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由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构成的分体式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特别是冷气运转时当大气温度降低时装置的保护动作。 作为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的已有技术,有以实开平3-77177号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
该公开发表的控制装置,当大气温度高于20℃时,使室外机组的送风风扇以大风量运转,当大气温度低于20℃时,使室外机组的送风风扇以小风量运转,抑制制冷循环中低压压力的下降,当低压压力小于指定压力时,使压缩机、室外机组的送风风扇停止运转。
利用这种结构的控制装置,可以防止大气温度较低时制冷循环中低压压力的上升。作为已有技术,还有实开昭62-164531号公开发表地专利技术。该公开发表的控制装置,在暖气运转时检测大气温度,当大气温度低于指定温度时,把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切换为使用电加热器的暖气运转。这样,当大气温度降低时,使热泵循环的运转停止,即使压缩机运转停止,可以在热泵循环的运转效率差的范围内停止运转,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另外,当大气温度特别低时,室外热交换器不能使制冷剂充分蒸发,有时压缩机会发生液态压缩,损害机器,但是,在低大气温度时使压缩机停止运转,便可防止损坏压缩机。
另外,作为已有技术,还有以特开平2-121598号公开发表的专利技术。该公开发表的控制装置,是一台室外机组同三台室内机组连接。这些室内机组分别连接着遥控器,各个室内机组的运转由对应的遥控器进行控制。
已有的控制装置,在制冷循环中低压压力上升时,是使压缩机发生异常停止的。因此,需要设置用于检测制冷循环中的低压压力的低压开关,当低压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而大气温度特别低时,会产生使压缩机的运转不停止而液体向压缩机回流的问题。
另外,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通常有冷凝水从室内热交换器上滴下来。由接露盘接收后,可以利用泵排出室内机组之外,在这种空调机中,由于压缩机停止运转后经过一定时间(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变到接近室温的时间),产生冷凝水,所以,在压缩机停止运转的同时,如果使泵停止运转,有时冷凝水会从接露盘向外溢出。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能够防止液体向压缩机回流和使冷凝水漏泄。
另外,上述已有的技术在大气温度降低时,是从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切换为使用电加热器的暖气运转的,所以,暖气运转时的能力与电加热器的发热量成正比。
即,为了获得足够的暖气能力,必须使用发热量大的电加热器(对于8个草垫子的房间,约需5KW的发热量-注:日本房间铺的草垫子,每个面积约1.6米2,8个草垫子约12米2)。通常,在一般家庭,从安全角度考虑,室内配线的电流容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例如,使用允许电流为30A的室内配线时,电流断路器的动作电流是20A,所以,电加热器最大只能使用2KW,当大气温度较低时,暖气能力不足。
为了使用5KW左右的电加热器,应另外设置电加热器专用的室内配线,以及保护电加热器的大型箱罩,这样,空调机本身的体积就会很庞大。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在大气温度降低时,本发明停止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输出信号后,开始进行使用加热炉或锅炉的暖气运转。
上述结构的控制装置对于每个室内机组的给定值必须设定,运转操作很麻烦。并且,每个室内机组的运转模式(冷气、暖气、除湿)可能会发生不同的设定错误。
另外,室内机组都通过信号线与室外机组连接,所以,室外机组必须分别与各个室内机组单独进行通信,这样,室外机组的控制装置必然体积大,并且结构也复杂。
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室内机组的设定,同时,可以减轻各机组间信号的授受对控制装置的负担。
在由具有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组和具有同外界大气(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组构成的、并且利用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构成制冷循环的空调机中,本发明的该空调机的控制装置具有温度控制器、保护器和显示器,温度控制器根据室温的变化控制压缩机全能力运转或停止运转后,使被调室内进行冷气运转;保护器用来当大气温度低于指定温度时,不论温度控制器的动作如何,强制性地使压缩机停止运转;显示器用来显示该保护器动作时该保护器的动作。
