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14105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17951.3

申请日:

1993.10.05

公开号:

CN1083950A

公开日:

1994.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23

主分类号:

G06F3/023

申请人:

兰久富;

发明人:

兰久富

地址:

100875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的方法,适用于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领域。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分别读一次音或读三次音,不能读音用替补码(;)代替,便得到读音码。读音码把规则的简单性放在首位,允许有较高的重码率。在汉字内码中设置重码标识,根据这个标识区别重码汉字和非重码汉字,把重码汉字集中到一块处理,实现重码汉字的盲打输入。读音编码及其相关的重码处理方法解决了规则简单与重码率高的矛盾。

权利要求书

1: 集中处理重码法,是实现重码汉字盲打输入的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在汉字内码中设置重码标识,把重码汉字集中到一块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在内码中设置重码标识位或重码标识字节。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输入重码汉字时给汉字内码加重码标识。
4: 根据权利要求1,把带有重码标识的汉字集中到一块,通过人机对话选择处理。
5: 汉字读音码是根据汉字和汉字部件读音编码的编码体系,其特征在于:(1)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分别读一次音或读三次音形成的编码,(2)分别取汉语拼音的前个三字母或取三次第一个字母作为代码。(3)不能读音就用替补码(;)代替。
6: 根据权利要求5,对于直接由笔划构成的独体字和部件之间相交的合体字,读一次音,取其汉语拼音的前三个字母作为代码,对于部件之间相离或相连的合体字,读三次音,(1)读汉字,(2)读汉字的前一部分,(3)读汉字的后一部分,每次读音取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代码。
7: 根据权利要求5,在读汉字的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时,要读的汉字只能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汉字,要读的部首只能是《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中的部首,如果这些部首不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就按其对应的汉字读音。
8: 根据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6和权利要求7,读音码不足三码加替补码(;),汉字的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不能读音时用替补码(;)代替。
9: 根据权利要求5,单字读音码以小写拼音字母开头,词码以大写拼音字母开头。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编码方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重码处理方法。适用于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领域。

    现有的汉字编码方案都从这样两条基本原则出发,(1)规则简单,(2)重码率低。但这两条原则又很难统一起来,有的编码方案着重强调重码率低,有的编码方案着重强调规则简单,根据这样的区别,可以把现有的编码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增加编码规则的办法减少重码,这类方案的优点在于重码率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看屏选字,可以盲打输入,其缺点是编码规则比较多,与读汉字的习惯不一致,不容易掌握,破坏了规则简单的原则。另一类编码方案根据读汉字的习惯去编码,需要重新记忆的规则很少,遵守了规则简单的原则,可是这类编码方案的最大缺点是重码率高,需要不断地看屏选字,很难盲打输入,使用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一个任务是提供一种规则简单的汉字编码方案,尽量与读写汉字的习惯保持一致,使汉字解码更加简便。它与第一类方案相比具有第二类方案的全部优点,即规则简单。本发明地另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重码处理方法,弥补重码率高的缺点。这个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重码汉字的盲打输入问题,使输入重码汉字与输入非重码汉字一样方便。以往的汉字编码方案是用增加规则的办法处理重码,或者在输入代码的同时处理重码,而本发明把汉字编码和重码处理作为两项任务来完成,解决了规则简单和重码率高的矛盾。

    本发明所提供的汉字编码方案是根据读写汉字的习惯制定的,把这种代码称为读音码。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读音码分为两类。

    第一类:对于由笔划直接构成的独体字以及部件之间相交的合体字,编码时读一次音,取其汉语拼音的前三个字母作为代码,不足三码则加替补码(;)。例如:

    人(REN)

    我(WO;)

    读汉字时取最常用的读音,编码时把汉语拼音中的ZH用I代替,CH用V代替,SH用U代替,各占一个码位。例如:

    中(ION)

    长(VAN)

    史(UI;)

    第二类:对于部件之间相离或相连的合体字,编码时读三次音,(1)读汉字,(2)读汉字的前一部分,(3)读汉字的后一部分,每次读音只取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代码。例如:

    相(XMM)

    音(YLR)

    按取大优先的原则读汉字的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如果读到《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汉字,则取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代码;如果读到《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中除一、丨、丿、丶、之外的部首,取其对应汉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代码;如果没有读到这两个表中的汉字或部首,就用替补码(;)代替。例如:

    能(NSB)

    叫(JK;)

    春(V;R)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1988年联合公布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出版局1983年联合发布的。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中的大部分部首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汉字,只有以下一些部首不能独立成字,现在给出它们对应的汉字或代码。

    匚(框)    凵(山)    囗(框)    宀(盖)    礻(示)    糸(丝)

    刂(刀) 卩(耳) 彳(V) 辶(走) 肀(聿)(朝)

    冂(框)    阝(耳)    彡(撇)    彐(寻)    钅(金)    隹(I)

    亻(人)    厶(S)    犭(犬)    屮(V)    疒(病)    鬲(L)

    勹(包)    廴(建)    夂(文)    纟(丝)    衤(衣)    髟(B)

    亠(文)    艹(草)    饣(食)    巛(拐)    疋(P)    龠(Y)

    冫(点)    廾(弄)    丬(爿)    耂(老)    癶(登)

    冖(盖)    尢(尤)    忄(心)    殳(U)    虍(虎)

    讠(O)    扌(P)    氵(点)    灬(火)    (竹)

    单字读音码以小写拼音字母开头,词码以大写拼音字母开头。词码长度为四码,取码规则如下:

    (1)双字词取每个单字读音码的前二码;

    (2)三字词取前两个单字读音码的第一码,取最后一个单字读音码的前二码;

    (3)多字词分别取前三个单字读音码和最后一个单字读音码的第一码。

    读音码中的重码用如下方法处理。

    在汉字内码中设置一个重码标识位,或者设置一个重码标识字节,利用这个标识区别重码汉字和非重码汉字,从而实现集中处理重码。以二字节内码为例说明。把内码第一字节的高位作为汉字标识位,把第二字节的高位作为重码标识位。当第二字节的高位置1时,表示这个汉字不是重码汉字,或者是不需要再选择的重码汉字;当该位为0时,表示这个汉字是重码汉字,而且这个汉字还没有选定。在具体实施时,预先从每一组重码汉字中选出一个代表字,并制作一张重码表,凭借这张表从代表字查出同一组中的其他重码汉字。在具体的操作中,输入重码汉字时,暂时不选择,把代表字送到相应的位置上,并使这个汉字的内码带上重码标识,即第二个字节的高位为0,表明这个位置上的汉字还没有选定。待输入完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或整个文件后,再集中到一起选择这些重码汉字。为了这个任务要设计一段程序,从某一位置开始测试汉字内码第二字节的高位,如果该位已经置1,那么继续测试下一个汉字内码第二字节的高位;如果该位是0,根据重码表给出与当前汉字重码的所有汉字,通过人机对话选择,用选定的汉字替换当前位置上的汉字,替换后的汉字内码没有重码标识。对整个句子、整段文字和整个文件中带重码标识的汉字,逐个查找,逐个选择,逐个替换,直到全部重码汉字处理完毕。

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字读音编码及其集中处理重码的方法,适用于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领域。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分别读一次音或读三次音,不能读音用替补码(;)代替,便得到读音码。读音码把规则的简单性放在首位,允许有较高的重码率。在汉字内码中设置重码标识,根据这个标识区别重码汉字和非重码汉字,把重码汉字集中到一块处理,实现重码汉字的盲打输入。读音编码及其相关的重码处理方法解决了规则简单与重码率高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