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14157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4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6016.8

申请日:

1993.05.18

公开号:

CN1080927A

公开日:

1994.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F7/18

主分类号:

C07F7/18

申请人:

通用电气公司;

发明人:

R·P·艾克堡; R·F·阿加斯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1992.05.18 US 885,0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元金;齐曾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通过在叔胺稳定剂的存在下由铑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含SiH的硅烷或硅氧烷与烯烃环氧化物之间的氢硅化反应来提供一种生产环氧官能的硅氧烷的方法。在实施本发明中,RhCl3[(CH3)(CH2)3)2S]3或PtCl2[(CH3CH2)2S]2是适用的氢硅化催化剂,而甲基二可可胺,CH3(C18H37)2N是适用的稳定剂。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包含SiH官能硅烷或硅氧烷和叔胺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氢硅化反应过程中不易凝胶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环氧硅氧烷生产中,在氢硅化加成反应中及反应之后使环氧硅氧烷稳定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环氧硅氧烷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制备包含含有SiH的硅烷或硅氧烷、叔胺和氢硅化催化剂的混合物;和 (b)使烯烃环氧化物与步骤(a)的混合物反应,以产生环氧硅氧烷。
2: 如权利要求1提出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叔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三烷基胺、三芳基胺、烷芳基胺、芳烷基胺和含有这些替代品中一个以上的混合叔胺。
3: 如权利要求1提出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氢硅化催化剂包括铑或铂的硫化物配合物。
4: 如权利要求3提出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的氢硅化催化剂是下式所示的金属配合物:RhX 3 (R 1 2 S) 3 或PtX 2 (R 1 2 S) 2 ,式中X是除F - 以外的卤素、且各个R 1 基独立地是C 1-30 的烷基、芳基、烷芳基、芳烷基,且可以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
5: 如权利要求1提出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烯烃环氧化合物选自氧化苎烯、4-乙烯基氧化环己烯、烯丙基甘油醚、丙烯酸甘油酯、7-环氧-1-辛烯、乙烯基降冰片烯一氧化物、二环戊基二烯一氧化物。
6: 如权利要求1提出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 所述的叔胺选自三烷基胺、三芳基胺、烷芳基胺、芳烷基胺和含有一个以上这些替代品的混合叔胺;和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冰箱等冷冻装置、空调装置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特别涉及对运转过程中温度升高了的润滑油及压缩元件加以冷却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

    图3显示出例如特公昭63-39798号公报所公开的一种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在图3及图4中,1是密闭容器,它由A密闭容器1a、B密闭容器1b、C密闭器1c构成,其内部收容着电动元件2及压缩元件3,并封入润滑油4。电动元件2由定子2a及转子2b组成;压缩元件3主要由缸体3a、端轴承3b、主轴承3c、旋转活塞3d、以及将电动元件2的动力传递给压缩元件3的曲轴3e组成。5是供油管,其内部的供油弹簧5a借助曲轴3e转动以将润滑油4供给压缩元件3。6是用以衰减由端轴承3b的排出孔3f排出的冷媒气体的压力脉动波的排出盖,6a是设在排出盖6上的冷媒排出孔,6b是将排出盖6固定到端轴承3b上的固定螺丝。此外,7是向油冷凝器8供应冷媒的排出管,9是油冷却管,它在密闭容器1之内的部分呈盘管状,而盘管状部分的下部浸在润滑油4之中。10是普通冷媒回路上地冷凝器,11、12、13分别是上述回路上的减压器、蒸发器及吸入管。另外,14是向电动元件2供应电力的端子。

    以下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动作加以说明。

    被压缩元件3压缩的冷媒气体经排出盖6上的冷媒排出孔6a被排到密闭容器1内,之后,经排出管7输往油冷凝器8,在该油冷凝器8散热后流入油冷却管9,在该油冷却管浸在润滑油4中的部分之中与润滑油4

