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171900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42705.5

申请日:

20160712

公开号:

CN106171407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G1/04,C05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A01G1/04,C05G1/00

申请人:

四川农业大学

发明人:

贺忠群,龙胜举,赵英鹏,王一鸣,候帅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

优先权:

CN201610542705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2)选地;(3)定植;(4)追肥;(5)搭建支架;(6)制备猴头菇菌袋;(7)架下种植猴头菇;(8)后期管理。通过该方法将菜豆与猴头菇套作,不仅提高了土壤和空间利用率,同时将猴头菇废菌料还田循环利用,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猴头菇栽培方式,菜豆与猴头菇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相互影响,使得所处环境更利于两者生长,达到菜豆与猴头菇共同生产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与产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择饱满、抗耐性强的菜豆品种做种子;(2)选地选择排水良好、pH值为6-7的砂壤土,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料,翻耕20-30cm;(3)定植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工作,2月上旬定植菜豆,定植行间距为70-80cm,苗穴间距为20-30cm,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4)追肥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肥料,该肥料为浓度15%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1.0-1.2kg/m;(5)搭建支架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时,搭建人字形支架;(6)制备猴头菇菌袋配制栽培料: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将各成分拌匀,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其中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装袋: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培养料0.4kg-0.45kg;灭菌:100℃灭菌10h;(7)种植猴头菇接种: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接种量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10mL/kg;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时,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10-15cm放置一个菌袋;待菌袋中的菌丝长满后,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温度控制为18-25℃;(8)后期管理菜豆开花后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2.5kg/m;结荚后增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和过磷酸钙,每周施一次,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5-3kg/m,过磷酸钙施肥量为0.01-0.03kg/m;进入种子生长时期,追3次肥,每次施用0.02-0.03kg/m复合肥,同时在叶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猴头菇时所用的栽培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菜豆,学名Phaseolus vulgaris L.又名四季豆、架豆、芸豆、刀豆、扁豆,属于菜豆属Phaseolus,其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叶片和茎杆也是很好的牲畜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及维生素等,籽粒蛋白质所含8种必需的氨基酸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在设施中进行菜豆栽培时,一般需做70-80cm的畦面,搭架后,畦面空间由于遮阴,一般不种植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猴头菇,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且低脂肪的食药用菌,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功效。其栽培方式为室外栽培和室内栽培,室外栽培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而室内栽培猴头菇对各环境指标要求非常严格,耗人力物力,并且产量和品质也不高,同时也未见与其他植物套作的种植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菜豆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空间浪费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猴头菇栽培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

选择饱满、抗耐性强的菜豆品种做种子;

(2)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pH值为6-7的砂壤土,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料,翻耕20-30cm;

(3)定植

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2月上旬定植菜豆,定植行间距为70-80cm,苗穴间距为20-30cm,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

(4)追肥

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肥料,该肥料为浓度15%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1.0-1.2kg/m2;

(5)搭建支架

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时,开始搭建人字形支架;

(6)制备猴头菇菌袋

配制栽培料: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将各成分拌匀,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其中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装袋: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培养料0.4kg-0.45kg;

灭菌:100℃灭菌10h;

(7)种植猴头菇

接种: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从菌袋两端进行接种,每瓶(体积为250mL)菌种可接25个菌袋;

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半遮阴时,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10-15cm放置一个菌袋;待菌袋中的菌丝长满后,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温度控制为18-25℃;

(8)后期管理

菜豆开花后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2.5kg/m2;结荚后增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和过磷酸钙,每周施一次,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5-3kg/m2,过磷酸钙施肥量为0.01-0.03kg/m2;进入种子生长时期,追3次肥,每次施用0.02-0.03kg/m2复合肥,同时在叶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栽培猴头菇时所用的栽培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进一步地,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菜豆与猴头菇套作,菜豆的藤蔓可以为猴头菇遮阴,不再需要额外的遮阴条件,提高了土地及空间资源利用率,并且采收后的猴头菇废菌料可直接用于田地,提高土壤肥力,利于下茬作物的生成,同时对废菌料也做到了回收利用。

