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140380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21532.8

申请日:

20100302

公开号:

CN201733729U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4

申请人:

王驾

发明人:

王驾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陵园路78号

优先权:

CN201020121532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江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解决了现有除油膜器结构复杂、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具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外周套接有调节管,调节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管上,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调节管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上具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1)外周套接有调节管(8),调节管(8)螺纹连接在进水管(1)上,调节管(8)与进水管(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调节管(8)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呈栅格状,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8)的周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格状进水结构为两组,这两组进水结构对称地设于调节管(8)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1)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9),进水接头(9)上设有若干通透的进水槽,进水接头(9)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的进水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8)的两端部均设有内向凸环,调节管(8)上端部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形成在所述的内向凸环的内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槽垂直于进水接头(9)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槽为两组,这两组进水槽对称地设于进水接头(9)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油膜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养殖观赏鱼和观赏水草类鱼缸上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背景技术

生活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居家环境的注重,在一些家庭或办公场所,放一缸观赏鱼或观赏水草,让自已在都市繁忙的生活之余,更贴近自然,已成为一种流行。观赏鱼和观赏水草需要采用玻璃缸进行养殖和维护,而为了保证缸体内水质的稳定性,在鱼缸或水草缸的日常运行中,还需要设置循环水装置。对于鱼缸中的鱼类,需要定期喂养、除虫,而水草需要充足的光照、CO2以及液肥的添加。鱼类有时不能把投入的饵料及时吃完,残留的饵料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分解出油脂,水草液肥中一些有机养料,也会有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油脂成分,这些油脂会飘浮在水面上,久而久之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油膜。油膜的存在会影响到水中氧气的含量,影响到水草叶面对光的吸收,进而大大影响鱼缸或水草缸的观赏性,以及缸体内生物的生存状态。这就需要在循环水装置中设置除油膜器,以去除水面上的油膜。

现有市场上的除油膜器主要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日本极品和“台湾伊士达” ;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德国伊罕”和“Atman创新” 。    

前一种结构的除油膜器通过旋转伸出水面外侧的调节杆来改变进水管进水口与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循环水装置工作过程中水面的油膜能顺利进入到进水管进水口处,以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清理。但这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中,飘浮的除油膜进水部件下端部与固定的外套管之间具有活动的间隙,一旦小型的养殖物(如微小的观赏虾、漂浮在水中的水草茎、叶)进入到所述的间隙内后,极易造成养殖物被卡滞在该间隙内,从而造成上端进水量减小,大大影响了除油膜器的除油膜功能。

后一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中设有自由浮动式的进水件,该进水件的一端铰接在进水管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进水件自由端部设有呈喇叭状飘浮的进水口,该进水口与进水管相通。在正常状况下,进水件的自由端半浮在水面上,水面的油膜会透过进水口处进入到进水管的上端部。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因为进水口偏大,很容易造成小鱼虾被吸入或者异物堵塞,包括油脂的聚积,很容易而使进水件的自由端在水面上的飘浮状况发生变化,有可能使进水件的自由端没于水面以下,从而影响到油膜的去除,这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使用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除油膜器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并且在结构设计上更加简洁明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具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外周套接有调节管,调节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管上,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调节管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在本除油膜器中,可以在调节管的上端部或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进水结构,使水面上的油膜能顺利进入到循环水装置中,便于循环水装置中的过滤结构对油膜进行拦截。本除油膜器在使用过程中,调节管的上端部所述的进水结构与水面平齐,且水面上的油膜能够通过进水结构进入到进水腔内,以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清理。调节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管,可以改变调节管上端部与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的进水结构稳定地保持在水面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结构呈栅格状,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的周向上。呈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油膜的积聚,且不会阻碍进水。

作为优选,所述的栅格状进水结构为两组,这两组进水结构对称地设于调节管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进水结构为两组,两组进水结构之间可以设置一定的间隔,从而使得调节管在进水结构处的强度得到保证。

作为优选,在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进水接头上设有若干通透的进水槽,进水接头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的进水腔中。进水接头的另一部分伸出到调节管的外侧,在进水管处螺纹连接带有进水槽的进水接头,一方面可保证进水接头对杂物的阻拦,另一方面也便于对进水接头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管的两端部均设有内向凸环,调节管上端部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形成在所述的内向凸环的内周面上。设有内向凸环可以使所述的进水腔能够稳定地容纳杂物,便于对杂物的集中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槽垂直于进水接头的轴线。进水槽沿所述方向设置在进水接头上,设置方便,且能有效保证水流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槽为两组,这两组进水槽对称地设于进水接头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每组进水槽中的若干单体进水槽沿进水接头的长度方向均布,这两组进水槽沿进水接头的周向上具有一定的间隔,该间隔保证了进水接头的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进水管的外周套接有调节管,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形成有进水腔,且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调节管而调整调节管上端部所设的进水结构与鱼缸内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本除油膜器结构简单,能够使油膜能够进入到循环水装置中,从而能有效去除鱼缸内水面上的油膜,使用稳定性好。且在水流方向上不形成活动的间隙,鱼缸内的小型养殖物不易因卡滞到活动的间隙处而死亡,本除油膜器的使用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图。

