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71560.2 (22)申请日 2018.11.19 (71)申请人 唐立 地址 419399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 团结街十组 (72)发明人 唐立 (51)Int.Cl. A23F 3/14(2006.01) A23F 3/06(2006.01) A23F 3/08(2006.01) A23F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 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将银杏茶叶制备成特定。
2、的原 料茶, 再与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增强效 果, 维生素C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保护其原香 味, 同时其酸性还能降低银杏叶的腥味, 提高茶 叶口感, 在发花前加入一定的发酵液, 由茶叶提 取物、 聚乙二醇等组成, 能够进一步刺激冠突散 囊菌的生长和抗性, 使其耐受银杏叶中的易挥发 成分, 促进其生产速度, 同时降低其发酵环境要 求, 节约成本;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制备手段, 得到 一种制备方法简单、 可控性高且发花效果好的银 杏叶复配茯砖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9198095 A 2019.01.15 CN 109198095 A 1.一种复配银杏茯砖茶的。
3、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用蒸汽熏蒸, 温度为78- 98, 汽蒸时间8-28min;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25-35条件下渥堆5-15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 控制在75-85%,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78-98, 汽蒸时间6-16min;经二次汽蒸 后的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1%-3%;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2-6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4-11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可。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特制银杏叶原 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质量比例依次为1:0.2-0.3:0.02-0.06:0.01-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特制银杏叶原 料茶制备方法如下: (1) 采摘银杏叶、 摊在竹筛上, 按鲜叶质量的5-15%喷洒水, 边洒边翻动,使银杏叶两面 沾水; (2) 将上述银杏叶杀青2-5min, 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80-100, 使杀青叶的含水量在 45-50%; 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采用揉捻机,揉捻2- 6min; (3) 将揉捻后的银杏叶码堆, 。
5、高度40-120cm,并加盖湿布, 在室温25-35, 相对湿度75- 85%条件下,渥堆6-15h; (4) 渥堆后的银杏叶进行解块后, 进行烘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烘焙方法如 下: 当焙帘温度达到65-75时, 撒第一层银杏叶茶坯, 厚度2-4cm,干燥0.5-1.5小时撒第 二层, 厚度1-3.5cm,重复该操作加到4-6层; 加完后, 干燥2-4小时, 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层,并继续升火烘焙2-4小时, 使 各层茶叶干燥, 含水率控制在11%以下时下焙, 停止加热, 摊凉至室温; (3) 烘焙干燥后的银杏叶原料茶采取破碎机破。
6、碎成不规则桑条 ,长度控制在1 .5- 4.5cm, 装袋,得到银杏叶原料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液由茶叶 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6:0.01-0.03:10-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茶叶提取物制 备方法如下: 取茶叶适量, 加入相当于茶叶质量2-4倍量的水, 加入碱调节剂, 调节pH值为7-8, 加热 保温至50-60, 加入纤维素复合酶, 酶解3-6小时, 加热至溶液沸腾, 保持5-10分钟, 冷却过 滤,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7、15-1.25 (50-60检测) ; 加入乙醇溶液, 至乙醇浓度为80%, 搅拌1- 3小时, 静止12小时, 过滤得沉淀物, 干燥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银杏茯砖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筑制成长方形 茶砖重量为0.5-1kg, 筑制时茶砖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 角打入茶砖5-8cm, 抽出钢针形 成4个通气孔,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8095 A 2 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属于生活品和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 是我国的。
8、瑰宝, 珍稀可贵, 被誉为地球的 “长寿树” 、“活化石” 。 银杏叶中含有天然活性黄酮及苦内酯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份, 具有溶解胆固醇, 扩 张血管的作用, 对改善脑功能障碍、 动脉硬化、 高血压、 眩晕、 耳鸣、 头痛、 老年痴呆、 记忆力 减退等有明显效果。 其防病、 治病、 健身的价值在明代 本草纲目 中早有记载。 经国家卫生 部门检测证明: 饮用银杏茶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 减少体内 贮存脂肪的作用。 对于高血脂的调节、 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 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减肥等有良好的功效, 是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的理想饮品, 是目前世界 公。
9、认的治、 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理想的药物成份。 0003 茯砖茶, 属黑茶、 也称发酵茶始祖。 据史书记载第一块茯砖茶诞生于陕西咸阳泾阳 县, 湖南茯茶泰斗施兆鹏先生为陕西咸阳茯砖茶题字 “茯茶之源” 。 制作茯砖茶最早原料来 自陕西、 四川, 由于后期消费需求猛增, 陕西、 四川原料以无法满足加工需求, 才引进湖南的 黑毛茶作为茯砖茶的原料。 由于茯砖内有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 干嗅有菌花清香, 可促进 茶叶中各种有机物质的转化, 提高茶叶品质, 经科学研究发现, 长期饮用茯茶, 茯砖茶中内 含有物质丰富, 其主要成份是黄酮类、 茶多酚类、 生物碱、 氨基酸、 蛋白质、 维生素、 微量元素 及。
