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80490.1 (22)申请日 2016.06.13 (73)专利权人 成都贝克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南航空 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西航港科技 企业孵化中心 (72)发明人 范志林 冯发秀 严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代理人 吴小旭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A01G 25/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提供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包括滴灌管路, 所述滴灌管路开设多排出水孔, 所述滴灌管路内设置挡片, 所述挡片的一端连接 转轴, 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挡片在滴灌管路内部转 动, 使挡片遮挡住部分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中, 滴 灌管路上具有多排出水孔, 灌溉水能够从多个角 度进行灌溉。 控制滴灌管路内的挡片位置, 使挡 片遮挡住不需要灌溉位置的出水孔, 使灌溉水从 需要灌溉位置的出水孔喷出, 进行灌溉, 实现灌 溉位置的可控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865406 U 2017.01.11 CN 205865406 U 1.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包括滴灌管路, 。
3、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灌管路开设多排出水 孔, 所述滴灌管路内设置挡片, 所述挡片的一端连接转轴, 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挡片在滴灌管 路内部转动, 使挡片遮挡住部分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孔为六排, 两排相邻出水孔之间的夹角为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片的横截面为 弧形, 所述弧形至少能够遮挡三排所述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灌管路的两端 分别固定密封盖一和密封盖二, 密封盖一开设通孔, 密封盖二开设圆槽, 所述挡片的另一端 连接轮轴,。
4、 所述轮轴与所述圆槽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轴套, 所述轴 套包括挡边和套体, 所述挡边固定在所述套体的一端外部, 所述套体套置在所述转轴外部, 所述挡边的表面开设密封槽, 所述密封盖一的内表面开设密封环, 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 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环的数量为 两个, 所述密封槽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肥料 桶、 注水桶和搅拌装置, 所述肥料桶连接所述搅拌装置, 所述注水桶连接所述搅。
5、拌装置, 所 述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滴灌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桶的底部设 置重力传感器, 所述肥料桶的底部设置重力传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65406 U 2 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自动灌溉系统中, 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 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 按土 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 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管道和滴头 喷出, 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
6、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但是现 有的自动灌溉系统中, 灌溉管路的喷射角度是固定的, 灌溉水都往一个位置灌溉, 导致喷头 的周边以及灌溉位置的远处得不到灌溉, 而灌溉位置的水却过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通过控制挡片在滴灌管 路的位置改变滴灌管路的出水位置, 从而改变灌溉水的灌溉位置。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包括滴灌管路, 所述滴灌管路开设多排出水孔, 所述滴 灌管路内设置挡片, 所述挡片的一端连接转轴, 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挡片在滴灌管路内部转 动, 使挡片遮挡住部分出。
7、水孔。 滴灌管路上具有多排出水孔, 灌溉水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灌 溉。 控制滴灌管路内的挡片位置, 使挡片遮挡住不需要灌溉位置的出水孔, 使灌溉水从需要 灌溉位置的出水孔喷出, 进行灌溉, 实现灌溉位置的可控性。 000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出水孔为六排, 两排相邻出水孔之间的夹角为 60 。 000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挡片的横截面为弧形, 所述弧形至少能够遮挡三 排所述出水孔。 000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滴灌管路的两端分别固定密封盖一和密封盖二, 密封盖一开设通孔, 密封盖二开设圆槽, 所述挡片的另一端连接轮轴, 所述轮轴与所述圆槽 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
8、穿过所述通孔。 动力装置带动转轴转动, 从而控制挡片在滴灌管内的位 置。 0009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轴套, 所述轴套包括挡边和套体, 所述挡边固定 在所述套体的一端外部, 所述套体套置在所述转轴外部, 所述挡边的表面开设密封槽, 所述 密封盖一的内表面开设密封环, 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槽连接。 001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密封环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密封槽的数量为两个。 001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肥料桶、 注水桶和搅拌装置, 所述肥料桶连接所 述搅拌装置, 所述注水桶连接所述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滴灌管路。 00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9、 所述注水桶的底部设置重力传感器, 所述肥料桶的底 部设置重力传感器。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865406 U 3 0014 滴灌管路上具有多排出水孔, 灌溉水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灌溉。 控制滴灌管路内 的挡片位置, 使挡片遮挡住不需要灌溉位置的出水孔, 使灌溉水从需要灌溉位置的出水孔 喷出, 进行灌溉, 实现灌溉位置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
10、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滴灌管路与挡片的剖视图; 0017 图2为挡片与连接片的连接示意图; 0018 图3为连接片和密封盖的连接示意图; 0019 图4为密封盖与轴套的连接示意图; 0020 图5为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
11、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结合图1-2, 本实施例中的灌溉位置可调的灌溉系统, 包括滴灌管路1。 滴灌管路1 的管壁上开设六排出水孔10。 两排相邻的出水孔10之间的夹角为60 。 滴灌管路1内设置挡 片2。 挡片2的横截面为弧形, 该弧形的外直径与滴灌管路1的内直径一样, 弧形的角度 为 150 。 挡片2能够挡住三排出水孔10, 以实现控制滴灌管路1往其横截面的左侧或右侧进行 灌溉。 挡片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片21、 22。 连接片21连接转轴210, 连接片22连接轮轴220。 转轴210通过联轴器连接至电机, 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转轴210以及挡片2转动。 挡片2遮挡住 滴。
12、灌管路1左侧的三排出水孔10, 滴灌水从滴灌管路1右侧的三排出水孔10喷出, 进行灌溉。 灌溉完毕后, 挡片2遮挡住滴灌管路1右侧的三排出水孔10, 滴灌水从滴灌管路1左侧的三排 出水孔10喷出, 进行灌溉, 从而实现滴灌 不同的位置。 特别在水压较低时, 减少滴灌管路1 的出水孔10能够提高灌溉水的水压, 实现有效灌溉, 而无需进行升压后再灌溉。 0023 为了实现有效的密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3, 滴灌管路1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 盖11和密封盖12进行密封。 密封盖11的中心开设通孔110, 密封盖12的中心开设圆槽120。 轮 轴220卡接在圆槽120内, 轮轴220能够在圆槽12。
13、0内转动。 转轴210穿过通孔110, 转轴210在 滴灌管路1的外部与电机连接。 转轴210与通孔110之间设置密封圈。 如图4, 在密封盖11的内 表面开设密封环111。 在转轴210通过轴套3与密封盖11连接。 轴套3包括挡边31和套体32, 挡 边31固定在套体32的一端外部。 套体32套置在转轴210的外部, 挡边21的表面开设密封槽 310。 密封环111卡接在密封槽310内部。 优选地, 密封盖11开设两个密封环111。 挡边31开设 两个密封槽310, 以提高其密封性能。 挡边21的周边通过螺钉与滴灌管路1连接。 0024 为了实现自动灌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5, 还包。
14、括肥料桶4、 注水桶5和搅拌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865406 U 4 置6, 肥料桶4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搅拌装置6。 注水桶5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搅拌装置6, 搅 拌装置6通过管路连接至滴灌管路1的管壁。 注水桶5的底部设置重力传感器7, 肥料桶4的底 部设置重力传感器8。 重力传感器7检测注入搅拌装置6的水量, 重力传感器8检测注入搅拌 装置6内的肥料用量, 实现自动控制水肥比例的混合处理。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865406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865406 U 6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86540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