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14206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32332.X

申请日:

20180927

公开号:

CN109198620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33/00,A23L33/21,A23L33/15,A23L33/16,A23P10/28

主分类号:

A23L33/00,A23L33/21,A23L33/15,A23L33/16,A23P10/28

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田洋,盛军,宋爽,陆洋,罗泽锋,李云龙,陶亮,黄艾祥,龚加顺,和劲松,郝淑美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优先权:

CN20181113233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填充剂为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按质量比2:1混合,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按质量比为1:1混合;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辣木籽清洗去皮、高压灭菌、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辣木籽发酵、打粉、称取压片;本发明制备的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能去除凝集素,保留辣木籽中的营养成分,使其容易被吸收,还添加了其他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片剂方便携带、食用、有果味、可咀嚼。

权利要求书

1.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其特征在于,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其中β-环状糊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菊粉的质量比为1: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辣木籽清洗、去皮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加水浸泡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加水煮沸30分钟,冷却后沥干、去皮、破瓣;步骤2:高压灭菌将辣木籽放入聚丙烯盒中,包裹好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取出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冷却至室温;步骤3: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辣木籽发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使管壁破裂,用镊子敲下破裂处,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用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转移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转接二代恢复活力,再接种到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12小时后,溶解于纯净水中,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含有80~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轻轻摇晃均匀,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5℃下发酵48小时,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步骤4:打粉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再冻干48小时,将冻干的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步骤5:称取、压片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过100目筛后,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压片时加入硬脂酸镁,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趋突出,普遍存在钙、铁、钾、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的现象;辣木被西方科学家誉为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件珍贵礼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是发达国家素食者的理想食物,也是贫穷地区人类的天然营养库,随着人们对辣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充分认识,辣木越来越被重视,近几年,我国引进并开始大量种植辣木。

辣木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区,现己成为阿拉伯、东南亚、非洲地区的常见树种,太平洋、加勒比海群岛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己知的辣木品种有14种,其中印度辣木树和非洲辣木树主要供食用,由于辣木独特的抗癌、消炎、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保肝等功效,许多国家都在对辣木进行深入研究,在辣木的种植、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方面进展明显,印度、巴基斯坦、危地马拉等国通过研究发现辣木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在美国有以辣木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及茶包上市;2014年4月11日,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辣木合作是中-古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辣木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国内如海南、福建、广东、四川及云南省逐渐引进辣木并大力发展辣木产业,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辣木产品逐渐被重视,了解辣木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对辣木食品的开发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辣木作为一个外来引进栽培的物种,目前尚未被大众所熟识,而有关鲜食辣木的报道比较少,但在国外却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还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强化剂使用,能够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使用食品强化剂,可以在合理科学的消费下,有效地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状况;辣木种子提取物具有抗肝脏组织化的效果,在大鼠实验中,通过抑制CCL4(诱导大鼠肝脏组织化)起到了显著的保肝效果;目前对辣木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在辣木高效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辣木产品研发及其功效评价等方面,现有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和不足,不能满足辣木消费市场的需求,影响了辣木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辣木制品逐渐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辣木有独特的风味且接受度低,新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危害仍然不确定且辣木原料昂贵,所以辣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差;作为新型产品,辣木深加工作为补充材料降低价格并充分利用营养,其研究和开发潜力巨大。

丹贝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发酵食品,少孢根霉菌是丹贝的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株,Hesseltine在大豆内检验出包含抗营养物质,其中有些能够阻碍少孢根霉繁殖和蛋白酶的合成,所以,在生产豆类丹贝时,大部分都将其用大量水浸泡,此办法可以减少其中的抑制物,让其失去活性,保证确保根霉可以正常繁殖。

辣木籽营养成分丰富,凝集素含量高、口感差,营养不易被直接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日常食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辣木籽凝集素高,营养成分不易被直接吸收的问题,并且能增加可溶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片剂携带和食用方便、质量稳定、营养价值高、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对辣木籽利用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剂为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其中β-环状糊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2:1。

进一步的,所述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菊粉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了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辣木籽清洗、去皮

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加水浸泡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加水加热煮沸30分钟,冷却后沥干、去皮、破瓣;

