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采收机割台.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155442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30889.8

申请日:

20160824

公开号:

CN205902395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5/00

主分类号:

A01D45/00

申请人:

中粮屯河种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倍金,石英,于金河,陈长盛,柳魏,王利庆,张录霞,甘中祥,张勇,魏强,刘刚,迟庆勇,彭刚

地址: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乌伊西路中粮屯河昌吉糖业分公司院内技术中心

优先权:

CN201620930889U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星莹;骆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番茄采收机割台技术领域,是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其包括割台架体、拨秧叉指组件、刀架、割刀、割刀传动机构和割刀张紧机构;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前叉梁与后叉梁的上料段和尾翼对番茄秧上下扶持,再经过割刀时便可将番茄茎秆割断,实现单刀扶秧切割;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留地膜,提高切割效率;通过调节螺纹伸缩杆能够使割刀向两侧涨紧,提高割刀的切削效果;通过调节割刀位置,以及前叉梁与后叉梁的拨秧段长度及上料段的高度;使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更适用于国内番茄的采收工作,提高采收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割台架体、拨秧叉指组件、刀架、割刀、割刀传动机构和割刀张紧机构;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前叉梁和前叉指;前叉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割台架体上;在前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前叉指;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后叉梁和后叉指;后叉梁安装在前叉梁后方的割台架体上,在后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与前叉指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前叉指和后叉指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后斜向上的上料段、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上料段和过渡段的结构相同,在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在割台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在刀架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套,在两侧的旋转轴套上分别固定有刀具连接臂;在两侧的刀具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割刀,割刀位于刀架前方,且置于上料段与尾翼之间;在割台架体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驱动轴和拨秧叉驱动曲轴,拨秧叉驱动曲轴分别与前叉梁与后叉梁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接在一起;在割台架体左侧的旋转轴套上固定有驱动臂;驱动臂与割刀旋转驱动轴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旋转轴套上还分别固定有张紧臂;在两侧的张紧臂之间安装有能长短调节的涨紧件,涨紧件位于刀架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涨紧件采用螺纹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在割台架体左侧的割刀旋转驱动轴上固定有曲柄,在曲柄与驱动臂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割台架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前叉摆动架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叉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杆;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割台架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前叉摆动架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叉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杆;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割刀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与上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至10厘米;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或/和,上料段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割刀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与上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至10厘米;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或/和,上料段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8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后叉指左右两侧的后叉梁上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后斜向上的上料段、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其特征在于后叉指左右两侧的后叉梁上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后斜向上的上料段、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番茄采收机割台技术领域,是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背景技术

番茄产业作为新疆农业产业主要支柱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分散型种植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为集约化、产业化的农业红色产业;尤其是在劳动力比较集中且强度较大的番茄采收环节,原有的人工采收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从2008年开始,针对番茄采收环节,公司引进了国外的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但在使用中发现,因国内外的土质机构、栽培方式存在区别,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无法完全适用于国内的番茄采收作业;存在问题如下:

1、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采用双层刀,包括定刀和动刀;切割时,定刀不动,动刀左右往复运动实现将番茄茎秆切断;但由于国内对番茄的栽培方式采用地膜覆盖,残留的地膜容易夹在定刀与动刀之间,使切割效率降低;在该状态下持续切割,会将番茄秧连根拔起,对农作物损害较大;

2、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前部装有叉指,其后部装有进料皮带;番茄茎秆通过叉指捡拾后经割刀剪断,并向后上料到进料皮带上;由于国内的番茄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番茄的茎秆呈弯曲状匍匐于地面上;捡拾过程时间较长,番茄茎秆在叉指上停滞不前;导致番茄秧果聚集成团,入料不均;除此之外,番茄的茎秆较矮,割台与进料皮带的坡差较大,容易出现断料、不上料的情况,影响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采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割台的双层刀结构,容易夹残留地膜,导致切割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包括割台架体、拨秧叉指组件、刀架、割刀、割刀传动机构和割刀张紧机构;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前叉梁和前叉指;前叉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割台架体上;在前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前叉指;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后叉梁和后叉指;后叉梁安装在前叉梁后方的割台架体上,在后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与前叉指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前叉指和后叉指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后斜向上的上料段、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上料段和过渡段的结构相同,在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在割台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在刀架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套,在两侧的旋转轴套上分别固定有刀具连接臂;在两侧的刀具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割刀,割刀位于刀架前方,且置于上料段与尾翼之间;在割台架体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驱动轴和拨秧叉驱动曲轴,拨秧叉驱动曲轴分别与前叉梁与后叉梁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接在一起;在割台架体左侧的旋转轴套上固定有驱动臂;驱动臂与割刀旋转驱动轴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两侧的旋转轴套上还可分别固定有张紧臂;在两侧的张紧臂之间安装有能长短调节的涨紧件,涨紧件位于刀架后方。

