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23643.6 (22)申请日 2016.06.16 (71)申请人 周启新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 镇人民南路375号 (72)发明人 周启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宋平 (51)Int.Cl. A01N 25/28(2006.01) A01N 43/90(2006.01) A01P 7/04(2006.01) B01J 1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物。
2、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芯材选择壁材: 选取 聚脲类、 聚酰胺类、 聚碳酸酯类缩聚物, 乙烯类单 体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以及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 一种; S2、 形成稳定液滴; S3、 挥发脱除溶剂: 采用 减压蒸发法和常温蒸发法, 在蒸发过程中, 溶剂 从聚合物液滴中逐渐被去除; S4、 洗涤干燥得微 胶囊; S5、 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包括微胶囊的包封 率、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产 品包覆率不断提高, 尤其是该方法在生物源农 药、 昆虫病毒以及昆虫信息素等的微胶囊化中的 成功应用, 形成的微胶。
3、囊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渗透 性, 而且耐磨性、 耐热性和耐水性良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6035327 A 2016.10.26 CN 106035327 A 1.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芯材选择壁材: 选取聚脲类、 聚酰胺类、 聚碳酸酯类缩聚物, 乙烯类单体的均聚 物和共聚物以及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S2、 形成稳定液滴: 将壁材溶液与分散介质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有芯材和壁材的溶液滴 入含有乳化剂的分散介质中, 即可得到乳状液; 再对乳状液依次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 得到 稳定液滴; S3、 挥发脱除溶剂: 采用减压蒸发。
4、法和常温蒸发法, 在蒸发过程中, 溶剂从聚合物液滴 中逐渐被去除; S4、 洗涤干燥得微胶囊: 当溶剂蒸发完毕后, 分散介质中的微胶囊通过抽滤或离心的方 式进行收集, 首先, 使用少量乙醇洗涤微胶囊, 然后再使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分多次洗涤, 以 清除黏附在微胶囊表面、 未被包裹的活性成分、 乳化剂、 稳定剂, 最后根据微胶囊的理化性 质可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得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 S5、 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包括微胶囊的包封率、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乳状 液为油/水型、 水/油型、 水/油/水型或油/水/油。
5、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乳化 剂和稳定剂分别为Tween系列乳化剂、 多元醇类稳定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干燥 的过程不仅包括清洗液的去除, 还包括微胶囊内部连续相以及微量残留溶剂的挥发去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微胶 囊包封率的测试方法: 精确称量一定量的阿维菌素, 用甲醇溶解定容, 然后分别吸取1, 1, 5 和2mL于10mL容量瓶内, 甲醇定容, 在245nm处测定吸光度, 得到质量浓度(g/mL)和吸光。
6、度A 的回归方程: P=0, 0055A-0, 0023, r=0, 997; 再量取20mL微胶囊乳液, 用去离子水冲洗过滤数遍后, 用过量的甲醇溶液冲洗过滤3 遍, 经过冲洗后再继续冲洗的甲醇溶液的吸光度已趋于零, 故可认为未包覆的阿维菌素已 提取完全, 取此甲醇溶液待测, 再用同样方法处理空白微胶囊作为参比液, 在245nm处测定 其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 上式测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微胶 囊的贮存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为: 取微胶囊产品3份, 每份用去离子水稀释成20mL密封保存在 试管中, 将其分别置于5。
7、0、 室温以及0的环境中储存14d后取出样品, 用显微镜下观察其 形状变化, 并用甲醇溶液溶解微胶囊释放出的阿维菌素,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微胶囊中 阿维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35327 A 2 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 通过化学法、 物理法或物理 化学法将活性物质(囊心)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1种技术, 其优势在于形 成微胶囊时, 囊心被包覆与外界环境隔离, 在适当条件下, 。
