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5810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202958108 U *CN202958108U* (21)申请号 201220658028.0 (22)申请日 2012.12.04 A01B 4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 1 号 (72)发明人 李军政 孙松林 蒋蘋 谢方平 肖名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谢德珍 (54) 实用新型名称 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57) 摘要 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包括集膜箱、 变角。
2、度膜 针机构、 两个结构相同的集膜滚筒、 悬挂支撑装 置、 滚筒角度调节装置, 每个集膜滚筒上分布有六 组插针。插针由外插针和内插针呈 125连接而 成, 内插针嵌入并固定在中心轴上的偏心凸轮导 轨中, 集膜滚筒旋转时, 插针完成刺膜、 挑膜、 运 膜、 剥膜等动作。在集膜滚筒回转过程中, 插针与 集膜滚筒的回转中心保持一定夹角, 使得在剥膜 时, 插针能与剥膜刮板呈较大剥膜角, 便于残膜与 插针能够轻松分离。而且两个集膜滚筒之间设有 滚筒角度调节装置, 使得整个集膜机能适应不同 规格的垄面。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 体积小, 质量 小, 使用方便, 收膜率高, 能广泛应用于旱地幼苗 期揭膜和收获。
3、后残膜收集, 维修拆卸方便。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58108 U CN 202958108 U *CN202958108U* 1/1 页 2 1. 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包括集膜箱、 变角度膜针机构、 集膜滚筒、 悬挂支撑装置、 滚筒 角度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和集膜箱固定在拖拉机上, 所述集膜滚筒上 设有链轮座, 所述链轮座通过链条与拖拉机的主动。
4、链轮连接, 所述集膜滚筒内设置有中心 轴和偏心凸轮形结构导轨, 所述导轨固定于中心轴, 且中心轴贯穿出集膜滚筒的两端 ; 所述 中心轴的两端固定有支腿, 所述支腿上焊接有剥膜刮板, 所述支腿与中心轴垂直, 所述集膜 滚筒分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对称分布, 所述集膜滚筒的表面设有插针座, 插针通过插 针座与集膜滚筒铰接, 所述插针由内插针和外插针构成, 且内插针和外插针呈 125夹角, 所述外插针通过插针座伸出至集膜滚筒外部, 所述内插针位于集膜滚筒内部且与导轨相 嵌 ; 所述集膜滚筒的一端与悬挂支撑装置铰接, 另一端与滚筒角度调节装置铰接, 整体形成 曲柄滑块结构, 所述滚筒角度调节装置由横梁。
5、、 压缩弹簧、 限位杆和滑块组成, 所述限位杆 上端与悬挂支撑装置相连, 且固定有限位割膜器, 所述限位割膜器与悬挂支撑装置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由支 撑座、 支撑架和支撑架横梁构成, 所述支撑架由支撑横杆、 支撑斜杆和摆杆构成, 所述支撑 横杆的正中间通过一个四通与支撑架横梁相连 ; 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各与一个支撑斜杆的 一端相连, 所述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与摆杆连接 ; 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通过一个三通与支撑 斜杆相连 ;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中各个关节均采用螺纹联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限位杆竖直贯穿于 横梁中心并与横梁连接, 所述横梁的中心及左端与右端分别设置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限位 杆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横梁左端与右端设置的滑块分别与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的 中心轴端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优选钢针, 插针 设有六组, 共二十四根插针, 插针的直径为 4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膜滚筒两端外侧 通过端体封闭。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膜滚筒两端内侧 分别均匀焊接有八个固定块, 所述端体直接通过螺纹联结安。
7、装在固定块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与剥膜刮板呈 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 所述支撑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膜滚筒的一端 与悬挂支撑装置铰接的具体方式是 : 所述中心轴端部与所述摆杆的下端铰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割膜器与 支撑横杆的中央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58108 U 2 1/4 页 3 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技术领域 0001 。
