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14461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4936.9

申请日:

2003.11.13

公开号:

CN1576765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C 1/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SPX冷却技术有限公司,德国拉廷根变更后权利人:SPX冷却技术有限公司,德国拉廷根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拉廷根变更后权利人:德国拉廷根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斯必克冷却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0423|||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SPX制冷技术公司 地址: 美国堪萨斯州变更后权利人:SPX冷却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德国拉廷根登记生效日:2009.10.23|||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巴尔克-迪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联邦德国奥伯豪森变更后权利人:SPX制冷技术公司 申请人地址:美国堪萨斯州登记生效日:2007.2.1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8C1/02

主分类号:

F28C1/02

申请人:

巴尔克-迪尔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汉斯·格奥尔格·施赖; 约翰内斯·居特纳

地址:

联邦德国奥伯豪森

优先权:

2003.07.10 EP 03015751.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武玉琴;顾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方法和一装置,用于进风区中空气的导流,进风区由处于支承结构上面的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空间构成,空气冷凝设备由基本上垂直流过的和基本上利用致冷元件设置在一平面上的冷凝组件组成,用于冷却过程废气和透平废气。为避免由侧风引起的干扰影响,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可以安装在进风口的区域内和/或者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底部附近。静止式或者活动式安装的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可以是钢结构方式或者由其他适用的材料,如帆布、塑料-或者木结构构成。在活动式安装的挡风墙的情况下,可以自动或者手动与当时的风况相配合。具有优点的是,这种挡风墙由隔声材料构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影响进风区中空气流动状态的方法,进风区由处于支承结构件上面的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空间构成,空气冷凝设备由基本上垂直流过的和基本上利用致冷元件设置在一平面上的冷凝组件组成,优选在顶盖式结构中用于冷却过程废气和透平废气,其特征在于,为影响流动在进风空间的内部使用至少一个隔板。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板由至少一个挡风墙构成。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影响流动状态使用的挡风墙在进风区内部在排风扇-进风口高度上悬挂式设置在由各冷凝组件构成的排的部分或者整个长度和/或者宽度上。

4.
  按权利要求1-3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进风区内空气流动状态的挡风墙与冷凝组件下面进风区净高度相比具有从1/(N-2)到1/N的垂直延伸,其中N=在流动方向上的连续组件的数量。

5.
  按权利要求1和2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进风区内空气流动状态的挡风墙安装在高出进风区底部最高不超过2m的底部附近。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在高出进风区底部最高不超过2m的底部附近的挡风墙,具有在冷凝组件下面进风区的净高度最大1/4的垂直延伸。

7.
  按权利要求5和6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空气流动状态的挡风墙设置在冷凝组件下面进风区的一部分或者整个长度和/或者宽度上。

8.
  按权利要求1-7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挡风墙为钢结构。

9.
  按权利要求1-7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挡风墙由适用的材料,如帆布、塑料-或者木结构构成。

10.
  按权利要求1-9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挡风墙可安装成静止式。

11.
  按权利要求1-9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挡风墙可安装为活动式。

12.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活动式挡风墙可安装为卷帘门或者百叶窗式。

13.
  按权利要求11和12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活动式挡风墙可以自动或者手动控制。

14.
  按权利要求1-13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流动状态的挡风墙由隔声材料构成。

15.
  一种用于影响进风区中空气流动状态的装置,进风区由处于支承结构上面的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空间构成,空气冷凝设备由基本上垂直流过的和基本上设置在一平面上的冷凝组件组成,用于冷却过程废气和透平废气,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隔板构成。

16.
  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由至少一个挡风墙构成。

17.
  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在排风扇-进风口的高度上悬挂式设置在由各冷凝组件构成的排的一部分或者整个长度和/或者宽度上。

18.
  按权利要求16和17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与冷凝组件下面进风区净高度相比具有从1/(N-2)到1/N的垂直延伸,其中N=在流动方向上的连续组件的数量。

19.
  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安装在高出进风区底部最高不超过2m的底部附近。

20.
  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具有在冷凝组件下面进风区的净高度最大1/4,最好1/N的垂直延伸。

21.
  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设置在进风区内由各冷凝组件构成的排的一部分或者整个长度和/或者宽度上。

22.
  按权利要求15-21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为钢结构。

23.
  按权利要求15-21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由适用的材料,如帆布、塑料-或者木结构构成。

24.
  按权利要求15-23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可安装为静止式。

25.
  按权利要求15-23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可安装为活动式。

26.
  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式挡风墙可安装为卷帘门或者百叶窗式。

27.
  按权利要求25和26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式挡风墙可以自动或者手动控制。