上述涨紧件可采用螺纹伸缩杆。

上述曲柄连杆机构可包括曲柄和连杆;在割台架体左侧的割刀旋转驱动轴上固定有曲柄,在曲柄与驱动臂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

上述割台架体左右两侧可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前叉摆动架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叉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杆;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上述割刀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与上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可为9厘米至10厘米;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

上述上料段的高度可为7厘米至10厘米。

上述后叉指左右两侧的后叉梁上可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后斜向上的上料段、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前叉梁与后叉梁的上料段和尾翼对番茄秧上下扶持,再经过割刀时便可将番茄茎秆割断,实现单刀扶秧切割;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留地膜,提高切割效率;通过调节螺纹伸缩杆能够使割刀向两侧涨紧,提高割刀的切削效果;通过调节割刀位置,以及前叉梁与后叉梁的拨秧段长度及上料段的高度,能够进一步缩短拨秧时间,提高上料效果;使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更适用于国内番茄的采收工作,提高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Ⅰ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后拨秧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前拨秧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割台架体,2为前叉梁,3为前叉指,4为后叉梁,5为后叉指,6为拨秧段,7为上料段,8为过渡段,9为叉梁连接段,10为尾翼,11为刀架,12为旋转轴套,13为刀具连接臂,14为割刀,15为割刀旋转驱动轴,16为曲轴,17为驱动臂,18为张紧臂,19为螺纹伸缩杆,20为曲柄,21为连杆,22为前叉摆动架,23为后叉摆动架,24为前叉悬挂板,25为前叉连杆,26为后叉连杆,27为后叉悬挂板,28为挡草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5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5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所示,该番茄采收机割台包括割台架体1、拨秧叉指组件、刀架11、割刀14、割刀14传动机构和割刀14张紧机构;在割台架体1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前叉梁2和前叉指3;前叉梁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割台架体1上;在前叉梁2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前叉指3;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包括后叉梁4和后叉指5;后叉梁4安装在前叉梁2后方的割台架体1上,在后叉梁4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与前叉指3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5;前叉指3和后叉指5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6、后斜向上的上料段7、后斜向下的过渡段8和叉梁连接段9;前叉指3和后叉指5的拨秧段6、上料段7和过渡段8的结构相同,在前叉指3和后叉指5的拨秧段6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10;在割台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11,在刀架11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套12,在两侧的旋转轴套12上分别固定有刀具连接臂13;在两侧的刀具连接臂13之间安装有割刀14,割刀14位于刀架11前方,且置于上料段7与尾翼10之间;在割台架体1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驱动轴15和拨秧叉驱动曲轴16,拨秧叉驱动曲轴16分别与前叉梁2与后叉梁4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接在一起;在割台架体1左侧的旋转轴套12上固定有驱动臂17;驱动臂17与割刀旋转驱动轴15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动力和拨秧叉动力分别由番茄采收机输出,切割动力通过割刀旋转驱动轴15、曲柄连杆机构、驱动臂17、旋转轴套12和刀具连接臂13传递给割刀14,使割刀14左右往复移动;拨秧叉动力通过拨秧叉驱动曲轴16和拨秧叉连杆输送给拨秧叉组件,使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之间相互交替的前后往复运动,实现拨扶番茄秧的目的;在番茄收割过程中,前叉指3和后叉指5能够将番茄茎秆拨秧扶起;番茄茎秆在进入到上料段7时,前叉指3和后叉指5的上料段7与尾翼10对番茄茎秆上下扶持,再经过割刀14时便可将番茄茎秆割断,实现单刀扶秧切割;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留地膜,提高切割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番茄采收机割台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5所示,在两侧的旋转轴套12上还分别固定有张紧臂18;在两侧的张紧臂18之间安装有能长短调节的涨紧件,涨紧件位于刀架11后方。通过缩短涨紧件,张紧臂18和旋转轴套12向后偏转并通过刀具连接臂13向两侧拉紧割刀14,将割刀14涨紧,提高割刀14的切削效果。

