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41254.8 (22)申请日 2016.08.26 (71)申请人 福州仁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长洋路 277号 (自贸试验区内) (72)发明人 杨兰钦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51)Int.Cl. A23L 2/04(2006.01) A23L 2/02(2006.01) A23L 2/84(2006.01) A23L 2/52(2006.01) A23L 33。
2、/105(2016.01) A23L 33/125(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 制备黄精, 枸杞, 砂仁, 铁皮石斛的提 取液; 步骤2、 所得提取液加入纤维素酶和植物蛋 白酶, 酶解1-2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步骤3、 将步 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1-3的活性 炭, 过滤, 浓缩调整浓度、 然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 液, 灌装、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本 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枸杞植物饮料的制 备方法通过2次提。
3、取的方法代替之前直接提取的 方法, 降低了能耗和时间, 提高了提取的效率, 并 通过酶解, 让各原料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充分释 放出来, 使成品兼具各原料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360194 A 2017.02.01 CN 106360194 A 1.一种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枸杞植物饮料由如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得: 枸杞2-3份, 黄精1-2份, 砂仁0.5-1份, 铁皮石斛0.5-1份, 低聚糖3-5份; 步骤1、 取黄精, 枸杞, 砂仁和铁皮石斛的混合物, 加入混合物6-10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 煮20-30分钟, 过滤得第一浸。
4、提液和滤渣, 滤渣加入6-10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煮20-30分钟, 过滤的第二浸提液, 合并第一和第二浸提液得提取液; 步骤2、 调步骤1所得提取液的pH值为4.5-5.5, 再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0.1-0.5的纤 维素酶和0.5-1的植物蛋白酶, 在40-50度温度条件下, 酶解1-2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步骤3、 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1-3的活性炭, 过滤, 浓缩调整浓度、 然 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液, 灌装、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聚糖由如下重 量份比的组分组成: 低聚异麦芽糖2-3份。
5、、 低聚果糖1-3份, 低聚木糖0.5-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3中的灭菌具体为: 罐装后的混合液, 采用高温瞬间灭菌机对罐装的混合液进行灭菌, 灭 菌温度120, 使用蒸汽压力 0.70MPa, 受热时间为26S。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枸杞植物饮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60194 A 2 一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枸杞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6、 其作用湛广, 据 药性论 论述, 枸杞: 补益精诸不足, 易颜 色, 变白, 明目安神。 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滋肾、 润肺、 补肝、 明目作用。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 虚 劳咳嗽、 消渴遗精用之有效。 目前市场上开发的枸杞产品少, 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适于长期服用、 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枸杞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所述枸杞植物饮料由如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得: 枸杞2-3份, 黄精1-2份, 砂仁0.5- 1份, 铁皮石斛0.5-1份, 低聚糖3。
7、-5份; 0006 步骤1、 取黄精, 枸杞, 砂仁和铁皮石斛的混合物, 加入混合物6-10倍质量的水, 进 行蒸煮20-30分钟, 过滤得第一浸提液和滤渣, 滤渣加入6-10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煮20-30分 钟, 过滤的第二浸提液, 合并第一和第二浸提液得提取液; 0007 步骤2、 调步骤1所得提取液的pH值为4.5-5.5, 再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0.1-0.5 的纤维素酶和0.5-1的植物蛋白酶, 在40-50度温度条件下, 酶解1-2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0008 步骤3、 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1-3的活性炭, 过滤, 浓缩调整浓 度、 然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液, 灌装。
