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155207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83011.4

申请日:

20160503

公开号:

CN105901687A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31/00,A23B7/154,A23B7/157

主分类号:

A23L31/00,A23B7/154,A23B7/157

申请人:

唐洪权

发明人:

李淑媛,唐洪权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百花高新技术园区南通圣唐生物化工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

CN201610283011A

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葛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料准备、煮制、冷却、浸泡、冲洗、脱水、拌料、包装、杀菌等步骤。本发明针对食用菌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容易发酸、胀袋、变色的问题,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复合溶液进行前期浸泡处理,结合复配粉末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关键工艺控制,以达到抑制食用菌发酸、胀袋、变色的发生,提升食用菌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原料准备:选择干净、卫生的食用菌原料,清洗去杂、切除不可食用部分;(2)煮制: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煮制温度85-95℃,时间5-20min,煮制时添加复配护色剂,添加比例为1-3‰;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柠檬酸5-20%柠檬酸钠5-30%植酸钠2-10%乳酸钙5-30%;(3)冷却: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冷却至温度20-55℃;(4)浸泡: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的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的复配酸度调节剂;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食用酒精5-40%乳酸钠溶液2-20%柠檬酸钠2-20%;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柠檬酸20-60%苹果酸5-30%葡萄糖酸-δ-内酯10-40%;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密闭浸泡,浸泡时间8-24h;(5)冲洗、脱水: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用纯水冲洗下表面,再进行机器脱水,脱水得率为50-90%;(6)拌料: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7)包装、杀菌: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杀菌,灭菌条件60-95℃,时间5-2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调味料为红油、盐、味精、甜味剂、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加有复配防腐剂、复配抗氧化剂;所述复配防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脱氢乙酸钠5-40%山梨酸钾5-35%ε-聚赖氨酸盐酸盐1-10%苹果酸5-30%葡萄糖酸-δ-内酯5-30%;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柠檬酸5-20%柠檬酸钠5-30%植酸钠2-10%;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即时食用菌尤其是大包装的食用菌的防腐一直是困扰加工企业的难题,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可以解决大包装食用菌的腐败发酸问题,确保食用菌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食用菌安全性的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准备:选择干净、卫生的食用菌原料,清洗去杂、切除不可食用部分;

(2)煮制: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煮制温度85-95℃,时间5-20min,煮制时添加复配护色剂,添加比例为1-3‰;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植酸钠2-10%

乳酸钙5-30%;

(3)冷却: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冷却至温度20-55℃;

(4)浸泡: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的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的复配酸度调节剂;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

食用酒精5-40%

乳酸钠溶液2-20%

柠檬酸钠2-20%;

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柠檬酸20-6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δ-内酯10-40%;

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密闭浸泡,浸泡时间8-24h;

(5)冲洗、脱水: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用纯水冲洗下表面,再进行机器脱水,脱水得率为50-90%;

(6)拌料: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

(7)包装、杀菌: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杀菌,灭菌条件60-95℃,时间5-25min。

步骤(6)所述调味料为红油、盐、味精、甜味剂、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加有复配防腐剂、复配抗氧化剂;所述复配防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脱氢乙酸钠5-40%

山梨酸钾5-35%

ε-聚赖氨酸盐酸盐1-1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δ-内酯5-30%;

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植酸钠2-10%;

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本发明针对食用菌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容易发酸、胀袋、变色的问题,利用稳定态二氧化氯复合溶液进行前期浸泡处理,结合复配粉末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关键工艺控制,以达到抑制食用菌发酸、胀袋、变色的发生,提升食用菌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准备:选择干净、卫生的食用菌原料,清洗去杂、切除不可食用部分;

(2)煮制: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煮制温度85-95℃(例85℃、90℃、95℃),时间5-20min(例5分钟、10分钟、20分钟),煮制时添加复配护色剂,添加比例为1-3‰(例1‰、2‰、3‰);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例10%、39%、50%)

柠檬酸5-20%(例5%、10%、20%)

柠檬酸钠5-30%(例5%、20%、30%)

植酸钠2-10%(例2%、6%、10%)

乳酸钙5-30%(例5%、20%、30%);

(3)冷却: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冷却至温度20-55℃(例20℃、22℃、25℃);

(4)浸泡: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例1‰、5‰、1%)的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例1‰、2‰、3‰)的复配酸度调节剂;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例10%、30%、60%)

食用酒精5-40%(例5%、20%、40%)

