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39109A43申请公布日20140723CN103939109A21申请号201410159719X22申请日20140421E21D9/14200601E21F16/0220060171申请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710043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二号72发明人张剑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代理人李罡54发明名称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斜井是临时工程,支护措施相对比较弱,易产生坍塌现象,地下水渗漏无法导出。本发明通过加强斜井底部衬砌做为永久结构,沿斜井通道设置斜井井身拦。
2、石墙和两道封堵墙;第一道封堵墙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水沟,接入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水沟,再接入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流水槽,沿第一道封堵墙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流水槽,穿过第二道封堵墙,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中,并通过该处的纵井向排水管接入隧道内的侧沟,最终排出。本发明既能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保证斜井井底结构安全,排水畅通,不会对隧道本身造成威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39109ACN103939109A1/1页21与隧。
3、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设置有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其特征在于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1)形成加固段,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两道封堵墙;斜井井身拦石墙(5)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与墙体底端埋设的纵井向的排水管(7)连通;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该横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的水沟(8),该纵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与第一道封堵墙(4)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的流水槽(10)连通,该纵井。
4、向的流水槽(10)穿过第二道封堵墙(2),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中,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通过该处纵井向的排水管(7)接入隧道内的侧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第一道封堵墙(4)的墙体内均设置有纵井向的泄水孔(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封堵墙(4)与第二道封堵墙(2)之间流水槽(10)的路径上、第二道封堵墙(2)与隧道之间流水槽(10)的路径上均挖设有沉淀池(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封堵墙(4)与第二道封堵墙(2。
5、)的水沟(8)穿过处均开设有检查通道(3),第一道封堵墙(4)的检查通道(3)设置有钢门(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泄水孔(6)和排水管(7)的入口均设置有过滤网。权利要求书CN103939109A1/2页3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隧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背景技术0002我国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修建了大量隧道工程,长及特长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往往结合地形条件设置了斜井、横洞、竖井等辅助坑道做为增加工作面的手段,而更以斜井居多。斜井往往是临时工程,仅在施工期间使用。
6、,因此其支护措施相对比较弱,施工期间可以随时采取局部加固措施,使用完毕后长期放置则容易产生坍塌现象,落石滚落会对斜井底部隧道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一般斜井内均有地下水渗漏,流水只能顺坡流向隧道正洞,如夹带泥沙,则很容易堵塞正洞排水沟,因此,需要采取一种妥善的封堵结构,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同时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以避免对隧道本身造成威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既能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设置有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其特征在于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
7、形成加固段,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井身拦石墙和两道封堵墙;斜井井身拦石墙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与墙体底端埋设的纵井向的排水管连通;第一道封堵墙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该横井向的水沟接入第一道封堵墙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的水沟,该纵井向的水沟接入第一道封堵墙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该横井向的流水槽与第一道封堵墙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的流水槽连通,该纵井向的流水槽穿过第二道封堵墙,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中,该横井向的流水槽通过该处纵井向的排水管接入隧道内的侧沟。0005斜井井身拦石墙和第一道封堵墙的墙体内均设置有纵井向的泄水孔。0006。
8、第一道封堵墙与第二道封堵墙之间流水槽的路径上、第二道封堵墙与隧道之间流水槽的路径上均挖设有沉淀池。0007第一道封堵墙与第二道封堵墙的水沟穿过处均开设有检查通道,第一道封堵墙的检查通道设置有钢门。0008所有泄水孔和排水管的入口均设置有过滤网。000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立足于斜井的现有条件,在斜井底部设置一至两道封堵墙,一至两座沉淀池,说明书CN103939109A2/2页4既能将斜井与隧道安全隔离,又能将斜井内的水正常排泄,保证斜井井底结构安全,排水畅通,不会对隧道本身造成威胁,井身拦石墙也可根据斜井长度等因素间隔一定距离灵活设置,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投资、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0。
9、010图1为本发明平面图。0011图2为本发明纵剖面图。0012图3为本发明剖面图。0013图4为本发明剖面图。0014图中,1井底永久衬砌,2第二道封堵墙,3检查通道,4第一道封堵墙,5斜井井身拦石墙,6泄水孔,7排水管,8水沟,9沉淀池,10流水槽,11钢门。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0016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与隧道隔离的永久封堵斜井结构,是对现有斜井通道进行改造加固的结构,包括接入隧道的斜井通道,斜井通道至隧道的接入段设置井底永久衬砌1形成加固段,对斜井通道内的岩体进行加固。加固段的斜井通道内自上坡到下坡依次设置有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两道封堵墙。0017。
10、斜井井身拦石墙5用来拦截斜井局部坍塌后的滚石,避免直接冲击到下坡的封堵墙,斜井井身拦石墙5的数量可根据斜井长度间隔一定距离灵活设置,斜井井身拦石墙5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与墙体底端埋设的纵井向的排水管7连通。0018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的上坡脚挖设有横井向的水沟8,该横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底部挖设的纵井向的水沟8,该纵井向的水沟8接入第一道封堵墙4墙体下坡坡脚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与第一道封堵墙4下坡一侧设置的纵井向的流水槽10连通,该纵井向的流水槽10穿过第二道封堵墙2,接入斜井入隧口上坡挖设的横井向的流水槽10中,该横井向的流水槽10通过该处。
11、纵井向的排水管7接入隧道内的侧沟。0019斜井井身拦石墙5和第一道封堵墙4的墙体内均设置有纵井向的泄水孔6。第一道封堵墙4与第二道封堵墙2之间流水槽10的路径上、第二道封堵墙2与隧道之间流水槽10的路径上均挖设有沉淀池9,以沉淀泥沙,保证流出的是清水,避免流入隧道侧沟后造成堵塞。第一道封堵墙4与第二道封堵墙2的水沟8穿过处均开设有检查通道3,第一道封堵墙4的检查通道3设置有钢门11。所有泄水孔6和排水管7的入口均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堵塞,使得斜井渗水畅通排泄至隧道侧沟并最终排出隧道。0020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说明书CN103939109A1/3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939109A2/3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39109A3/3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39391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