8、、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0009 优选的,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低聚糖由如下重量份比的组分 组成: 低聚异麦芽糖2-3份、 低聚果糖1-3份, 低聚木糖0.5-1份。 0010 优选的,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3中的灭菌具体为: 罐装后 的混合液, 采用高温瞬间灭菌机对罐装的混合液进行灭菌, 灭菌温度120, 使用蒸汽压力 0.70MPa, 受热时间为26S。 0011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枸杞 植物饮料。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具有益精补肾作用的枸杞作为主要主分, 辅 。
9、以性温具有滋补肝肾阴血作用的黄精, 抗疲劳的铁皮石斛, 砂仁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 安胎, 避免枸杞滋腻脾胃, 使所得枸杞植物饮料更好地达到益精补肾、 调节内分泌、 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不仅适合健康人饮服, 尤其适合血虚、 心脾不足, 肝肾亏损、 各种贫血及 多种慢性病患者服用。 0013 本发明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2次提取的方法代替之前一次提取的方法, 降低了能耗和时间, 提高了提取的效率, 并通过酶解, 让各原料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充分释 放出来, 在人们饮用后, 因为原料经过酶解可以使黄精多糖等有益成分迅速而充分的被人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36019。
10、4 A 3 体吸收。 0014 本发明所得枸杞植物饮料, 口感好, 使用者接受度高, 并且易于吸收, 配方简单, 对 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恰恰是其他食品或药物都不具有的, 可长期食用。 0015 进一步的,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活性炭, 可对酶解液进行吸 附去味, 使所得枸杞植物饮料口感好。 本发明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造方法中还使用了三种 功能性低聚糖加强了口服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能力。 最后,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高温瞬 间灭菌法进行灭菌, 使本发明枸杞植物饮料营养价值和口感能保持完好, 并具有较长的保 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所实现。
11、目的及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17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品种有黄精, 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等, 其 干燥根茎入药。 根据传统医药经典记载, 黄精属于名贵中药, 具有宽中益气、 益肾填精、 滋阴 润肺, 生津补脾之功效。 主治肺燥干咳、 体虚乏力、 心悸气短、 久病津亏口干、 糖尿病、 高血压 等病症。 对治疗心血管疾病、 结核病、 慢性肝炎以及在抗菌、 解毒、 抗疲劳、 抗衰老、 降血糖、 降血脂、 抗肿瘤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 自古以来, 人们把黄精作为延年益寿的佳品, 是常用 滋补中药。 0018 铁皮石斛又称铁吊兰、 黑节草, 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 铁皮。
12、石斛是中华医药里 的一朵奇葩, 被世人视为中华仙草之最, 具有生津养胃、 滋阴清热、 润肺益肾、 明目强腰之功 效。 铁皮石斛为历代医家、 养生家所推崇, 视为养阴虚、 祛病的良药。 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 铁皮石斛的主要活性成份为石斛多糖、 石斛碱、 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 它能显著提高人体的 免疫功能, 有滋阴、 解毒、 抗癌、 抗动脉硬化、 扩张血管、 降血压、 抗疲劳、 抗辐射、 延缓衰老等 作用。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1 所述枸杞植物饮料由如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得: 黄精1份, 枸杞2份, 砂仁0.5份, 铁 皮石斛0.5份, 。
13、低聚糖3份; 0022 步骤1、 取黄精, 枸杞, 砂仁和铁皮石斛的混合物, 加入混合物6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 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一浸提液和滤渣, 滤渣加入6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煮20分钟, 过滤的第二 浸提液, 合并第一和第二浸提液得提取液; 0023 步骤2、 调步骤1所得提取液的pH值为4.5, 再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0.1的纤维素 酶和0.5的植物蛋白酶, 在40度温度条件下, 酶解1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0024 步骤3、 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1的活性炭, 过滤, 浓缩调整浓度、 然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液, 灌装、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0025 上。