乳酸钠溶液2-20%(例2%、10%、20%)

柠檬酸钠2-20%(例2%、10%、20%);

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柠檬酸20-60%(例20%、40%、60%)

苹果酸5-30%(例5%、20%、30%)

葡萄糖酸-δ-内酯10-40%(例10%、20%、40%);

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密闭浸泡,浸泡时间8-24h(例8h、10h、24h);

(5)冲洗、脱水: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用纯水冲洗下表面,再进行机器脱水,脱水得率为50-90%(例50%、70%、90%);

(6)拌料: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

(7)包装、杀菌: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杀菌,灭菌条件60-95℃(例60℃、90℃、95℃),时间5-25min(例5分钟、10分钟、25分钟)。

步骤(6)所述调味料为红油、盐、味精、甜味剂、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加有复配防腐剂、复配抗氧化剂;所述复配防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脱氢乙酸钠5-40%(例5%、20%、40%)

山梨酸钾5-35%(例5%、20%、35%)

ε-聚赖氨酸盐酸盐1-10%(例1%、5%、10%)

苹果酸5-30%(例5%、20%、30%)

葡萄糖酸-δ-内酯5-30%(例5%、20%、30%);

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例1‰、2‰、3‰);

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例10%、30%、50%)

柠檬酸5-20%(例5%、10%、20%)

柠檬酸钠5-30%(例5%、20%、30%)

植酸钠2-10%(例2%、5%、10%);

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例1‰、2‰、3‰)。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的加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83011.4 (22)申请日 2016.05.03 (71)申请人 唐洪权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百花高新技术 园区南通圣唐生物化工科技开发有限 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李淑媛 唐洪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代理人 葛雷 (51)Int.Cl. A23L 31/00(2016.01) A23B 7/154(2006.01) A23B 7/157(2006.01) (54)发明名称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包括 原料准备、 煮制、 冷却、 浸泡、 冲洗、 脱水、 拌料、 包 装、 杀菌等步骤。 本发明针对食用菌在加工和贮 存过程中容易发酸、 胀袋、 变色的问题, 利用稳定 态二氧化氯复合溶液进行前期浸泡处理, 结合复 配粉末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采用关键工艺控制, 以达到抑制食用菌发酸、 胀袋、 变色的发生, 提升 食用菌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CN 105901687 A 2016.08.31 CN 105901687 A 1.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1) 原料准备: 选择干净、 卫生的食用菌原料, 清洗去杂、 切除不可。

3、食用部分; (2) 煮制: 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 煮制温度85-95, 时间5-20min, 煮制时添加复配 护色剂, 添加比例为1-3; 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植酸钠2-10% 乳酸钙5-30%; (3) 冷却: 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 冷却至温度20-55; (4) 浸泡: 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 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的 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的复配酸度调节剂; 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 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 食用。

4、酒精5-40% 乳酸钠溶液2-20% 柠檬酸钠2-20%; 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柠檬酸20-6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 -内酯10-40%; 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 密闭浸泡, 浸泡时间8-24h; (5) 冲洗、 脱水: 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 用纯水冲洗下表面, 再进行机器脱水, 脱水得 率为50-90%; (6) 拌料: 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 (7) 包装、 杀菌: 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 杀菌, 灭菌条件60-95, 时间5-25min。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6) 所述调味料为红油、 盐、 味精、。

5、 甜味剂、 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并加有复配防腐剂、 复配抗氧化剂; 所述复配防 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脱氢乙酸钠5-40% 山梨酸钾5-35% -聚赖氨酸盐酸盐1-1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 -内酯5-30%; 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901687 A 2 植酸钠2-10%; 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901687 A 3。

6、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即时食用菌尤其是大包装的食用菌的防腐一直是困扰加工企业的难题, 通过本发 明的工艺, 可以解决大包装食用菌的腐败发酸问题, 确保食用菌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食用菌安全性的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1) 原料准备: 选择干净、 卫生的食用菌原料, 清洗去杂、 切除不可食用部分; (2) 煮制: 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 煮制温度85-95, 时间5-20min, 煮制时添加复配 护。

7、色剂, 添加比例为1-3; 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植酸钠2-10% 乳酸钙5-30%; (3) 冷却: 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 冷却至温度20-55; (4) 浸泡: 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 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的 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的复配酸度调节剂; 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 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 食用酒精5-40% 乳酸钠溶液2-20% 柠檬酸钠2-20%; 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柠檬酸2。