附图2是现有另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鱼缸循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是现有结构的鱼缸7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其中图1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包括进水管1和调节杆2,调节杆2插接在进水管1内,并与进水管1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杆2可改变进水管1在水中的浮力,以使进水管1上端部处所设的进水结构与水面平齐,便于水面形成的油膜进入到进水管1的上端部。这种除油膜器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小型养殖物进入到调节杆2与进水管1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而且该间隙随着调节杆2的径向晃动而发生改变,这样易造成小型养殖物的死亡。图2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包括进水管1和中空的进水件3,进水件3一端铰接在进水管1上,另一端处设置有呈喇叭形的进水口,进水件3的进水口自然悬浮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水膜会透过进水件3的进水口而进入到进水管1内,以便于循环水装置中过滤结构的过滤。但这种结构中的除油膜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进水件3的进水口处会积聚一些污垢,从而使进水件3的进水口完全没于水面以下,在循环水装置进水过程中,水面处的油膜不能够进入到进水管1中,从而影响到水面油膜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鱼缸7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见图3、4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呈U形的进水管1和套接在进水管1外周的调节管8,调节管8与进水管1之间形成有进水腔,进水管1上具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位于进水腔内。

调节管8的两端处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内向凸环,所述的调节管8的上端部与进水管1之间为螺纹连接,调节管8上的内螺纹设置在调节管8上端内向凸环的内周面上。进水管1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的进水腔内,在进水管1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9,进水接头9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进水接头9的封闭端位于调节管8的外侧,开口端与进水管1的进水口螺纹连接。在进水接头9上设有若干通透的进水槽,进水槽以垂直于进水接头9轴线方向的方式布置在进水接头9上。这些进水槽为两组,两组进水槽对称地设于进水接头9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每组进水槽中的若干单体进水槽沿进水接头9的长度方向均布。

进水管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鱼缸7循环水装置中,所述的进水接头9位于进水进水管1的下端部,在调节管8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该进水结构呈栅格状,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8的周向上,且该进水结构为两组,该两组进水结构对称地布置在调节管8一个轴截面的两侧,两组进水结构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进水结构是由设置在调节管8上端部上若干透槽所构成的,这些透槽平行于调节管8的轴线。

本除油膜器在使用时是装配在循环水装置中的,循环水装置的结构包括水泵4、出水管5,在出水管5处连接有喷淋结构6,喷淋结构6朝向鱼缸7,除油膜器中的进水管1插入到鱼缸7内,鱼缸7水面处的油膜会通过调节管8处的进水结构进入到循环水装置中,以便于循环水装置中的过滤结构对油膜的拦截,从而可有效去除鱼缸7内水面上的油膜,保证了水质,为鱼类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3372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2.09 CN 201733729 U *CN201733729U* (21)申请号 201020121532.8 (22)申请日 2010.03.02 A01K 6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驾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陵园路 78 号 (72)发明人 王驾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王江成 (54) 实用新型名称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 除油膜器。 其解决了现有除油膜器结。

2、构复杂、 使用 稳定性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 一种鱼缸 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包括进水管, 进水管上 具有进水口, 其特征在于, 在进水管外周套接有调 节管, 调节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管上, 调节管与进水 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 调节 管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201733737 U1/1 页 2 1. 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包括进水管 (1) , 进水管 (1) 上具有进水口, 其 特征在于, 在进水管 。

3、(1) 外周套接有调节管 (8) , 调节管 (8) 螺纹连接在进水管 (1) 上, 调节 管 (8) 与进水管 (1) 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 调节管 (8) 的上端部设有与进 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结构 呈栅格状, 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 (8) 的周向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栅格状 进水结构为两组, 这两组进水结构对称地设于调节管 (8) 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

4、特征在于, 在进水管 (1) 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 (9) , 进水接头 (9) 上设有若干通透的进水槽, 进水接头 (9) 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的进水腔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管 (8) 的两端部均设有内向凸环, 调节管 (8) 上端部设有内螺纹, 该内螺纹形成在所述的内向凸环 的内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水槽 垂直于进水接头 (9) 的轴线。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水槽 为两组, 这两组进。