另外,室内机组具有用泵把室内热交换器滴下的水提升到高位置后排出室内机组之外的结构,同时,控制装置具有泵控制器,从保护器的动作开始后,至少在一定时间内,使泵运转。
室内机组还具有促进空气同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的送风风扇,同时,在泵控制器控制泵运转的期间,使送风风扇运转。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具有利用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蒸发器能进行被调室内的暖气运转而构成的制冷循环的空调机中,该空调机的控制装置具有当大气温度低于指定温度时使暖气运转停止、输出使其它暖气设备开始运转的信号的控制器。
本发明在把分别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机组同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个室外机组组合、能使用各室内机组进行空调运转的空调机中,该空调机的控制装置由室外控制器、室内控制器A和室内控制器B构成,室外控制器控制室外机组的动作;室内控制器A控制特定的室内机组的动作;室内控制器B控制其它室内机组的动作。同时,还具有第1信号线、第2信号线和遥控器,第1信号线将室外控制器同室内控制器A连接,向室外控制器传送控制室外机组的动作的信号;第2信号线将室内机组A同室内机组B连接,从室内机组A向室内机组B传送用于控制室内机组A的动作而设定的信号,以及从室内机组B向室内机组A传送表示室内机组B发生异常的信号;遥控器把用于控制上述室内机组A的动作的设定信号传送给室内机组A。
使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当大气温度降低时,可以使压缩机停止运转,与制冷循环中的高压压力无关。
从压缩机停止运转开始,可使排泄泵运转一定时间,将冷凝水排出。
另外,使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当大气温度降低时,可以把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切换为其他暖气设备的暖气运转。
因此,大气温度高时,进行空调机的个别运转,可以提高能效;大气温度底时,通过使用加热炉或锅炉等的暖气运转,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暖气能力。
另外,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的控制装置中,由于室内机组A设定的信号可以向室内机组B传送,所以,对室内机组A、B不必单独设定。并且由于从室内机组B只选择表示异常的信号进行传送,所以,信号通信的功能简单,可以减轻控制装置的负担。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的简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把室内机组设置在天花板上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6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8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的电路图。
图9是用于图1所示的室外机组的电路图。
图10是用于图1所示的室外机组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室内机组(A)、室内机组(B)和室外机组间的信号流向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室内机组(A)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特别表示在图12所示的S8中冷气运转时一部分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特别表示在图12所示的S8中暖气运转时一部分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空调机的简图,1,2为室内机组A,B,分别设在被调室内。3是室外机组,从热源(例如大气或水热源等)吸热或向热源放热。
4是电源线,从交流电源向室外机组提供交流电。5是电源线,经过室外机组3向室内机组A1提供交流电。6是电源线,经过室外机组3和室内机组A1向室内机组B2提供交流电。
7是信号线,在室内机组A1和室外机组3之间传送和接受控制信号。