(2)菜豆与猴头菇套作,提高了菜豆的产量及品质,进而提高了每亩地总的经济效益。

(3)使用采收后的猴头菇废菌料来栽培菜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菜豆产量,减少追肥次数,从而减少肥料与人工的投入,同时对废菌料也做了回收利用。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的室内栽培猴头菇的方法,通过调节菜豆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环境,即可为菜豆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还可通过影响环境中的水分、CO2含量等因素为猴头菇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并不需要进行人工控制猴头菇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环境因素,从而减少了物力、财力,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猴头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浓厚菇味还可以避免一些害虫对菜豆的侵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

选择蔓生、中茎、叶片较多、抗耐性强、饱满的菜豆品种做种子;

(2)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pH值为6-7的砂质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料,翻耕20-30cm;

其中,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栽培猴头菇时所用的栽培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栽培料的制备过程为:将各成分拌匀,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其中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干的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3)种植

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工作,2月上旬定植菜豆,定植行间距为75cm,苗穴间距为25cm,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

(4)追肥

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浓度为15%的腐熟粪肥即农家肥(如鸡粪、猪粪等),施肥量为1.2 kg/m2并同时剔除病苗、死苗等,做好相应的补苗工作;

(5)搭建支架

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时,用2m左右的竹竿搭设人字形竹架,竹竿入土深15cm左右,距植株根部15cm左右,在竹架上部横放竹竿,按照逆时针方向引蔓;

(6)制备猴头菇菌袋

配制栽培料: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棉子壳40-50份、木屑15-20份%、麸皮15-20份、板栗壳20-25份、蒲公英3-6份、艾叶3-6份、蚕豆皮10-15份、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各成分均为干物质,将各成分拌匀,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其中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干的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装袋: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栽培料0.4kg-0.45kg,料要适度压紧,压均匀;

灭菌:将菌袋置于灭菌锅内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0h,关掉灭菌锅电源,菌袋继续在灭菌锅内放置5-6h后取出,然后冷却至室温;

(7)种植猴头菇

接种: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从菌袋两端进行接种,每瓶(体积为250mL)菌种可接25个菌袋;

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半遮阴时,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先将接种后的猴头菇单独培养至菌丝生长2-3cm,再与菜豆套种),10-15cm放置一个菌袋;待菌袋中的菌丝长满后,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温度控制为20℃;

(8)后期管理

菜豆开花后追施 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5kg/m2;结荚后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和过磷酸钙,每周施一次,20%的腐熟粪肥3kg/m2,过磷酸钙施肥量为0.03kg/m2;进入种子生长时期,追3次肥,每次施用0.03kg/m2复合肥,同时在叶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其中复合肥为抚顺绿叶有机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叶牌有机复合肥;其余管理如除草,防病等均按照常规管理方式进行;长满菌丝的猴头菇后期生长阶段也均按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对比组

以实施例1为实验组,对比组为单独种植菜豆,对比组中的土壤条件与实验例相同,但不施用猴头菇废菌料,其他种植条件及后期管理方式均与实验组相同;菜豆于4月上旬开始收获;猴头菇于4月上中旬开始收获,一般可收获2-4次。

(1)实验组与对比组产量收入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比组产量收入结果

注:作物单价以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价格计算,菜豆单价为5.6元/ kg,猴头菇单价为40.0元/ kg。

由上表可知,通过菜豆与猴头菇套作可提高菜豆的亩产量,同时比单独种植菜豆可增加80840元的收入。

(2)土壤肥力的对比

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猴头菇废菌料施用前后,分别对土壤进行肥力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土壤肥力的对比

施用前 施用后 有机质含量(g/kg) 18.83b 25.53a 土壤速效N含量(g/kg) 89.88b 129.55a 土壤有效P含量(g/kg) 8.91b 18.33a 土壤速效K含量(g/kg) 177.13b 235.56a

由表2可知,猴头菇废菌料施入土壤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有效P含量和速效K含量,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此操作不仅节约了化肥的施用成本,而且还避免了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猴头菇废菌料得到了很好的循环利用。

(3)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菜豆品质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菜豆品质的影响结果

