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39122A43申请公布日20140723CN103939122A21申请号201410149581522申请日20140414E21F1/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地址221116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院72发明人王义江沈慰安周国庆王鹏越张小美梁恒昌周扬鲍强熊玖林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代理人杨晓玲54发明名称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57摘要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针对直径超过10米的深立井高温掘进面,用竖向柔性风筒连接传统竖向主送风筒和固定在末层吊盘底侧的四通主进风口管;用横向柔性风筒连。
2、接四通的支路风口管和安装在末层吊盘底部的诱导风口管,可以实现将新鲜风流直接送至末层吊盘下方的掘进面。诱导风口管通过吊杆安装到末层吊盘下侧,诱导风口管的送风角度和送风高度均可以调节,实现向掘进面不同区域送风,兼有竖向通风除尘功能。本发明所述的侧送风方法,可以实现掘进面大部分区域处于新鲜风流侧,柔性风筒及诱导风口管所占空间小,不影响立井正常掘进施工,不需增加末端风机,利用主通风机风压即可实现多风口管、多角度侧向送风,对深部立井高温掘进面热环境改善效果显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
3、103939122ACN103939122A1/1页21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立井中的多层吊盘一侧设置穿过多层吊盘的送风筒,送风筒包括顺序连接主送风筒1、竖向柔性风筒2、竖向柔性风筒孔3,在多层吊盘的末层吊盘(5)底部靠近主送风筒孔(4)处设置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通过支架(7)将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固定在末层吊盘(5)底部;用三段相同长度的横向柔性风筒(6)沿水平方向分别与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并联,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分别与四通(11)的三个支路风口管(12、13、14)相连接;四通(11)的主进风口采用竖向柔性风筒(2)沿竖向。
4、柔性风筒孔(3)连接至主送风筒(1),实现深立井掘进面侧向送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为可拆卸且可调节角度,能实现不同水平及竖直方向送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为可拆卸且可竖向移动,能实现不同高度送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柔性风筒(2)用法兰盘与主送风筒(1)相连接,方便多层吊盘移动时的拆卸及组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相同长度的横向柔性风筒(6)分。
5、别采用法兰盘与诱导风口管(8、9、10)及四通支路风口管(12、13、14)连接,且三段柔性风筒长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可调整四通(11)支路风口管(12、13、14)和诱导风口管(8、9、10)的个数。权利要求书CN103939122A1/2页3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立井掘进期间的通风方法,尤其适用于直径超过10米的大直径高温立井掘进面的通风降温。背景技术0002根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埋深2000M以内的煤炭资源量为557104亿吨,其中65以上埋深超过800M。随着前部资源日趋枯竭,深。
6、部资源开发势在必行。0003对于煤炭等资源的深部开发,为提高开采效率和回采率,建设大型矿山是最佳选择。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大型矿山数量为338座,比2003年增加145。0004对于深立井掘进施工,当掘进进入一定深度后,由于地温梯度影响会使得原始围岩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掘进面的风流温度升高,导致工作环境恶化。在高温下工作不仅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极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大幅提升了各种事故的发生率。0005直径超过10米的大直径深立井,由于其井底工作面积较浅部小型井筒大幅增加,传统掘进通风时风流不能在工作面空间内充分对流扩散,无法有效改善掘进面工作环境,且常规通风除尘功能也受到制约。目前还没有。
7、合适的送风方法可以改善深立井热环境,制约了深部大型矿山的建设。发明内容0006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深部立井掘进面高温热环境问题,提供一种方案简单、效果明显,可实现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条件下的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0007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在立井中的多层吊盘一侧设置穿过多层吊盘的送风筒,送风筒包括顺序连接主送风筒、竖向柔性风筒、竖向柔性风筒孔,在多层吊盘的末层吊盘底部靠近主送风筒孔处设置三个诱导风口管,通过支架将三个诱导风口管固定在末层吊盘底部;用三段相同长度的横向柔性风筒沿水平方向分别与三个诱导风口管并联,三个诱导风口管分别与四通的三个支路风口管相连接;。
8、四通的主进风口采用竖向柔性风筒沿竖向柔性风筒孔连接至主送风筒,实现深立井掘进面侧向送风。0008所述的三个诱导风口管为可拆卸且可调节角度,能实现不同水平及竖直方向送风。0009所述的支架为可拆卸且可竖向移动,能实现不同高度送风。0010所述的竖向柔性风筒用法兰盘与主送风筒相连接,方便多层吊盘移动时的拆卸及组装。0011所述三段相同长度的横向柔性风筒分别采用法兰盘与诱导风口管及四通支路风口管连接,且三段柔性风筒长度相等。0012根据实际需求可调整四通支路风口管和诱导风口管的个数。0013有益效果本发明尤其适合于直径超过10米的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通风,避免传统送风时主送风口与掘进面距离较远引起的新。
9、鲜风流不容易到达掘进面的现象;通过在末说明书CN103939122A2/2页4层吊盘安装出风口管可以实现将新鲜风流直接送达掘进面工作区,明显改善掘进面工作环境,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物理及数值实验结果均验证侧向送风可以明显改善大直径深立井高温掘进面的热环境,且掘进面风流空气龄降低,新鲜度及清洁度大幅增加。本方法简单易行,立井掘进面热环境改善效果显著,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的侧送风方法示意图。0015图2是柔性风筒与四通连接示意图。0016图中1主送风筒,2竖向柔性风筒,3竖向柔性风筒孔,4主送风筒孔,5末层吊盘,6横向柔性风筒,7支架,8,9,10诱导风口管。
10、,11四通,12,13,14四通支路风口管。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8本发明的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包括在立井中设置穿过多层吊盘一侧的送风筒,送风筒包括顺序连接主送风筒1、竖向柔性风筒2、竖向柔性风筒孔3。随着立井掘进深度不断增加,掘进面环境温度逐渐升高,首先分别将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通过支架7固定到末层吊盘5底部靠近主送风筒孔4附近,诱导风口管8、9、10为可拆卸且可调节角度,能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不同水平及竖直方向送风;所述的支架7为可拆卸且可竖向移动,能实现诱导风口管8、9、10向不同高度送风。用三段相同长度的横向柔性风筒6沿末层。
11、吊盘5底部水平方向分别将三个诱导风口管8、9、10并联至四通11的三个支路风口管12、13、14;根据实际需求可调整四通11支路风口管12、13、14和诱导风口管8、9、10的个数。所述三段横向柔性风筒6分别采用法兰盘与诱导风口管8、9、10及四通支路风口管12、13、14连接,为保证阻力平衡及风量均匀,三段柔性风筒长度相等。四通11的主进风口采用竖向柔性风筒2沿竖向柔性风筒孔3连接至主送风筒1,即可实现新鲜风流由诱导风口管8、9、10侧送至深立井掘进面的侧向送风模式。所述的竖向柔性风筒2用法兰盘与主送风筒1相连接,方便多层吊盘移动时的拆卸及组装。0019此外,诱导风口管8、9、10的送风角度调整为垂直方向时,侧向送风模式改变成竖向送风模式,也可实现常规通风的除尘功能。说明书CN103939122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939122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39391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