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187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25 CN 203661870 U (21)申请号 201320745552.6 (22)申请日 2013.11.22 A01M 1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 地址 650208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小 石坝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72)发明人 张京 (74)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代理人 张玺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 器, 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将烟气送入蜂窝, 操作方。
2、 便、 安全的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该插入器用于 插入蜂窝的一端为前端, 另一端为尾端, 其包括一 带空腔的本体, 本体的前端为一尖锐部 ; 该本体 的空腔部分设置有一可启闭的门, 所述本体及其 尖锐部均设置有若干通孔, 本体外壁上接近前端 处环状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本实用新型使用 时预先打开插入器上的门放入点燃的杀虫烟片, 然后将插入器直接插入蜂窝中, 通过插入器上的 孔将烟气直接送入蜂窝内, 灭蜂效果好。 同时插入 器插入蜂窝后, 其本体外壁上的倒刺可牢牢的将 插入器与蜂窝连接, 可大大减轻操作的工作强度,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3、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1870 U CN 203661870 U 1/1 页 2 1. 一种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该插入器用于插入蜂窝的一端为前端, 另一端为尾端,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一带空腔 (3) 的本体 (1) , 本体 (1) 的前端为一尖锐部 (2) ; 该本体 (1) 的空 腔 (3) 部分设置有一可启闭的门 (4) , 所述本体 (1) 及其尖锐部 (2) 均设置有若干通孔 (5) , 本体 (1) 外壁上接近前端处环状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 (6) 。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本体 (1) 的截面为圆 柱形或者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本体 (1) 由不锈钢制 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本体 (1) 的尖锐部 (2) 呈圆锥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本体 (1) 的尖锐部 (2) 呈三棱锥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61870 U 2 1/2 页 3 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蜂窝灭蜂设备技术领域, 。
5、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空灭蜂装置的插 入器。 背景技术 0002 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飞翔迅速的昆虫。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 针, 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 会群起攻击, 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严重者 可导致死亡。 0003 目前, 由于气候变暖, 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 使越冬胡蜂数量增加。就我国安 康境内的黄蜂前大约有 12-15 万个蜂巢, 平均每县区就有 2 万个。另外由于我国生态林地 面积的增加, 昆虫种群数量增加, 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 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 林如柿子、 梨、 杏等, 为胡蜂取水提供了便利。 马蜂蜇人的事件在我国经常发生, 现有。
6、摘除蜂 窝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0004 (1) 用火在蜂窝下方进行烟熏, 该种方法一般多在夜间进行, 不便操作, 操作人员 需长时间握持烟熏装置对准蜂窝, 消耗大量体力。且烟气很难进入蜂窝内部, 效果不佳, 操 作人员也容易被蜂蜇, 还容易引发火灾。 0005 (2) 用塑料袋套住蜂窝后进行摘除, 此种方式需要升降梯等辅助设置, 对于较高的 蜂窝处理极为麻烦, 耗时耗力, 操作不便, 操作人员高空作业也较为危险。 0006 (3) 用灭虫剂对蜂窝进行喷洒, 该方法对高空蜂窝同样存在如上述第二种方法所 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了一种能有。
7、效将烟气送入蜂窝, 操作 方便、 安全的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高空灭蜂 装置的插入器, 该插入器用于插入蜂窝的一端为前端, 另一端为尾端, 包括一带空腔的本 体, 本体的前端为一尖锐部 ; 该本体的空腔部分设置有一可启闭的门, 所述本体及其尖锐部 均设置有若干通孔, 本体外壁上接近前端处环状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本体的截面为圆柱形或者三角形。 0010 优选的是, 所述本体由不锈钢制成。 0011 优选的是, 所述本体的尖锐部呈圆锥状。 0012 优选的是, 所述本体的尖锐部呈三棱锥状。。
8、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 0014 (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预先打开插入器上的门放入点燃的杀虫烟片, 将其尾端连 接手持的杆状件, 然后将插入器直接插入蜂窝中, 通过插入器上的通孔将烟气直接送入蜂 窝内, 灭蜂效果好。 同时插入器插入蜂窝后, 其本体外壁上的倒刺可牢牢的将插入器与蜂窝 说 明 书 CN 203661870 U 3 2/2 页 4 连接, 操作人员将插入器插入蜂窝后即可离开, 待杀虫烟片燃尽后再返回, 可大大减轻操作 的工作强度,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0015 (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易于操作, 适合于各种环境使用, 操作的安全性较高。 附图。
9、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图 1 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
10、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图 1 和图 2 所示为高空灭蜂装置的插入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该插入器用于插入 蜂窝的一端为前端, 另一端为尾端, 包括一带空腔 3 的本体 1, 本体 1 的前端为一尖锐部 2 ; 该本体1的空腔3部分设置有一可启闭的门4, 所述本体1及其尖锐部2均设置有若干通孔 5, 本体 1 外壁上接近前端处环状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倒刺 6, 倒刺 6 是一种箭头、 矛头等上面 跟尖端方向相反的刺状物体。所述本体 1 上的通孔 5 可设置于侧壁上和 / 或底部上, 底部 。
11、上设置通孔 5 可确保当本体 1 的尖锐部 2 及本体 1 侧面的通孔 5 被蜂窝内部结构堵住时, 本体 1 底部的通孔 5 能保持有效通风, 防止杀虫烟片熄灭。 0021 其中, 所述本体 1 的截面可以为圆柱形, 显然还可以是三角形及其它多边形, 方便 在本体 1 内设置容纳杀虫烟片的空腔 3 即可。 0022 其中, 所述本体 1 由不锈钢制成, 显然也可以是其它硬质材料, 如铝合金。 0023 其中, 所述本体 1 的尖锐部 2 呈圆锥状, 显然还可以是三棱锥状, 或者其它多棱锥 状, 便于轻松的将插入器插入蜂窝。 002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预先打开插入器上的门 4 放入点燃的杀虫烟片。
12、, 将其尾端连接 手持的杆状件, 然后将插入器直接插入蜂窝中, 通过插入器上的通孔 5 将烟气直接送入蜂 窝内, 灭蜂效果好。同时插入器插入蜂窝后, 其本体 1 外壁上的倒刺 6 可牢牢的将插入器与 蜂窝连接, 操作人员将插入器插入蜂窝后即可离开, 待杀虫烟片燃尽后再返回, 可大大减轻 操作的工作强度,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661870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6187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