施用 未施用 可溶性糖含量(%) 3.23a 2.76b Vc含量(mg/kgFW) 64.2a 53.8b 粗蛋白含量(%) 1.63a 1.55b

由表3可知,菜豆与猴头菇套作,其可溶性糖、Vc和粗蛋白含量均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菜豆的品质,增加了菜豆的营养价值。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42705.5 (22)申请日 2016.07.12 (71)申请人 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惠民路211号四 川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贺忠群 龙胜举 赵英鹏 王一鸣 候帅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G 1/04(2006.01) C05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

2、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1) 选种;(2) 选地;(3) 定植; (4) 追肥;(5) 搭建支架;(6) 制备猴头菇菌袋;(7) 架下种植猴头菇;(8) 后期管理。 通过该方法将菜 豆与猴头菇套作, 不仅提高了土壤和空间利用 率, 同时将猴头菇废菌料还田循环利用, 还提供 了一种新的猴头菇栽培方式, 菜豆与猴头菇在生 长过程中对环境的相互影响, 使得所处环境更利 于两者生长, 达到菜豆与猴头菇共同生产的效 果, 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与产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171407 A 2016.12.07 CN 1061。

3、71407 A 1.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 选择饱满、 抗耐性强的菜豆品种做种子; (2) 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 pH值为6-7的砂壤土, 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料, 翻耕20-30cm; (3) 定植 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工作, 2月上旬定植菜豆, 定植行间距为70-80cm, 苗穴间距为 20-30cm, 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 (4) 追肥 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肥料, 该肥料为浓度15%的腐熟粪肥, 施肥量为1.0-1.2kg/m2; (5) 搭建支架 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时, 搭建人字形支架; (。

4、6) 制备猴头菇菌袋 配制栽培料: 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 20份、 板栗壳20-25份、 蒲公英3-6份、 艾叶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 1-3份; 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将各成分拌匀, 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 其中蚕 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 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装袋: 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 每袋装培养料0.4kg-0.45kg; 灭菌: 100灭菌10h; (7) 种植猴头菇 接种: 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 。

5、接种量与栽培料的重量比为10mL/ kg; 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时, 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 10-15cm放置一 个菌袋; 待菌袋中的菌丝长满后, 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 温度控制为18-25; (8) 后期管理 菜豆开花后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 施肥量为2-2.5kg/m2; 结荚后增施浓度为20%的腐 熟粪肥和过磷酸钙, 每周施一次, 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5-3kg/m2, 过磷酸钙施肥量为 0.01-0.03kg/m2; 进入种子生长时期, 追3次肥, 每次施用0.02-0.03kg/m2复合肥, 同时在叶 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2.根据权利要。

6、求1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所述 的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栽培猴头菇时所 用的栽培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20份、 板栗壳 20-25份、 蒲公英3-6份、 艾叶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 各成分 均为干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蚕豆皮粒径控制 在5mm以下; 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权 利 要 求 书。

7、 1/1 页 2 CN 106171407 A 2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具有涉及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菜豆, 学名Phaseolus vulgaris L.又名四季豆、 架豆、 芸豆、 刀豆、 扁豆, 属于菜豆 属Phaseolus, 其营养丰富,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 叶片和茎杆也是很好的牲畜饲料, 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 钙、 铁及维生素等, 籽粒蛋白质所含8种必需的氨基酸中, 赖氨酸和色氨酸含 量相对较高。 在设施中进行菜豆栽培时, 一般需做70-80cm的畦面, 搭架后, 畦面空间由于遮 。

8、阴, 一般不种植物,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0003 猴头菇, 是一种富含高蛋白、 矿物质和维生素, 且低脂肪的食药用菌, 菌肉鲜嫩、 香 醇可口, 有 “素中荤” 之称, 具有提高免疫力、 延缓衰老的功效。 其栽培方式为室外栽培和室 内栽培, 室外栽培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 而室内栽培猴头菇对各环境指标要求非常严格, 耗 人力物力, 并且产量和品质也不高, 同时也未见与其他植物套作的种植方式。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解决了现有的菜豆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空间浪费的问题, 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新的猴头菇栽培 方式。 0005 为实现上述。