步骤2:高压灭菌

放入聚丙烯盒中,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取出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辣木籽发酵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使管壁破裂,用镊子敲下破裂处,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用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转移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转接二代恢复活力,再接种到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12小时后,溶解于纯净水中,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含有80~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

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轻轻摇晃均匀,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5℃条件下发酵48小时,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

步骤4:打粉

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再冻干48小时,将冻干的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

步骤5:称取、压片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过100目筛后,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压片时加入硬脂酸镁,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每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⑴去除凝集素,保留辣木籽中多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和蛋白质,使其他营养成分容易被直接吸收;⑵增加了可溶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⑶富含菊粉、钙质、维生素C营养成分,能达到润肠通便、软化血管、补钙、补充维生素C的效果,营养价值高,对辣木籽的利用率高;⑷辣木籽压制成片剂,方便携带、食用、有果味、可咀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中的填充剂为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其中β-环状糊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2:1。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中的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菊粉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辣木籽清洗、去皮

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淘洗干净,加水浸泡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加水加热煮沸30分钟,冷却至不烫手后沥干、去皮、破瓣;

步骤2:高压灭菌

将辣木籽放入聚丙烯盒中,包裹好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取出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辣木籽发酵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使管壁破裂,用镊子敲下破裂处,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用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全部转移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转接二代恢复活力,再接种到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12小时后,溶解于纯净水中,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含有80~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

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轻轻摇晃均匀,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5℃条件下发酵48小时,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

步骤4:打粉

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再冻干48小时,将冻干的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

步骤5:称取、压片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1%,过100目筛后,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压片时加入硬脂酸镁,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每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液,发酵前后辣木籽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如表1所示,营养成分含量高。

表1少孢根霉菌发酵前后辣木籽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

检测项目 单位 发酵前检测结果 发酵后检测结果 十四烷酸(肉豆蔻酸) % 0.11 0.12 十六烷酸(棕榈酸) % 5.49 5.72 顺-9-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 % 1.11 1.26 十七烷酸 % 1.11 0.11 十八烷酸(硬脂酸) % 5.47 5.58 顺式-9-十八碳烯酸(油酸) % 73.95 67.54 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 % 0.61 0.69 二十烷酸(花生酸) % 3.48 3.6 顺式-11-碳烯酸(花生油酸) % 2.28 2.37 顺-13-二十二碳烯酸(芥酸) % 6.42 6.38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是由于去壳的辣木籽可能接触到霉菌或者耐高温的真菌孢子,霉菌和真菌孢子不能通过蒸煮除去,且在发酵过程中,遇到适宜条件会重新生长繁殖,造成杂菌污染,影响辣木籽丹贝粉的品质和安全性,在接种少孢根霉菌前进行121℃高压灭菌15分钟,杀死大部分真菌孢子,提高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品质。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少孢根霉菌发酵能降低辣木籽苦涩味,改善口感,增加有益成分如可溶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去除凝集素;发酵时间过短,会造成辣木籽丹贝发酵不充分,各种营养物质转换率低,辣木籽的苦涩味降低不明显;发酵时间过长,会造成过度发酵,各种营养物质被消耗,降低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品质,造成原料浪费,所以确定发酵时间为48小时,白色菌丝长满,为最佳发酵时间。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糖粉作为矫味剂和粘合剂,可以改善口感,增加风味,还能增加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硬度,提高成型性;填充剂用来填充片剂体积,对辣木籽丹贝粉的苦涩味具有掩盖作用,填充剂中的β-环状糊精可以包络化合物分子,增加片剂中各物质稳定性,能长期保持营养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填充剂中的玉米淀粉和β-环状糊精配合使用,减少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糊口感;膳食纤维可以提高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外观完整度,也可以提升其润肠的功效;维生素C具有淡淡酸味,可以做矫味剂,增加风味,也能增加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功能性;磷酸氢钙作片剂崩解剂、油脂吸收剂和稳定剂,兼具补钙功能;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减小了物料和压片机器间的粘冲,使下料顺畅,提高物料流动性,增加片剂完整性,使片剂表面光滑,若在物料混合时加入混合,会被填充剂中的β-环状糊精包裹,起不到润滑作用,所以在压片时加入,效果最好,若混合时间过长,还会使片剂成型后出现褐色斑点,影响片剂品质。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验说明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组方配比的合理性:

1感官评价

产品感官由口感、风味、组织状态3部分组成,总分100分,每组产品有5位品评员进行打分,产品的最终得分为:品评员的评分的平均分。

评定标准见表2:

表2感官评分标准

2实验方法及结果

2.1辣木籽丹贝粉含量的确定

辣木籽丹贝粉具有苦涩味,对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有较大影响,固定磷酸氢钙添加量5%,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硬脂酸镁添加量1%,以辣木籽丹贝粉含量分别为10%、15%、20%、25%、30%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如表3,

表3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单因素

组别 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 感官评分 1 10 67.40 2 15 70.20 3 20 76.80 4 25 71.20 5 30 65.40

辣木籽丹贝粉具有苦涩味、口感差,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过多,会使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苦涩味加重,增加生产成本,若添加过少,又难以达到预期保健效果,由表3可得,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在20%时口感最好,因此选择17%、20%、23%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2.2糖粉含量的确定

用糖粉做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调味剂,甜度合适,风味适中,确定以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20%,磷酸氢钙添加量5%,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硬脂酸镁添加量1%,对20%、25%、30%、35%、40%的糖粉用量进行实验,通过感官评分得出糖粉的最佳使用量,实验结果如表4,

表4糖粉用量对片剂风味的影响

组别 糖粉/% 风味 评分 1 20 甜味很弱,苦涩感强 65.20 2 25 甜味一般,较低苦涩味 70.20 3 30 甜味适中,微弱苦涩味 76.20 4 35 甜味较大,无苦涩味 73.40 5 40 甜味很大,无苦涩味 72.60

糖粉添加量是影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口感、风味、成型率的重要因素,添加过多影响口感,太少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会有苦涩味并且片剂成型率差,由表4可知:在糖粉含量在30%时,甜度刚好,苦涩味微弱,因此选择28%、30%、32%糖粉添加量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2.3填充剂含量的确定

填充剂对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起到填充作用,提高其成型性,增加外观完整度,改善可压性,起到包裹作用;选用玉米淀粉和β-环状糊精做填充剂,但β-环状糊精的可压性比玉米淀粉高,玉米淀粉添加量过多会影响成型性,通过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不同质量比例进行实验,

表5填充剂配比

由表5可得:选用β-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例为2:1效果最佳,确定以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20%,糖粉添加量30%,磷酸氢钙添加量5%,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硬脂酸镁添加量1%,再以15%、20%、25%、30%、35%填充剂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如表6,

表6填充剂添加量感官评价

组别 添加量/% 感官评分 1 15 65.80 2 20 70.40 3 25 76.40 4 30 72.40 5 35 68.60

填充剂添加量影响着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和组织状态,还起到填充作用,根据感官评分,填充剂添加量25%得分最高,因此选择24%、25%、26%填充剂添加量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2.4维生素C添加量的确定

维生素C具有减少皮肤黑色素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牙龈出血、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的生理功能,确定以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20%,糖粉添加量30%,填充剂添加量25%,磷酸氢钙使用量添加量5%,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硬脂酸镁添加量1%,用2%、5%、8%、12%、15%维生素C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如表7,

表7维生素C添加量感官评价

维生素C可以改善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增加风味,由表7可知,维生素C添加量在9%时效果最好,因此,选择8%、9%、10%维生素添加量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3正交实验及最优方案论证实验

3.1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辣木籽丹贝粉、糖粉、填充剂、维生素C添加量四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工艺,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配方,

表8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9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正交实验结果

本实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各因素平均值及极差的大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影响因素大小和最佳配方,从表9可以看出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B糖粉添加量>A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D维生素C添加量>C填充剂添加量。