8、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背景技术 0002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 保水保肥、 保持湿度, 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了 农作物生长期, 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然而, 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熔融指数 ( elt Index 简称 MI)高, 极难降解, 既不受微生物侵蚀, 也不能自行分解, 其降解周期一般为 200300年, 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据统计, 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 残膜率达 40% 以上, 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随着使用地膜 栽培年限的延长, 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 必然给后人带来难。
9、以解决的污染危害, 对农 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由于技术及国情的原因 , 可降解地膜短时期内还难以在 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 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农业上仍然有大量的塑料地膜被使 用 , 根据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 , 采用机械化清除残膜是比较现实的。 0003 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械分为苗期残膜回收机和收获后残膜回收机, 如果要使收膜率 达到预定的 80% 至 90% 的目标, 则残膜回收机一般结构重量大, 安装、 传动复杂, 工作负荷 大, 成本较高。而且还存在残膜缠绕膜刺, 进而堵塞膜刺机构, 严重影响作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
10、供一种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其结构简单、 体积较小、 维修拆卸方便、 重量较轻且收膜率高, 采用变角度膜刺机构以最佳角度完成捡拾 残膜动作, 之后形成最佳角度脱膜, 避免残膜缠绕膜刺, 保证残膜收集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 性, 可用于幼苗期残膜收集, 也可用于收获后残膜收集 ;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包括集膜箱、 变角度膜针机构、 集膜滚筒、 悬挂支撑装置、 滚 筒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和集膜箱固定在拖拉机上, 所述集膜滚筒上设有链轮 座, 所述链轮座通过链条与拖拉机的主动链轮连接, 。
11、所述集膜滚筒内设置有中心轴和偏心 凸轮形结构导轨, 所述导轨固定于中心轴, 且中心轴贯穿出集膜滚筒的两端 ; 所述中心轴的 两端固定有支腿, 所述支腿上焊接有剥膜刮板, 所述支腿与中心轴垂直, 所述集膜滚筒分左 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对称分布, 所述集膜滚筒的表面设有插针座, 插针通过插针座与集 膜滚筒铰接, 所述插针由内插针和外插针构成, 且内插针和外插针呈 125夹角, 所述外插 针通过插针座伸出至集膜滚筒外部, 所述内插针位于集膜滚筒内部且与导轨相嵌 ; 所述集 膜滚筒的一端与悬挂支撑装置铰接, 另一端与滚筒角度调节装置铰接, 整体形成曲柄滑块 结构, 所述滚筒角度调节装置由横梁、 压缩弹。
12、簧、 限位杆和滑块组成, 所述限位杆上端与悬 挂支撑装置相连, 且固定有限位割膜器, 所述限位割膜器与悬挂支撑装置相连。 0007 实验证明, 在剥膜 (即废膜与插针分离)时, 当插针与剥膜刮板呈 125或大于 125, 剥膜最容易彻底。在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插针与剥膜刮板呈 125 ; 在将残膜刺穿、 说 明 书 CN 202958108 U 3 2/4 页 4 挑起时, 当插针与地表夹角在 90左右时, 效果最佳 ; 既能轻易将残膜扎起, 又不至于将残 膜划破, 方便残膜回收。这就要求在回转过程中, 插针与集膜滚筒的回转中心形成摆动, 使 其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因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
13、变角度膜针机构, 将插针通过插针座与 集膜滚筒铰接, 内插针与外插针呈 125夹角, 并将内插针的一端嵌在轨迹类似于摆动凸轮 的导轨内, 使其按预定轨迹运动, 导轨固定在集膜滚筒的中心轴上。 插针的具体尺寸需根据 机构整体尺寸确定。 同时,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残膜在地表的深度设计插针的长度, 这样使 得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回收地表 1.5 厘米内的残膜, 而且能回收地表 1.5 厘米以下的残膜。 0008 在农田作业时难免会遇到石块等坚硬的物体, 插针作为作业时直接与地面接触的 部件, 极易损耗。本实用新型将插针设计为外插针、 内插针, 两者分别通过螺纹联接插针座 连接。这样外插针发生磨损或弯曲时。
