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164501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46122.4

申请日:

20160829

公开号:

CN106332992A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余庆县构皮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冯平

地址:

564408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镇构南路

优先权:

CN201610746122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成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青‑摊青‑热漂‑脱水‑锤切‑滚切‑初烘‑翻炒做形‑足干‑提香,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热漂时加入食用盐和茶花,烫青后脱水,在通过锤切和滚切处理得到碎茶,初烘后翻炒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形,时间为30~50min,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再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温度80℃,达到外形油润光滑,成稳定颗粒状,在经足干后提香得到颗粒型小叶苦丁茶。本发明加工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完整度高,茶末少,外形色泽乌黑油润、颗粒圆紧,香高味浓,滋味悠长并伴有花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青: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时开始采摘,采摘长度2.5~3.5cm,用透气的篮篓装运;步骤二、摊青: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摊叶厚度为4~7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经常抖翻鲜叶,翻动3~5次,确保摊放均匀,摊至芽叶萎软、色泽暗绿、无硬脆感、青草气消失,含水量降至65~70%为止;步骤三、热漂: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大火加热至水沸腾,之后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煮10~30min,捞出,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然后将摊青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水淹没茶青,上下提动4~6次,30~40s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步骤四、脱水: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步骤五、锤切+滚切: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进行锤切,得到锤切叶,在放入滚切机中,进行滚切,总时长为2~3min,得到碎茶;步骤六、初烘:碎茶放入烘干机中,热风温度100~120℃,时间7~10min下烘干,茶叶含水量降至40%;步骤七、翻炒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形,时间为30~50min,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滚锅固形为: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温度80℃,达到外形油润光滑,成稳定颗粒状;步骤八、足干:滚筒烘培机,热风温度100~110℃,叶温80~90℃,每隔2min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摊凉;步骤九、提香: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80℃,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65℃,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大弧,速度70r/min,叶温65~68℃,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中弧,速度65r/min,叶温68~73℃,时间5~10min,第四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3~78℃,时间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70℃,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中弧,速度70r/min,叶温70~75℃,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5~80℃,时间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的沸水煮沸后,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苦丁茶发展迅猛,有绿色黄金之誉,而小叶苦丁茶为个中之最,分布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以及贵州省余庆县大山丛林中,清凉降火的效果明显,没有大叶苦丁那种强烈的苦涩味,又有绿茶的清甜。冲泡之后色泽碧绿,小叶苦丁茶俗称“青山绿水”,是本犀科女贞属乔木植物,外形色泽绿润、汤色碧绿、叶底鲜绿,属纯天然野生植物,入口微苦清香,苦尽甘来,可清热解毒、明目清肝、益喉润肺,含有17种氨基酸、70多种有益人体的化合物、黄酮、植物多糖及硒、钾、锌、锗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200多种营养成分,口感微苦回甘,具有糖焦清香味,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健康饮品。

小叶苦丁茶产品形态繁多,主要是以条形茶为主。因为对原料的嫩度要求高,茶青只能采用对生二叶、四叶,因此茶青的体积较小,长度也较短,一般为2~3cm,这样就提高了茶叶的加工难度,如果卷曲过度,就会造成茶末增加,提高了小叶苦丁茶的成本,这也是小叶苦丁茶以条形茶为主的原因,因此需要改变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以获得其他形状的小叶苦丁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对小叶苦丁茶进行其他形状加工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青: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时开始采摘,采摘长度2.5~3.5cm,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摊青: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摊叶厚度为4~7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经常抖翻鲜叶,翻动3~5次,确保摊放均匀,摊至芽叶萎软、色泽暗绿、无硬脆感、青草气消失,含水量降至65~70%为止;

步骤三、热漂: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大火加热至水沸腾,之后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煮10~30min,捞出,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然后将摊青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水淹没茶青,上下提动4~6次,30~40s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脱水: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锤切+滚切: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进行锤切,得到锤切叶,在放入滚切机中,进行滚切,总时长为2~3min,得到碎茶;

步骤六、初烘:碎茶放入烘干机中,热风温度100~120℃,时间7~10min下烘干,茶叶含水量降至40%;

步骤七、翻炒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形,时间为30~50min,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滚锅固形为: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温度80℃,达到外形油润光滑,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足干:滚筒烘培机,热风温度100~110℃,叶温80~90℃,每隔2min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摊凉;