通过表9的K值可得理论最佳组合是A2B3C3D2,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糖粉添加量为32%,填充剂添加量为26%,维生素C添加量为9%,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膳食纤维添加量为7%,硬脂酸镁添加量为总物料质量的1%;从感官得分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6得分最高,实际最佳组合为A2B3C1D2,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糖粉添加量为32%,填充剂添加量为24%,维生素C添加量为9%,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膳食纤维添加量为9%,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

3.2最优方案论证实验

将理论最佳组合和实际最佳组合的产品作比较实验,由5位评定人员根据感官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评分,逐个进行,以免评定人员之间相互影响,互相误导,最后取平均值,结果详见表10,

表10比较实验

最优组合 综合评分 理论最佳组合A2B3C3D2 91.40 实际最佳组合A2B3C1D2 87.20

由表10可知理论最佳组合A2B3C3D2综合得分高于实际最佳组合A2B3C1D2,因此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3D2,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糖粉添加量为32%,填充剂添加量为26%,维生素C添加量为9%,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膳食纤维添加量为7%,硬脂酸镁添加量为1%。

4结论

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最佳方案论证实验最终得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最佳工艺配方为辣木粉20%、糖粉32%、填充剂26%、膳食纤维7%、维生素C9%、磷酸氢钙5%,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1%。

实验制得的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口感舒适、酸甜适中、营养丰富、表面光滑、硬度适中、色泽洁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32332.X (22)申请日 2018.09.27 (71)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黑龙潭 云南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田洋 盛军 宋爽 陆洋 罗泽锋 李云龙 陶亮 黄艾祥 龚加顺 和劲松 郝淑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23L 33/00(2016.01) A23L 33/21(2016.01) A23L 33/15(2016.01。

2、) A23L 33/16(2016.01) A23P 10/28(2016.01) (54)发明名称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 其制备方法,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组方配比按 质量百分比计为: 辣木籽丹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C9、 磷酸氢 钙5、 硬脂酸镁1, 填充剂为-环状糊精和玉 米淀粉按质量比2: 1混合, 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 纤维和菊粉按质量比为1:1混合; 辣木籽复合营 养素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辣木籽清 洗去皮、 高压灭菌、 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 辣木籽 发酵、 打粉、 称取压片;。

3、 本发明制备的辣木籽复合 营养素片能去除凝集素, 保留辣木籽中的营养成 分, 使其容易被吸收, 还添加了其他营养成分, 营 养价值高, 片剂方便携带、 食用、 有果味、 可咀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CN 109198620 A 2019.01.15 CN 109198620 A 1.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其特征在于, 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辣木籽丹贝粉 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剂为 -环状糊精和 玉米淀粉, 其中 -环状糊精与玉米淀粉的。

4、质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 维和菊粉, 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菊粉的质量比为1: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1: 辣木籽清洗、 去皮 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 淘洗干净, 加水浸泡12小时, 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再加水煮沸 30分钟, 冷却后沥干、 去皮、 破瓣; 步骤2: 高压灭菌 将辣木籽放入聚丙烯盒中, 包裹好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 取出 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冷却至室温; 步骤3: 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 辣木籽发酵 在超净。

5、工作台上, 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 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 匀加热, 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 使管壁破裂, 用镊子敲下破裂处, 用无菌吸管吸 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 用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转移 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 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 转接二代恢复活力, 再接种到 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 培养12小时后, 溶解于纯净水中, 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含有80 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 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 轻轻摇晃均匀, 然后放入恒温培养 箱中, 在28.5下发酵48小时, 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

6、, 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 步骤4: 打粉 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 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 再冻干48小时, 将冻干的 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 步骤5: 称取、 压片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 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过100目筛后, 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 压 片时加入硬脂酸镁, 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每 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液。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8620。

7、 A 2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趋 突出, 普遍存在钙、 铁、 钾、 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的现象; 辣木被西方科学家誉为是 上帝赐给人类的一件珍贵礼物,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可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是发达国家素食者的理想食物, 也是贫穷地区人类的天然营养库, 随着人们对辣木营养价 值和药用价值的充分认识, 辣木越来越被重视, 近几年, 我国引进并开始大量种植辣木。 0003。