14、, 只需将外插针更换或维修, 而内插针不会受到损伤。 剥膜刮板的作用是将残膜从外插针上剥下, 并将剥下的残膜导向至集膜箱内。考虑到本实 用新型设有滚筒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两集膜滚筒间的夹角, 为方便剥膜, 将剥膜刮板通 过支腿直接安装在滚筒上, 使得剥膜刮板相对于集膜滚筒静止。 剥膜刮板具有一定的弹性, 安装时贴在滚筒外表面。中心轴主要起支撑作用, 在滚筒回转时, 导轨不能随之回转, 故导 轨应固定在一根静止的轴 ( 即中心轴 ) 上。 0009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将整个机构直接与拖拉机连接, 并承受机构的 重量。所述悬挂支撑装置由支撑座、 支撑架和支撑架横梁构成, 所述支撑架由。
15、支撑横杆、 支 撑斜杆和摆杆构成, 所述支撑横杆的正中间通过一个四通与支撑架横梁相连 ; 所述支撑横 杆的两端各与一个支撑斜杆的一端相连, 所述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与摆杆连接 ; 所述支撑座 的两端均通过一个三通与支撑斜杆相连 ; 为方便拆卸及维修,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中各个关 节均采用螺纹联结 ; 所述支撑座承受整个机构的大部分重量, 故在其凸台与底板间加肋板, 以增强其强度。 0010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限位杆竖直贯穿于横梁中心并与横梁刚性连接, 所述横梁的 中心及左端与右端分别设置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限位杆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横梁左端 与右端设置的滑块分别与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的中心轴。
16、端铰接 ; 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 所述支撑座相连 ; 所述集膜滚筒的一端与悬挂支撑装置铰接的具体方式是 : 所述中心轴端 部与所述摆杆的下端铰接 ; 所述限位割膜器与支撑横杆的中央相连 ; 所述集膜滚筒通过曲 柄滑块结构或类似曲柄滑块机构与滚筒角度调节装置的横梁配合, 使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 滚筒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能自由调节, 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垄 ; 为防止在提起机构时, 集膜 滚筒向中间的摆角过大, 发生硬性碰撞, 故在横梁上还加装一根限位杆 ; 在限位杆与两滑块 之间分别装配有压缩弹簧 ; 当作业垄的坡度大于设计参考垄时, 集膜滚筒之间的夹角应减 小, 因集膜滚筒的另一端固定在悬挂支撑装置上。
17、, 压缩弹簧伸长将两滑块顶开 ; 当作业垄的 坡度小于设计参考垄时, 集膜滚筒之间的夹角应增大, 此时在集膜滚筒自身的重量作用下, 压缩弹簧被挤压压缩。 0011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插针应具有一定强度及韧性, 插针优选钢针 ; 同时要将残膜扎 透, 插针的直径不宜过大 (可设为4mm) 。 为提高收膜率, 加大接触残膜的面积, 所述插针设 有六组, 共二十四根插针。 0012 本实用新型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集膜滚筒两端外侧通过端体封闭 ; 所述集膜 滚筒两端内侧分别均匀焊接八个固定块, 所述端体直接通过螺纹联结安装在固定块上。所 说 明 书 CN 202958108 U 4 3/4 。
18、页 5 述端体的主要作用是封闭集膜滚筒两端, 以阻隔泥土、 残膜等进入而造成污染。 端体上设有 中间孔, 中间孔上都装有端盖, 端盖中有油封以防止泥土等进入滚筒内部。 0013 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 体积小, 质量小, 使用方便, 收膜率高, 能广泛应 用于旱地揭膜和残膜收集, 维修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膜滚筒截面图。 0017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中插针及导轨运动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19、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 参见图 1、 图 2、 图 3、 图 4 的农田垄面残膜收集机, 包括变角度膜针机构、 集膜滚筒 1、 支撑座 2、 支撑架 3、 支撑横杆 4、 悬挂支撑装置 5、 四通 6、 限位割膜器 7、 三通 8、 支撑斜杆 9、 摆杆 10、 滑块 11、 横梁 12、 限位杆 13、 压缩弹簧 14、 支撑架横梁 15、 插针 16、 剥膜刮板 17、 集膜箱 18、 链条 19、 主动链轮 20、 拖拉机 21、 外插针 22、 内插针 23、 导轨 24、 支腿 25。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 5 和集膜箱 1。