步骤九、提香: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80℃,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发明采用喀斯特地貌且高海拔低去的苦丁茶茶树为原料,该茶树原料含总糖2.7%、还原糖1.01%、蛋白质22.37%、茶多酚18.02%、水溶出物52.37%,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黄酮、γ-氨基酸和植物多糖、钠、钾、硒等元素含量较高,质量最好,采摘要求长度在3.5cm以下的,原料最鲜,嫩度最高,用透气篮篓装装运,及时加工。

2、摊青厚度低,摊放均匀,辅以抖翻,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而发酵。

3、热漂时先将水煮沸,加入苦丁茶茶花,煮一段时间,使花香融入茶香中,同时茶花中的营养物质也通过热漂进入杀青叶内,提高下偶也苦丁茶的口感和香高。

4、脱水后对脱水叶采取锤切加滚切的方式,采用独特的辅助磨碎、滚动紧圆的造粒工艺,不添加任何黏结剂,加工成外型紧结圆实均匀、内质鲜香醇厚、耐冲泡的系列颗粒茶,且茶末少,完整度高,有利于茶叶的加工降低成本。

5、曲毫机与滚锅固形,保持颗粒的形态不散,同时香高汤绿,滋味醇厚清香,苦中回甘。

本发明加工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完整度高,茶末少,外形色泽乌黑油润、颗粒圆紧,香高味浓,滋味悠长并伴有花香,也为小叶苦丁茶的加工开发出的新的产品,对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具备一定的引导价值。

作为方案的优化,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65℃,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大弧,速度70r/min,叶温65~68℃,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中弧,速度65r/min,叶温68~73℃,时间5~10min,第四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3~78℃,时间5~10min。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70℃,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中弧,速度70r/min,叶温70~75℃,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5~80℃,时间10~20min。通过对温度、时间和转速的精准设计和控制,使用四次做形和三次做形进行对比,使制作出来的茶叶颗粒紧凑,比重高,更加便于储存运输和真空包装。

进一步,在步骤三的沸水煮沸后,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可以保持茶青的形态,提高完整度,食盐还能起到杀菌避免酶解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青: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余庆县高山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时开始采摘,采摘茶青和茶花,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时间为30天以内,茶青的采摘长度2.5~3.5cm,高于3.5cm的茶青用于加工红茶,茶苗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摊青: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摊叶厚度为4~7cm,避免阳光直射,在阴凉通风处阴干,时间为22~28℃,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经常抖翻鲜叶,翻动3~5次,确保摊放均匀,摊至芽叶萎软、色泽暗绿、无硬脆感、青草气消失,含水量降至65%~70%为止;

步骤三、热漂: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大火加热至水沸腾,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之后再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煮10~30min,将茶花捞出,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然后将摊青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水淹没茶青,上下提动4~6次,30~40s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脱水: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锤切+滚切: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进行锤切,得到锤切叶,在放入滚切机中,进行滚切,总时长为2~3min,得到碎茶;

步骤六、初烘:碎茶放入烘干机中,在热风温度100℃,时间10min下烘干,茶叶含水量降至40%;

步骤七、翻炒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70℃,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中弧,速度70r/min,叶温70~75℃,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5~80℃,时间10~20min,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滚锅固形为: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温度80℃,达到外形油润光滑,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足干:滚筒烘培机,热风温度100℃~110℃,叶温80℃~90℃,每隔2min左右轻轻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摊凉;

步骤九、提香: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80℃,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实施例2: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青: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800m以上的余庆县高山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时开始采摘,采摘茶青和茶花,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时间为30天以内,茶青的采摘长度2.5~3.5cm,高于3.5cm的茶青用于加工红茶,茶苗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摊青: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摊叶厚度为4~7cm,避免阳光直射,在阴凉通风处阴干,时间为22~28℃,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经常抖翻鲜叶,翻动3~5次,确保摊放均匀,摊至芽叶萎软、色泽暗绿、无硬脆感、青草气消失,含水量降至65%~70%为止;

步骤三、热漂: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大火加热至水沸腾,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煮10~30min,将茶花捞出,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然后将摊青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水淹没茶青,上下提动4~6次,30~40s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脱水: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锤切+滚切: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进行锤切,得到锤切叶,在放入滚切机中,进行滚切,总时长为2~3min,得到碎茶;

步骤六、初烘:碎茶放入烘干机中,在热风温度100℃,时间10min下烘干,茶叶含水量降至40%;

步骤七、翻炒做形:将初烘后的茶叶翻炒做形时,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r/min,叶温60~65℃,时间10~15min,摊凉;第二次做形:大弧,速度70r/min,叶温65~68℃,时间10~15min,摊凉;第三次做形:中弧,速度65r/min,叶温68~73℃,时间5~10min,第四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73~78℃,时间5~10min,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滚锅固形为: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温度80℃,达到外形油润光滑,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足干:滚筒烘培机,热风温度110℃,叶温90℃,每隔2min轻轻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摊凉;