5、水槽对称地设于进水接头 (9) 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1/3 页 3 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油膜器,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养殖观赏鱼和观赏水草类鱼 缸上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背景技术 0002 生活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居家环境的注重, 在一些家庭或办公场所, 放一缸观赏 鱼或观赏水草, 让自已在都市繁忙的生活之余, 更贴近自然, 已成为一种流行。观赏鱼和观 赏水草需要采用玻璃缸进行养殖和维护, 而为了保证缸体内水质的稳定性, 在鱼缸或水草 缸的日常运行中, 还需要设置循环。

6、水装置。 对于鱼缸中的鱼类, 需要定期喂养、 除虫, 而水草 需要充足的光照、 CO2以及液肥的添加。鱼类有时不能把投入的饵料及时吃完, 残留的饵料 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分解出油脂, 水草液肥中一些有机养料, 也会有轻于水且不溶于 水的油脂成分, 这些油脂会飘浮在水面上, 久而久之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油膜。 油 膜的存在会影响到水中氧气的含量, 影响到水草叶面对光的吸收, 进而大大影响鱼缸或水 草缸的观赏性, 以及缸体内生物的生存状态。 这就需要在循环水装置中设置除油膜器, 以去 除水面上的油膜。 0003 现有市场上的除油膜器主要结构有两种, 一种是如图 1 所示的 “日本极品和 “。

7、台湾 伊士达” ; 另一种是如图 2 所示的 “德国伊罕” 和 “Atman 创新” 。 0004 前一种结构的除油膜器通过旋转伸出水面外侧的调节杆来改变进水管进水口与 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使循环水装置工作过程中水面的油膜能顺利进入到进水管进水口 处, 以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清理。 但这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中, 飘浮的除油膜进水部件下端部 与固定的外套管之间具有活动的间隙, 一旦小型的养殖物 (如微小的观赏虾、 漂浮在水中的 水草茎、 叶) 进入到所述的间隙内后, 极易造成养殖物被卡滞在该间隙内, 从而造成上端进 水量减小, 大大影响了除油膜器的除油膜功能。 0005 后一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中设有自。

8、由浮动式的进水件, 该进水件的一端铰接在进水 管上, 另一端为自由端, 进水件自由端部设有呈喇叭状飘浮的进水口, 该进水口与进水管相 通。 在正常状况下, 进水件的自由端半浮在水面上, 水面的油膜会透过进水口处进入到进水 管的上端部。 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 因为进水口偏大, 很容易造成小鱼虾被吸入或者异物堵 塞, 包括油脂的聚积, 很容易而使进水件的自由端在水面上的飘浮状况发生变化, 有可能使 进水件的自由端没于水面以下, 从而影响到油膜的去除, 这种结构的除油膜器使用稳定性 较差。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除油膜器所具有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 供一种鱼缸循。

9、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使其在工作过程中, 稳定性更好, 安全性更高, 并且 在结构设计上更加简洁明了。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 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 说 明 书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2/3 页 4 器, 包括进水管, 进水管上具有进水口, 其特征在于, 在进水管外周套接有调节管, 调节管螺 纹连接在进水管上, 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进水腔, 调节管的上 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在本除油膜器中, 可以在调节管的上端部或进水管的 进水口处设置进水结构, 使水面上的油膜能顺利进入到循环水装置。

10、中, 便于循环水装置中 的过滤结构对油膜进行拦截。本除油膜器在使用过程中, 调节管的上端部所述的进水结构 与水面平齐, 且水面上的油膜能够通过进水结构进入到进水腔内, 以便于对油脂进行集中 清理。 调节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 通过旋转调节管, 可以改变调节管上端部与水面之间的相 对位置, 使所述的进水结构稳定地保持在水面位置处。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进水结构呈栅格状, 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的周向上。 呈 栅格状的进水结构, 其结构简单, 便于油膜的积聚, 且不会阻碍进水。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的栅格状进水结构为两组, 这两组进水结构对称地设于调节管的 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进水。

11、结构为两组, 两组进水结构之间可以设置一定的间隔, 从而使得调 节管在进水结构处的强度得到保证。 0010 作为优选, 在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 进水接头上设有若 干通透的进水槽, 进水接头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的进水腔中。进水接头的另一部分伸出到 调节管的外侧, 在进水管处螺纹连接带有进水槽的进水接头, 一方面可保证进水接头对杂 物的阻拦, 另一方面也便于对进水接头进行清理。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调节管的两端部均设有内向凸环, 调节管上端部设有内螺纹, 该内 螺纹形成在所述的内向凸环的内周面上。 设有内向凸环可以使所述的进水腔能够稳定地容 纳杂物, 便于对杂物的集中清理。

