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1764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2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2604.9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号:

CN103967322A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H 14/00申请日:20140529授权公告日:20160302终止日期:201605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14/00申请日:20140529|||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4/00; E03B11/10

主分类号:

E04H14/00

申请人:

李明超

发明人:

李明超

地址:

452384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苟堂镇石桥村电池门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赵永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和承重体,水库体底部铺设防渗层,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加固层,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井水供水管相连,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的生活污水管相连,出水口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本发明的多用途地上水库,集灌溉、养殖、抗洪和提供居住宅为一体,既可以满足灌溉要求,还可以进行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在水库上建造居住宅,避免了居民因建设水库而出现的移民难题,既缓解了居住的紧张性,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水的侵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1)和承重体(2),其特征在于,水库体(1)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所述的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4),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5);所述的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库体(1)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3)2米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库体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水库体的内壁上铺设防渗混凝土层。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包括两个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中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非化学品污水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层(3)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1)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承重体的高度与水库体的高度相同;承重体的排数、直径、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确定。

说明书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水库,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需求日益加大,需水量与供水能力的矛盾逐年加剧,而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供需矛盾则更是雪上加霜。水资源状况形式严峻,干旱缺水成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水库早已成为水利界的主要方案。目前存在的水库,其淹没安全、稳定、渗漏、水源、淤积等问题不便存在,限制了水库的发展和应用。而最让人困扰的是,在建造水库时的移民问题,大批的居民因为水库的占地问题而被迫离开原居住地;而在当下住宅环境越来越紧张的氛围下,无疑更加剧了居住环境的紧张性。
研究新的水库,既可以有效的防漏、防涝,还可以避免移民问题,同时利用水库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居住条件或经济补充成为当前地上水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集灌溉、养殖、抗洪和提供居住宅为一体,合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中对水库的灌溉要求,还可以在水库中进行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在水库上建造居住宅,有效的避免了居民因建设水库而出现的移民难题,同时在水库上建造的居住宅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舒适的居住条件,既缓解了居住的紧张性,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水的侵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和承重体,其特征在于,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体渗漏;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最大程度的保证水库体的稳定性;所述的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所述的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
优选的,所述的水库体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2米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水库体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最大程度保证水库体的容积;水库体的内壁上铺设防渗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包括两个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中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除去化学品污水,其他的污水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
优选的,所述的防渗层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
优选的,所述的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承重体的高度与水库体高度相同;承重体的排数、直径、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地上水库的四周为梯形体,梯形体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水库体的稳定性;而梯形体的内壁与下底垂直,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水库体的容积;
(2)地上水库的四壁和底部均设有防渗措施,避免了水体的渗漏,保护了水体的水质;
(3)地上水库建于地面以上,有效的防止了洪水的侵袭;
(4)在地上水库上建设居住宅,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创造无限的利用空间,避免了人们因为建设地上水库而出现的移民困扰;同时也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充足、舒适的居住条件,缓解居住紧张问题;
(5)水库中的水体,既可以通过井水补充大量的水体,也可以通过降雨等天然途径补充水量,同时,生活污水中的非化学品污水也可以直接排放到水库中,循环的水利用方式,有效的利用了日益缺乏的水资源;
(6)本发明的地上水库,还可以在水体中进行渔业增养殖,为人们提供食物来源或经济来源;
(7)本发明的地上水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建造,特别适合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干旱的地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梯形体水库体四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水库体底部防渗层结构示意图;
其中:1、 水库体, 2、承重体, 3、防渗层, 4、加固层, 5、居住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地上水库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1和承重体2,水库体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2米以上。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四壁内侧铺设防渗混凝土层;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高度与水库体相同;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4,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5。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除去化学品污水,其他的污水可以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的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向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
如图2所示,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此角度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水库体的容积。
如图3所示,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体渗漏;防渗层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地上水库的大小和高度根据当地居民的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和当地降雨量来确定;铺设好防渗层后,承重体的排数、直径、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来确定。同时根据需要,居住宅可以为单栋或者多栋,居住宅的楼门以及电梯设施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的进出。
本发明还包括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改变、置换和各种替代等同物。这里提供的示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67322A43申请公布日20140806CN103967322A21申请号201410232604922申请日20140529E04H14/00200601E03B11/1020060171申请人李明超地址452384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苟堂镇石桥村电池门60号72发明人李明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代理人赵永伟54发明名称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和承重体,水库体底部铺设防渗层,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加固层,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

2、和一个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井水供水管相连,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的生活污水管相连,出水口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本发明的多用途地上水库,集灌溉、养殖、抗洪和提供居住宅为一体,既可以满足灌溉要求,还可以进行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在水库上建造居住宅,避免了居民因建设水库而出现的移民难题,既缓解了居住的紧张性,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水的侵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67322ACN103967322A1/1页21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