20、8 固定在拖拉机 21 上, 所述集膜滚 筒1上设有链轮座, 所述链轮座通过链条19与拖拉机21的主动链轮20连接, 所述集膜滚筒 1 内设置有中心轴和偏心凸轮形结构导轨 24, 所述导轨 24 固定于中心轴, 且中心轴贯穿出 集膜滚筒 1 的两端 ; 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固定有支腿 25, 所述支腿 25 上焊接有剥膜刮板 17, 所述支腿 25 与中心轴垂直 ; 所述集膜滚筒 1 分为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对称分布, 所述 集膜滚筒 1 的表面设有插针座, 插针 16 通过所述插针座与集膜滚筒 1 铰接, 所述插针 16 由 内插针 23 和外插针 22 构成, 且内插针 23 和外插针 22。
21、 呈 125夹角, 所述外插针 22 位于 所述集膜滚筒 1 外部, 所述内插针 23 位于集膜滚筒 1 内部且与所述导轨 24 相嵌 ; 所述集膜 滚筒 1 一端通过中心轴端部与悬挂支撑装置 5 中摆杆 10 的下端铰接, 另一端与滚筒角度调 节装置铰接, 整体形成曲柄滑块结构。所述滚筒角度调节装置由横梁 12、 压缩弹簧 14、 限位 杆 13 和滑块 11 组成, 所述限位杆 13 竖直贯穿横梁 12 中心并与横梁 12 刚性连接, 所述横 梁 12 中心及左端与右端分别设置有滑块 11, 所述滑块 11 与限位杆 13 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14, 所述横梁 12 左端与右端设置的滑块 1。
22、1 分别与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的中心轴端铰 接 ; 所述限位杆 13 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座 2 相连, 且固定有限位割膜器 7, 所述限位割膜器 7 与支撑横杆 4 的中央相连, 所述插针 16 与所述剥膜刮板 17 呈 125夹角 ; 所述集膜滚筒 1 通过曲柄滑块结构横梁配合, 使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能自由调 节, 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垄。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为防止在提起机构时, 集膜滚筒 1 向中间的摆角过大, 发生硬性碰 撞, 故在横梁 12 上还加装一根限位杆 13。在限位杆 13 与两滑块 11 之间则分别装配有压缩 弹簧 14。当作业垄的坡度大于设计参考。
23、垄时, 集膜滚筒 1 之间的夹角应减小, 因集膜滚筒 1 的另一端固定在悬挂支撑装置 5 上, 压缩弹簧 14 伸长将两滑块 11 顶开。当作业垄的坡度 说 明 书 CN 202958108 U 5 4/4 页 6 小于设计参考垄时, 集膜滚筒 1 之间的夹角应增大, 此时在集膜滚筒 1 自身的重量作用下, 压缩弹簧 14 被挤压压缩。 0022 本实施例中,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 5 将整个机构直接与拖拉机 21 连接, 并承受机构 的重量。所述悬挂支撑装置 5 由支撑座 2、 支撑架 3 和支撑架横梁 15 构成, 所述支撑架 3 由 支撑横杆4、 支撑斜杆9和摆杆10构成, 所述支撑横杆4的。
24、正中间通过一个四通6与所述支 撑架横梁 15 相连 ; 所述支撑横杆 4 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支撑斜杆 9 的一端相连, 所述支撑 斜杆 9 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摆杆 10。所述支撑座 2 的两端均通过一个三通 8 与所述支撑斜 杆 9 相连。为方便拆卸及维修, 所述悬挂支撑装置 5 的各个关节都采用螺纹联结, 所述支撑 座 2 需承受整个机构的大部分重量, 故可在其凸台与底板间加肋板, 以增强其强度。 0023 本实施例中, 所述插针 16 为钢针, 所述插针 16 具有一定锥度, 插针 16 的直径设为 4mm。为提高收膜率, 加大接触残膜的面积, 插针 16 设有六组, 共二十四根插针 16。
25、。 0024 本实施例中, 所述集膜滚筒1两端外侧通过端体封闭 ; 所述集膜滚筒1两端内侧分 别均匀焊接八个固定块, 所述端体直接通过螺纹联结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端体的主要作 用是封闭集膜滚筒 1 两端, 以阻隔泥土、 残膜等进入而造成污染。端体上设有中间孔, 中间 孔上都装有端盖, 端盖中有油封以防止泥土等进入滚筒内部。 0025 本实施例中, 传动装置为组合式链轮, 组合式链轮分为链轮和安装座, 链轮与安装 座通过螺栓连接, 被动链轮齿数较多, 尺寸过大, 在主动链轮 20 前加装一个减速装置 ; 安装 座上开有键槽, 组合式链轮通过平键与端体相连, 为避免划破地膜, 揭膜半径处线速度与拖。
26、 拉机前进速度一致。 0026 本实施例工作流程为 : 扎膜挑膜运膜割膜剥膜 ; 集膜滚筒 1 在拖拉机 21 输出动力的带动下开始运转, 插针 16 则随着集膜滚筒 1 回转, 当插针 16 运动至集膜滚筒 1 下部时, 插针16与地面接近垂直, 插针扎入残膜, 将残膜挑起, 插针16继续运动至集膜滚筒 1上部时, 左集膜滚筒和右集膜滚筒间的残膜被限位杆13上的限位割膜器7割为两半, 残膜 被割断后, 插针16继续运膜, 直至运至剥膜刮板17将残膜剥下 ; 剥膜过后, 被剥下的残膜沿 着剥膜刮板 17 落到集膜箱 18 内 ; 插针 16 则继续回转, 进入下一个工作行程。 0027 以上显。
27、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202958108 U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8108 U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8108 U 8 3/3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58108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