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1291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07 CN 102812912 B (21)申请号 201210308462.0 (22)申请日 2012.08.28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地址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 79 号 (72)发明人 葛家春 赵沐子 许志强 丁淑燕 李跃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瞿网兰 CN 202760008 U,2013.03.06, CN 1296742 A,2001.05.30, CN 1021。
2、06283 A,2011.06.29, 顾孝连 . 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 展 .海洋渔业 .2012,110 116. (54) 发明名称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57) 摘要 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 法, 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 首先, 选择一个水 体流动性好的土池作为培育用池 ; 其次, 用筛绢 网片将上述土池分割成若干个不影响水体流动的 隔断 ; 第三, 将各家系抱卵母蟹单独放于笼中, 再 将装有母蟹的笼挂在对应的隔断中, 控制水温和 海水盐度并保持水体流动进行放幼 ; 第四, 放幼 结束后移走装有母蟹的笼, 进行家系幼体培育, 直 至长成大眼幼。
3、体 ; 最后, 在原隔断中进行水体淡 化和最终的夜间灯光诱捕即完成蟹苗的培育。本 发明对孵化池的要求低, 但由于幼体生产环境直 接与池底相接, 池底微生物净化能力好, 生产环境 优良, 因此用较少的池塘即可生产较多的家系蟹 苗, 并且每个家系出苗率和成活率均有大幅度提 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孙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812912 B CN 102812912 B 1/1 页 2 1. 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
4、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 首先, 选择一个水体流动性好的土池作为培育用池 ; 其次, 用 60-80 目的筛绢网片将上述土池分割成若干个不影响水体流动的隔断, 每个 筛绢网片的上沿用金属丝或拉索拉紧并高出水面 30 厘米以上, 每个筛绢网片的下沿连接 一个石笼, 石笼埋压于池底的开槽中, 石笼中填充有石子 ; 第三, 将抱卵母蟹放于笼中, 再将装有母蟹的笼挂在对应的隔断中, 控制水温和海水盐 度并保持水体流动进行放幼 ; 第四, 放幼结束后移走装有母蟹的笼, 进行幼体培育, 直至长成大眼幼体 ; 最后, 进行水体淡化和最终的夜间灯光诱捕即完成蟹苗的培育。 2. 根据权利。
5、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土池的面积为 500-1500 平方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隔断的尺寸为 3 米 10 米, 每个 隔断中挂放 1 只抱卵母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筛绢网片的上沿高出水面30厘米 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在将母蟹放入隔断进行放幼前 15 天用敌百 虫、 茶树粕、 漂白粉分次消毒, 去除甲壳动物、 鱼类和有害微生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12912 B 2 1/3 页 3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
6、产品的培育繁殖方法 , 尤其是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培育方 法 , 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华绒螯蟹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水产品。随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的不断发 展, 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选育的优良蟹苗需求旺盛。目前家系选育是中华绒螯蟹优良品系 选育的主要方法之一。现有的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育苗方式大致可分为单池育苗和网箱 育苗两种, 其中单池育苗是指将交配后的抱卵雌蟹分别置于单个土池中, 由于所需土池数 量多, 成本高, 且养殖环境均一性差, 因此人们普遍采用的是网箱 (五面体, 顶面为敞开式结 构) 育苗, 网箱育苗是将抱卵母蟹装于网箱中, 放幼。
7、和幼体成长均在网箱中进行, 由于网箱 被悬在水体中不能触底, 网箱内部自净能力差, 投喂饲料会沉在网箱底堵塞网孔, 进而影响 网箱水环境水体质量, 影响出苗率和成活率, 对此目前除了增加水体含氧量, 加速水体流动 性外, 尚无好的解决方法, 这就导致目前每个家系母蟹幼体的出苗率不高, 不能大规模生产 家系蟹苗,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单池及网箱家系蟹苗生产方法存在存活率、 出苗率 差, 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一种直接在土池中进行蟹苗生产的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 池培育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
