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容器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养殖容器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35886.9 (22)申请日 2016.07.14 (73)专利权人 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青安 路408弄25号501室 (72)发明人 苏明 刘东 阳清发 陈洪斌 唐贤春 马秋兰 (51)Int.Cl. A01K 61/00(2006.01) A01K 6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57)摘要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和。
2、设 备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漂浮在水体表面的养殖容 器系统, 分为上部的养殖区由网片材料制成, 下 部的粪便沉降区由围隔材料制成, 水生动物在隔 离式养殖容器系统中高密度养殖, 粪便与养殖动 物及时分离, 能够高效沉降和收集粪便和残饵, 避免水产养殖污染水体。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升级 池塘养殖设备, 高效收集转移粪便, 减少养殖水 体和受纳水体的污染; 克服粪便与养殖生物长期 接触, 粪便易被搅散而增加沉降难度。 本养殖容 器系统可用于内陆湖泊、 河道、 水库、 池塘、 人工 湿地等淡水环境, 以及不同面积大小的海水环境 和咸淡水环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586561。
3、0 U 2017.01.11 CN 205865610 U 1.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由框架结构、 网片材料及围隔材料构成; 框 架结构、 网片材料及围隔材料相互依存, 相互连接以确定养殖容器形状, 制约养殖生物进 出; 养殖容器的中下部用网片隔开, 使养殖容器分割为上部养殖区和下部粪便沉降区; 上部 养殖区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粪便沉降区为围隔材料; 围隔材料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材料 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在水中浸泡后小孔能密闭或封闭的小孔网格状材料, 能将下部粪便 沉降区内外分隔开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部部分侧面为网 片材料。
4、; 下部粪便沉降区为平底形和/或弧形和/或锥底形和/或倒梯形, 方便粪便沉降汇聚 到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在养殖容器后端连接粪便汇 集装置, 粪便汇集装置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 上侧面用网片材料分 隔, 制约水生动物进出同时方便水体进出, 密度较大的粪便自然沉降汇聚于底部, 方便收集 转移出养殖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粪便沉降区和/或粪便汇集装 置底部布置板状走道, 吸污装置在板状走道上移动, 转移板状走道上沉降汇聚的粪便和残 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板状走道的。
5、材质为金属材料 或硬质塑料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 粪便汇集装置侧面设置促流 动力装置, 促进水体由粪便汇集装置内向外流出, 促进粪便汇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表面四周用固定 框架结构, 浮力材料构件使养殖容器上表面高于水面, 上部养殖区侧面的上部分为网片材 料制成, 养殖区的下表面四周用重物框架结构支撑下压, 以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内和/或四周设置气 泡增氧装置, 促进容器内外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6、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长4.0-1000.0m, 宽 2.0-500.0m, 高1.0-10.0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65610 U 2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漂浮在水体表 面的上部网箱下部隔离式沉降粪便的养殖容器系统, 在养殖容器系统中高密度养殖水生动 物, 粪便及时沉降与养殖动物分离, 收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残饵, 避免水产养殖 对水体的污染。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未重视养殖生产对养殖系统内外造成的 污染, 随着池塘养殖密度不断增大, 。
7、对水体的投入同步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 高, 大量粪便和残饵污染池塘水体, 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排放进入江河湖泊, 污染十分稀 缺、 十分有限的水资源, 是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 如何减少水产养殖业自身带来的污染成为 一个重要的课题呈现在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面前。 我国目前也开始重视对该领域的研 究, 通过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并设施化, 引入水处理工艺, 构建人工湿地系统, 以此来 控制、 改良和降低养殖尾水的污染, 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设备的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0003 水产养殖容器有网箱、 水泥池、 玻璃钢池等; 网箱设置在水表面, 以水为基础, 是养 。