8、 辣木原产于印度西北部的亚喜马拉雅山区, 现己成为阿拉伯、 东南亚、 非洲地区的 常见树种, 太平洋、 加勒比海群岛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目前己知的辣 木品种有14种, 其中印度辣木树和非洲辣木树主要供食用, 由于辣木独特的抗癌、 消炎、 抗 氧化、 降血脂、 降血压、 保肝等功效, 许多国家都在对辣木进行深入研究, 在辣木的种植、 开 发及产业化发展方面进展明显, 印度、 巴基斯坦、 危地马拉等国通过研究发现辣木可以预防 多种疾病, 在美国有以辣木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及茶包上市; 2014年4月11日, 中国-古巴辣木 科技合作中心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 辣木合作。

9、是中-古农业合作的重点 领域, 辣木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国内如海南、 福建、 广东、 四川及云南省逐渐引进辣木 并大力发展辣木产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 辣木产品逐渐被重视, 了解辣木的营养 价值和保健功能对辣木食品的开发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0004 辣木作为一个外来引进栽培的物种, 目前尚未被大众所熟识, 而有关鲜食辣木的 报道比较少, 但在国外却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 还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强化剂使用, 能够提供 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 使用食品强化剂, 可以在合理科学的消费 下, 有效地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状况; 辣木种子提取物具有抗肝脏组织化的效果, 在大。

10、鼠实 验中, 通过抑制CCL4(诱导大鼠肝脏组织化)起到了显著的保肝效果; 目前对辣木的开发和 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 在辣木高效栽培技术、 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 辣木产品研发及其 功效评价等方面, 现有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和不足, 不能满足辣木消费市场的需求, 影响了 辣木产业化的发展; 近年来, 辣木制品逐渐在市场上销售, 但是辣木有独特的风味且接受度 低, 新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危害仍然不确定且辣木原料昂贵, 所以辣木在中国市场的销 售差; 作为新型产品, 辣木深加工作为补充材料降低价格并充分利用营养, 其研究和开发潜 力巨大。 0005 丹贝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发酵食品, 少孢根霉菌是丹。

11、贝的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 株, Hesseltine在大豆内检验出包含抗营养物质, 其中有些能够阻碍少孢根霉繁殖和蛋白 酶的合成, 所以, 在生产豆类丹贝时, 大部分都将其用大量水浸泡, 此办法可以减少其中的 抑制物, 让其失去活性, 保证确保根霉可以正常繁殖。 0006 辣木籽营养成分丰富, 凝集素含量高、 口感差, 营养不易被直接吸收, 不饱和脂肪 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09198620 A 3 酸含量低, 日常食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及其制备方法, 以解决辣木籽凝 集素高, 营养成分不易被直接吸收的问题, 并且能增加可溶氨基。

12、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片 剂携带和食用方便、 质量稳定、 营养价值高、 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对辣木籽利用率高。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辣木籽丹 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填充剂为 -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 其中 -环状糊精与玉米淀粉的 质量比为2:1。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 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菊粉的质 量比为1:1。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 步骤1。

13、: 辣木籽清洗、 去皮 0013 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 淘洗干净, 加水浸泡12小时, 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再加水 加热煮沸30分钟, 冷却后沥干、 去皮、 破瓣; 0014 步骤2: 高压灭菌 0015 放入聚丙烯盒中, 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 取出放到超净工 作台上冷却至室温; 0016 步骤3: 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 辣木籽发酵 0017 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 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 上均匀加热, 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 使管壁破裂, 用镊子敲下破裂处, 用无菌吸 管吸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 用。

14、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 转移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 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 转接二代恢复活力, 再接 种到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 培养12小时后, 溶解于纯净水中, 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含有 80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 0018 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 轻轻摇晃均匀, 然后放入恒温 培养箱中, 在28.5条件下发酵48小时, 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 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 0019 步骤4: 打粉 0020 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 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 再冻干48小时, 将冻 干的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 0021 步骤5: 称取、 压。

15、片 0022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 素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过100目筛后, 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 压片时加入硬脂酸镁, 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3中每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液。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去除凝集素, 保留辣木籽中多种营养成分, 如氨基酸和蛋 白质, 使其他营养成分容易被直接吸收; 增加了可溶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富含 菊粉、 钙质、 维生素C营养成分, 能达到润肠通便、 软化血管、 补钙、 补充维生素C的效果, 营养 说。

