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58360.1 (22)申请日 2018.09.11 (71)申请人 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54000 贵州省贵阳市铜仁市玉屏侗 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野鸡坪村飞凤园 区 (72)发明人 李敬 李威 陈登群 廖之锦 陈家平 肖诗桂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52106 代理人 邹迅 (51)Int.Cl. A23B 7/154(2006.01) A23B 7/15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
2、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茶菇保鲜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 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经过茶多 酚、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之后, 加 水配制成灭菌液, 不仅能够使得对油茶菇表面的 菌群减少, 而且还能够有助于延长油茶菇保鲜 期, 延长货架期; 尤其灭菌处理之后, 经过气调保 鲜处理, 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在2-4下冷藏后的 油茶菇表面的失重率和腐烂率, 延长了保质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122835 A 2019.01.04 CN 109122835 A 1.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其特征在于, 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茶多酚1-3%, 壳 聚。
3、糖4-7%, 海藻酸钠3-8%, 硫代硫酸钠0.1-0.7%, 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 比计为茶多酚2%, 壳聚糖5%, 海藻酸钠7%, 硫代硫酸钠0.6%, 余量为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 比计为茶多酚3%, 壳聚糖6%, 海藻酸钠5%, 硫代硫酸钠0.3%, 余量为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是将茶多 酚、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向容器中灌水, 在35-40处 理。
4、3-8min, 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灌水, 是采 用50m扬程的水泵向容器中灌水。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或如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 方法制备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应用于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4-10, 浸泡时间为10-30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浸泡温度为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0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22835 A 2 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5、0001 本发明涉及油茶菇保鲜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油茶菇是茶树菇的一种, 其味美, 清脆可口, 营养丰富, 是人们喜欢食用的食用菌。 油茶菇在一般条件下, 较难贮藏和运输, 鲜菇采收后2-3d, 将出现水分大量散失而萎缩, 油 茶菇柄、 菌褶开始褐变, 直到腐烂, 导致在出菇盛期, 大量鲜菇集中在附近市场上销售, 造成 菇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 使得油茶菇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严重损害了菇农的利益, 制约了油 茶菇产业的发展, 而在远离菇类生产基地的地区, 又因为菇源缺少而导致供小于求的市场 现状。 0003 近年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
6、变, 市场对鲜油茶菇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对于油茶 菇的保鲜技术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和突破, 主要体现在: 冷藏保鲜、 臭氧保鲜、 化学药剂保鲜 以及自发气调保鲜; 冷藏保鲜是利用自然低温或者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油茶菇的呼吸 代谢和酶化学反应, 该法使得在25下贮藏油茶菇2d发生腐烂, 而在5下贮藏, 能够贮藏 8d, 使得低温抑制了油茶菇的呼吸作用, 减少物质的消耗; 采用真空预冷结合薄膜包装进行 冷藏保鲜, 其能够显著的延长油茶菇的保鲜期, 使得油茶菇贮藏10d不开伞、 不干缩、 菌膜不 脱落, 与常温下贮藏相比, 失重率减少7%, 呼吸强度下降30%, Vc保存率提高20.5%。 化学药剂 。
7、保鲜, 使得采用柠檬酸、 氯化钠、 Vc等抑制油茶菇变色、 开伞和败坏的作用, 其在组合而成的 复合保鲜剂下处理油茶菇, 其在101下, 可以保存6d, 贮藏期间不开伞, 气味正常, 褐变 度和呼吸强度明显较低。 臭氧保鲜是将油茶菇置于一定浓度的臭氧环境中, 利用臭氧的杀 菌作用来保鲜, 油茶菇在臭氧处理0.5min后, 在201下贮藏, 能够降低油茶菇的呼吸强 度, 减少游离氨基酸的生成, 并且对油茶菇的电导率和失重率变化无明显影响, 而1-2min的 臭氧处理, 则不利于油茶菇的保鲜。 自发气调保鲜是将油茶菇采收后, 装入周转蓝中, 经过 减压处理, 在低温约5下克服水分散失, 降低呼吸强。