    作热交换,以冷却润滑油。通过油冷却管9之后温度又回升了的冷媒被输往冷凝器10,在那里得到散热并被液化,之后经过减压器11,再输往蒸发器12,然后通过吸入管13再次被吸入压缩元件3中。以上使构成了一个冷冻周期。

    另外,图5显示出例如实开昭63-82081号公报所公开的一种以往的单机多级型油冷却式螺杆压缩机所采用的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在图5中,25是油分离器,26是油冷却器,27是油回路,28是套筒,其内部设有转子29,并设有向转子29的压缩工序途中的室内回送油的喷嘴30。

    在上述结构的油冷却系统中,油通过冷却器26及油回路27得到冷却之后,借助成为输出压力的油分离器25的压力P1与转子29的压缩工序途中的室内压力P2之间的压力差P1-P2,被送返至转子29的压缩工序途中的室内。

    图6显示出例如特开平1-300073号公报所公开的一种以往的风冷供油式压缩机所采用的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25是油分离器,26是油冷却器,31是油管,32是冷却风扇,33是压缩机本体。

    在上述结构的油冷却系统中,从压缩机本体33排出的高压气体中所含的油在分离器25中被分离,并积存在该油分离器的底部,在油分离器25的压力P3与压缩机本体33的吸入压力P4之间的压力差P3-P4的作用下,油被输往油管并流入油冷却器26中,然后借助冷却风扇32得到冷却,再返回压缩机本体33的吸入侧。

    对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来说,最大限度地压缩压缩机的容积以便使容纳食品的容积尽可能得到增加,压缩机的小型化是必要的条件。为此,很难提供油冷却管9为充分冷却所需要的收容空间,这样,例如采用压缩室排量大的压缩元件3的压缩机,或是在电动元件2的两端设

    有二个压缩元件3的压缩机等,这些发热量大的压缩机便不能得到必要的冷却特性,而会导致油温的上升及压缩元件3的温度上升,甚至可能发生由于吸入的冷媒受到预热而使冷冻能力下降或是由于油粘度下降而使轴承损伤这种恶性故障。

    在以往的单机多级型油冷却式螺杆压缩机或风冷供油压缩机所采用的油冷却装置中,虽然采用了用油冷却器26直接将油冷却的手段,但由于冷却后的油又被送返至压缩机的压缩室中,所以,当由于运转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原因而使油分离器25内无油时,会造成高压冷却媒气体流入油路,并流入压缩室内,使压缩工作量大幅增加而浪费能源。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课题是在不增加压缩机容积的条件下,提供一种设有具有充分冷却特性的油冷却管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而另一个发明的课题则是,提供一种设有在任何运转条件之下都能得到稳定的冷却特性的、不会因高压气体的倒流而使效率下降的油冷却系统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压缩元件排出的冷却媒气体通过第1热交换器进入第1油冷却管,从第1油冷却管流出的冷却媒气体通过第2热交换器进入第2油冷却管,从第2油冷却管流出的冷却媒气体流向冷却媒管路,这样便构成一个冷冻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之外设有向油冷却管输送冷媒气体的管道,用风扇对该管道及密闭容器作强制性风冷。

    在上述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中,由于油冷却管设在两端,所以其冷却特性相当于原来的2倍,对密闭容器内的油的冷却能力也增加了1倍。另外,与将一个油冷却管加长相比,(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保持油与冷却媒气体之间的大的温差,从而使热交换效率高,其结果可以缩短油冷却管的总长度。另外,由于两个油冷却管是串联连接

    的,所以管路结构简单。这样就可依靠具有充分的冷却特性的两个油冷却管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中,由于使用风扇对向油冷却管输送冷媒气体的冷却管作强制风冷,所以,可以使经冷却管流入油冷却管的冷媒气体的温度比通常的通过热交换器的场合的温度要低得多,从而使其与高温的润滑油之间的温差加大,而使热交换率提高,也就能有效地将润滑油冷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    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3    是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4    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    是以往的单机多级型油冷却式螺杆压缩机中的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6    是以往的风冷供油式压缩机中的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第一实施例:

    图1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中与说明以往技术时引用的图中相同的标号,特别是1-14在本图中也表示相同或相当的结构部分,因此对这些标号的说明在此省略。

    在图1中,15是与左压缩元件3一起被电动元件2驱动的右压缩元件,该右压缩元件15的结构与左压缩元件相同,由气缸15a、端轴承15b、主轴承15c、旋转活塞15d以及将电动元件2有动力向右压缩元件传递的曲轴15e组成。16是一个排出盖,用以衰减从端轴承15b的排出孔排出的冷媒气体的压力脉动波,16a是将排出盖16固定到端轴承15b上的固定螺丝。17是用于从油冷却管9向油冷凝器18输送冷媒的排出

    管,19是油冷却管,它在密闭容器1之内呈盘管状,而盘管状部分的下端浸在润滑油4之中。21是将润滑油4吸到压缩元件3中的油吸入孔,22是向右压缩元件15吸进润滑油4的油吸入孔。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的动作加以说明。

    被左压缩元件3及右压缩元件15压缩了的冷媒气体经排出盖6或排出盖16的冷媒出口(图中未示出)被排到密闭容器1内,然后经排出管7被输往油冷凝器8,在油冷凝器8散热之后流入油冷却管9,在浸在润滑油4中那部分冷却管内与润滑油4作热交换,以冷却润滑油。以上的一系列冷媒循环与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是相同的。

    流经油冷却管9的冷媒气体从润滑油4吸收了热量,被加热了的冷媒气体经排出管17被输往第2个油冷凝器18,在该油冷凝器18散热后流入油冷却管19,并再次在浸在润滑油4中的那部分冷却管内与润滑油4作热交换,以冷却润滑油4。流经油冷却管19而再次被加热了的冷媒被输往冷凝器10,在此处散热并液化后经减压器11输往蒸发器12,在此处气化后经吸入管13、20被吸入压缩元件3、15。以上的冷媒循环动作周而复始地进行。

    由于本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设置了一对油冷却管9、19,所以其冷却特性相当于普通的2倍,对密闭容器1之内的油的冷却能力增加了1倍。而且,由于与加长单根冷却管9或19相比,可使油与冷媒气体保持大的温差,从而使热交换的效率高,因此可将油冷却管9、19的总长度缩短。

    这样,被冷却了的润滑油4通过油吸入孔21、22被输往压缩元件3、15,用来冷却和作滑动部的密封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一个在排出管7与油冷却管9之间设置油冷凝器8、在排出管17与油冷却管19之间设置油冷凝器18的例子,但在实施本发明时,可只设置油冷凝器8、18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一个都不设置,

    而配合使用风扇作强制风冷,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中,一对油冷却管9及19是作串联连接的,所以管路结构简明,并能以充分的冷却特性来冷却润滑油4。

    第二实施例:

    图2显示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纵剖视图。图中与表示以往技术的图中的符号或标号相同的符号或标号、特别是1-7,9-14表示与先有技术相同或相当的结构部分,因此在此略去对这些标号的详细说明。

    在图2中,23是将从排出管7排出的冷媒气体引向油冷却管的冷却管,24是同时对密闭容器1及冷却管23作强制风冷的风扇。

    以下对动作加以说明。

    除去设置了冷却管23取代油冷凝器8并用风扇24对冷却管23及密闭容器1作强制风冷这一动作外,其它动作都与以往的旋转压缩机相同。冷媒气体在通过冷却管23时被强制风冷,受到充分的降温,然后被引向油冷却管9以冷却润滑油4,该冷却了的润滑油4被吸入压缩元件3中,以冷却各个构成元件。