8、殖容器的一种, 在养殖水产品过程中水体能够自由进出, 一般不需特别增氧和促进网箱内 外的水体流动; 水泥池、 玻璃钢池等养殖容器建立在陆地上, 以地面为支撑, 是陆基养殖容 器, 造价高昂, 要求坚固、 不变形、 不漏水、 能够承受容器内的水压等; 而一种浮岛流水聚藻 控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0117617.0) ; 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0117533.7) ; 一种水基流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10489015.3) ; 一种水 基流水养殖容器 (CN201520600752.1) 等技术方案构建的流水养殖系统, 以漂浮于水面的浮 。
9、力支撑结构, 将主养对象集中到一个养殖区域, 使常规池塘养殖设备化、 具有易于管理、 节 省人工、 饲料、 药品、 能耗, 高产高效等优势, 收集养殖对象的排泄物, 降低和避免养殖水体 被污染。 该技术方案能部分解决集中流水高密度养殖和粪便部分收集问题, 能减少水产养 殖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 降低养殖水域污染, 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破坏, 降低养殖尾水 污染养殖水域, 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同时, 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但这些技术方案由于 粪便沉降装置设置在养殖系统尾端, 粪便与养殖生物长期接触, 粪便易被搅散而增加沉降 难度, 影响后续收集和转移出水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10、克服池塘养殖过程中缺乏养殖设备, 全池散养无法收集处理粪 便, 污染养殖水体和受纳水体的实际情况, 提供一种流水养殖容器在养殖池塘中安装和使 用, 让养殖容器分成上部的养殖区和下部的粪便沉降区, 让养殖生物与粪便及时分离, 粪便 得到集中和收集, 减少水体污染, 达到养殖水体的零排放。 该容器上部使用网片材料, 下部 使用柔性隔水材料, 几乎不承受压力, 制作成本低于陆基养殖系统的养殖容器, 使用时操作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865610 U 3 简单; 容器内外的溶氧交换不需要使用动力, 减少能源消耗, 能够高密度养殖水产品, 有利 于推动水产养殖的设施化和设备化改造。 0。
11、005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由框架结构(1)、 网片材料(2)及围隔材料 (3)构成; 框架结构、 网片材料及围隔材料相互依存, 相互连接以确定养殖容器形状, 制约养 殖生物进出; 养殖容器的中下部用网片隔开, 使养殖容器分割为上部养殖区 (4) 和下部粪便 沉降区 (5) ; 上部养殖区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粪便沉降区为围隔材料; 围隔材料的材质为 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 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在水中浸泡后小孔能密闭或封闭的小 孔网格状材料, 能将下部粪便沉降区内外分隔开来。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由框架结构(1)、 网 片材料(。
12、2)及围隔材料(3)构成; 框架结构、 网片材料及围隔材料相互依存, 相互连接以确定 养殖容器形状, 制约养殖生物进出; 养殖容器的中下部用网片隔开, 使养殖容器分割为上部 养殖区 (4) 和下部粪便沉降区 (5) ; 上部养殖区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粪便沉降区为围隔材 料; 围隔材料的材质为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 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在水中浸泡后 小孔能密闭或封闭的小孔网格状材料, 能将下部粪便沉降区内外分隔开来。 0007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部部分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 粪便沉降区为平底形和/或弧形和/或锥底形和/或倒梯形, 方便粪便沉降汇聚到底部。 00。
13、08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在养殖容器后端连接粪便汇集装置 (9) , 粪 便汇集装置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 上侧面用网片材料分隔, 制约水 生动物进出同时方便水体进出, 密度较大的粪便自然沉降汇聚于底部, 方便收集转移出养 殖水体。 0009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粪便沉降区和/或粪便汇集装置底部布置 板状走道 (10) , 吸污装置在板状走道上移动, 转移板状走道上沉降汇聚的粪便和残饵。 0010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 其特征在于板状走道 (10) 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或硬质塑料材 料。 0011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 粪便汇集。
14、装置 (9) 侧面设置促流动力装置 (11) , 促进水体由粪便汇集装置内向外流出, 促进粪便汇聚。 0012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表面四周用固定框架结构 (7) , 浮力材料构件使养殖容器上表面高于水面, 上部养殖区侧面的上部分为网片材料制成, 养 殖区的下表面四周用重物框架结构 (8) 支撑下压, 以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0013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内和/或四周设置气泡增氧装置, 促进容器内外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0014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长4.0-1000.0m, 宽2.0-500.0m, 高1.0-10。