16、 明 书 2/9 页 4 CN 109198620 A 4 价值高, 对辣木籽的利用率高; 辣木籽压制成片剂, 方便携带、 食用、 有果味、 可咀嚼。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

17、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其组方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辣木籽丹 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0029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中的填充剂为 -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 其中 -环状糊精与玉 米淀粉的质量比为2:1。 0030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中的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和菊粉, 其中大豆膳食纤维与 菊粉的质量比为1。

18、:1。 0031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 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步骤1: 辣木籽清洗、 去皮 0033 取去壳辣木籽去除杂质、 淘洗干净, 加水浸泡12小时, 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再加水 加热煮沸30分钟, 冷却至不烫手后沥干、 去皮、 破瓣; 0034 步骤2: 高压灭菌 0035 将辣木籽放入聚丙烯盒中, 包裹好放入高压灭菌锅中, 在121高压灭菌15分钟, 取出放到超净工作台上冷却至室温; 0036 步骤3: 少孢根霉菌菌种活化、 辣木籽发酵 0037 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75酒精擦拭少孢根霉菌冻干管后, 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 上。

19、均匀加热, 立即滴23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 使管壁破裂, 用镊子敲下破裂处, 用无菌吸 管吸取0.5ml液体培养基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 用无菌吸管将溶解后的菌悬液 全部转移至2只斜面培养基上, 置于28.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 转接二代恢复活力, 再接种到含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中, 培养12小时后, 溶解于纯净水中, 形成每毫升纯净水中 含有80120个孢子的少孢根霉菌悬液; 0038 在装有辣木籽的聚丙烯盒中加入少孢根霉菌悬液, 轻轻摇晃均匀, 然后放入恒温 培养箱中, 在28.5条件下发酵48小时, 待其表面长满白色菌丝, 辣木籽丹贝制备成功; 0039 步骤4: 打粉 00。

20、40 将辣木籽丹贝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 先让机器预冷30分钟, 再冻干48小时, 将冻 说 明 书 3/9 页 5 CN 109198620 A 5 干的辣木籽丹贝取出打粉备用; 0041 步骤5: 称取、 压片 0042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辣木籽丹贝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 素C9、 磷酸氢钙5, 硬脂酸镁1, 过100目筛后, 将除硬脂酸镁的其他原料先混合均匀, 压片时加入硬脂酸镁, 制得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0043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每100g辣木籽加入0.51.5m1少孢根霉菌悬 液, 发酵前后辣木籽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如表1所示, 营养成分含。

21、量高。 0044 表1少孢根霉菌发酵前后辣木籽中脂肪酸种类及含量 0045 检测项目单位发酵前检测结果发酵后检测结果 十四烷酸(肉豆蔻酸)0.110.12 十六烷酸(棕榈酸)5.495.72 顺-9-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1.111.26 十七烷酸1.110.11 十八烷酸(硬脂酸)5.475.58 顺式-9-十八碳烯酸(油酸)73.9567.54 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0.610.69 二十烷酸(花生酸)3.483.6 顺式-11-碳烯酸(花生油酸)2.282.37 顺-13-二十二碳烯酸(芥酸)6.426.38 0046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是由。

22、于去壳的辣木 籽可能接触到霉菌或者耐高温的真菌孢子, 霉菌和真菌孢子不能通过蒸煮除去, 且在发酵 过程中, 遇到适宜条件会重新生长繁殖, 造成杂菌污染, 影响辣木籽丹贝粉的品质和安全 性, 在接种少孢根霉菌前进行121高压灭菌15分钟, 杀死大部分真菌孢子, 提高辣木籽复 合营养素片品质。 0047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少孢根霉菌发酵能降低辣木籽苦涩 味, 改善口感, 增加有益成分如可溶氨基酸、 不饱和脂肪酸, 去除凝集素; 发酵时间过短, 会 造成辣木籽丹贝发酵不充分, 各种营养物质转换率低, 辣木籽的苦涩味降低不明显; 发酵时 间过长, 会造成过度发酵, 各种营养物质被消。