8、0-6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 -内酯10-40%; 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 密闭浸泡, 浸泡时间8-24h; (5) 冲洗、 脱水: 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 用纯水冲洗下表面, 再进行机器脱水, 脱水得 率为50-90%; (6) 拌料: 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 (7) 包装、 杀菌: 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 杀菌, 灭菌条件60-95, 时间5-25min。 说 明 书 1/3 页 4 CN 105901687 A 4 0005 步骤 (6) 所述调味料为红油、 盐、 味精、 甜味剂、 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并加有复 配防腐剂、 复配抗氧化剂; 所述复配防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

9、比的成分组成: 脱氢乙酸钠5-40% 山梨酸钾5-35% -聚赖氨酸盐酸盐1-10% 苹果酸5-30% 葡萄糖酸- -内酯5-30%; 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柠檬酸5-20% 柠檬酸钠5-30% 植酸钠2-10%; 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0006 本发明针对食用菌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容易发酸、 胀袋、 变色的问题, 利用稳定态 二氧化氯复合溶液进行前期浸泡处理, 结合复配粉末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采用关键工艺控 制, 以达到抑制食用菌发酸、 胀袋、 变色的发生, 提升食用菌的安。

10、全性。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一种食用菌的加工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 原料准备: 选择干净、 卫生的食用菌原料, 清洗去杂、 切除不可食用部分; (2) 煮制: 将沥干的食用菌进行煮制, 煮制温度85-95 (例85、 90、 95) , 时间5- 20min (例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 煮制时添加复配护色剂, 添加比例为1-3 (例1、 2、 3) ; 所述复配护色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例10%、 39%、 50%) 柠檬酸5-20% (例5%、 10%、 20%) 柠檬酸钠5-。

11、30% (例5%、 20%、 30%) 植酸钠2-10% (例2%、 6%、 10%) 乳酸钙5-30% (例5%、 20%、 30%) ; (3) 冷却: 将煮制好的食用菌用流水进行冷却, 冷却至温度20-55 (例20、 22、 25 ) ; (4) 浸泡: 将冷却好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水中, 浸泡水中添加相当于浸泡水质量3-1% (例1、 5、 1%) 的复配防腐保鲜剂和相当于浸泡水质量1-3 (例1、 2、 3) 的复配 酸度调节剂; 所述复配防腐保鲜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10-60% (例10%、 30%、 60%) 食用酒精5-40% (例5%、 20%、 。

12、40%) 乳酸钠溶液2-20% (例2%、 10%、 20%) 柠檬酸钠2-20% (例2%、 10%、 20%) ; 说 明 书 2/3 页 5 CN 105901687 A 5 所述复配酸度调节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柠檬酸20-60% (例20%、 40%、 60%) 苹果酸5-30% (例5%、 20%、 30%) 葡萄糖酸- -内酯10-40% (例10%、 20%、 40%) ; 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 密闭浸泡, 浸泡时间8-24h (例8h、 10h、 24h) ; (5) 冲洗、 脱水: 将浸泡好的食用菌捞出, 用纯水冲洗下表面, 再进行机器脱水, 脱水得 率为50-9。

13、0% (例50%、 70%、 90%) ; (6) 拌料: 将脱水后的原料拌上调味料; (7) 包装、 杀菌: 拌料好的食用菌进行装袋, 杀菌, 灭菌条件60-95 (例60、 90、 95 ) , 时间5-25min (例5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 0009 步骤 (6) 所述调味料为红油、 盐、 味精、 甜味剂、 香辛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并加有复 配防腐剂、 复配抗氧化剂; 所述复配防腐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脱氢乙酸钠5-40% (例5%、 20%、 40%) 山梨酸钾5-35% (例5%、 20%、 35%) -聚赖氨酸盐酸盐1-10% (例1%、 5%、 10%) 苹果酸5-30% (例5%、 20%、 30%) 葡萄糖酸- -内酯5-30% (例5%、 20%、 30%) ; 复配防腐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例1、 2、 3) ; 所述复配抗氧化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50% (例10%、 30%、 50%) 柠檬酸5-20% (例5%、 10%、 20%) 柠檬酸钠5-30% (例5%、 20%、 30%) 植酸钠2-10% (例2%、 5%、 10%) ; 复配抗氧化剂用量为脱水后的原料质量的1-3 (例1、 2、 3) 。 说 明 书 3/3 页 6 CN 10590168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