如附图5所示,涨紧件采用螺纹伸缩杆19。螺纹伸缩杆19强度高,调节方便。

如附图1、5所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20和连杆21;在割台架体1左侧的割刀旋转驱动轴15上固定有曲柄20,在曲柄20与驱动臂17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21。切割动力输出给割刀旋转驱动轴15,割刀旋转驱动轴15带动曲柄20旋转;在曲柄20旋转的同时,通过连杆21拉动驱动臂17及旋转轴套12前后往复转动;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套12再通过刀具连接臂13拉动割刀14,使割刀14左右往复移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维护方便。

如附图1、2所示,在割台架体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22和后叉摆动架23,前叉摆动架22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1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前叉摆动架22下端与前叉梁2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24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叉摆动架23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1的两侧架体上;两侧的后叉摆动架23下端与后叉梁4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27固定安装在一起;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25和后叉连杆26;前叉连杆25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22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后叉连杆26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23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根据需要,割刀14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6与上料段7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至10厘米;拨秧段6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相较于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部分,其拨秧段6的长度从之前30厘米缩短到16厘米至19厘米;其割刀14的位置从之间的20厘米,前移至距离拨秧段6与上料段7之间的节点为9厘米至10厘米,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有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部分的基础上,使番茄茎秆快速的接触割刀14,进一步缩短拨秧时间,实现快速进料;在对地膜覆盖栽培的番茄采收的实践中证明,快速的进料能够避免番茄茎秆在拨秧段6停滞不前而使番茄秧果聚集成团,保证入料均匀;使其更适用于国内番茄的采收工作。

根据需要,上料段7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这样能够使上料段7尾部与进料皮带进料端之间刚好对接,消除坡差,提高上料效果;使其能够适用于国内的地膜覆盖栽培番茄的采收,保证切断的番茄秧能够持续不断的从上料段7进入到进料皮带,提高采收效率。

如附图1、3所示,为避免垄下的草不会进入到拨秧叉组件内,后拨秧叉还包括挡指,在后叉指5左右两侧的后叉梁4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28、后斜向上的上料段7、后斜向下的过渡段8和叉梁连接段9。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番茄采收机割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番茄采收机割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番茄采收机割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采收机割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采收机割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30889.8 (22)申请日 2016.08.24 (73)专利权人 中粮屯河种业有限公司 地址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 自治州昌吉市乌伊西路中粮屯河昌吉 糖业分公司院内技术中心 (72)发明人 李倍金 石英 于金河 陈长盛 柳魏 王利庆 张录霞 甘中祥 张勇 魏强 刘刚 迟庆勇 彭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 所 65105 代理人 周星莹 骆玉 (51)Int.Cl. A01D 45/00(2006.01) (54)实用新。

2、型名称 番茄采收机割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番茄采收机割台技术领域, 是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包括割台架体、 拨秧 叉指组件、 刀架、 割刀、 割刀传动机构和割刀张紧 机构; 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 件, 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 前拨 秧叉呈梳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前叉梁与后叉梁的上料段和尾翼对番 茄秧上下扶持, 再经过割刀时便可将番茄茎秆割 断, 实现单刀扶秧切割; 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留 地膜, 提高切割效率; 通过调节螺纹伸缩杆能够 使割刀向两侧涨紧, 提高割刀的切削效果; 通过 调节割刀位置, 以及前叉梁与后叉梁的拨秧段长 。

3、度及上料段的高度; 使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更 适用于国内番茄的采收工作, 提高采收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902395 U 2017.01.25 CN 205902395 U 1.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包括割台架体、 拨秧叉指组件、 刀架、 割刀、 割刀传 动机构和割刀张紧机构; 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 拨秧叉组件包括前 拨秧叉和后拨秧叉; 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包括前叉梁和前叉指; 前叉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 割台架体上; 在前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前叉指; 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包括后叉 梁和后叉指; 后叉梁安装在前叉梁后方。