9、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 选择饱满、 抗耐性强的菜豆品种做种子; (2) 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 pH值为6-7的砂壤土, 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料, 翻耕20-30cm; (3) 定植 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 2月上旬定植菜豆, 定植行间距为70-80cm, 苗穴间距为20- 30cm, 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 (4) 追肥 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肥料, 该肥料为浓度15%的腐熟粪肥, 施肥量为1.0-1.2kg/m2; (5) 搭建支架 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

10、时, 开始搭建人字形支架; (6) 制备猴头菇菌袋 配制栽培料: 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 20份、 板栗壳20-25份、 蒲公英3-6份、 艾叶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 1-3份; 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将各成分拌匀, 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 其中蚕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171407 A 3 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 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装袋: 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 每袋装培养料0.4kg-0.45kg; 灭菌:。

11、 100灭菌10h; (7) 种植猴头菇 接种: 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 从菌袋两端进行接种, 每瓶 (体积 为250mL) 菌种可接25个菌袋; 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半遮阴时, 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 10-15cm 放置一个菌袋; 待菌袋中的菌丝长满后, 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 温度控制为18-25; (8) 后期管理 菜豆开花后追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 施肥量为2-2.5kg/m2; 结荚后增施浓度为20%的 腐熟粪肥和过磷酸钙, 每周施一次, 20%的腐熟粪肥施肥量为2.5-3kg/m2, 过磷酸钙施肥量 为0.01-0.03kg/m2; 进。

12、入种子生长时期, 追3次肥, 每次施用0.02-0.03kg/m2复合肥, 同时在 叶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0006 进一步地, 步骤 (2) 中所述的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 栽 培猴头菇时所用的栽培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 20份、 板栗壳20-25份、 蒲公英3-6份、 艾叶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 过磷酸钙1- 3份; 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0007 进一步地, 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 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000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13、,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菜豆与猴头菇套作, 菜豆的藤蔓可以为猴头菇遮阴, 不再需要额外的遮阴条件, 提 高了土地及空间资源利用率, 并且采收后的猴头菇废菌料可直接用于田地, 提高土壤肥力, 利于下茬作物的生成, 同时对废菌料也做到了回收利用。 0009 (2) 菜豆与猴头菇套作, 提高了菜豆的产量及品质, 进而提高了每亩地总的经济效 益。 0010 (3) 使用采收后的猴头菇废菌料来栽培菜豆,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菜豆产量, 减少追肥次数, 从而减少肥料与人工的投入, 同时对废菌料也做了回收利用。 0011 (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的室内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通过调节菜豆的种植方法。

14、和 种植环境, 即可为菜豆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还可通过影响环境中的水分、 CO2含量等 因素为猴头菇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 并不需要进行人工控制猴头菇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 项环境因素, 从而减少了物力、 财力, 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同时猴头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浓 厚菇味还可以避免一些害虫对菜豆的侵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一种菜豆与猴头菇套作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 选择蔓生、 中茎、 叶片较多、 抗耐性强、 饱满的菜豆品种做种子; (2) 选地 选择排水良好、 pH值为6-7的砂质土壤, 然后在土壤表面覆盖3-5cm厚度的猴头菇废菌 说 明 书 2/4 页 。

15、4 CN 106171407 A 4 料, 翻耕20-30cm; 其中, 猴头菇废菌料为猴头菇采收后所余留的废弃菌渣; 栽培猴头菇时所用的栽培料 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20份、 板栗壳20-25份、 蒲公 英3-6份、 艾叶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1-3份; 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栽培料的制备过程为: 将各成分拌匀, 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 其中蚕豆皮 粒径控制在5mm以下; 干的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3) 种植 1月中旬进行菜豆的育苗工作, 2月上旬定植菜豆, 定植行。

16、间距为75cm, 苗穴间距为 25cm, 每个苗穴定植3株菜豆幼苗; (4) 追肥 待菜豆苗成活后追一次浓度为15%的腐熟粪肥即农家肥 (如鸡粪、 猪粪等) , 施肥量为 1.2 kg/m2并同时剔除病苗、 死苗等, 做好相应的补苗工作; (5) 搭建支架 当菜豆苗长至30-50cm高时, 用2m左右的竹竿搭设人字形竹架, 竹竿入土深15cm左右, 距植株根部15cm左右, 在竹架上部横放竹竿, 按照逆时针方向引蔓; (6) 制备猴头菇菌袋 配制栽培料: 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棉子壳40-50份、 木屑15-20份%、 麸皮15- 20份、 板栗壳20-25份、 蒲公英3-6份、 艾叶。