8是信号线,在室内机组A1和室内机组B2之间传送和接受控制信号。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图。9是压缩机,10是改变制冷流的四通阀(图示为冷气模式时的情况),11是室外热交换器,12是设在室外热交换器11下部的防止冻结用热交换器,13是储液罐,14,16是冷气模式用的减压装置(毛细管),15,17是室内热交换器,18是储压器,19,20是暖气模式用的减压装置(毛细管)。
冷气模式时,从压缩机9排出的制冷剂沿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室外热交换器11、防止冻结用热交换器12起冷凝器作用,室内热交换器15,17起蒸发器作用。减压装置14,16设定减压量,使得室内热交换器15,17可以得适当的蒸发温度。
21、22、23为单向阀,使制冷剂只沿实线箭头方向或虚线箭头方向流动。
四通阀10切换到虚线位置时,为暖气模式。暖气模式时,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沿虚线箭头方向流动,室内热交换器15、17及防止冻结用热交换器12起冷凝器作用,室外热交换器11起蒸发器作用。减压装置19设定从储液罐13分流的制冷剂的减压量,减压装置20设定经过防止冻结用热交换器12后的制冷剂的减压量。
24是高压开关,25、26、27是过滤器,28是干燥器。29是室外风扇,30,31是室内风扇,分别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1同大气的热交换和室内热交换器15,17同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图3是把室内机组(天花板埋入型的室内机组)设置在天花板上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天花板31的内部空间32内,在用吊具24吊挂在天花板梁33上的本体35内,装有多叶片环形风扇31和热交换器17及冷凝泵40,多叶片环形风扇31设置在带吸嘴36的风扇罩37内。另一方面装饰板41用氨基甲酸乙酯发泡绝热材料整体成形,上面有带空气过滤器42的吸入口43、带风向变更板44的吹出口45、接受吸附在热交换器17上的冷凝水46的主接露盘47、接受吸附在本体35的外装板48外壁上的冷凝水49的外辅助接露盘50,51和接受吸附在外装板48的绝热材料52上的冷凝水53的内辅助接露盘54,55,利用由热交换器39冷却的通风路56内的冷风,将天花板31的内部空间32内的高温多湿空气冷却,外装板48一边的外壁及绝热材料52上吸附的冷凝水49,53由这边的辅助接露盘50,54接受,同时,利用获得冷气的室内空气使天花板31的内部空间32内的高温多湿的空气冷却,吸附在外装板48另一边的外壁及绝热材料52上的冷凝水49,53由这另一边的辅助接露盘51,55接受,这些冷凝水49,53被导入主接露盘47内。然后,同吸附热交换器17上的由主接露盘47接受的冷凝水46一起由排泄泵40汲取提升,通过排水管57从排水口58排放到室外。
这样,利用冷凝泵40把积存在主接露盘47内的冷凝水汲取到高位置后排出的办法,既使主接露盘47位于低位置也能很容易地将冷凝水排出。
图4-图8是用于图3所示的室内机组1的电路图。图中,101是微处理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产品TMS73C161-C76582),根据预先存储在内部的ROM内的程序控制各机器的动作。
102,103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102用在同室内机组2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和接受,接口电路103用在同室外机组3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和接受,接口电路102和103的结构相同。接口电路102和接口电路103的电路图由图7说明。
104是电源电路,从通过端子105供给的交流电(AC12V)生成+12V,+5V的电压和用于使微处理器101复位的复位信号。106是全波整流电路,由将4个整流二极管连接成桥式构成。107是平滑电容器,108是吸收噪声用的电容器。利用全波整流电路106和平滑电容器107得到+12V的直流电。
109是定电压控制用的集成电路,对晶体管114进行通/断(ON/OFF)控制,可使加在端子VD上的电压为+5V直流电压。115是来稳定+5V直流电压的平滑滤波器。111,112是电阻,对+12V的直流电压进行分压。113是电容器,用来稳定供给晶体管114的直流电。118是晶体管114的偏置电阻。从集成电路109的端子R输出复位信号。加在端子VS上的电压大于指定值(为了使+5V的直流电压稳定所需要的电压)后,在与电容器110的流电时间对应的一定时间后输出该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经晶体管116,117放大后输给微处理器101的端子R。
119-124是晶体管116,117的偏置电阻,125,126是晶体管116,117的输出用电阻。127,128是电容器。