8、度, 阻止乙烯形成和积累, 达到抑制 PPO活力, 延缓菇体氧化反应速度, 减少营养基质损耗, 防止微生物繁殖, 延长菇体寿命的目 的, 贮藏期可达25d, 好菇率为97.5%, 菇体各项梨花指标基本保持在采收时水平。 0004 虽然,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油茶菇保鲜处理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 但是无论是 哪一种保鲜处理技术, 都避免不了需要对油茶菇表面进行灭菌处理, 而灭菌处理的效果, 也 将会影响油茶菇保鲜的效果; 而目前, 现有技术中, 对于油茶菇保鲜过程的灭菌处理, 大多 采用的是紫外线照射, 例如专利号为201510238351.0的茶树菇气调保鲜方法中的灭菌处 理, 但是其灭菌效果依。
9、然不理想, 灭菌成本较高, 操作难度依然较大。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及其制备方法。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122835 A 3 0006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茶多酚1-3%, 壳聚糖4-7%, 海藻酸钠 3-8%, 硫代硫酸钠0.1-0.7%, 余量为水。 0007 优选, 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茶多酚2%, 壳聚糖5%, 海藻酸钠7%, 硫代 硫酸钠0.6%, 余量为水。 0008 优选, 所述的原料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茶多酚3%,。
10、 壳聚糖6%, 海藻酸钠5%, 硫代 硫酸钠0.3%, 余量为水。 0009 上述的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制备方法, 是将茶多酚、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硫代硫酸 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向容器中灌水, 在35-40处理3-8min, 即得。 0010 优选, 所述的灌水, 是采用50m扬程的水泵向容器中灌水。 经过水泵灌水, 使得向容 器中冲刷搅动, 实现了成分的混合均匀, 分散均匀。 0011 上述油茶菇保鲜用灭菌液, 应用于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4-10 , 浸泡时间为10-30min。 0012 优选, 所述的浸泡温度为7。 0013 优选, 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0m。
11、in。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经过茶多酚、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之后, 加水配制成灭菌液, 不仅能够使 得对油茶菇表面的菌群减少, 而且还能够有助于延长油茶菇保鲜期, 延长货架期; 尤其灭菌 处理之后, 经过气调保鲜处理, 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在2-4下冷藏后的油茶菇表面的失重率 和腐烂率, 延长了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 但要求保护的 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16 按照专利号为201510238351.0的茶树菇气调保鲜方法中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 进 行油茶菇的保鲜处理。
12、, 并将实施例1中的紫外线照射处理采用以下实施例1-4制备的灭菌液 浸泡灭菌替换, 并检测灭菌前后油茶菇表面的霉菌携带量对比情况以及保鲜效果统计结 果, 具体如表1、 表2所示。 0017 实施例1 茶多酚1%, 壳聚糖4%, 海藻酸钠3%, 硫代硫酸钠0.1%, 余量为水; 将茶多酚、 壳聚糖、 海藻 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向容器中灌水, 在35处理3min, 即得。 0018 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4, 浸泡时间为10min。 0019 实施例2 茶多酚3%, 壳聚糖7%, 海藻酸钠8%, 硫代硫酸钠0.7%, 余量为水; 将茶多酚、 壳聚糖、 海。
13、藻 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采用50m扬程的水泵向容器中灌水, 在40处 理8min, 即得。 0020 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10, 浸泡时间为30min。 0021 实施例3 茶多酚2%, 壳聚糖6%, 海藻酸钠7%, 硫代硫酸钠0.5%, 余量为水; 将茶多酚、 壳聚糖、 海藻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122835 A 4 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采用50m扬程的水泵向容器中灌水, 在38处 理5min, 即得。 0022 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6, 浸泡时间为20min。 0023 实施例4。
14、 茶多酚3%, 壳聚糖5%, 海藻酸钠4%, 硫代硫酸钠0.3%, 余量为水; 将茶多酚、 壳聚糖、 海藻 酸钠、 硫代硫酸钠混合均匀后, 放入容器中, 并采用50m扬程的水泵向容器中灌水, 在39处 理4min, 即得。 0024 对新鲜油茶菇浸泡保鲜处理, 浸泡温度为8, 浸泡时间为15min。 0025 将上述实施例1-4配制的灭菌液用于对油茶菇进行灭菌处理, 并对其灭菌前后油 茶菇表面携带的霉菌情况, 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得出来, 本发明创造有助于改善油茶菇表面携带的霉菌量。 并 将上述处理的实施例1-4的油茶菇进行气调保鲜处理, 在温度为2-4下贮藏, 并对保。
15、鲜前 后的茶树菇失重率和腐烂率进行统计, 其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处理周期 (天)失重率 (%)腐烂率 (%) 实施例1306.23.8 实施例2305.93.4 实施例3305.83.3 实施例4306.13.5 由表2数据显示可以看出, 本发明创造能够降低保鲜过程的失重率, 达到保水保湿, 保 营养的目的, 延长保质期; 而且腐烂率也大幅度得到改善, 使得油茶菇货架期得到延长。 002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12283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