步骤九、提香: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温度80℃,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实施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三的沸水煮沸后,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之后,再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煮10~30min。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46122.4 (22)申请日 2016.08.29 (71)申请人 余庆县构皮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64408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 镇构南路 (72)发明人 冯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成艳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 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

2、步骤: 采青-摊青-热漂-脱水-锤切-滚切-初烘-翻炒做 形-足干-提香,选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 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 热漂时加入 食用盐和茶花, 烫青后脱水, 在通过锤切和滚切 处理得到碎茶, 初烘后翻炒做形, 将初烘后的茶 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 形, 时间为3050min, 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 再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 1.5h, 温度80, 达到外形油润光滑, 成稳定颗粒 状, 在经足干后提香得到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本 发明加工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完整度高, 茶末 少, 外形色泽乌黑油润、 颗粒圆紧, 香高味浓, 滋 味悠长。

3、并伴有花香。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332992 A 2017.01.18 CN 106332992 A 1.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采青: 选择 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 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时 开始采摘, 采摘长度2.53.5cm, 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 摊青: 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 摊叶厚度为47cm, 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 松状态, 保持厚薄一致, 经常抖翻鲜叶, 翻动35次, 确保摊放均匀, 摊至芽叶萎软、 色泽暗 绿、 无硬脆感、 青草气消失, 含水量降至6570%为。

4、止; 步骤三、 热漂: 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 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 大火加热至水沸腾, 之后 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 煮1030min, 捞出, 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 然后将摊青后 的茶青放入盛青笼, 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 水淹没茶青, 上下提动46次, 3040s后 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 脱水: 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 锤切+滚切: 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 进行锤切, 得到锤切叶, 在放入滚切机中, 进行滚切, 总时长为23min, 得到碎茶; 步骤六、 初烘: 碎茶放入烘干机中, 热风温度100120, 时间710min下烘干,。

5、 茶叶含 水量降至40%; 步骤七、 翻炒做形: 将初烘后的茶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形, 时间为3050min, 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 滚锅固形为: 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 机里翻滚11.5h, 温度80, 达到外形油润光滑, 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 足干: 滚筒烘培机, 热风温度100110, 叶温8090, 每隔2min翻动一次, 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 摊; 步骤九、 提香: 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 提香温度80, 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 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翻炒做形时。

6、, 采 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 第一次做形: 大弧, 速度80r/min, 叶温6065, 时间1015min, 摊 凉; 第二次做形: 大弧, 速度70r/min, 叶温6568,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中 弧, 速度65r/min, 叶温6873, 时间510min, 第四次做形: 小弧, 速度60r/min, 叶温73 78, 时间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翻炒做形时, 采 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 第一次做形: 大弧, 速度80r/min, 叶温6070, 时间1015min, 摊 凉; 第二次做形: 中弧,。

7、 速度70r/min, 叶温7075,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小 弧, 速度60r/min, 叶温7580, 时间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三的 沸水煮沸后, 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32992 A 2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苦丁茶发展迅猛, 有绿色黄金之誉, 而小叶苦丁茶为个中之最, 分布在四川省宜宾 市筠连县以及贵州省余庆县大。

8、山丛林中, 清凉降火的效果明显, 没有大叶苦丁那种强烈的 苦涩味, 又有绿茶的清甜。 冲泡之后色泽碧绿, 小叶苦丁茶俗称 “青山绿水” , 是本犀科女贞 属乔木植物, 外形色泽绿润、 汤色碧绿、 叶底鲜绿, 属纯天然野生植物, 入口微苦清香, 苦尽 甘来, 可清热解毒、 明目清肝、 益喉润肺, 含有17种氨基酸、 70多种有益人体的化合物、 黄酮、 植物多糖及硒、 钾、 锌、 锗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00多种营养成分, 口感微苦回甘, 具 有糖焦清香味, 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纯天然健康饮品。 0003 小叶苦丁茶产品形态繁多, 主要是以条形茶为主。 因为对原料的嫩度要求高, 茶青 只能。

9、采用对生二叶、 四叶, 因此茶青的体积较小, 长度也较短, 一般为23cm, 这样就提高了 茶叶的加工难度, 如果卷曲过度, 就会造成茶末增加, 提高了小叶苦丁茶的成本, 这也是小 叶苦丁茶以条形茶为主的原因, 因此需要改变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 以获得其他形状的小 叶苦丁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对小叶 苦丁茶进行其他形状加工的问题。 0005 本方案中的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采青: 选 择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 当芽叶长到一芽12叶 时开始采摘, 采摘。