129,130,131是阻值随检测温度而变化的热敏电阻,分别装置得能够检测室内机组2的排出空气温度、室内热交换器17的温度和被调室内的室温。132-141分别是用于使与热敏电阻129,130,131的电阻变化对应的电压变化线性化的电阻,经过线性化的各电压变化输给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7,A1,A0、微处理器101将输入到这些端子上的电压作A/D(模/数)变换,作为温度数据存储到内部的RAM内。142-144是吸收噪声的电容器。
145是2比特的地址设定开关,通过二极管146,147与微处理器101的端子C6,C7连接。地址根据该2比特的组合,从4种地址中选择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接受到从无线遥控器(图中未示出)传送来的无线信号后使空调机运转的,所以,地址的设定与该无线信号的高调地址一致,可以防止从不同的无线遥控器传送来的无线信号引起的误动作。
148是浮子开关,当图3所示的主接露盘47内积存的冷凝水的量超过指定量时,接片闭合。
该浮子开关148的接片闭合后,光耦合器149的晶体管导通。因此,二极管150被短路,给微处理器101的端子H4加上+5V电压。151是光耦合器149的输出用电阻。浮子开关148的接片断开时,光耦合器149的晶体管截止,加在微处理器101的端子H4上的电压从+5V降低为0.5-0.7V(二极管150的正方向电压)。浮子开关148的接片的开闭动作被指定的差动器设定后,可以防止接片振动。152是接续器,与图8所示的副电路连接,接续器153与图5所示的接续器157相互端子序号一致地连接。154,155是二极管,限制从微处理器101传送来的信号的前进方向。156是电阻。
开关SW1,SW2规定暖气时的运转,SW1为关,SW2为关规定只是热泵运转,SW1为开,SW2为关规定有辅助加热器,SW1为关,SW2为关规定无辅助加热器,停止热泵运转。
在图5中,微处理器101的端子G4,G5与接续器157连接。158是内含多个缓冲器电路的集成电路,将微处理器101的端子F0,F1,F2,B2-B6的输出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利用端子F0的输出驱动喇叭,发出报警声音。
微处理器101的端子F1,B2-B6的输出信号经集成电路158功率放大后,分别输给图6所示的O,B,C,D,E,A端子。O端子输出控制辅助加热器162通电用继电器163的动作的信号,B端子输出控制室内风扇电动机164调速用继电器165的动作的信号,C端子同样输出控制调速用继电器166的动作的信号,D端子同样输出控制调速用继电器167的动作的信号,E端子输出控制排泄泵40通电用继电器168的动作的信号,A端子输出控制通风窗电动机170(风向变更板44)的动作的信号。
171是开关晶体管,根据微处理器101的信号导通/截止(开/关)。利用该晶体管171的导通,通过Q端子,使图6所示的继电器174接通,172,173是晶体管171的偏置电阻。175是开关晶体管,根据微处理器101的信号导通/截止(开/关)。利用该晶体管171的导通,控制向与接续器176连接的辅助热源用电加热器(图中未示出)通电。电加热器通过辅助继电器控制通电。177,178是晶体管175的偏置电阻。
作,可以把经过PWM调制的电压信号,通过与接续器188连接的信号线8传送给室内机组2。189-192是偏置电阻,193,194是限制电流流动方向的二极管。
195是双向光耦合器,196,197是构成噪声滤波器的电阻及电容器。光耦合器195的输入端通过该噪声滤波器与接续器188连接,直流电压加在接续器188上时,输出晶体管导通,使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3变为低电压(约为0V)。
因此,在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4的输出为高电压期间,电压(从室内机组2传送来的电压信号)加到接续器188上时,则使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3变为低电位。端子A3的电位是随加在接续器188上的电压信号而高/低变化的,所以,微处理器101可以输入室内机组2的信号。
198是光耦合器195的输出电阻,199是吸收噪声用的电容器。
接口电路103的结构和图7(接口电路102)相同,动作也相同,说明从略。但是,和接口电路102不同的是晶体管184的基极端与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6连接、光耦合器195的输出与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5连接,以及接续器188通过信号线7与室外机组3连接。
图8是与图4所示的电路连接的电路图。图4的接续器152和接续器200相同的序号之间相互连接。
接续器200的端子“1”-“3”通过接续器201与选择开关202连接。该选择开关202具有开(通常能运转的位置)和关(不能运转的位置)和测试(进行试运转的位置)。微处理器101用端子A2和端子H0,H1扫描后决定该开关的位置。
接续器200的端子“4”-“6”通过接续器203与遥控信号接受器
