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24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3242A21申请号201410470990522申请日20140916D01F6/92200601D01F1/10200601D01D5/08200601D03D15/0020060171申请人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4191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芙蓉三路8期标准厂房72发明人何泽寿郭峰过志良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代理人刘瑞平54发明名称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其能解决现有保温蓄热。
2、功能性纤维或织物吸热效率较差的问题,并且其织造后也不需要再进行染色,从而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是由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经干燥混合后熔融纺丝加工成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并且其中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最终经过针织大圆机织造、落水定型而制成具有吸光发热功能的面料。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242ACN104213242A1/1页21一种吸光发热功能。
3、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经混合纺丝加工而成,并且其中所述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黑色粒子为色素用炭黑粒子。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的纺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分别干燥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中所述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然后将所述混合料熔融纺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
4、述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的纺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65180,所述干燥混合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30105以下。5根据4所述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的纺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融纺丝步骤中,对所述混合物的熔融温度为280300,纺丝速度为2800M/MIN3500M/MIN。6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由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经混合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再依次经切断、纺纱、织造、落水定型后制成,其中所述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213。
5、242A1/5页3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面料加工领域,尤其是具有吸光发热功能的面料加工领域,具体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场上保暖蓄热的产品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保暖蓄热功能一种是通过包含有更多的静止空气从而减少热量的扩散和散失从而达到保暖的效果,如中空纤维、如蓬松厚实的织物结构,其主要是此纤维或织物本身不产生热量,是通过吸收外界环境的能量以获得保暖效果,或是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而获得保暖性;另外一种是在纤维中加入能产生和释放热量的材料以实现对人体的加热的目的,如目前加入纳米陶瓷粉体或锗元素粉体的。
6、远红外纤维产品,其均是通过加入材料释放远红外线以加热人体获得能量;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在织物中载入微胶囊产品,亦是通过固液之间的变换以达到释放和吸收热量的效果;但是在纤维纺丝加工中加入的外来体会影响其纺丝的质量和品质,同时在后续的高温染色中会对其蓄热保温功能或中空率有一定的破坏和降低作用,最重要的是其还需要在织造完成后对其染色引入有色物质,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据统计一般针织染色1吨面料约需耗水约120吨水,总计耗电约2500度,带来巨大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能解决现有保温蓄热功能性纤维或织物吸光发热效率较差的问题,并且其织造后也不。
7、需要再进行染色,从而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的纺丝加工工艺以及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面料。0004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其由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经混合纺丝加工而成,并且其中所述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0005其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黑色粒子为色素用炭黑粒子。0006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的纺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分别干燥后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
8、混合料中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然后将所述混合物熔融纺丝。0007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65180,所述干燥后所述聚酯切片的含水量为30105以下。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熔融纺丝步骤中,对所述混合物的熔融温度为280300,纺丝速度为2800M/MIN3500M/MIN。0009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由重量份数不少于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10份的无机黑色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0份9份的色母粒说明书CN104213242A2/5页4经混合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再依次经切断、纺纱、织造、落水定型后制成,其中所述无机黑色粒子和色母粒二者重。
9、量份数之和不超过10份。0010本发明的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是由聚酯切片、色母粒以及无机黑色粒子混合后纺丝加工而成,由于加入的无机黑色粒子具有能迅速将太阳光中吸收的能量转化成热能的特点,因此采用该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加工而成的面料也具有良好的吸光发热效果,并且其吸热保温功能也不会随着常规洗涤和穿着而减弱甚至消失;无机黑色粒子的加入,还能够起到染色作用,使得纺丝加工后的纤维即呈现黑色或黑灰色,既而不需要再对纤维进行高温染色,而采用该纤维加工而成的面料也无需再进行针织染色即具有黑色或黑灰色,因而大大减少了纤维或织物后续染色而导致的大量的水资源的消耗及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染色处理而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