8、破壁后能将囊心释放出来, 可使 囊心免受外界的温度、 氧气和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农药中微胶囊技术的应用报道较 少, 由于它拥有诸多的优点和功能, 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尤其是社会对安全、 环境、 生态和可 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 生物农药不断地被开发与应用之际, 微胶囊剂将成为生物农药 制剂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产品包覆率不断提高, 尤其是该方法在生物源农药、 昆虫病毒以及昆虫 信息素等的微胶囊化中的成功应用, 形成的微胶囊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渗透性, 而且耐磨性、 耐热性和耐水性良。
9、好, 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药微胶囊的品种和范围。 0004 为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芯材选择壁材: 选取聚脲类、 聚酰胺类、 聚碳酸酯类缩聚物, 乙烯类单体的均聚 物和共聚物以及乙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S2、 形成稳定液滴: 将壁材溶液与分散介质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有芯材和壁材的溶液滴 入含有乳化剂的分散介质中, 即可得到乳状液; 再对乳状液依次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 得到 稳定液滴; S3、 挥发脱除溶剂: 采用减压蒸发法和常温蒸发法, 在蒸发过程中, 溶剂从聚合物液滴 中逐渐被去除; S4、 洗涤干燥得微胶囊: 当溶剂蒸发完毕后, 分散介质。
10、中的微胶囊通过抽滤或离心的方 式进行收集, 首先, 使用少量乙醇洗涤微胶囊, 然后再使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分多次洗涤, 以 清除黏附在微胶囊表面、 未被包裹的活性成分、 乳化剂、 稳定剂, 最后根据微胶囊的理化性 质可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得流动性良好的微胶囊; S5、 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包括微胶囊的包封率、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0005 优选的, 所述步骤S2中乳状液为油/水型、 水/油型、 水/油/水型或油/水/油型。 0006 优选的, 所述步骤S2中乳化剂和稳定剂分别为Tween系列乳化剂、 多元醇类稳定 剂。 0007 优选的, 所述步骤S4中干燥的过程不仅包括清洗液的去除, 。
11、还包括微胶囊内部连 续相以及微量残留溶剂的挥发去除。 0008 优选的, 所述步骤S5中微胶囊包封率的测试方法: 精确称量一定量的阿维菌素, 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035327 A 3 甲醇溶解定容, 然后分别吸取1, 1, 5和2mL于10mL容量瓶内, 甲醇定容, 在245nm处测定吸光 度, 得到质量浓度(g/mL)和吸光度A的回归方程: P=0, 0055A-0, 0023, r=0, 997; 再量取20mL微胶囊乳液, 用去离子水冲洗过滤数遍后, 用过量的甲醇溶液冲洗过滤3 遍, 经过冲洗后再继续冲洗的甲醇溶液的吸光度已趋于零, 故可认为未包覆的阿维菌素已 提。
12、取完全, 取此甲醇溶液待测, 再用同样方法处理空白微胶囊作为参比液, 在245nm处测定 其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 上式测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 0009 优选的, 所述步骤S5中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为: 取微胶囊产品3份, 每 份用去离子水稀释成20mL密封保存在试管中, 将其分别置于50、 室温以及0的环境中储 存14d后取出样品, 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变化, 并用甲醇溶液溶解微胶囊释放出的阿维菌 素,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微胶囊中阿维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0010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产品包覆率不断 提高, 尤其是该方法在生物源农药、 。
13、昆虫病毒以及昆虫信息素等的微胶囊化中的成功应用, 形成的微胶囊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渗透性, 而且耐磨性、 耐热性和耐水性良好, 在一定程度上 拓展了农药微胶囊的品种和范围。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 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3 实施例: 参照图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根据芯材选择壁材: 大部分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疏水性聚合物均可用作溶剂蒸发法 的壁材, 选取聚脲类、 聚酰胺类、 聚碳酸酯类缩聚物, 乙烯类单体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以及乙 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乙基纤。