在图6中,179是降压变压器,把通过接续器180、181得到的交流电降压,然后通过接续器105供给图4所示的电源电路104。在接续器105的端子1,2间,由室外机组2供给交流电。通过继电器174的常开接片的闭合(图6是接片断开的状态,与图示相反的状态即为闭合状态),可从接续器181的端子2,3供给交流电。通过该端子2,3间向室向机组2提供交流电。182是电流断路器,183是变阻器。
继电器163,168,169得到信号后,继电器163的常开接片闭合,继电器168的常开接片闭合,继电器169的常开接片闭合。
利用继电器165,166,167的常开接片的开闭组合,室内风扇电动机164的转数按如下变化:①继电器165:开(图示状态)、继电器166:开(图示状态)、继电器167:开(图示状态)时,停止;②继电器165:开、继电器166:开、继电器167:闭时,微弱;③继电器165:开、继电器166:闭时,弱;④继电器165:闭、继电器166:开时,中;⑤继电器165:闭、继电器166;闭时,强。由于继电器165,166,167的开闭由微处理器101的信号控制,所以,室内风扇电动机164的转数由微处理器101的信号控制。
图7是图4所示的接口电路102的电路图、184-187是开关晶体管,晶体管184的基极端(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4的输出)为低电位(基本上为0V)时,晶体管184-187都成为导通状态。因此,这时+12V的电压加在接续器188的端子“1”上,同时,接续器188的端子“2”成地电位(0V)。
晶体管184的基极端为高电位(约为5V)时,晶体管184-187全部截止。因此,根据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4输出的高/低,可以开关加在接续器188的端子“1”,“2”间的+12V电压。利用这一开关动204连接。当从遥控器(图中未示出)由无线信号传送来运转/停止信号、冷气/暖气/干燥的切换信号、室内风扇的送风量设定信号、表示室温设定值的信号等时,遥控信号接受器204接受该无线信号并解调后输给微处理器101的端子A2。
205-207是指示灯,指示灯205表示防止冷气(暖气运转时防止冷气吹出时灯亮),指示灯206表示准备(大气温度太低,停止压缩机运转灯亮),指示灯207表示定时(进行定时运转时灯亮),利用微处理器101的端子G4、G5、D0、G3的输出动态地亮灯。
虽然室内机组(B)2具有和室内机组(A)1相同的控制电路,但是不具备同室内机组3之间进行信号授受的接口电路、及接受无线信号的解调电路。另外,地址开关145的设定为“00”,由微处理器101指定为室内机组(B)。
图9是控制图1所示的室外机组3的动作的控制器电路图。图中,201是微处理器(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产品TMS 73C45A-C78406),根据预先存储在内部的ROM中的程序控制各机器的动作。
202-204是温度检测用热敏电阻,内部的电阻值随检测温度而变化。205-207是电阻,分别与热敏电阻202-204串联连接。因此,各个热敏电阻同电阻接点的电位随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而变化。这些连接点同微处理器201的端子A2、A1、A0连接,微处理器201将加在这些端子上的电压进行A/D变换后作为温度数据存储到内部的RAM内。
热敏电阻202检测压缩机9的温度,热敏电阻203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1的温度,热敏电阻204检测大气温度。
208-210是电容器,用来稳定与各个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对应的连接点的电压。211-216是圆筒状的铁氧体磁环,设置在将各个热敏电阻202-204同电路连接的配线上(配线从铁氧体磁环的孔穿过)。利用这些铁氧体衰减加在热敏电阻上的高频噪声。利用这些铁氧体磁环211-216和电容器208-210可以将噪声滤除。217是电流互感器(C、T),探测线圈设置在向压缩机9供电的电源线上,用来检测供给压缩机9的电力。220是C、T、217的输出电阻,218、219是整流二极管和平滑电容器,构成将C、T、217的输出信号整流平滑的平滑电路。
221、222是分压电阻,将平滑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分压后,供给微处理器201的端子A3,微处理器201把加在端子A3上的直流电压进行A/D变换,作为流过压缩机9的电流数据存储。223是保护二极管,是平滑电路的输出电压大于+5V+(0.6-0.7)V(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时的短路电路。电阻224,25为了提高C、T、217的输出的电阻。
226是缓冲器电路,将微处理器201的端子B7,B6,B4,B3,D7的输出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驱动图10所示的各个继电器227-230。D7的输出是外部输出端子。