10、境的污染;其无机黑色粒子为色素用炭黑粒子,其着色稳定性好;并且其通过控制无机黑色粒子的重量配比,来控制纤维黑色色度,以满足不同色度或深浅面料的要求。附图说明0011图1为对面料进行吸热性能测试的示意图;图2为对面料进行保温蓄热性能测试的示意图。0012其中,1为试样台,2为试样固定装置,3为实施例中含黑色机能粒子面料,4为普通无黑色机能粒子对照黑色面料,5为100V500W聚光灯,6为卤素灯。具体实施方式0013实施例一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是由重量份数为95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的色素用炭黑粒子、重量份数为4份的色母粒经混合后纺丝加工而成,其具体的纺丝加工工艺为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的。
11、聚酯切片、色母粒以及色素用炭黑粒子干燥后混合,干燥温度为180,干燥后控制聚酯切片的含水量为30105以下,然后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在300的温度熔融再进行纺丝,纺丝速度控制在3100M/MIN。该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再依次经切断、纺纱、织造、落水定型后即制成吸光发热功能性面料。对该织物与普通的由非无机黑色粒子加工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纤维织物进行吸热性能测试,见图1,使用100V500W聚光灯,在距离样布50CM正上方照射,照射时间15分钟,实验室温度202,检测相同光照时间段后两种织物的表面温度并记录(见下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面料与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在同一测定时间的温度差最高达21,。
12、并且其温度差异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到5分钟后对照组和测试说明书CN104213242A3/5页5组温差趋于稳定,稳定在20左右,说明本实施例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较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好;再对本发明实施例面料进行蓄热性能测试,见图2,将面料固定在实验仪器上,在实验前先测试未经卤素灯照射的温度,然后打开卤素灯及秒表,分别记录面料纱线经过灯光照射后2分钟、4分钟、6分钟及照射灯关闭后的第8分钟、10分钟、12分钟的温度,得到表2,由表2可看出,本实施例含黑色机能粒子面料升温速度较快,共升温24,平均升温速度达到4/MIN;关闭卤素灯后本实施例含黑色机能粒子面料共降温156,平均降。
13、温26/MIN,因此本实施例含有黑色机能粒子面料温度并未发生大幅度的下降,表明具有较好的保温蓄热性能。0014实施例二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是由重量份数为90份的聚酯切片、重量份数为1份的色素用炭黑粒子以及重量份数为9份的色母粒经混合后纺丝加工而成,其具体的纺丝加工工艺为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的聚酯切片、色母粒以及色素用炭黑粒子干燥后混合,干燥温度为165,干燥后控制聚酯切片的含水量为30105以下,然后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在290的温度熔融再进行纺丝,纺丝速度控制在3050M/MIN。该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再依次经切断、纺纱、织造、落水定型后即制成吸光发热功能性面料。对该织物与普通的由非无机黑。
14、色粒子加工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纤维织物进行吸热性能测试,见图1,使用100V500W聚光灯,在距离样布50CM正上方照射,照射时间15分钟,实验室温度202,检测相同光照时间段后两种织物的表面温度并记录(见下表3),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面料与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在同一测定时间的温度差最高达204,并且其温度差异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到5分钟后对照组和测试组温差趋于稳定,稳定在20左右,说明本实施例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较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好;再对本发明实施例面料进行蓄热性能测试,见图2,将面料固定在实验仪器上,在实验前先测试未经卤素灯照射的温度,然后打开卤素灯及秒表,分别记录。
15、面料纱线经过灯光照射后2分钟、4分钟、6分钟及照射灯关闭后的第8分钟、10分钟、12分钟的温度,得到表4,说明书CN104213242A4/5页6由表4可看出,可以看出在前6分钟内本实施例含黑色机能粒子面料升温速度较快,共升温234,平均升温速度39/MIN,卤素灯关闭后面料共降温153,平均降温速度为255/MIN,面料温度并未发生大幅度的下降,表明具有较好的保温蓄热性能。0015实施例三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其是由重量份数为98份的聚酯切片、和重量份数为2份的色素用炭黑粒子经混合后纺丝加工而成,其具体的纺丝加工工艺为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的聚酯切片、色母粒以及色素用炭黑粒子干燥后混合,干燥温。
16、度为173,干燥后控制聚酯切片的含水量为30105以下,然后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在280的温度熔融再进行纺丝,纺丝速度控制在3100M/MIN。该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再依次经切断、纺纱、织造、落水定型后即制成吸光发热功能性面料。对该织物与普通的由非无机黑色粒子加工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纤维织物进行吸热性能测试,见图1,使用100V500W聚光灯,在距离样布50CM正上方照射,照射时间15分钟,实验室温度202,检测相同光照时间段后两种织物的表面温度并记录(见下表5),由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面料与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在同一测定时间的温度差最高达209,并且其温度差异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到5分。
17、钟后对照组和测试组温差趋于稳定,稳定在20左右,说明本实施例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较普通对照组黑色面料的光照吸热性能好;再对本发明实施例面料进行蓄热性能测试,见图2,将面料固定在实验仪器上,在实验前先测试未经卤素灯照射的温度,然后打开卤素灯及秒表,分别记录面料纱线经过灯光照射后2分钟、4分钟、6分钟及照射灯关闭后的第8分钟、10分钟、12分钟的温度,得到表6,由表6可看出在前六分钟内本实施例含有黑色机能粒子面料升温速度较快,共升温204,平均升温速度达到34/MIN;卤素灯关闭后本实施例含有黑色机能粒子面料共说明书CN104213242A5/5页7降温99,平均降温165/MIN,本实施例含有黑色机能粒子的面料温度并未发生大幅度的下降,表明具有较好的保温蓄热性能。说明书CN104213242A1/1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32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