4、的割台架体上, 在后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 有与前叉指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 前叉指和后叉指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 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 上料段和 过渡段的结构相同, 在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 在割台架体的左右 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 在刀架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套, 在两侧的旋转轴套上分别固定有刀 具连接臂; 在两侧的刀具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割刀, 割刀位于刀架前方, 且置于上料段与尾翼 之间; 在割台架体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驱动轴和拨秧叉驱动曲轴, 拨秧叉驱动曲 轴分别与前叉梁与后叉梁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

5、接在一起; 在割台架体左侧的旋转轴套上 固定有驱动臂; 驱动臂与割刀旋转驱动轴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旋转轴套上还分别固定 有张紧臂; 在两侧的张紧臂之间安装有能长短调节的涨紧件, 涨紧件位于刀架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涨紧件采用螺纹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 和连杆; 在割台架体左侧的割刀旋转驱动轴上固定有曲柄, 在曲柄与驱动臂之间铰接安装 有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割台架体左右两侧。

6、分别 固定有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 前叉摆动架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 的前叉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 后叉摆动架上端铰 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 定安装在一起; 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杆; 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 铰接安装在一起; 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割台架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 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 前叉摆动架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前叉 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

7、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 后叉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割 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定安装 在一起; 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杆; 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 装在一起; 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割刀的刀刃前端至拨 秧段与上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至10厘米; 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 或/ 和, 上料段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割刀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与上 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

8、至10厘米; 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 或/和, 上料段 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8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后叉指左右两侧 的后叉梁上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 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5902395 U 2 挡草段、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接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番茄采收机割台, 其特征在于后叉指左右两侧的后叉梁上分 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 挡指由前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 后斜 向上的上料段、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

9、接段。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5902395 U 3 番茄采收机割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番茄采收机割台技术领域, 是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背景技术 0002 番茄产业作为新疆农业产业主要支柱之一,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从最初的分散型 种植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为集约化、 产业化的农业红色产业; 尤其是在劳动力比较集中且强 度较大的番茄采收环节, 原有的人工采收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从2008年开始, 针对 番茄采收环节, 公司引进了国外的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 但在使用中发现, 因国内外的土 质机构、 栽培方式存在区别, 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无法完。

10、全适用于国内的番茄采收作业; 存在问题如下: 0003 1、 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采用双层刀, 包括定刀和动刀; 切割时, 定刀不动, 动刀左右往复运动实现将番茄茎秆切断; 但由于国内对番茄的栽培方式采用地膜覆盖, 残 留的地膜容易夹在定刀与动刀之间, 使切割效率降低; 在该状态下持续切割, 会将番茄秧连 根拔起, 对农作物损害较大; 0004 2、 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前部装有叉指, 其后部装有进料皮带; 番茄茎秆通 过叉指捡拾后经割刀剪断, 并向后上料到进料皮带上; 由于国内的番茄种植采用地膜覆盖 栽培, 番茄的茎秆呈弯曲状匍匐于地面上; 捡拾过程时间较长, 番茄茎秆在叉指。

11、上停滞不 前; 导致番茄秧果聚集成团, 入料不均; 除此之外, 番茄的茎秆较矮, 割台与进料皮带的坡差 较大, 容易出现断料、 不上料的情况, 影响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采收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有效 解决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割台的双层刀结构, 容易夹残留地膜, 导致切割效率降低的问 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番茄采收机割台, 包括割 台架体、 拨秧叉指组件、 刀架、 割刀、 割刀传动机构和割刀张紧机构; 在割台架体的内部前端 安装有拨秧叉指组件, 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

12、拨秧叉; 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包括前 叉梁和前叉指; 前叉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割台架体上; 在前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 有前叉指; 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包括后叉梁和后叉指; 后叉梁安装在前叉梁后方的割台架 体上, 在后叉梁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与前叉指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 前叉指和后叉 指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 接段; 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 上料段和过渡段的结构相同, 在前叉指和后叉指的拨秧段 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 在割台架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 在刀架上分别安装有旋转 轴套, 在两侧的旋转轴套上分别固定有刀具连接臂;。

13、 在两侧的刀具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割刀, 割刀位于刀架前方, 且置于上料段与尾翼之间; 在割台架体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 驱动轴和拨秧叉驱动曲轴, 拨秧叉驱动曲轴分别与前叉梁与后叉梁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5902395 U 4 接在一起; 在割台架体左侧的旋转轴套上固定有驱动臂; 驱动臂与割刀旋转驱动轴之间通 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一起。 0007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 上述两侧的旋转轴套上还可分别固定有张紧臂; 在两侧的张紧臂之间安装有能长 短调节的涨紧件, 涨紧件位于刀架后方。 0009 上述涨紧件可采用螺纹伸缩。