231,232分别是高压开关和低压开关,压缩机9的输出压力大于第1压力时,高压开关将接片闭合,压缩机9的吸入压力大于第2压力(<第1压力)时,低压开关将接片闭合。23,234是光耦合器,分别在高压开关231和低压开关232动作时通电,向微处理器201的端子C7,C6输出信号,235,236是光耦合器233,234的限流电阻。
237是电源电路,和图4所示的电源电路104的电路相同。238是接口电路,与图4所示的接口电路102,103的电路相同。该接口电路238通过信号线7和室内机组1的接口电路103连接,同时,和微处理器201的端子C1,C0连接,在室内机组1和室外机组3之间可以传送和接受信号。
图10是驱动压缩机9、四通阀10和室外风扇29的电动机239的控制电路。接续器240和图9所示的接续器243连接,供给接续器242的交流电输给降压变压器241。244是变阻器,245是电流断路器。
压缩机9通过继电器229的常开接片(图示继电器为229非通电状态)、压缩机9的温度升高时熔断的温度断路器246和供给压缩机9的电流大于指定值时打开接片的过负载开关247提供电力。248是压缩机9的运转电容器。
四通阀10通过继电器230的常开接片(图示继电器230为非通电状态)供给电力。
电动机249利用分别具有切换接片的继电器227、228的通电/非通电切换转数。图示继电器227、228为非通电的状态。继电器227,228非通电时,电动机249停止,继电器227非通电、继电器228通电时,电动机249低速转动,继电器227通电、继电器228非通电时,电动机249中速转动,继电器227,228通电时,电动机249高速转动。250是电动机249的运转电容器。
图11是室内机组(A)1,室内机组(B)2和室外机组3间的信号流向的说明图。各机组间的信号通过各自的接口电路传送。
251是无线遥控器,向室内机组(A)1的解调电路204传送控制信号。从室内机组(A)1向室内机组(B)2传送用A表示的信号,从室内机组(B)2向室内机组(A)1传送用B表示的信号,从室内机组(A)1向室外机组3传送用C表示的信号,从室外机组3向室内机组(A)1传送用D表示的信号。
A表示的信号为室内机组的ON/OFF(通/断)信号(下面可置换为数据)、运转模式(冷气/暖气/干燥)信号、室内风速(高、中、低、自动)信号、自动通风窗的控制信号、除霜信号、室内设定温度信号、排泄泵运转信号等关于运转数据的信号,室内机组(B)2根据这些信号而动作。
B表示的信号为主接露盘47的水位增高时的信号、室内风扇的联锁信号(热敏电阻129的检测温度超过指定的范围时,判断为联锁)、冷气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5的冻结信号(热敏电阻130的检测温度小于-1℃时,判断为室内热交换器15冻结)、暖气运转时的高负荷运转信号(热敏电阻130的检测温度大于+59℃时判断为高负荷运转)等需要保护动作的信号。
因此,在室内机组(A)1和室内机组(B)2间,室内机组(B)2只根据从室内机组(A)1传送来的A信号进行机组的运转,室内机组(B)2发生需要保护动作的异常情况时,向室内机组(A)1发送信号。
C表示的信号为压缩机9的ON/OFF信号、四通阀10的ON/OFF信号、室内热交换器的冻结信号,室内机组的高负荷信号、除霜信号等。
D表示的信号为大气温度的信号、除霜信号、高压开关的信号、低压开关的信号、流过压缩机9的电流信号。
除霜运转是根据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降低倾向或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关系开始的。
图12是表示室内机组(A)1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在S1,对微处理器101进行电源电路的信号复位,并且经过初始化后开始运转。在S2,判断是否接受到无线遥控器251的无线信号。接受到无线信号时,微处理器101暂时阻断,把接受到的信号数据存储到指定的RAM区域内。把数据存储进该RAM区域时,进入S5,在S3,判断是否接受到室内机组(B)(室内机组的台数相对于信号线8并联连接时,可以连接多台机组)的信号。接受到室内机组(B)的信号时,微处理器101暂时阻断,把室内机组(B)的信号数据存储到指定的RAM区域。把数据存储是RAM区域时,进入S6。在S4,判断是否接受到室外机组的信号。室外机组的信号和室内机组的信号一样,也存储到指定的RAM区域内,把数据存储进该RAM区域时,进入S7。上述各种接受数据存储的指定RAM区域相互不重复。
在S5,根据从无线遥控器251传送来的信号变更运转数据。运转数据为空调机的停止/运转/切断定时运转/进入定时运转的数据、定时的动作时间数据、冷气/暖气/干燥/自动的数据、室内设定值的数据、室内风扇的高/中/低/自动的数据和自动通风窗的控制数据等。在S8,根据这些运转数据,设定机器(电动机164、通风扇电机170、排泄泵DP等)的运转控制和压缩机9的运转/停止以及四通阀10的通电/非通电等状态。
在S6,根据室内机组(B)传送来的信号,设定保护数据。在S8,根据这些保护数据,变更机器的运转或运转状态的设定。对于室内机组(A)发生的异常情况也设定保护数据。例如,设定了主接露盘47的水位增高的数据时,在主接露盘47的水位降低之时,设定驱动排泄泵40,而停止压缩机9。