15、.0m。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所述养殖容器系统为上下层结构, 上层为养殖区用网片隔离, 下层为粪 便沉降区用围隔材料隔离, 中间用网片材料隔开避免粪便与鱼群长期接触, 避免鱼群运动 搅散粪便, 影响沉降的问题。 0017 2.本发明所述养殖系统下层设置粪便沉降区, 扩大了沉降区域, 让粪便能够及时 充分沉降, 方便后续收集和转移粪便, 能够充分解决养殖粪便污染养殖水域的问题, 能够解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865610 U 4 决常规换水养殖模式污染受纳水体的问题。 0018 3.本发明所述养殖系统底层设置有吸污走道, 为吸污装置的移动和。
16、充分吸污提供 了方便。 0019 4.本发明上层的网片隔离结构, 能够在不使用动力动力情况下保证容器内外溶氧 的充分交换, 减少供氧环节的能源消耗。 0020 5.本发明是新型高密度流水养殖设备, 属节能减排技术, 变常规的换水耗水养殖 为循环水养殖, 自身产生的粪便、 残饵等污染物能及时得到清除, 养殖用水能够循环利用, 高效利用水资源, 有望促进养殖技术的颠覆性变革, 促进水产养殖模式的升级换代。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一种养殖容器系统立体示意图 0022 图2一种养殖容器系统竖直剖面示意图 0023 1框架结构; 2网片材料; 3围隔材料; 4养殖区; 5粪便沉降区; 6水平面; 7固。
17、定框架结 构; 8重物框架结构; 9粪便汇集装置; 10板状走道; 11促流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实例进一步详述, 但本实施实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 的, 而不是限定性的, 不应以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水产养殖领域或环保水处理领域 的从业者进行的适应性改变或变通依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5 实施例 0026 一种养殖容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由框架结构(1)、 网片材料(2)及围隔材料 (3)构成; 框架结构、 网片材料及围隔材料相互依存, 相互连接以确定养殖容器形状, 制约养 殖生物进出; 养殖容器的中下部用网片隔开, 使养殖容器分割为上部养。
18、殖区 (4) 和下部粪便 沉降区 (5) ; 上部养殖区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粪便沉降区为围隔材料; 围隔材料的材质为 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 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在水中浸泡后小孔能密闭或封闭的小 孔网格状材料, 能将下部粪便沉降区内外分隔开来。 0027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部部分侧面为网片材料; 下部 粪便沉降区为平底形和/或弧形和/或锥底形和/或倒梯形, 方便粪便沉降汇聚到底部。 0028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在养殖容器后端连接粪便汇集装置 (9) , 粪 便汇集装置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材料围隔, 上侧面用网片材料分隔, 制约水。
19、 生动物进出同时方便水体进出, 密度较大的粪便自然沉降汇聚于底部, 方便收集转移出养 殖水体。 0029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粪便沉降区和/或粪便汇集装置底部布置 板状走道 (10) , 吸污装置在板状走道上移动, 转移板状走道上沉降汇聚的粪便和残饵。 0030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板状走道 (10) 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或硬质塑 料材料。 0031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 粪便汇集装置 (9) 侧面设置促流动力装置 (11) , 促进水体由粪便汇集装置内向外流出, 促进粪便汇聚。 0032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上表面四周用固。
20、定框架结构 (7) ,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865610 U 5 浮力材料构件使养殖容器上表面高于水面, 上部养殖区侧面的上部分为网片材料制成, 养 殖区的下表面四周用重物框架结构 (8) 支撑下压, 以保持较规则的六面体形状。 0033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内和/或四周设置气泡增氧装置, 促进容器内外水体混合和补充溶氧。 0034 所述的一种养殖容器系统, 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长4.0-1000.0m, 宽2.0-500.0m, 高1.0-10.0m。 0035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能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升水产品品质, 方便收集 粪便和残饵, 减少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推广应用有望解决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的行业难 题, 能提高水产养殖的设备化和装备化水平,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本发明适合使用范围包括 内陆湖泊、 河道、 水库、 池塘、 人工湿地等淡水环境及不同面积大小的海水环境和咸淡水环 境。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865610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586561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