14、杆。 0010 上述曲柄连杆机构可包括曲柄和连杆; 在割台架体左侧的割刀旋转驱动轴上固定 有曲柄, 在曲柄与驱动臂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 0011 上述割台架体左右两侧可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和后叉摆动架, 前叉摆动架的上 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与前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 板固定安装在一起; 后叉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后叉摆动架下 端与后叉梁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固定安装在一起; 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和后叉连 杆; 前叉连杆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后叉连杆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下 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0012 上述割刀的刀刃前端。

15、至拨秧段与上料段之间的节点的距离可为9厘米至10厘米; 拨秧段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 0013 上述上料段的高度可为7厘米至10厘米。 0014 上述后叉指左右两侧的后叉梁上可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 挡指由前 至后依次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和叉梁连 接段。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前叉梁与后叉梁的上料段和尾翼对番茄 秧上下扶持, 再经过割刀时便可将番茄茎秆割断, 实现单刀扶秧切割; 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 留地膜, 提高切割效率; 通过调节螺纹伸缩杆能够使割刀向两侧涨紧, 提高割刀的切削效 果; 通过调节割刀位置。

16、, 以及前叉梁与后叉梁的拨秧段长度及上料段的高度, 能够进一步缩 短拨秧时间, 提高上料效果; 使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更适用于国内番茄的采收工作, 提高 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2为附图1中 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3为附图1中后拨秧叉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4为附图1中前拨秧叉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5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 1为割台架体, 2为前叉梁, 3为前叉指, 4为后叉梁, 5为后叉 指, 6为拨秧段, 7为上料段, 8为过渡段, 9为叉梁连接段, 10。

17、为尾翼, 11为刀架, 12为旋转轴 套, 13为刀具连接臂, 14为割刀, 15为割刀旋转驱动轴, 16为曲轴, 17为驱动臂, 18为张紧臂, 19为螺纹伸缩杆, 20为曲柄, 21为连杆, 22为前叉摆动架, 23为后叉摆动架, 24为前叉悬挂 板, 25为前叉连杆, 26为后叉连杆, 27为后叉悬挂板, 28为挡草段。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5902395 U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 为了便于描述, 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

18、图5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 如: 上、 下、 左、 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 书附图5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5 如附图1、 2、 3、 4、 5所示, 该番茄采收机割台包括割台架体1、 拨秧叉指组件、 刀架 11、 割刀14、 割刀14传动机构和割刀14张紧机构; 在割台架体1的内部前端安装有拨秧叉指 组件, 拨秧叉组件包括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 前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包括前叉梁2和前叉指 3; 前叉梁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割台架体1上; 在前叉梁2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前叉指 3; 后拨秧叉呈梳状结构,。

19、 包括后叉梁4和后叉指5; 后叉梁4安装在前叉梁2后方的割台架体1 上, 在后叉梁4的前端左右间隔排列固定有与前叉指3呈交叉分布的后叉指5; 前叉指3和后 叉指5分别由前至后依次包括水平的拨秧段6、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7、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8和 叉梁连接段9; 前叉指3和后叉指5的拨秧段6、 上料段7和过渡段8的结构相同, 在前叉指3和 后叉指5的拨秧段6后端分别固定有尾翼10; 在割台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刀架11, 在 刀架11上分别安装有旋转轴套12, 在两侧的旋转轴套12上分别固定有刀具连接臂13; 在两 侧的刀具连接臂13之间安装有割刀14, 割刀14位于刀架11前方, 且置于上料。

20、段7与尾翼10之 间; 在割台架体1的左侧架体上安装有割刀旋转驱动轴15和拨秧叉驱动曲轴16, 拨秧叉驱动 曲轴16分别与前叉梁2与后叉梁4之间通过拨秧叉连杆连接在一起; 在割台架体1左侧的旋 转轴套12上固定有驱动臂17; 驱动臂17与割刀旋转驱动轴15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安装在 一起。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动力和拨秧叉动力分别由番茄采收机输出, 切割动力通过割刀 旋转驱动轴15、 曲柄连杆机构、 驱动臂17、 旋转轴套12和刀具连接臂13传递给割刀14, 使割 刀14左右往复移动; 拨秧叉动力通过拨秧叉驱动曲轴16和拨秧叉连杆输送给拨秧叉组件, 使前拨秧叉和后拨秧叉之间相互交替的前后。