在S7,根据室外机组传送来的数据,设定保护数据。该保护数据包括室外机组的除霜信号。在S8,根据保护数据变更机器的运转或运转状态的设定。例如,设定了除霜信号时,使电机164以微小转速转动,防止冷气吹出。除霜运转时,四通阀10切换为冷气模式。
在S9,把在S8进行的表示机器运转状态的信号(图11所示的A信号)向室内机组(B)传送。(传送数据的确认利用室内机组(B)的应答信号进行)。该信号的传送每隔4秒钟定期进行。
在S10,把在S8设定的变更的机器运转状态(压缩机9的ON/OFF等)的信号向室外机组3传送。该信号的传送每隔4秒钟定期进行。同时,利用该定期通信,从室外机组3向室内机组(A)传回用D表示的保护数据。
这样,由于由遥控器在室内机组(A)1设定的运转状态(室温设定值、运转模式、室内风扇设定值等)可向室内机组(B)2传送,所以,利用一个无线遥控器可以同时同时设定多个室内机组的运转,空调机的操作变得容易。另外,每个室内机组的地址设定以及与各个室内机组对应的遥控器的选择等也不麻烦。
各个室内机组自动地设定电动机164的转数时,由于微处理器可以根据室温和设定温度进行程序控制,自动地变更送风量,所以,可以向每个室内机组进行适当的送风。运转模式为自动时,室温设定值和送风量同样对每个室内机组都可以自动地设定。压缩机9的ON/OFF根据室内机组(A)的设定进行控制。
由于用图11的B表示的关于保护数据的信号是从室外机组传送来的,所以,室内机组发生异常情况时,室内机组(A)进行室外机组的控制,执行防止发生异常的保护动作。
图13是在图12所示的S8中表示冷气运转时的动作的流程图。在S21,设定各种机器(四通阀10的ON/OFF等)的状态,使室内机组、室外机组为冷气模式。在S22,当热敏电阻131检测的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将压缩机9的ON/OFF设定为ON,压缩机9至少维持ON和OFF各3分钟,才能确保冷气最低运转时间和防止压缩机9再启动时的联锁。另外,根据热敏电阻131检测的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设定送风量。也可以根据各个室内机组检测的室温设定送风量。
在S23,判断室内热交换器17,15是否冻结(室内热交换器17的温度低于-1℃或室内热交换器15的温度低于-1℃时,室内机组(B)2传送表示冻结的保护数据)和判断室外机组3的热敏电阻204检测的大气温度是否低于15℃,这两项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时,进入S24。
在S24,将标志符F置为F=1,开始定时器的计时。
在S25,判断室外机组3的热敏电阻203检测的大气温度是否高于18℃和在S24开始计时的定时器的计时(12分钟)是否结束,这两项判断都满足时进入S26。
在S26,将标志符F清除置为F=0,停止定时器的计时。
在S27。判断标志符F是置为F=1,标志符F置为F=1时,执行示于S28-S31的保护动作。在S28,使发光元件206闪亮,在S29,将压缩机9设定为OFF(保护器的动作)。在S30(与S25,S26一致的泵控制器的动作)将排泄泵40设定为ON,在S31将送风风扇31的送风量设定为弱风。
根据这种最终的设定,使排泄泵40和送风风扇31等运转,并将压缩机9的ON/OFF和四通阀10的ON/OFF信号向室外机组传送。
例如,先在S22设定压缩机9的ON/OFF,然后,在S27满足F=1时,再在S29设定为OFF。另外,排泄泵40在S22与压缩机9的ON/OFF连动,设定ON/OFF,在S27判断F=1时,在S30设定为ON。当标志符F从F=1变化为F=0时,再次开始在S22设定的运转。
因此,从满足任一室内机组的热交换器的温度低于-1℃时或大气温度低于15℃时的任一条件(S23的条件)开始,在定时器计时的12分钟内,即使压缩机9停止运转,排泄泵40也继续运转。
由于排泄泵40继续运转,吸附在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水或热交换器的结冰溶化的除霜水在压缩机9停止后存留在主接露盘47内,从而可以防止从该接露盘中溢出。
排泄泵40的ON及送风量的弱设定在S9向室内机组(B)传送,室内机组(B)和室内机组(A)进行同样的运转。
图14是在图12所示的S8中暖气运转时的动作流程图。在S41,设定各种机器的状态,使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为暖气模式。在S42,当热敏电阻131检测的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将压缩机9的ON/OFF设定为ON。压缩机9至少维持ON和OFF各3分钟,才能确保暖气最低运转时间和防止压缩机9再起动时发生联锁。另外,根据热敏电阻131检测的室温和设定温度之差设定送风量。也可以根据各个室内机组检测的室温设定送风量。
在S43,判断是否判定需要对室外机组3的室外热交换器11的结霜进行除霜,需要除霜时,进入S54,进行除霜运转。
除霜运转将四通阀10设定为OFF(图2所示的状态),将室内风扇30,31设定为微弱或停止,将室外风扇29设定为停止,将压缩机9设定为ON,加热室外热交换器11,使室外热交换器11进行除霜。