14、维素、 纤维素醋酸酯、 壳聚糖类等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 聚合物是目前研究和使用最多的囊壁材料, 具有无毒、 易成膜、 较稳定等优点。 此外, 采用聚 乳酸、 嵌段共聚物等壁材制备的纳米微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S2、 形成稳定液滴: 将壁材溶液与分散介质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有芯材和壁材的溶液滴 入含有乳化剂的分散介质中, 即可得到乳状液; 乳状液为油/水型、 水/油型、 水/油/水型或 油/水/油型, 再对乳状液依次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 得到稳定液滴; 乳化剂和稳定剂分别为 Tween系列乳化剂、 多元醇类稳定剂; 通常搅拌的力度与搅拌桨叶片形状及数量、 搅拌桨与容器的尺寸比例等因素直接相 关。。
15、 而搅拌速度也是影响乳液液滴大小的关键因素:在一定条件下, 搅拌速度增大, 乳液液 滴变小, 微胶囊粒径减小。 但是搅拌速度太大时, 内相中芯材在高剪切力作用下极易向外水 相扩散, 从而导致包覆率降低; 乳液液滴的形成包括分散和稳定两个过程, 除了机械搅拌的影响外, 乳化剂和稳定剂 在液滴形成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根据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035327 A 4 进行选择; S3、 挥发脱除溶剂: 采用减压蒸发法和常温蒸发法, 在蒸发过程中, 溶剂从聚合物液滴 中逐渐被去除; 这是乳液在搅拌条件下的一种相蒸发过程。 其中, 有机。
16、溶剂的理化参数、 蒸 除温度等均对最后微胶囊产品的特征影响很大; 在溶剂蒸发法中, 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质对成乳性和成球性的影响均很大, 因此, 要求选 用的有机溶剂对芯材和壁材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而且与分散介质不混溶, 具有一定的挥 发性, 沸点应低于100且蒸气压比水高。 0014 S4、 洗涤干燥得微胶囊: 当溶剂蒸发完毕后, 分散介质中的微胶囊通过抽滤或离心 的方式进行收集, 首先, 使用少量乙醇洗涤微胶囊, 然后再使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分多次洗 涤, 以清除黏附在微胶囊表面、 未被包裹的活性成分、 乳化剂、 稳定剂, 最后根据微胶囊的理 化性质可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得流动性良好的微。
17、胶囊; 干燥的过程不仅包括清 洗液的去除, 还包括微胶囊内部连续相以及微量残留溶剂的挥发去除; S5、 微胶囊的性能测试: 包括微胶囊的包封率、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0015 微胶囊包封率的测试方法: 精确称量一定量的阿维菌素, 用甲醇溶解定容, 然后分 别吸取1, 1, 5和2mL于10mL容量瓶内, 甲醇定容, 在245nm处测定吸光度, 得到质量浓度(g/ mL)和吸光度A的回归方程: P=0, 0055A-0, 0023, r=0, 997; 再量取20mL微胶囊乳液, 用去离子水冲洗过滤数遍后, 用过量的甲醇溶液冲洗过滤3 遍, 经过冲洗后再继续冲洗的甲醇溶液的吸光度已趋于零, 故。
18、可认为未包覆的阿维菌素已 提取完全, 取此甲醇溶液待测, 再用同样方法处理空白微胶囊作为参比液, 在245nm处测定 其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 上式测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为83, 24%。 0016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为: 取微胶囊产品3份, 每份用去离子水稀释成 20mL密封保存在试管中, 将其分别置于50、 室温以及0的环境中储存14d后取出样品, 用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变化, 并用甲醇溶液溶解微胶囊释放出的阿维菌素, 用紫外分光光度 计测量微胶囊中阿维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微胶囊在外形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50下还变得更加圆整和光滑, 包封 率在0温度下保存时。
19、会有约0, 06%的减少, 在50温度下保存时会有约0, 2%的减少, 室温 条件下保存的微胶囊包封率无明显改变, 说明该微胶囊制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适于长 期保存。 0017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方法, 生产成本相对降低, 产品包覆率不断 提高, 尤其是该方法在生物源农药、 昆虫病毒以及昆虫信息素等的微胶囊化中的成功应用, 形成的微胶囊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渗透性, 而且耐磨性、 耐热性和耐水性良好, 在一定程度上 拓展了农药微胶囊的品种和范围。 001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035327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603532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