21、往复运动, 实现拨扶番茄秧的目的; 在番茄收 割过程中, 前叉指3和后叉指5能够将番茄茎秆拨秧扶起; 番茄茎秆在进入到上料段7时, 前 叉指3和后叉指5的上料段7与尾翼10对番茄茎秆上下扶持, 再经过割刀14时便可将番茄茎 秆割断, 实现单刀扶秧切割; 这样可避免卡秧卡残留地膜, 提高切割效率。 0027 可根据实际需要, 对上述番茄采收机割台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8 如附图5所示, 在两侧的旋转轴套12上还分别固定有张紧臂18; 在两侧的张紧臂18 之间安装有能长短调节的涨紧件, 涨紧件位于刀架11后方。 通过缩短涨紧件, 张紧臂18和旋 转轴套12向后偏转并通过刀具连接臂13向两。

22、侧拉紧割刀14, 将割刀14涨紧, 提高割刀14的 切削效果。 0029 如附图5所示, 涨紧件采用螺纹伸缩杆19。 螺纹伸缩杆19强度高, 调节方便。 0030 如附图1、 5所示,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20和连杆21; 在割台架体1左侧的割刀旋 转驱动轴15上固定有曲柄20, 在曲柄20与驱动臂17之间铰接安装有连杆21。 切割动力输出 给割刀旋转驱动轴15, 割刀旋转驱动轴15带动曲柄20旋转; 在曲柄20旋转的同时, 通过连杆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5902395 U 6 21拉动驱动臂17及旋转轴套12前后往复转动; 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套12再通过刀具连接臂13 拉动割。

23、刀14, 使割刀14左右往复移动; 结构简单, 容易实现, 维护方便。 0031 如附图1、 2所示, 在割台架体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叉摆动架22和后叉摆动架 23, 前叉摆动架22的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1的两侧架体上; 两侧的前叉摆动架22下端与前叉 梁2两端分别通过前叉悬挂板24固定安装在一起; 后叉摆动架23上端铰接在割台架体1的两 侧架体上; 两侧的后叉摆动架23下端与后叉梁4两端分别通过后叉悬挂板27固定安装在一 起; 拨秧叉连杆包括前叉连杆25和后叉连杆26; 前叉连杆25与左侧的前叉摆动架22下端铰 接安装在一起; 后叉连杆26与左侧的后叉摆动架23下端铰接安装在一起。 0032。

24、 根据需要, 割刀14的刀刃前端至拨秧段6与上料段7之间的节点的距离为9厘米至 10厘米; 拨秧段6的长度为16厘米至19厘米。 相较于MTS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部分, 其拨 秧段6的长度从之前30厘米缩短到16厘米至19厘米; 其割刀14的位置从之间的20厘米, 前移 至距离拨秧段6与上料段7之间的节点为9厘米至10厘米, 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保持原有MTS 番茄机械化采收机的割台部分的基础上, 使番茄茎秆快速的接触割刀14, 进一步缩短拨秧 时间, 实现快速进料; 在对地膜覆盖栽培的番茄采收的实践中证明, 快速的进料能够避免番 茄茎秆在拨秧段6停滞不前而使番茄秧果聚集成团, 保证入料均匀。

25、; 使其更适用于国内番茄 的采收工作。 0033 根据需要, 上料段7的高度为7厘米至10厘米。 这样能够使上料段7尾部与进料皮带 进料端之间刚好对接, 消除坡差, 提高上料效果; 使其能够适用于国内的地膜覆盖栽培番茄 的采收, 保证切断的番茄秧能够持续不断的从上料段7进入到进料皮带, 提高采收效率。 0034 如附图1、 3所示, 为避免垄下的草不会进入到拨秧叉组件内, 后拨秧叉还包括挡 指, 在后叉指5左右两侧的后叉梁4分别固定有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指, 挡指由前至后依次 包括向上弯曲呈钩状的挡草段28、 后斜向上的上料段7、 后斜向下的过渡段8和叉梁连接段 9。 0035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5902395 U 7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5902395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5902395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