23、耗, 降低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品质, 造成原料 浪费, 所以确定发酵时间为48小时, 白色菌丝长满, 为最佳发酵时间。 0048 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制备方法中, 糖粉作为矫味剂和粘合剂, 可以改善口感, 增 加风味, 还能增加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硬度, 提高成型性; 填充剂用来填充片剂体积, 对辣 木籽丹贝粉的苦涩味具有掩盖作用, 填充剂中的 -环状糊精可以包络化合物分子, 增加片 剂中各物质稳定性, 能长期保持营养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填充剂中的玉米淀粉和 -环状糊 精配合使用, 减少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糊口感; 膳食纤维可以提高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外观完整度, 也可以提升其润肠的功效; 维生素。

24、C具有淡淡酸味, 可以做矫味剂, 增加风味, 也能增加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功能性; 磷酸氢钙作片剂崩解剂、 油脂吸收剂和稳定剂, 兼 具补钙功能; 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 减小了物料和压片机器间的粘冲, 使下料顺畅, 提高物 料流动性, 增加片剂完整性, 使片剂表面光滑, 若在物料混合时加入混合, 会被填充剂中的 说 明 书 4/9 页 6 CN 109198620 A 6 -环状糊精包裹, 起不到润滑作用, 所以在压片时加入, 效果最好, 若混合时间过长, 还会使 片剂成型后出现褐色斑点, 影响片剂品质。 0049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验说明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组方配比的合理性: 0050 1感官评。

25、价 0051 产品感官由口感、 风味、 组织状态3部分组成, 总分100分, 每组产品有5位品评员进 行打分, 产品的最终得分为: 品评员的评分的平均分。 0052 评定标准见表2: 0053 表2感官评分标准 0054 0055 2实验方法及结果 0056 2.1辣木籽丹贝粉含量的确定 0057 辣木籽丹贝粉具有苦涩味, 对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有较大影响, 固定磷酸 氢钙添加量5, 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 硬脂酸镁添加量1, 以辣木籽丹贝粉含量分别为 10、 15、 20、 25、 30进行单因素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3, 0058 表3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单因素 0059 组别辣木籽丹贝粉添。

26、加量/感官评分 11067.40 21570.20 32076.80 42571.20 53065.40 0060 辣木籽丹贝粉具有苦涩味、 口感差, 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过多, 会使辣木籽复合营 说 明 书 5/9 页 7 CN 109198620 A 7 养素片苦涩味加重, 增加生产成本, 若添加过少, 又难以达到预期保健效果, 由表3可得, 辣 木籽丹贝粉添加量在20时口感最好, 因此选择17、 20、 23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0061 2.2糖粉含量的确定 0062 用糖粉做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调味剂, 甜度合适, 风味适中, 确定以辣木籽丹贝 粉添加量20, 磷酸氢钙添加量5, 膳食纤。

27、维作补充物料, 硬脂酸镁添加量1, 对20、 25、 30、 35、 40的糖粉用量进行实验, 通过感官评分得出糖粉的最佳使用量, 实验结 果如表4, 0063 表4糖粉用量对片剂风味的影响 0064 组别糖粉/风味评分 120甜味很弱, 苦涩感强65.20 225甜味一般, 较低苦涩味70.20 330甜味适中, 微弱苦涩味76.20 435甜味较大, 无苦涩味73.40 540甜味很大, 无苦涩味72.60 0065 糖粉添加量是影响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口感、 风味、 成型率的重要因素, 添加过多 影响口感, 太少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会有苦涩味并且片剂成型率差, 由表4可知: 在糖粉含 量在3。

28、0时, 甜度刚好, 苦涩味微弱, 因此选择28、 30、 32糖粉添加量作为正交实验水 平。 0066 2.3填充剂含量的确定 0067 填充剂对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起到填充作用, 提高其成型性, 增加外观完整度, 改 善可压性, 起到包裹作用; 选用玉米淀粉和 -环状糊精做填充剂, 但 -环状糊精的可压性比 玉米淀粉高, 玉米淀粉添加量过多会影响成型性, 通过 -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不同质量比 例进行实验, 0068 表5填充剂配比 0069 0070 0071 由表5可得: 选用 -环状糊精和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例为2: 1效果最佳, 确定以辣木 籽丹贝粉添加量20, 糖粉添加量30, 磷酸氢钙添。