17、3-6份、 蚕豆皮10-15份、 石膏粉1-3份和过磷酸钙 1-3份; 各成分均为干物质, 将各成分拌匀, 然后加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5-70%; 其中蚕 豆皮粒径控制在5mm以下; 干的蒲公英和艾叶分别粉碎至50-100目; 装袋: 采用15cm34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 每袋装栽培料0.4kg-0.45kg, 料要适 度压紧, 压均匀; 灭菌: 将菌袋置于灭菌锅内进行常压灭菌, 灭菌温度为100, 灭菌时间为10h, 关掉灭 菌锅电源, 菌袋继续在灭菌锅内放置5-6h后取出, 然后冷却至室温; (7) 种植猴头菇 接种: 将活化后的猴头菇菌丝接入已灭菌的菌袋中, 从菌袋两端进。

18、行接种, 每瓶 (体积 为250mL) 菌种可接25个菌袋; 待菜豆藤蔓长至80-85cm半遮阴时, 在菜豆藤蔓下放置接种后的猴头菇菌袋 (先将接种 后的猴头菇单独培养至菌丝生长2-3cm, 再与菜豆套种) , 10-15cm放置一个菌袋; 待菌袋中 的菌丝长满后, 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 温度控制为20; (8) 后期管理 菜豆开花后追施 浓度为20%的腐熟粪肥, 施肥量为2.5kg/m2; 结荚后施浓度为20%的腐 熟粪肥和过磷酸钙, 每周施一次, 20%的腐熟粪肥3kg/m2, 过磷酸钙施肥量为0.03kg/m2; 进入 种子生长时期, 追3次肥, 每次施用0.03kg/m2复合肥, 。

19、同时在叶面上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其中复合肥为抚顺绿叶有机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叶牌有机复合肥; 其余管理如除草, 防病等均按照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长满菌丝的猴头菇后期生长阶段也均按常规管理方式进 行。 0013 对比组 以实施例1为实验组, 对比组为单独种植菜豆, 对比组中的土壤条件与实验例相同, 但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171407 A 5 不施用猴头菇废菌料, 其他种植条件及后期管理方式均与实验组相同; 菜豆于4月上旬开始 收获; 猴头菇于4月上中旬开始收获, 一般可收获2-4次。 0014 (1) 实验组与对比组产量收入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比组产量收入结。

20、果 注: 作物单价以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价格计算, 菜豆单价为5.6元/ kg, 猴头菇 单价为40.0元/ kg。 0015 由上表可知, 通过菜豆与猴头菇套作可提高菜豆的亩产量, 同时比单独种植菜豆 可增加80840元的收入。 0016 (2) 土壤肥力的对比 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猴头菇废菌料施用前后, 分别对土壤进行肥 力测定, 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土壤肥力的对比 施用前施用后 有机质含量 (g/kg)18.83b25.53a 土壤速效N含量 (g/kg)89.88b129.55a 土壤有效P含量 (g/kg)8.91b18.33a 土壤速效K含量 (g/kg)。

21、177.13b235.56a 由表2可知, 猴头菇废菌料施入土壤后, 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速效N含量、 有效P 含量和速效K含量, 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 此操作不仅节约了化肥的施用成本, 而且还避免 了污染和资源浪费, 使猴头菇废菌料得到了很好的循环利用。 0017 (3) 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菜豆品质的影响, 结果见表3: 表3猴头菇废菌料的施用对菜豆品质的影响结果 施用未施用 可溶性糖含量 (%)3.23a2.76b Vc含量 (mg/kgFW)64.2a53.8b 粗蛋白含量 (%)1.63a1.55b 由表3可知, 菜豆与猴头菇套作, 其可溶性糖、 Vc和粗蛋白含量均得以提高, 从而提高了 菜豆的品质, 增加了菜豆的营养价值。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17140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