10、大量的茯茶素, 其中茯茶素由茂盛生长于茯砖中的冠突散囊菌产生, 具有降低人体血脂、 血糖、 胆固醇的功效, 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人体体质, 延缓衰老等功效。 0004 目前市面上现在已经有银杏茶及系列饮料, 在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银杏叶 本身具有草腥味、 苦味和涩味, 使得现有的银杏茶以及根据银杏叶制备的饮品在口感上普 遍存在草腥味等缺陷, 限制了银杏茶以及相关银杏叶饮料产业的推广应用; 茯砖茶在制备 过程中, 发花时间长, 且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 过程控制难度大, 产业化度不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复配银杏茯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 本发明。
11、的生产方法, 能够彻底祛除银杏叶的腥味, 并且制备过程简单可控, 尤其是发花工序 得到很好的控制。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 实施方案如下: 一、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用蒸汽熏蒸, 温度为78- 98, 汽蒸时间8-28min。 0007 优选的, 所述的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质量比例依次为 1:0.2-0.3:0.02-0.06:0.01-0.03。 0008 优选的, 所述的特制银杏叶原料茶制备方法如下: 1、 采摘银杏叶、 摊在竹筛上, 按鲜叶质量的5-15%喷洒水, 边洒边翻动,使银杏叶两面沾 说 明 书 1/。
12、5 页 3 CN 109198095 A 3 水。 0009 2、 将上述银杏叶杀青2-5min,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80-100, 使杀青叶的含水量 在45-50%;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采用揉捻机,揉捻2- 6min。 0010 3、 将揉捻后的银杏叶码堆, 高度40-120cm间,并加盖湿布, 在室温25-35, 相对湿 度75-85%条件下,渥堆6-15h。 0011 4、 渥堆后的银杏叶进行解块后, 进行烘焙。 0012 优选的, 所述的烘焙方法如下: (1) 当焙帘温度达到65-75时, 撒第一层银杏叶茶坯, 厚度2-4cm,干燥0.5-1.5小时撒 第二层, 厚度1-3.5cm,重复。
13、该操作加到4-6层。 0013 (2) 加完后, 干燥2-4小时, 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层,并继续升火烘焙2-4 小时, 使各层茶叶干燥, 含水率控制在11%以下时下焙, 停止加热, 摊凉至室温。 0014 (3) 烘焙干燥后的银杏叶原料茶采取破碎机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度控制在1.5- 4.5cm, 装袋,得到银杏叶原料茶; 二、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25-35条件下渥堆5-15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 控制在75-85%,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15 三、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78-98, 汽蒸时间6-16min;经二次 汽蒸后的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14、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1%- 3%。 0016 优选的, 所述的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 例为1:0.1-0.6:0.01-0.03: 10-30。 0017 优选的, 所述的茶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取茶叶适量, 加入相当于茶叶质量2-4倍量的水, 加入碱调节剂, 调节pH值为7-8, 加热 保温至50-60, 加入纤维素复合酶, 酶解3-6小时, 加热至溶液沸腾, 保持5-10分钟, 冷却过 滤,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 (50-60检测) ; 加入乙醇溶液, 至乙醇浓度为80%, 搅拌1- 3小时, 。
15、静止12小时, 过滤得沉淀物, 干燥即可。 0018 优选的, 所述的发酵液制备方法如下: 将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水混合, 加热至40-60, 搅拌, 加入冠突散囊菌混合, 继续恒 温搅拌5-15小时, 过滤, 即可。 0019 优选的, 所述的筑制成长方形茶砖重量为0.5-1kg, 筑制时茶砖四角分别用5寸钢 针按45 角打入茶砖5-8cm, 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0020 四、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2-6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4-11天发花培养冠突散 囊菌, 即可。 0021 本发明的特点有: 1、 本发明中的银杏叶原料茶叶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得到, 将特制的银。
16、杏原料茶与黑茶 混合, 其中加入西黄蓍胶和维生素C作为辅助材料, 促使两种物料有机结合, 在蒸汽熏蒸过 程, 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西黄蓍胶借助蒸汽能够进入茶叶的被表面, 起到保护和柔 化效果, 增加结合性能以及成型效果, 同时减少银杏叶的苦涩味, 提高茶香味; 本发明中的 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保护银杏叶在制备过程中不被氧化, 提高整个复配茶叶的 原香味, 同时其酸性能够减少银杏叶腥味等不良味道。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198095 A 4 0022 2、 本发明还通过加入特定的发酵液, 采用酶解以及醇沉等手段得到茶叶中的多糖 类物质, 在聚乙二醇的刺激下,。
17、 冠突散囊菌对银杏叶中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在茶多糖 的促进下快速生长, 缩短发花时间, 同时还能降低其环境要求。 0023 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方法得到一种味道好, 制备方法简单的银杏复配茶。 0024 2.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易, 稳定可控, 能够缩短发花时间, 提高工艺的可控性, 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要点, 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发明进一步详述, 但是下 述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0026 实施例1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
18、混合, 用蒸汽熏蒸, 质量比例依 次为1:0.25:0.04:0.02, 温度为90, 汽蒸时间20min。 0027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30条件下渥堆10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 制在80%,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28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90, 汽蒸时间10min;经二次汽蒸后 的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例 为1:0.35:0.02:20;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1.1。 0029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4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8天发花培。