在S43,除霜运转开始后,在达到指定的除霜解除条件之前,保持“除霜:要”。除霜解除条件为室外热交换器11的温度达到指定温度(例如12℃左右),或者除霜运转已进行了指定的时间(12分钟)。
在S44,判断室外机组3的热敏电阻204检测的大气温度是否低于-11℃。大气温度低于-11℃时,进入S45,将标志符F置为F=1。
在S46,判断室外机组3的热敏电阻204检测的大气温度是否高于-7℃。大气温度高于-7℃时,进入S47,将标志符F清除为F=0。
在S48,判断标志符F是否为F=1(标志符是否赋值)。标志符F已赋值时,进入S49。
在S49,判断室内机组1是否装有辅助暖气用的电加热器和是否设定强制热泵运转,即,判断是否选择了有加热器、无加热器或热泵中的任一项。
在S49设定了热泵运转时,执行S8后,直接进入S9,S10,即继续进行与大气温度无关的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
在S49设定有加热器时,进入S50,给电加热器162通电。即,使微处理器101的端子B4的输出变为低电位,通过缓冲器158使继电器163通电,从而使电加热器162通电。然后,进入S53将压缩机9设定为OFF(停止)。送风风扇31的送风量维持在S42运算的送风量。
在S49设定无加热器时,进入S51-S53,输出信号后使送风风扇31停止,将压缩机9设定为停止。信号通过缓冲器226从室外机组3的微处理器201的端子D7输出。该信号作为运转信号向其它暖气设备(例如加热炉、锅炉等)输出。
因此,大气温度低于-11℃时,停止热泵的空调运转,开始其它暖气设备的运转。
在其它暖气设备中组装着使暖气设备根据该信号开始运转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该信号自动地开始暖气运转。例如,使与HA(家用自动装置)系统(使家庭内的机器相互有机地连接的系统)连接的暖气设备运转时,通过构成HA系统的信息传送通路把运转信号传送给暖气设备。
在S49判断的设定,可以用大气温度是否很少因用于辅助暖气的电加热器的发热量大小或空调机的设置条件、设置位置而低于-11℃一起来选择热泵、设加热器、无加热器三种情况。图4的开关SW1为关,SW2为开时,选择热泵,SW1为开,SW2为关时,选择设加热器;SW1为关,SW2为开时,选择无加热器,装在室内机组1,2内的电加热器的发热量小时(2KW左右),作为加给热泵循环的暖气运转的辅助热源已足够了,但是,当大气温度低于-11℃、不能得到热泵循环的暖气能力时,有时只用电加热器也不能得到足够的暖气(电加热器的发热量约为5KW时,可以获得足够的暖气能力)。这时,从能效方面考虑,最好利用其它暖气设备提供暖气,所以,设定为无加热器。
如上所述,暖气运转时,大气温度降低、热泵的暖气运转不能得到足够的暖气时,停止空调机的暖气运转,由于输出信号使其它暖气设备运转,所以,可以提高暖气运转的能量效率。电加热器的发热量足够大时,可以进行电加热器的暖气运转。
由于室内机组(B)2的运转传送和在S9室内机组(A)相同的设定值,所以,室内机组(A)和室内机组(B)基本上进行同样的运转。但是,送风量自动设定时,每个室内机组不同。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空调机进行冷气运转时,如果大气温度低于指定温度,不论温度控制器的动作如何,保护器都强制地使压缩机停止,并由显示器显示保护器的动作,所以,在低大气温度时,可以防止室内热交换器未充分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吸入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压缩液体引起的损坏情况。
从压缩机停止开始,泵控制器强制地使排泄泵运转指定的时间,所以,压缩机的运转停止后,可以连续地将从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滴下的冷凝水排出,从而可以防止冷凝水从接露盘溢出洒落在被调室内。
在泵控制器强制地控制排泄泵运转的同时,使送风风扇运转,可以促进蒸发器上水的凝缩,使冷凝水的下落在指定时间内结束。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在大气温度低于指定值时,使热泵的暖气运转停止、输出使其它暖气设备运转的信号的控制器,所以,大气温度低于指定值时,可以自动地开始加热炉或锅炉的暖气运转,在低大气温度时,也能得到足够的暖气能力。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从室内机组(A)向室外机组输出控制室外机组运转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从室内机组(A)向室内机组(B)传送室内机组(A)设定的信号,所以,只把运转信号传给室内机组(A),便可很容易地进行全部室内机组的设定。
另外,由于只选择表示室内机组(B)的异常情况的信号从室内机组(B)向室内机组(A)传送,所以,可以减轻室内机组(A)的信号接受的负担。即,可以使室内机组(A)的控制器的构成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