10、长度2.53.5cm, 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 摊青: 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 摊叶厚度为47cm, 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 松状态, 保持厚薄一致, 经常抖翻鲜叶, 翻动35次, 确保摊放均匀, 摊至芽叶萎软、 色泽暗 绿、 无硬脆感、 青草气消失, 含水量降至6570%为止; 步骤三、 热漂: 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 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 大火加热至水沸腾, 之后 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 煮1030min, 捞出, 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 然后将摊青后 的茶青放入盛青笼, 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 水淹没茶青, 上下提动46次, 3040s后 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11、 步骤四、 脱水: 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 锤切+滚切: 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 进行锤切, 得到锤切叶, 在放入滚切机中, 进行滚切, 总时长为23min, 得到碎茶; 步骤六、 初烘: 碎茶放入烘干机中, 热风温度100120, 时间710min下烘干, 茶叶含 水量降至40%; 步骤七、 翻炒做形: 将初烘后的茶叶在温度6080的条件下放入曲毫机中翻炒做形,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332992 A 3 时间为3050min, 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 滚锅固形为: 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 机里翻滚11.5h, 温度80, 达到外形油润光滑,。

12、 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 足干: 滚筒烘培机, 热风温度100110, 叶温8090, 每隔2min翻动一次, 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 摊; 步骤九、 提香: 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 提香温度80, 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 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采用本发明采用喀斯特地貌且高海拔低去的苦丁茶茶树为 原料, 该茶树原料含总糖2.7%、 还原糖1.01%、 蛋白质22.37%、 茶多酚18.02%、 水溶出物 52.37%, 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黄酮、 -氨基酸和植物多糖、 钠、 钾、 硒等元素含量较高, 质量最好, 采。

13、摘要求长度在3.5cm以下的, 原料最鲜, 嫩度最高, 用透 气篮篓装装运, 及时加工。 0007 2、 摊青厚度低, 摊放均匀, 辅以抖翻, 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而发酵。 0008 3、 热漂时先将水煮沸, 加入苦丁茶茶花, 煮一段时间, 使花香融入茶香中, 同时茶 花中的营养物质也通过热漂进入杀青叶内, 提高下偶也苦丁茶的口感和香高。 0009 4、 脱水后对脱水叶采取锤切加滚切的方式, 采用独特的辅助磨碎、 滚动紧圆的造 粒工艺, 不添加任何黏结剂, 加工成外型紧结圆实均匀、 内质鲜香醇厚、 耐冲泡的系列颗粒 茶, 且茶末少, 完整度高, 有利于茶叶的加工降低成本。 0010 5、 曲毫。

14、机与滚锅固形, 保持颗粒的形态不散, 同时香高汤绿, 滋味醇厚清香, 苦中 回甘。 0011 本发明加工的颗粒型小叶苦丁茶完整度高, 茶末少, 外形色泽乌黑油润、 颗粒圆 紧, 香高味浓, 滋味悠长并伴有花香, 也为小叶苦丁茶的加工开发出的新的产品, 对提升产 业效益, 促进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具备一定的引导价值。 0012 作为方案的优化, 翻炒做形时, 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 第一次做形: 大弧, 速度 80r/min, 叶温6065,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二次做形: 大弧, 速度70r/min, 叶温65 68,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中弧, 速度65r。

15、/min, 叶温6873, 时间5 10min, 第四次做形: 小弧, 速度60r/min, 叶温7378, 时间510min。 0013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翻炒做形时, 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 第一次做形: 大 弧, 速度80r/min, 叶温6070,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二次做形: 中弧, 速度70r/min, 叶 温7075,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小弧, 速度60r/min, 叶温7580, 时间10 20min。 通过对温度、 时间和转速的精准设计和控制, 使用四次做形和三次做形进行对比, 使制作出来的茶叶颗粒紧凑, 比重高, 更加便于储存。

16、运输和真空包装。 0014 进一步, 在步骤三的沸水煮沸后, 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 可以保持茶青的形 态, 提高完整度, 食盐还能起到杀菌避免酶解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采青: 选择生长 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600m以上的余庆县高山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 当芽叶长到一 芽12叶时开始采摘, 采摘茶青和茶花, 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 时间为30天以内, 茶青的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332992 A 4 摘长度2.53.5cm, 高于3.。