19、养冠突散囊菌, 即 可。 0030 实施例2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用蒸汽熏蒸, 质量比例依 次为1:0.2:0.02:0.01, 温度为80, 汽蒸时间30min。 0031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25条件下渥堆6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制 在75%,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32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80, 汽蒸时间5min;经二次汽蒸后的 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例为 1:0.1:0.0。
20、1:10;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2%。 0033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3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5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 可。 0034 实施例3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用蒸汽熏蒸, 质量比例依 次为1:0.3:0.06:0.03, 温度为100, 汽蒸时间30min。 0035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35条件下渥堆15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 制在85%,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198095 A 。
21、5 0036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100, 汽蒸时间15min;经二次汽蒸后 的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例 为1:0.6:0.03:30;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2.6%。 0037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5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10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可。 0038 对比实施例1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银杏叶原料茶用蒸汽熏蒸, 温度为90, 汽蒸时间20min。 0039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30条件下渥堆10h, 利用超声波。
22、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 制在80%,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40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90, 汽蒸时间10min;经二次汽蒸后 的原料茶喷洒发酵液, 发酵液由茶叶提取物、 聚乙二醇、 冠突散囊菌、 水组成, 组成质量比例 为1:0.35:0.02:20; 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发酵液的质量为二次汽蒸后原料茶的2%。 0041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4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8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 可。 0042 对比实施例2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特制银杏叶原料茶、 普通黑茶、 西黄蓍胶、 维生素C混合, 用蒸汽熏蒸, 质。
23、量比例依 次为1:0.25:0.04:0.02, 温度为90, 汽蒸时间20min。 0043 2、 汽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30条件下渥堆10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 制在80%,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44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90, 汽蒸时间10min;经二次汽蒸后 的原料茶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0045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4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8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 可。 0046 对比实施例3 一种复配银杏叶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1、 将银杏叶原料茶用蒸汽熏蒸, 温度为90, 汽蒸时间20min。 0047 2、 汽。
24、蒸后的原料茶在室温30条件下渥堆10h, 利用超声波加湿器使相对湿度控 制在80%, 渥堆过程1.1小时翻堆一次。 0048 3、 将渥堆后的原料茶再次熏蒸,蒸汽温度为90, 汽蒸时间10min;经二次汽蒸后 的原料筑制成长方形茶砖。 0049 4、 筑制后的茶砖码堆4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8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即 可。 0050 1、 冠突散囊菌考察 按照实施例1-3 和对比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 制备茯砖茶, 分别取各实施例干茶10g, 按照GB4789.15的检测方法, 检测其冠突散囊菌数, 结果如下: 时间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 菌数2。
25、.71062.51062.41062.01051.91051.3104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198095 A 6 2、 口感考察 取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3所得的银杏茯砖茶, 按照GB/T 9833.3-1988中的评判方 法, 以形状规格、 色泽、 发花等情况以及在每块茯砖茶的不同部位取50g左右具有代表性的 碎块, 敲散后混匀, 取5g加入审评杯中, 用沸水冲泡至满, 随即加盖, 浸泡8min后, 将茶汤倒 入审评碗中, 嗅香气、 评汤色、 尝滋味、 看叶底。 选取10名专业评茶师, 进行考评, 以外形30 份, 内质70分的标准评判, 取十人平均分, 结果如下: 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3 分数96.195.494.873.773.264.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本发明的复配银杏叶茯砖茶制备方法简单, 在发花和口感方 面具有显著优势。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19809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