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6681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23 CN 201766816 U *CN201766816U* (21)申请号 201020258056.4 (22)申请日 2010.07.08 A01B 33/12(2006.01) (73)专利权人 宁波协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梅墟 东三路 2 号 (72)发明人 周亚伦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胡志萍 景丰强 (54) 实用新型名称 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57) 摘要 一种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包括齿轮轴、 。
2、驱 动轴、 齿轮箱、 从动伞形齿轮、 旋耕刀组件、 侧轴承 及后轴承, 齿轮轴前端部具有一主动伞形齿轮 ; 驱动轴中部具有齿圈部 ; 齿轮箱内部具有容置空 间, 两侧具有供驱动轴贯穿通过的侧端口, 后端部 具有供前述锥形齿轮通过的后端口, 从动伞形齿 轮具有与齿圈部啮合的内齿及与主动伞形齿轮啮 合的外齿 ; 旋耕刀组件具有旋耕刀片, 套设于驱 动轴上 ; 侧轴承供驱动轴转动, 后轴承供齿轮轴 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作为旋耕头部直接设在旋耕机支架主体上, 可以 耕作用于果园、 苗木园等场合, 不受灌木丛间隙高 度的限制。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CN 201766816 U1/1 页 2 1. 一种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齿轮轴, 前端部具有一主动伞形齿轮 ; 驱动轴, 中部具有齿圈部 ; 齿轮箱, 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两侧具有供驱动轴贯穿通过的侧端口, 后端部具有供前述 锥形齿轮通过的后端口, 从动伞形齿轮, 位于前述的齿轮箱内, 并具有与前述的齿圈部啮合的内齿及与前述主 动伞形齿轮啮合的外齿 ; 旋耕刀组件, 具有旋耕刀片, 套设于前述驱动轴上并由该驱动轴驱动转动 ; 侧轴承, 为两个, 分别设于前述齿轮箱的侧端口上, 供前述驱。
4、动轴转动 ; 以及 后轴承, 设于前述齿轮箱的后端口上, 供前述齿轮轴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后端口连 接设置有一连管, 而所述的齿轮轴则设于该连管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管底部设有一 阻尼杆。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轴后端与一 双向模块化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花键传动连接, 而所述连管后端与前述双向模块化传动箱的 外壳连接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齿轮箱包括箱体和。
5、盖板, 前述箱体的前端部具有供从动伞形齿轮伸入的前端口, 而前 述的盖板则拆卸式地前述箱体的前端口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66816 U1/2 页 3 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机, 尤其涉及一种前置式旋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旋耕机结构上以前驱动且旋耕机构后置式为主, 如专利号为 ZL99118237.5 的中国发明专利 微型旋耕机 ( 授权公告号 : CN1096827C), 该专利整体架构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 行进轮、 旋耕轮等, 旋耕轮上有旋耕刀片, 直接作用于水田, 发动机位于变速箱前上 部, 行进轮位于变速箱前下端。
6、, 而旋耕轮位于变速箱后下端, 顾称为后置式, 类似的还可以 参考专利号为 ZL200520033250.1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微型后置式旋耕机的轴传动装置 ( 授权公告号 : CN2765449Y)。 0003 上述这类旋耕机, 存在如下不足 : 需要较大的驱动力, 操作不便, 转弯时容易漏耕, 不适应小块、 不规则田地耕作。为此, 有改进的旋耕机公开, 见专利号 : ZL200920061342.9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带后驱动力的旋耕机 ( 授权公告号 : 201491475U), 该专利将 旋耕轮设置于行走轮之前, 即采用后驱动结构, 但发动机还是设置于主体支架的上前端, 与改进。