12、。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的进水槽垂直于进水接头的轴线。进水槽沿所述方向设置在进水 接头上, 设置方便, 且能有效保证水流的顺畅性。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的进水槽为两组, 这两组进水槽对称地设于进水接头的一个轴截 面的两侧。每组进水槽中的若干单体进水槽沿进水接头的长度方向均布, 这两组进水槽沿 进水接头的周向上具有一定的间隔, 该间隔保证了进水接头的强度。 0014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15 由于在进水管的外周套接有调节管, 调节管与进水管之间形成有进水腔, 且调节 管与进水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这样可以通过转动调节管而调整调节管上端部所设的进水结 构与鱼缸内水面之间。

13、的相对位置, 本除油膜器结构简单, 能够使油膜能够进入到循环水装 置中, 从而能有效去除鱼缸内水面上的油膜, 使用稳定性好。 且在水流方向上不形成活动的 间隙, 鱼缸内的小型养殖物不易因卡滞到活动的间隙处而死亡, 本除油膜器的使用安全性 好。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 1 是现有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图。 0017 附图 2 是现有另一种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图。 0018 附图 3 是本实用新型鱼缸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9 附图 4 是本实用新型鱼缸循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纵向剖视图。 说 明 书 CN 201733729 U CN 20173。

14、3737 U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 1、 图 2 所示的是现有结构的鱼缸 7 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 其中图 1 中的除 油膜器的结构包括进水管 1 和调节杆 2, 调节杆 2 插接在进水管 1 内, 并与进水管 1 螺纹连 接。转动调节杆 2 可改变进水管 1 在水中的浮力, 以使进水管 1 上端部处所设的进水结构 与水面平齐, 便于水面形成的油膜进入到进水管 1 的上端部。这种除油膜器在使用过程中, 易发生小型养殖物进入到调节杆2与进水管1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而且该间隙随着调节杆2 的径向晃动而发生改变, 这样易造成小型养殖物的死亡。图 2 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包括进 。

15、水管 1 和中空的进水件 3, 进水件 3 一端铰接在进水管 1 上, 另一端处设置有呈喇叭形的进 水口, 进水件3的进水口自然悬浮在水面上, 水面上的水膜会透过进水件3的进水口而进入 到进水管 1 内, 以便于循环水装置中过滤结构的过滤。但这种结构中的除油膜器使用一段 时间后, 在进水件3的进水口处会积聚一些污垢, 从而使进水件3的进水口完全没于水面以 下, 在循环水装置进水过程中, 水面处的油膜不能够进入到进水管 1 中, 从而影响到水面油 膜的去除。 0021 本实用新型鱼缸 7 循环水装置中的除油膜器的结构见图 3、 4 所示, 其结构主要包 括呈 U 形的进水管 1 和套接在进水管 。

16、1 外周的调节管 8, 调节管 8 与进水管 1 之间形成有进 水腔, 进水管 1 上具有进水口, 该进水口位于进水腔内。 0022 调节管 8 的两端处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内向凸环, 所述的调节管 8 的上端部与进 水管1之间为螺纹连接, 调节管8上的内螺纹设置在调节管8上端内向凸环的内周面上。 进 水管 1 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的进水腔内, 在进水管 1 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有中空的进水接头 9, 进水接头 9 的一端封闭, 另一端开口。进水接头 9 的封闭端位于调节管 8 的外侧, 开口端 与进水管 1 的进水口螺纹连接。在进水接头 9 上设有若干通透的进水槽, 进水槽以垂直于 进水接头 9 轴。

17、线方向的方式布置在进水接头 9 上。这些进水槽为两组, 两组进水槽对称地 设于进水接头 9 的一个轴截面的两侧。每组进水槽中的若干单体进水槽沿进水接头 9 的长 度方向均布。 0023 进水管 1 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鱼缸 7 循环水装置中, 所述的进水接头 9 位于进水进 水管 1 的下端部, 在调节管 8 的上端部设有与进水腔相通的进水结构。该进水结构呈栅格 状, 栅格状的进水结构布置在调节管 8 的周向上, 且该进水结构为两组, 该两组进水结构对 称地布置在调节管 8 一个轴截面的两侧, 两组进水结构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进水结构是 由设置在调节管 8 上端部上若干透槽所构成的, 这些透槽平行。

18、于调节管 8 的轴线。 0024 本除油膜器在使用时是装配在循环水装置中的, 循环水装置的结构包括水泵 4、 出 水管 5, 在出水管 5 处连接有喷淋结构 6, 喷淋结构 6 朝向鱼缸 7, 除油膜器中的进水管 1 插 入到鱼缸 7 内, 鱼缸 7 水面处的油膜会通过调节管 8 处的进水结构进入到循环水装置中, 以 便于循环水装置中的过滤结构对油膜的拦截, 从而可有效去除鱼缸 7 内水面上的油膜, 保 证了水质, 为鱼类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说 明 书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33729 U CN 201733737 U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33729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