17、5cm的茶青用于加工红茶, 茶苗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 摊青: 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 摊叶厚度为47cm, 避免阳光直射, 在阴凉通 风处阴干, 时间为2228, 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 保持厚薄一致, 经常抖翻鲜叶, 翻动35次, 确保摊放均匀, 摊至芽叶萎软、 色泽暗绿、 无硬脆感、 青草气消失, 含水量降至 65%70%为止; 步骤三、 热漂: 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 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 大火加热至水沸腾, 加入 总水量13%的食用盐, 之后再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 煮1030min, 将茶花捞出, 待杀 青区的水温降到60, 然后将摊青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 扣。

18、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 水淹 没茶青, 上下提动46次, 3040s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 脱水: 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 锤切+滚切: 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 进行锤切, 得到锤切叶, 在放入滚切机中, 进行滚切, 总时长为23min, 得到碎茶; 步骤六、 初烘: 碎茶放入烘干机中, 在热风温度100, 时间10min下烘干, 茶叶含水量降 至40%; 步骤七、 翻炒做形: 将初烘后的茶叶翻炒做形时, 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3次, 第一次做 形: 大弧, 速度80r/min, 叶温6070,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二次做形: 中弧, 速度7。

19、0r/ min, 叶温7075,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小弧, 速度60r/min, 叶温7580, 时间1020min, 使茶叶卷曲成颗粒形初胚; 滚锅固形为: 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 机里翻滚11.5h, 温度80, 达到外形油润光滑, 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 足干: 滚筒烘培机, 热风温度100110, 叶温8090, 每隔2min左右轻 轻翻动一次, 烘至茶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 摊; 步骤九、 提香: 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 提香温度80, 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 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0016 实施例2: 一种颗粒型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

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采青: 选择 生长在喀斯特地貌下且海拔在800m以上的余庆县高山上的小叶苦丁茶作为茶青, 当芽叶长 到一芽12叶时开始采摘, 采摘茶青和茶花, 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 时间为30天以内, 茶青 的采摘长度2.53.5cm, 高于3.5cm的茶青用于加工红茶, 茶苗用透气的篮篓装运; 步骤二、 摊青: 茶青摊放在清洁的竹篾上, 摊叶厚度为47cm, 避免阳光直射, 在阴凉通 风处阴干, 时间为2228, 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 保持厚薄一致, 经常抖翻鲜叶, 翻动35次, 确保摊放均匀, 摊至芽叶萎软、 色泽暗绿、 无硬脆感、 青草气消失, 含水量降至 65%70%。

21、为止; 步骤三、 热漂: 给杀青区注入洁净水, 水量为容器容量的2/3, 大火加热至水沸腾, 加入 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 煮1030min, 将茶花捞出, 待杀青区的水温降到60, 然后将摊青 后的茶青放入盛青笼, 扣好盛青笼并将其置入水中, 水淹没茶青, 上下提动46次, 3040s 后提起盛青笼并将其放入脱水区; 步骤四、 脱水: 离心脱水时间为45min得到脱水叶; 步骤五、 锤切+滚切: 将脱水叶放在锤切机内, 进行锤切, 得到锤切叶, 在放入滚切机中, 进行滚切, 总时长为23min, 得到碎茶; 步骤六、 初烘: 碎茶放入烘干机中, 在热风温度100, 时间10min下烘干, 。

22、茶叶含水量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32992 A 5 至40%; 步骤七、 翻炒做形: 将初烘后的茶叶翻炒做形时, 采用双锅曲毫机做形4次, 第一次做 形: 大弧, 速度80r/min, 叶温6065,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二次做形: 大弧, 速度70r/ min, 叶温6568, 时间1015min, 摊凉; 第三次做形: 中弧, 速度65r/min, 叶温6873, 时间510min, 第四次做形: 小弧, 速度60r/min, 叶温7378, 时间510min, 使茶叶卷曲 成颗粒形初胚; 滚锅固形为: 把翻炒后的颗粒形初胚放进炒干机里翻滚11.5h, 。

23、温度80, 达到外形油润光滑, 成稳定颗粒状; 步骤八、 足干: 滚筒烘培机, 热风温度110, 叶温90, 每隔2min轻轻翻动一次, 烘至茶 叶含水量降至7%以下为止, 摊; 步骤九、 提香: 足干摊凉好的茶叶进行提香, 提香温度80, 提香时间为2030min即得 颗粒型小叶苦丁茶。 0017 实施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步骤三的沸水煮沸后, 加入总水量13%的食用盐 之后, 再加入水量13%的苦丁茶茶花, 煮1030min。 0018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 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3299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