7、前结构一样, 这种结构对于稻田等耕作是适宜的, 但对于那种苗木园或果园等种有 灌木丛的场合, 由于旋耕机头部 ( 即发动机所在部分 ) 体积较大, 有些地方不能通过, 影 响耕作, 为此有 一种前置式旋耕装置 ( 授权公告号 : CN201467636U) 公开, 见专利号为 ZL200920188586.3 的中国实用新型, 该专利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但该专利采用多级链 轮传动, 体积较大, 零部件较多, 组装生产较为不便, 且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生产组装方 便快捷, 结构简单合理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
8、置。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模块化前置式旋耕装 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 齿轮轴, 前端部具有一主动伞形齿轮 ; 0007 驱动轴, 中部具有齿圈部 ; 0008 齿轮箱, 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两侧具有供驱动轴贯穿通过的侧端口, 后端部具有供 前述锥形齿轮通过的后端口, 0009 从动伞形齿轮, 位于前述的齿轮箱内, 并具有与前述的齿圈部啮合的内齿及与前 述主动伞形齿轮啮合的外齿 ; 0010 旋耕刀组件, 具有旋耕刀片, 套设于前述驱动轴上并由该驱动轴驱动转动 ; 0011 侧轴承, 为两个, 分别设于前述齿轮箱的侧端口上, 供前述驱动轴转动 。
9、; 以及 0012 后轴承, 设于前述齿轮箱的后端口上, 供前述齿轮轴转动。 0013 为使组装集成化及保护齿轮轴, 所述的齿轮箱后端口连接设置有一连管, 而所述 的齿轮轴则设于该连管内。 说 明 书 CN 201766816 U2/2 页 4 0014 进一步, 所述的连管底部设有一阻尼杆, 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0015 所述的齿轮轴后端与一双向模块化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花键传动连接, 而所述连管 后端与前述双向模块化传动箱的外壳连接固定。可以与双向模块化传动箱组装为一体, 方 便与发动机直接装配。 0016 考虑到安装方便, 所述的齿轮箱包括箱体和盖板, 前述箱体的前端部具有供从动 伞形齿轮。
10、伸入的前端口, 而前述的盖板则拆卸式地前述箱体的前端口上。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作为旋耕头部, 直接设在旋耕机支架主 体上, 可以耕作用于果园、 苗木园等场合, 旋耕刀组件能顺利地通过灌木丛直接的间隙, 同 时, 发动机设置在后端部而不是在旋耕刀组件的上方, 所以对间隙的高度要求较低, 不受影 响。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集成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为实施例分解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化前置式旋耕。
11、装置包括齿轮轴 4、 驱动轴 6、 齿轮箱 3、 从动伞形齿轮 5、 旋耕刀组件 10、 侧轴承 12、 后轴承 18 和连管 2。 0022 齿轮轴 4 设于连管 2 内, 前端部具有主动伞形齿轮 41, 后端与双向模块化传动箱 1 的动力输出花键传动连接。驱动轴 6 中部具有齿圈部 61, 齿轮箱 3 包括箱体 31 和盖板 32, 箱体 31 的前端部具有供从动伞形齿轮 5 伸入的前端口, 盖板 32 通过螺栓 19 能拆卸地设置 在箱体31的前端口上, 箱体31两侧具有供驱动轴6贯穿通过的侧端口33, 后端部具有供锥 形齿轮 4 通过的后端口 34, 从动伞形齿轮 5 位于齿轮箱 3 。
12、内, 并具有与齿圈部 61 啮合的内 齿 51 及与主动伞形齿轮 41 啮合的外齿。 0023 旋耕刀组件 10 有两组, 分别从两个方向套设于驱动轴 6 上并由驱动轴 6 驱动转 动, 每组旋耕刀组件 10 均具有旋耕刀片, 旋耕刀组件 10 外侧还可以设置半包围的防护罩 ( 图中无显示 )。 0024 侧轴承 12 为两个, 通过孔用挡圈 13、 密封圈 15 和挡尘圈 14 分别设于箱体的侧端 口 33 上, 供驱动轴 6 转动, 后轴承 18 设于箱体的后端口 34 上并用密封圈 16 盖上, 供齿轮 轴 4 转动。 0025 连管 2 前端连接设置于齿轮箱 3 后端口, 后端与双向模。
13、块化传动箱 1 的外壳连接 固定, 连管 2 底部设有阻尼杆 17。 0026 本实施例中的双向模块化传动箱 1 的动力由发动机提供, 双向模块化传动箱 1 的 结构可参考专利号为 ZL200920117847.1 的中国实用新型 双向模块化传动箱 ( 授权公告 号为 CN201386777Y)。 0027 本实施例设置于旋耕机支架主体上直接可以用于果园、 苗木园等场合, 旋耕刀组 件能顺利通过灌木丛直接的间隙, 同时, 发动机设置在后端部而不是在旋耕刀组件的上方, 所以对间隙的高度要求较低, 不受影响。 说 明 书 CN 201766816 U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66816 U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