    在本发明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中,由于用风扇24对向油冷却管9输送冷媒气体的冷却管23作强制风冷,所以可使经冷却管23流入油冷却管9内的冷媒气体的温度远比通常的经由热交换器的场合的冷媒气体的温度低,从而使冷媒气体与高温的润滑油4之间的温差增大,提高了热交换率,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润滑油4。

    另外,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冷却润滑油4及压缩元件3的方法是,用风扇24对整个密闭容器1进行强制风冷。采用此种手法时,通常设计成当压缩机周围的温度达到某一温度时风扇24的开关便会接通。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其结构是对向油冷却管9输送冷媒气体的冷却管23以及密闭容器1同时进行强制风冷,这与只对密闭容器1进行强制风冷的场合

    相比,在同一风量下其冷却效率高,因而可将风扇24的开关接通温度设定得更低,也就是说,在同样环境中,本发明,与只对密闭容器1进行强制风冷的场合相比,能够降低风扇的运转率,明显地有助于延长风扇24的寿命。

    图1所示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1之内收容着电动元件2以及位于其两端的二个压缩元件3、15,在上述两个压缩元件3、15的各自的近傍分别设有油冷却管9、19。这可作为权利要求1的发明。

    由于油冷却管9、19配设在两端,所以其冷却特性是普通的2倍,对密闭容器1之间的油的冷却能力提高了1倍。此外,与将单根油冷却管9、19加长相比,本发明能保持油与冷媒气体之间的大的温差,使热交换率提高,其结果能够缩短油冷却管9、19的总长度。

    另外,由于在压缩元件3、15的各自的近傍分别设置了油冷却管9、19,因此可有效地冷却被吸入压缩元件3、15内的润滑油4,而不会象只在一端设有油冷却管的压缩机那样,吸到不设有油冷却管9或19那一侧的压缩元件3或15内的油温不能降到期望的温度。

    因此,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电动元件的两端设有压缩元件3、15的旋转压缩机等发热量大的压缩机时,也可获得充分的冷却特性,并能压抑油温的上升及压缩元件3、15的温度的上升,可防止因吸入的冷媒气体受到预热而使冷冻能力下降、或因油的粘度下降而导致轴承损伤等恶性故障的发生,可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省空间的压缩机。

    图1所示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1内收容着电动元件2及位于该电动元件2两端的二个压缩元件3、15,在上述两个压缩元件3、15的各自的近傍分别设有油冷却管9、19,由上述压缩元件3排出的冷媒气体经过作为第1热交换器的油冷凝器8进入第1油冷却管9,从第1油冷却管9输出的冷媒气体经过作为第2热交换器的油冷凝

    器18进入第2油冷却管19,从第2油冷却管19输出的冷媒气体流入由冷凝器10、减压器11、蒸发器12构成的冷媒回路中。

    由于两根油冷却管9、19以及由油冷凝器8、18构成的两个热交换器是串联连接的,所以,与将其并联连接相比,管路的回绕简短便捷,而且可以充分的冷却特性冷却润滑油4。

    图2所示实施例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1内收容着电动元件2及压缩元件3;在压缩元件3的近傍设有油冷却管9,由上述压缩元件3排出的冷媒气体被引入设在上述密闭容器之外的冷却管23中,由对密闭容器1作强制风冷的风扇24对密闭容器1及冷却管进行强制风冷之后,再被引入油冷却管9中。