29、加量5, 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 硬脂酸 镁添加量1, 再以15、 20、 25、 30、 35填充剂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实验, 实验结果 如表6, 0072 表6填充剂添加量感官评价 说 明 书 6/9 页 8 CN 109198620 A 8 0073 组别添加量/感官评分 11565.80 22070.40 32576.40 43072.40 53568.60 0074 填充剂添加量影响着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和组织状态, 还起到填充作用, 根据感官评分, 填充剂添加量25得分最高, 因此选择24、 25、 26填充剂添加量作为 正交实验水平。 0075 2.4维生素C添加量的确定 007。

30、6 维生素C具有减少皮肤黑色素形成、 增强人体免疫力、 预防牙龈出血、 促进牙齿和 骨骼生长的生理功能, 确定以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20, 糖粉添加量30, 填充剂添加量 25, 磷酸氢钙使用量添加量5, 膳食纤维作补充物料, 硬脂酸镁添加量1, 用2、 5、 8、 12、 15维生素C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7, 0077 表7维生素C添加量感官评价 0078 0079 0080 维生素C可以改善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口感, 增加风味, 由表7可知, 维生素C添 加量在9时效果最好, 因此, 选择8、 9、 10维生素添加量作为正交实验水平。 0081 3正交实验及最优方案论证实验 0。

31、082 3.1正交实验 0083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 选择辣木籽丹贝粉、 糖粉、 填充剂、 维生素C添加量四个因 素,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 确定最佳工艺, 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以确 定最佳配方, 0084 表8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说 明 书 7/9 页 9 CN 109198620 A 9 0085 0086 表9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的正交实验结果 0087 0088 0089 本实验采用极差分析法, 对各因素平均值及极差的大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影响因 素大小和最佳配方, 从表9可以看出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 B糖粉添加量A辣木籽丹贝粉 添加量D维生素C添加量C填充。

32、剂添加量。 说 明 书 8/9 页 10 CN 109198620 A 10 0090 通过表9的K值可得理论最佳组合是A2B3C3D2, 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 糖粉 添加量为32, 填充剂添加量为26, 维生素C添加量为9, 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 膳食纤 维添加量为7, 硬脂酸镁添加量为总物料质量的1; 从感官得分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组6 得分最高, 实际最佳组合为A2B3C1D2, 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 糖粉添加量为32, 填 充剂添加量为24, 维生素C添加量为9, 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 膳食纤维添加量为9, 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 0091 3.2最优方案论。

33、证实验 0092 将理论最佳组合和实际最佳组合的产品作比较实验, 由5位评定人员根据感官评 价标准对其进行评分, 逐个进行, 以免评定人员之间相互影响, 互相误导, 最后取平均值, 结 果详见表10, 0093 表10比较实验 0094 最优组合综合评分 理论最佳组合A2B3C3D291.40 实际最佳组合A2B3C1D287.20 0095 由表10可知理论最佳组合A2B3C3D2综合得分高于实际最佳组合A2B3C1D2, 因此得到 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3D2, 即辣木籽丹贝粉添加量为20, 糖粉添加量为32, 填充剂添加 量为26, 维生素C添加量为9, 磷酸氢钙添加量为5, 膳食纤维。

34、添加量为7, 硬脂酸镁 添加量为1。 0096 4结论 0097 通过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和最佳方案论证实验最终得到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最 佳工艺配方为辣木粉20、 糖粉32、 填充剂26、 膳食纤维7、 维生素C9、 磷酸氢钙 5, 硬脂酸镁的添加量为1。 0098 实验制得的辣木籽复合营养素片, 口感舒适、 酸甜适中、 营养丰富、 表面光滑、 硬度 适中、 色泽洁白。 0099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 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 对于系统实 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 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 的部分说明即可。 0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 说 明 书 9/9 页 11 CN 109198620 A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2 CN 109198620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