3、水库体(1)和承重体(2),其特征在于,水库体(1)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所述的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4),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5);所述的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库体(1)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3)2米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库体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水库体的内壁上铺设防渗混凝土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包括两个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

4、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中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非化学品污水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层(3)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1)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承重体的高度与水库体的高度相同;承重体的排数、直径。

5、、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确定。权利要求书CN103967322A1/3页3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水库,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需求日益加大,需水量与供水能力的矛盾逐年加剧,而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供需矛盾则更是雪上加霜。水资源状况形式严峻,干旱缺水成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问题也普遍存在。0003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水库早已成为水利界的主要方案。目前存。

6、在的水库,其淹没安全、稳定、渗漏、水源、淤积等问题不便存在,限制了水库的发展和应用。而最让人困扰的是,在建造水库时的移民问题,大批的居民因为水库的占地问题而被迫离开原居住地;而在当下住宅环境越来越紧张的氛围下,无疑更加剧了居住环境的紧张性。0004研究新的水库,既可以有效的防漏、防涝,还可以避免移民问题,同时利用水库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居住条件或经济补充成为当前地上水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集灌溉、养殖、抗洪和提供居住宅为一体,合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中对水库的灌溉要求,还可以在水库中进行。

7、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在水库上建造居住宅,有效的避免了居民因建设水库而出现的移民难题,同时在水库上建造的居住宅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舒适的居住条件,既缓解了居住的紧张性,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水的侵袭。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和承重体,其特征在于,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体渗漏;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最大程度的保证水库体的稳定性;所述的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所述的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0007优选的,所述的水库。

8、体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2米以上。0008优选的,所述的水库体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最大程度保证水库体的容积;水库体的内壁上铺设防渗混凝土层。0009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包括两个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居住宅中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除去化学品污水,其他的污水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说明书CN103967322A2/3页40010优选的,所述的防渗层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

9、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0011优选的,所述的承重体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承重体的高度与水库体高度相同;承重体的排数、直径、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确定。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地上水库的四周为梯形体,梯形体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水库体的稳定性;而梯形体的内壁与下底垂直,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水库体的容积;(2)地上水库的四壁和底部均设有防渗措施,避免了水体的渗漏,保护了水体的水质;(3)地上水库建于地面以上,有效的防止了洪水的侵袭;(4)在地上水库上建设居住宅,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创造无限的利用空。

10、间,避免了人们因为建设地上水库而出现的移民困扰;同时也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充足、舒适的居住条件,缓解居住紧张问题;(5)水库中的水体,既可以通过井水补充大量的水体,也可以通过降雨等天然途径补充水量,同时,生活污水中的非化学品污水也可以直接排放到水库中,循环的水利用方式,有效的利用了日益缺乏的水资源;(6)本发明的地上水库,还可以在水体中进行渔业增养殖,为人们提供食物来源或经济来源;(7)本发明的地上水库,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建造,特别适合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以及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干旱的地区。附图说明0013图1本发明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梯形体水库体四周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

11、发明水库体底部防渗层结构示意图;其中1、水库体,2、承重体,3、防渗层,4、加固层,5、居住宅。00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地上水库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5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包括水库体1和承重体2,水库体是由砖石、钢筋和水泥砌成的,高度高于防渗层2米以上。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四壁内侧铺设防渗混凝土层;承重体2位于水库体内,承重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圆柱体,高度与水库体相同;承重体上铺设一层加固层4,在加固层上建设居住宅5。水库体设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第一进水口连接阀门,再与井水供水管相连,提供水库体中的初始水量或大体积补水量;第二进水口与。

12、居住宅的生活污水管相连,除去化学品污水,其他的污水可以直接排进水库体中,补充日常的缺水量;所述的出水口连接阀门,再与农业供水管连接,提供农业灌溉用。向水库体中加入水后投放水产动植物的幼苗进行渔业增养殖。0016如图2所示,水库体的四周为梯形体,内壁与下底垂直,此角度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水库体的容积。说明书CN103967322A3/3页50017如图3所示,水库体的底部铺设防渗层3,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体渗漏;防渗层包括三层,底层为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煤矸石;中层为常态混凝土,常态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防冻剂;上层为防渗混凝土,防渗混凝土中掺入黑粘土。0018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地上水库的大小和高度根据当地居民的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和当地降雨量来确定;铺设好防渗层后,承重体的排数、直径、高度根据居住宅的高度、面积和居住人口来确定。同时根据需要,居住宅可以为单栋或者多栋,居住宅的楼门以及电梯设施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的进出。0019本发明还包括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改变、置换和各种替代等同物。这里提供的示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3967322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967322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6732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