14、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中的低聚糖由如下重量份比的组分组成: 低聚异 麦芽糖2份、 低聚果糖1份, 低聚木糖0.5份。 三种功能性低聚糖能有效的促进肠道双歧杆菌 的增殖活性, 防止便秘, 并且很难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 热量低, 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病人 食用。 同时还具有调节血压、 降低血清胆固醇、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防龋齿等保健功能。 0026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的灭菌为: 罐装后的混合液, 采用高温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360194 A 4 瞬间灭菌机对罐装的混合液进行灭菌, 灭菌温度120, 使用蒸汽压力 0.70MPa, 受热时间 为2S。 最后采。
15、用高温瞬间灭菌法对灌装混合液进行灭菌。 这是对口服液最科学、 最好的加工 方法, 其营养价值和口感能保持完好, 实现了杀菌时间短, 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且灭菌温度 115度以下成品保质期只有半年左右, 而灭菌温度为120度时保存期可达到1年。 之后温度再 升高保质期也就3年左右。 0027 所得枸杞植物饮料中各组分重量份比为: 黄精1份, 枸杞2份, 砂仁0.5份, 铁皮石斛 0.5份, 低聚糖3份, 水93份。 0028 实施例2 0029 一种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枸杞植物饮料由如下重量份 比的原料制得: 黄精1份, 枸杞2份, 砂仁0.5份, 铁皮石斛1份, 低聚。
16、糖4份; 0030 所述低聚糖由如下重量份比的组分组成: 低聚异麦芽糖3份、 低聚果糖3份, 低聚木 糖1份。 0031 步骤1、 取黄精, 枸杞, 砂仁和铁皮石斛的混合物, 加入混合物8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 煮25分钟, 过滤得第一浸提液和滤渣, 滤渣加入8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煮25分钟, 过滤的第二 浸提液, 合并第一和第二浸提液得提取液; 0032 步骤2、 调步骤1所得提取液的pH值为5, 再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0.3的纤维素酶 和0.8的植物蛋白酶, 在45度温度条件下, 酶解1-2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0033 步骤3、 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2的活性炭, 过滤, 浓缩。
17、调整浓度、 然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液, 灌装、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所述灭菌为: 罐装后 的混合液, 采用高温瞬间灭菌机对罐装的混合液进行灭菌, 灭菌温度120, 使用蒸汽压力 0.70MPa, 受热时间为4S。 0034 所得枸杞植物饮料中各组分重量份比为: 黄精1份, 枸杞2份, 砂仁0.5份, 铁皮石斛 1份, 低聚糖4份, 水92.5份。 0035 实施例3 0036 一种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枸杞植物饮料由如下重量份 比的原料制得: 黄精2份, 枸杞3份, 砂仁1份, 铁皮石斛1份, 低聚糖5份; 0037 所述低聚糖由如下重量份比的组分组成。
18、: 低聚异麦芽糖3份、 低聚果糖3份, 低聚木 糖1份。 0038 步骤1、 取黄精, 枸杞, 砂仁和铁皮石斛的混合物, 加入混合物10倍质量的水, 进行 蒸煮30分钟, 过滤得第一浸提液和滤渣, 滤渣加入10倍质量的水, 进行蒸煮30分钟, 过滤的 第二浸提液, 合并第一和第二浸提液得提取液; 0039 步骤2、 调步骤1所得提取液的pH值为5.5, 再加入所述混合物质量0.1-0.5的纤 维素酶和1的植物蛋白酶, 在50度温度条件下, 酶解1-2小时, 过滤得酶解液; 0040 步骤3、 将步骤2所得酶解液加入其质量百分数3的活性炭, 过滤, 浓缩调整浓度、 然后加入低聚糖得混合液, 灌装。
19、、 灭菌、 检验、 包装即得枸杞植物饮料。 所述灭菌为: 罐装后 的混合液, 采用高温瞬间灭菌机对罐装的混合液进行灭菌, 灭菌温度120, 使用蒸汽压力 0.70MPa, 受热时间为6S。 0041 所得枸杞植物饮料中各组分重量份比为: 黄精2份, 枸杞3份, 砂仁1份, 铁皮石斛1 份, 低聚糖5份, 水88份;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60194 A 5 0042 综上所述, 本发明枸杞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通过2次提取的方法代替之前直接提 取的方法, 降低了能耗和时间, 提高了提取的效率, 并通过酶解, 让各原料营养成分和功效 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使成品兼具各原料的优点。 。
20、在人们饮用后, 因为原料经过酶解可以使黄 精多糖等有益成分迅速而充分的被人体吸收。 0043 进一步的,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活性炭, 可对酶解液进行吸 附去味, 使所得植物饮料口感好。 进一步的, 上述的枸杞植物饮料的制造方法中还使用了三 种功能性低聚糖加强了口服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能力。 最后,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高温 瞬间灭菌法进行灭菌, 使本发明枸杞植物饮料营养价值和口感能保持完好, 并具有较长的 保质期。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 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6019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