28.
  按权利要求15-27之一或多条所述的挡风墙,其特征在于,该挡风墙由隔声材料构成。

说明书

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一装置,用于进风区中空气的导流,进风区由处于支承结构上面的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空间构成,空气冷凝设备由基本上垂直流过的和基本上利用致冷元件设置在一平面上的冷凝组件组成,优选在顶盖式结构中用于冷却过程废气和透平废气。致冷元件也可以平面设置。
背景技术
冷却透平废气或者过程废气的空气冷凝设备一般由同类型的组件组成,它们基本上分成多排并排和前后平行设置在棋盘形的平面上。这种设备一般在其下面空间上构成进风区的支承结构件上加高。每个组件具有排风扇,它抽入在支承结构下面流过的冷却空气,并基本上垂直输送过致冷元件。为了正常工作,所有排风扇应输送相同的风量,以保持基础冷凝效率。为此组件这样设置在支承结构上,使其尽可能地各面都能流入均匀的冷却空气。
在侧风时,空气优先从一个方向流过冷凝设备,并干扰组件下面进风区内的流动场。因此,需要密切关注部分设备中会导致冷凝效率降低的冷却空气量的减少。经验表明,特别是处于外面的,靠近风的组件特别不利,因为这里出现冷却空气的最大流动速度。其后果是,空气冷凝器常常不再能够保证透平出口上要求的真空压力,导致发电厂能量损失。在不利的条件下这样提高废气压力,以至于为保护透平机不得不采用紧急停机的办法。无论是降低效率还是发电厂完全停机,对经营者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
为避免这个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公知在冷凝设备的周围或者外面采用挡风墙、隔断墙或者细网眼的栅栏。它们的作用是阻断流过的风,并在冷凝组件的下面形成无干扰的空气流动场。这些解决办法的缺点是成本高以及增加了冷却空气的流动阻力,而这种阻力只有通过提高冷却排风扇的能量消耗才能补偿。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地方的特殊性不允许对冷凝设备进行改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避免所述缺点情况下,消除或者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侧风的消极影响。该目的依据本发明由此得以实现,即在处于支承结构上面的冷凝设备下面构成进风区的空间内安装隔板。作为隔板,可以使用用于导流的墙,即所谓的挡风墙。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空气冷凝设备,由每排各带有六个冷凝器单元的四排冷凝器组成,其中示出挡风墙的优选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方面,墙“A”和“B”在排风扇-进风口的高度上悬挂式设置在组件排的整个长度或者宽度上,其中,该挡风墙阻断空气流的深度取决于其后面组件的数量。与钢结构件下面的净高度相比,“A”情况下挡风墙阻断的高度在1/(N-1)和1/N之间,其中“N”=在风向上的连续组件的数量。在六个或者多于六个组件的情况下,如挡风墙“B”的情况下,阻断提高到1/(N-2)。
与外面的排风扇相关,墙“A”和“B”使排风扇冷却空气进口下面涌来的空气积聚起来,并因此改善空气的供给。由此以具有优点的方式甚至可以利用风中含有的运动能量。试验令人意外地表明,挡风墙的优化设置不会产生排风扇额外的压力损失,而是相反,确保组件按趋势地改善供给。因为挡风墙几乎仅阻断冷却空气流的横截面部分,也就是相当于分摊到组件上的冷却空气流部分,所以处于阻断墙后面的组件没有或者仅受到很小的影响。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底部上的较小高度上安装另一挡风墙“C”,它可保证直接处于上部隔离墙“A”和“B”后面的组件更好地供给空气。安装在底部附近的该挡风墙“C”的高度最好为支承结构件净高度的1/N,最大1/4。优选的底部距离约为1m,但是,在相应的设备规格上,为更加简单地维护设备可以提高到2m左右。该底部墙“C”给予在组件下面流动的冷却空气具有优点的上升分量。使用这种靠近底部的挡风墙取决于当地的情况,特别是主要风向。
挡风墙“A”,“B”和“C”可以是钢结构件,但是其他材料也可以适用,如帆布、塑料或者木结构。这些墙可以安装成静止式或者活动式,例如以卷帘门或者百叶窗的方式。挡风墙地活动式安装可以与当时的风况,特别是风向和风速相配合。这种活动式墙的风况配合性可以是自动的或者手动完成的。具有优点的是,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可以用隔声材料构成,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空气冷凝设备的噪音。
具有优点的是,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不仅可以直接设置在新建空气冷凝设备上,而且也可以后续加装在现有的冷凝设备上。
参考符号表
A  悬挂式挡风墙
B  悬挂式挡风墙
C  底部附近的挡风墙
W  风向

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冷凝设备中导流的方法和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方法和一装置,用于进风区中空气的导流,进风区由处于支承结构上面的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空间构成,空气冷凝设备由基本上垂直流过的和基本上利用致冷元件设置在一平面上的冷凝组件组成,用于冷却过程废气和透平废气。为避免由侧风引起的干扰影响,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可以安装在进风口的区域内和/或者空气冷凝设备下面的底部附近。静止式或者活动式安装的依据本发明的挡风墙可以是钢结构方式或者由其他适用的材料,如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