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隙活塞组.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13076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1204.X

申请日:

1993.01.18

公开号:

CN1082144A

公开日:

1994.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2F5/00

主分类号:

F02F5/00

申请人:

陈大勇;

发明人:

陈大勇

地址:

15004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营星光机器厂设计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往复移动式无泄漏密封的无隙活塞组,它是靠变压式环槽及其中装入的组合式无泄漏密封环实现活塞组的密封,解决了现有活塞组的密封环开口处泄漏工作介质,活塞环背压大造成活塞组工作时运动阻力大,而且解决了现有活塞组存在泵油作用的弊端。本发明可应用于内燃机、液压及气压设备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隙活塞组,它是靠变压式环槽及其中装入的组合式无泄漏密封环实现活塞组的密封, 本发明中活塞是分开式的,主要由活塞上盖,调压垫圈,活塞下体,牵引机构组成,牵引机构将活塞上盖和活塞下体之间夹着调压垫圈拉向一起,由活塞上盖和调压垫圈构成活塞的密封环槽,环槽端面制有向外倾斜的倾角,调压垫圈上端面的外端与组合式密封环接触,内端与活塞上盖接触;调压垫圈的下端面,对应上端面的内外端接触面之间的一部分,与活塞下体接触,组合式密封环装入该环槽后被压在环槽的上下端面之间。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液压及气压机构中实现往复移动式无泄漏密封的无隙活塞组。

    目前应用的活塞组中装密封环的环槽是整体式的,密封环在环槽中可以沿活塞运动方向跳动,产生不良的泵油作用,而且密封环自身的开口处有工作介质泄漏,密封环背压大造成活塞组运动阻力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泄漏的,小背压的,无泵油作用的无隙活塞组,解决了现有活塞组存在的工质泄漏,密封环背压大,在内燃机中密封环泵油作用致使烧机油,使内燃机功率低,油耗高,排放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发明的结构见图:(1)活塞上盖,(2)牵引机构,(3)调压垫圈,(4)活塞下体,(5)密封环A,(6)密封环B,(7)密封环C,(8)刮油环。

    本发明中活塞是分开式的,主要由活塞上盖(1),牵引机构(2),调压垫圈(3),和活塞下体(4)组成,牵引机构(2)将活塞上盖(1)和活塞下体(4)之间夹着调压垫圈(3)拉向一起,由活塞上盖(1)和调压垫圈(3)构成活塞的密封环槽,环槽端面制有向外倾斜的倾角,调压垫圈(3)上端面的外端与组合式密封环{由密封环A(5),密封环B(6),密封环C(7)构成,三个环的开口错开}接触,内端与活塞上盖(1)接触;调压垫圈(3)的下端面,对应上端面的内外接触面之间的一部分,与活塞下体(4)接触,组合式密封环受压于活塞上盖(1)和调压垫圈(3)间,压力由牵引机构(2)的预紧力使调压垫圈(3)的变型产生。

    以内燃机上活塞组的工作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进气行程中,活塞下行,组合式密封环压靠在活塞上盖(1)上,活塞下部气体只能窜到密封环A(5)和密封环C(7)的开口,而密封环B(6)隔止了密封环A(5)和密封环C(7)的开口,使气体无法通过组合式密封环;在压缩,作功,排气行程中,活塞上盖(1)受地压力增加,变形增大,挤压组合式密封环的力相应增加,使组合式密封环与活塞上盖(1)的压力仍保持很小,调压垫圈(3)与组合式密封环的接触面向外倾斜,有利于组合式密封环与气缸壁的接触,活塞上部高压气体在此三个行程中只能窜到密封环B(6)的开口,而后被密封环C(7)和密封环A(5)隔止,由于组合式密封环始终与活塞上盖(1)接触,所以消除了现有活塞组中的泵油现象,也消除了高压气体对密封环的高背压。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密封性能好,耐高压,耐高温,密封环无泵油作用,活塞组在工作中运动阻力小,在内燃机中可使内燃机爆发压力提高,功率增大,油耗降低,机油消耗量减少,使排放污染减小。

无隙活塞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隙活塞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隙活塞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隙活塞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隙活塞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往复移动式无泄漏密封的无隙活塞组,它是靠变压式环槽及其中装入的组合式无泄漏密封环实现活塞组的密封,解决了现有活塞组的密封环开口处泄漏工作介质,活塞环背压大造成活塞组工作时运动阻力大,而且解决了现有活塞组存在泵油作用的弊端。本发明可应用于内燃机、液压及气压设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