩的圆中心重合的结构形式固定在上支墩的周边上,所述竖向连接件在上部支件的四个矩形周边对称间隔设置,且在每个矩形边处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0007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上部支件与所述滑动结构之间成间隙配合结构。0008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柔性限位装置由橡胶材料或蝶形弹簧构成,所述柔性限位装置在空腔内具有一个弹性变形轨迹。0009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在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
12、空腔中的端板上的柔性限位装置为一组两个,柔性限位装置在上部支件的每一个矩形边的端面均对称平行设置,且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组。0010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上部支件伸入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间空腔的距离不大于上部支件总长度的04倍。0011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端板、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三者间形成的空腔深度不大于上部支件总长度的08倍。0012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其中所述竖向连接件由H型钢构成,H型钢的翼缘构成端板,翼缘连接抗拉件、和抗偏摆件以及柔性限位装置。0013本发明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
13、发明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通过合理的构造给出。本发明的一种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可充分限制隔震支座拉伸位移,但又不会影响隔震支座的减振效率,提高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抗拉能力;同时通过柔性限位装置的对称布置控制了隔震支座的扭转变形,提高了隔震支座的稳定性能。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构造简单,取材容易,加工方便,安装完成后可实现免维护,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5图1为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图1的剖面图。0017图中,。
14、1上部支件,2抗拉件,3竖向连接件,4柔性限位装置,5滚动滚珠,6抗偏摆件,7上支墩,8隔震支座,9下部建筑结构,10端板,11空腔。具体实施方式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包括上支墩7以及通过上支墩7和下支墩连接在上部建筑结构和下部建筑结构9之间的隔震支座8。本发明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由竖向连接件3、上部支件1、抗拉件2、柔性限位装置4、滑动结构和抗偏摆件6构成。竖向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在下部建筑结构9上,竖向连接件3于端板10的顶端连接抗拉件2,端板10在抗拉件2的下面连接抗偏摆件6,所述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侧面开口的空。
15、腔11,所述抗拉件2于空腔11内部的下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5,抗偏摆件6于空腔11内部的上表面上镶嵌有若干滚动钢珠5,抗拉件2下表面上的若干滚动钢珠5和抗偏摆件6上表面的若干滚动钢珠5构成说明书CN103806570A3/3页5上部支件1的滑动结构。上部支件1呈水平平板结构,水平平板的外缘伸入由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11内,中心部固定在与隔震支座8连接的上支墩7上。柔性限位装置4固定在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之间构成的空腔11内侧的端板10上。柔性限位装置4的水平中心线与上部支件1的水平中心线等高,上部支件1的水平中心线与空腔11的水平中心线等高。001。
16、9如图2所示,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的上部支件1为矩形的水平平板结构。上部支件1以表面中心和上支墩8的圆中心重合的结构形式固定在上支墩8的周边上。竖向连接件3在上部支件1的四个矩形周边对称间隔设置,且在每个矩形边处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上部支件1伸入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间空腔11的距离不大于上部支件1总长度的04倍。上部支件1与滑动结构之间为间隙配合结构,其间隙值应按设计要求给出。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间形成的空腔11深度不大于上部支件1总长度的08倍。固定在端板10、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三者空腔11中的端板10上的柔性限位装置4为一组两个。柔性限位装置4在上。
17、部支件1的每一个矩形边的端面均对称平行设置,且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组。柔性限位装置4由橡胶材料或蝶形弹簧构成。柔性限位装置4在空腔内具有一个弹性变形轨迹,柔性限位装置4在空腔内受压时可自由变形。0020本发明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实施例中,竖向连接件3由H型钢构成,H型钢的翼缘构成端板10。端板10连接抗拉件2和抗偏摆件6。上部支件1、抗拉件2、抗偏摆件6以及竖向连接件3均由高强度钢制成。高强度钢制成的上部支件1、抗拉件2、抗偏摆件6以及竖向连接件3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量应不大于2MM。0021本发明在实际使用中,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的上部支件1及竖向连接件3分别固定于隔震支座的上支墩7及下部建筑结构9的预埋件上,防扭转的一体式隔震支座抗拉装置各部件的安装应在隔震支座安装完成后进行。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806570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065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