8、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首先, 选择一个水体流动性好的土池作为培育用池 ; 0007 其次, 用 60-80 目的筛绢网片将上述土池分割成若干个不影响水体流动的隔断, 每个筛绢网片的上沿用金属丝或拉索拉紧并高出水面 30 厘米以上, 每个筛绢网片的下沿 连接一个石笼, 石笼埋压于池底的开槽中, 石笼中填充有石子 ; 0008 第三, 将抱卵母蟹放于笼中, 再将装有母蟹的笼挂在对应的隔断中, 控制水温和海 水盐度并保持水体流动进行放幼 ; 0009 第四, 放幼结束后移走装有母蟹的笼, 进行幼体培育, 直至长成大眼幼体 ; 0010 最后, 在原隔断中进行水体淡化和最终。
9、的夜间灯光诱捕即完成蟹苗的培育。 0011 所述的土池的面积为 500-1500。 0012 所述的每个隔断的尺寸为 3 米 10 米, 每个隔断中挂放 1 只抱卵母蟹。 0013 所述的每个筛绢网片的上沿高出水面 30 厘米以上。 0014 在将母蟹放入隔断进行放幼前 15 天用敌百虫、 茶树粕、 漂白粉分次消毒, 去除甲 壳动物、 鱼类和有害微生物。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说 明 书 CN 102812912 B 3 2/3 页 4 0016 本发明通过将家系抱卵母蟹所放幼体直接产于用网片隔开的土池中, 每个单元的 水体均处于流动状态, 池底的微生物具有很好的自净能力, 有利于提。
10、高幼体的成活率, 可使 亩产蟹苗家系 20 个以上, 每个家系蟹苗产量达 1 公斤以上。 0017 本发明对孵化池的要求低, 但由于幼体生产环境直接与池底相接, 池底微生物净 化能力好, 生产环境优良, 因此出苗率和成活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且养殖水体处于流动状 态, 繁育条件均一性好, 各家系间环境偏差较小, 家系育苗产出效果之间也具有可比性。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发明的隔断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是本发明的土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如图 1-2 所示。 0022 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
11、池培育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 0023 首先, 选择一个水体流动性好的土池作为培育用池 ; 0024 其次, 用 60-80 目的筛绢网片 1 将上述土池 2 分割成若干个不影响水体流动的隔 断 3, 如图 2 所示, 每个筛绢网片 1 的上沿用金属丝或拉索 4 拉紧并高出水面 30 厘米以上 (其中最佳高度为 40 厘米或以上) , 每个筛绢网片 1 的下沿连接一个石笼 5, 石笼 5 埋压于池 底的开槽中, 石笼中填充有石子 6 ; 如图 1 所示, 以 600 平方米的土池为例可分割成 20 个 3 米 10 米的隔断, 水体面积以 500-1500 平方米为佳。 0025 第三, 。
12、在将母蟹放入隔断进行放幼前 15 天左右用敌百虫、 茶树粕、 漂白粉分次消 毒, 去除甲壳动物、 鱼类和有害微生物, 再将抱卵母蟹放于笼中, 再将装有母蟹的笼挂在对 应的隔断中, 每个隔断中挂 1 只母蟹, 控制水温和海水盐度并保持水体流动进行放幼, 条件 允许时应进行微孔增氧以提高孵化率 ; 放幼时间约 3 天。 0026 第四, 放幼结束后移走装有母蟹的笼, 进行幼体培育, 经过期蚤状幼体培育直至 期蚤状幼体, 最后进行大眼幼体培育, 直至长成大眼幼体 ; 0027 最后, 在原隔断中对大眼幼体进行水体淡化和最终的夜间灯光诱捕即完成蟹苗的 培育。 0028 详述如下 : 0029 交配比例。
13、 : 雄 : 雌 1:2-3。于每年的 11 月上旬气温低于 15 度时采集健康、 背青 色、 饱满度好、 腿硬的雌雄蟹, 雌雄分开放养于海水池中, 每亩放养亲蟹 300-500 斤, 用新鲜 海水杂鱼剪块投喂强化培育 10 天以上。根据家系交配表于 11 月中旬至 12 月初海水水温 9-11 度时将每个家系已标记的雌雄蟹放入单独的蟹笼中交配, 水温稳定时经过三天交配即 可完成, 交配后雌蟹腹甲和头胸甲贴合不紧, 与交配前的贴合非常紧密差异很大, 雌蟹交配 孔周边有白色物质, 应为精荚, 交配完成后 5-6 小时雌蟹排卵, 1-2 天内雌蟹基本排卵完成, 个别雌蟹不产卵。将抱卵的雌蟹集中培育。
14、, 每亩密度在 500 斤母蟹左右, 海水盐度在 15-20 , 用新鲜海水杂鱼 (如小带鱼) 剪块投喂, 最好微孔增氧。到翌年 3 月 20 日左右用塑料 布覆盖水泥池或小土池, 将抱卵雌蟹放入提温, 放养密度大约为20只/平米, 使水温比露天 说 明 书 CN 102812912 B 4 3/3 页 5 池高 2-3 度。经 20 天左右的提温, 可以明显促使同批母蟹卵发育的同步性, 有利于批量放 幼。至 4 月 10 日左右, 将母蟹挂笼放入图 2 所示的单个蟹苗培育土池隔断中放幼。放幼前 15天池水用敌百虫、 茶树粕、 漂白粉分次消毒, 去除甲壳动物、 鱼类和有害微生物。 蚤1、 蚤2 都以浮游植物为食, 蚤 3 以后以轮虫为食。大眼幼体从完成蜕壳到淡化结束需 7 天时间, 大 眼幼体苗龄 2-3 天时开始淡化, 在原隔断中淡化需 4 天左右时间, 期间需不断喂食和换水。 0030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 明 书 CN 102812912 B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12912 B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12912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