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36174.X (22)申请日 2016.04.20 (73)专利权人 江西沃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72)发明人 黄喜章 (74)专利代理机构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36112 代理人 陈海涛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 的农业大棚, 包。
2、括大棚本体、 灌溉装置和驱动装 置, 所述大棚本体内设置有种植床, 且该种植床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两个第二 安装座,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丝杆和导轨, 所 述导轨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 且该导 轨上滑动连接有套筒, 所述丝杆通过其两端的连 接部活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座之间, 且其一端 的连接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 该具有移动喷灌功 能的农业大棚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设置有 驱动装置带动灌溉装置在大棚内来回移动, 进行 灌溉, 既节约了成本, 不需要复杂的管道排布, 检 修起来非常方便, 相对于人工灌溉, 提高了灌溉 的效率, 同时降低了工作者工作强度。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511208 U 2016.08.31 CN 205511208 U 1.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包括大棚本体 (1) 、 灌溉装置 (4) 和驱动装置 (6)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棚本体 (1) 内设置有种植床 (11) , 且该种植床 (11) 的两侧分别设置 有两个第一安装座 (2) 和两个第二安装座 (3) , 所述驱动装置 (6) 包括电机 (61) 、 丝杆 (62) 和 导轨 (64) , 所述导轨 (64) 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 (2) 之间, 且该导轨 (64) 上滑动连接有 套筒 (65) , 所述丝杆 (62) 通。
4、过其两端的连接部 (621) 活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座 (3) 之间, 且其一端的连接部 (621) 与电机 (61) 的转轴连接, 该丝杆 (62) 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丝杠 (63) , 所述灌溉装置 (4) 由分水管 (41) 和安装在分水管 (41) 底部的滴灌器 (42) 组合而成, 且 该分水管 (41) 的两端分别与丝杠 (63) 和套筒 (65)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水管 (41) 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 (411) , 且该分水管 (41) 两端的堵头 (411) 分别通过连接杆与丝杠 (63) 和套筒 (65) 的。
5、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滴灌器 (42) 的数量设置有不少于三个, 且不少于三 个滴灌器 (42) 等距离排列在分水管 (41) 的底部, 所述滴灌器 (42) 包括储水容器 (422) 和滴 灌头 (424) , 所述储水容器 (422) 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 (421) 与分水管 (41) 底部的出水口连 通, 且该储水容器 (422) 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 (423) 与其下方的滴灌头 (424) 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棚本 体 (1) 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 (5) , 所述分水管 (41) 顶部的进水口通过连接软管 (51)。
6、 与水箱 (5) 的出水口连通, 且该连接软管 (51) 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52)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1208 U 2 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大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越来越普遍, 由于其质量轻, 透光保温性能好, 可塑性 强, 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现有的农业大棚的灌溉方式, 大多是人工进行灌溉或 者在大棚内当距离安装喷灌器进行灌溉, 人工进行灌溉的效率低下, 而且工作强度大, 而等 距离安装喷灌器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制造成本。
7、, 且底部的供水管道排布复杂, 检修起来非常 麻烦, 于是我们提出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 大棚, 包括大棚本体、 灌溉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大棚本体内设置有种植床, 且该种植床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和两个第二安装座,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丝杆和导轨, 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之间, 且该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套筒, 所述丝杆通过其 两端的连接部活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座。
8、之间, 且其一端的连接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 该 丝杆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丝杠, 所述灌溉装置由括分水管和安装在分水管底部的滴灌器组 合而成, 且该分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丝杠和套筒连接。 0005 优选的, 所述分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 且该分水管两端的堵头分别通过连接 杆与丝杠和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滴灌器的数量设置有不少于三个, 且不少于三个滴 灌器等距离排列在分水管的底部, 所述滴灌器包括储水容器和滴灌头, 所述储水容器的进 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分水管底部的出水口连通, 且该储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其下方 的滴灌头连通。 0006 优选的, 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 所述分。
9、水管顶部的进水口 通过连接软管与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且该连接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棚结 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设置有驱动装置带动灌溉装置在大棚内来回移动, 进行灌溉, 既节 约了成本, 不需要复杂的管道排布, 检修起来非常方便, 相对于人工灌溉, 提高了灌溉的效 率, 同时降低了工作者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灌溉装置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11208 U 3 0011。
10、 图中: 1大棚本体、 11种植床、 2第一安装座、 3第二安装座、 4灌溉装置、 41分水管、 411堵头、 42滴灌器、 421进水管、 422储水容器、 423出水管、 424滴灌头、 5水箱、 51连接软管、 52控制阀门、 6驱动装置、 61电机、 62丝杆、 621连接部、 63丝杠、 64导轨、 6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
11、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移动喷灌功能的农业大 棚, 包括大棚本体1、 灌溉装置4和驱动装置6, 大棚本体1内设置有种植床11, 且该种植床11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座2和两个第二安装座3, 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 丝杆62和 导轨64, 导轨64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座2之间, 且该导轨64上滑动连接有套筒65, 丝杆 62通过其两端的连接部621活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座3之间, 且其一端的连接部621与电 机61的转轴连接, 该丝杆62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丝杠63, 电机61通过转轴带动丝杆。
12、62转动, 从而驱动丝杆62上的丝杠63沿丝杆62来回移动, 丝杠63带动灌溉装置4的分水管41来回移 动, 达到对种植床11灌溉的目的, 导轨64和套筒65的设置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使分水管41的 两端达到平衡, 灌溉装置4由分水管41和安装在分水管41底部的滴灌器42组合而成, 且该分 水管41的两端分别与丝杠63和套筒65连接, 大棚本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5, 分 水管41顶部的进水口通过连接软管51与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 且该连接软管51上安装有控 制阀门52, 分水管41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411, 且该分水管41两端的堵头411分别通过连接 杆与丝杠63和套筒65的一侧固定。
13、连接, 滴灌器42的数量设置有不少于三个, 且不少于三个 滴灌器42等距离排列在分水管41的底部, 滴灌器42能够起到节水的效果, 同时避免由于灌 溉过度导致大棚本体1内种植的果蔬出现涝死的情况, 滴灌器42包括储水容器422和滴灌头 424, 储水容器422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421与分水管41底部的出水口连通, 且该储水容器 42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423与其下方的滴灌头424连通。 001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1120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511208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51120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