    由于将冷媒气体引入油冷却管9内的冷却管23与密闭容器1同时被风扇24强制风冷,所以能够降低流入油冷却管9内的冷媒气体的温度,并能使冷媒气体与润滑油4之间的温差扩大,从而有效地冷却润滑油4。此外,与用风扇24只对密闭容器1作强制风冷以冷却润滑油4的方式相比,由于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热交换率,所以可把决定冷却风扇开关开通时间的周围温度设定得低些,其结果降低了风扇的运转率,从而能够大幅提高风扇24的寿命。而且,作为被冷却物,不是直接冷却油,而是冷却冷媒气体,再由该冷媒气体来冷却油,因此,这种结构使排出的冷媒气体在任何运转条件下都不会向吸入侧倒流,也就不会因油混入压缩系统而使压缩工作量加大、浪费能源。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在二个压缩元件3、15的各自的近傍、用于冷却密闭容器1内的润滑油4的油冷却管9,以“U”字形状通过润滑油4以冷却润滑油。但在实施本发明时,浸在润滑油4中的油冷却管9的开关可以不是某一特定的形状,只要进行热交换的效率高的就可以。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分别使用油冷凝器8和油冷凝器18作为第1热交换器及第2热交换器,但在实施本发明时,只要使用能进行热交

    换的就可以。

    如前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的在密闭容器内收容着电动元件及位于该电动元件两端的二个压缩元件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上述二个压缩元件的各自的近傍设有用于冷却密闭容器中的润滑油的油冷却管。由于在二个压缩元件的各自的近傍设置了用于冷却密闭容器中的润滑油的油冷却管,因此,能在不加大密闭容器直径的情况下使油冷却管的冷却性能扩大到2倍,使对密闭容器中的润滑油的冷却能力增加1倍。此外,与将一根油冷却管加长回绕相比,本发明能够使油与冷媒气体之间保持大的温差,从而使热交换率良好,其结果能够使油冷却管的总长缩短。

    因此,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电动元件的两端设有二个压缩元件的发热量大的压缩机时也能获得充分的冷却特性,并能压抑油温及压缩元件温度的上升,可防止因吸入的冷媒气体受到预热而使冷冻能力下降、或因油的粘度下降而导致轴承损伤等恶性故障的发生,提供一种性能高、可靠性强、省空间的压缩机。

    另外,由压缩元件排出的冷媒气体通过第1热交换器后进入第1油冷却管,从第1油冷却管输出的冷媒气体通过第2热交换器后进入第2油冷却管,由第2油冷却管输出的冷媒气体流入冷媒回路。由于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关系而使二个油冷却管及由冷凝器构成的二个热交换器可串联连接起来,与将它们并联连接起来相比,管路的回绕变得简捷,而且能以充分的冷却特性来冷却润滑油。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密闭型旋转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容着电动元件及压缩元件,在上述压缩元件的近傍设有油冷却管,在该种密闭型旋转压缩机中,从上述压缩元件排出的冷媒气体被引入设在上述密闭容器之外的冷却管内,由对密闭容器作强制风冷的风扇对密闭容器及冷却管进行强制风冷,然后再引入油冷却管。

    由于用风扇对向油冷却管输送冷媒气体的冷却管和密闭容器同时进

    行强制风冷,所以能使流入油冷却管的冷媒气体的温度降低,使冷媒气体与润滑油之间的温差扩大,有效地冷却润滑油。此外,与用风扇只对密闭容器作强制风冷以冷却润滑油的方式相比,由于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热交换率,所以可把能使风扇开关开通的周围温度设定得低些,从而降低风扇的运转率,相应地延长风扇的“寿命”。而且,作为被冷却物,不是直接冷却油,而是冷却冷媒气体,再由该冷媒气体来冷却油,所以,一旦排出冷媒气体,不论在任何运转条件下都不会向吸入侧倒流,也就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环氧硅氧烷的改进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通过在叔胺稳定剂的存在下由铑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含SiH的硅烷或硅氧烷与烯烃环氧化物之间的氢硅化反应来提供一种生产环氧官能的硅氧烷的方法。在实施本发明中,RhCl3(CH3)(CH2)3)2S3或PtCl2(CH3CH2)2S2是适用的氢硅化催化剂,而甲基二可可胺,CH3(C18H37)2N是适用的稳定剂。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包含SiH官能硅烷或硅氧烷和叔胺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氢硅化反应过程中不易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