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31305.1 (22)申请日 2016.12.09 (71)申请人 新昌县金苗蔬菜专业合作社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巧英乡 尖坑村 (72)发明人 俞腊苗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代理人 马娇娇 汪守勇 (51)Int.Cl. A23L 21/12(2016.01) A23L 21/15(2016.01) A23L 7/10(2016.01) A23L 33/10(2016.01) A23L 。
2、33/105(2016.01) A23L 25/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桔果酱, 是由以下的原 料制成: 金桔、 大麦、 香菜、 姬松茸、 月季花、 人参 叶、 松针、 冰糖、 果葡糖浆、 果冻粉、 亚麻籽粉、 水;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果浆; (2)、 制备大麦浆; (3)、 制备蔬菜汁; (4)、 制备营养液; (5)制备溶液; (6)将上述各步骤所得的物料全部 混合, 加入果冻粉、 亚麻籽粉和适量水, 搅拌均匀 得混合液; (7)将混合液入锅熬煮至酱料呈浓稠 状, 装瓶密封, 冷藏保存。 本发。
3、明金桔果酱是以金 桔搭配大麦、 香菜、 姬松茸、 月季花、 亚麻籽粉等 原料制备而成, 所得的果酱香味清新、 口感细软, 具有清新润喉、 滋润肌肤、 开胃消食等功效, 非常 有益于人体健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722601 A 2017.05.31 CN 106722601 A 1.一种金桔果酱,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金桔200500份、 大麦3050份、 香菜2040份、 姬松茸815份、 月季花35份、 人参 叶24份、 松针25份、 冰糖3050份、 果葡糖浆713份、 果冻粉1025份、 亚麻籽粉510 份、 水适量; 所述的金桔果酱的制备方。
4、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金桔清洁除杂, 加适量水打制成浆, 得到果浆; (2)、 将大麦在质量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69小时, 然后进入蒸汽锅, 在100110蒸汽下蒸煮1525分钟, 之后入打浆机中, 加58倍水, 打浆1520分钟, 将 打磨后的浆液过滤除渣, 得到大麦浆; (3)、 将香菜除杂, 用水冲洗干净, 加35倍水进行打浆, 然后过滤, 得到蔬菜汁; (4)、 将姬松茸、 月季花、 人参叶、 松针清洗后混合, 加58倍水常温浸泡510小时, 然 后保持温度6070加热煎煮12小时, 过滤, 得营养液; (5)将冰糖和果葡糖浆加适量水溶化, 过滤, 去杂质得溶。
5、液备用; (6)将步骤(1)所得的果浆、 步骤(2)所得的大麦浆、 步骤(3)所得的蔬菜汁、 步骤(4)所 得的营养液、 步骤(5)所得的溶液全部混合, 加入果冻粉、 亚麻籽粉和适量水, 搅拌均匀得混 合液; (7)将步骤(6)所得的混合液入锅, 在搅拌状态下小火熬煮至酱料呈浓稠状, 装瓶密封, 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2601 A 2 一种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果酱是把水果、 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 经熬制得到的凝胶物质, 也叫果子酱。。
6、 制 作果酱是长时间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 果酱含有天然果酸, 能促进消化液分泌, 有增强食 欲、 帮助消化之功效。 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的改变, 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 人体出 现机能退化, 可以通过食用果酱等保健性食品来加以改善, 而目前果酱的营养成分和口味 比较单一, 可以将金桔与其它种食物配料组合起来, 增加其营养成分, 使其口感细软, 香味 宜人、 且有益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清新爽口、 营养成分丰富, 有益 健康的金桔果酱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金桔果酱,。
7、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06 金桔200500份、 大麦3050份、 香菜2040份、 姬松茸815份、 月季花35份、 人参叶24份、 松针25份、 冰糖3050份、 果葡糖浆713份、 果冻粉1025份、 亚麻籽粉5 10份、 水适量; 0007 所述的金桔果酱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 将金桔清洁除杂, 加适量水打制成浆, 得到果浆; 0009 (2)、 将大麦在质量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69小时, 然后进入蒸 汽锅, 在100110蒸汽下蒸煮1525分钟, 之后入打浆机中, 加58倍水, 打浆1520分 钟, 将打磨后的浆液过滤。
8、除渣, 得到大麦浆; 0010 (3)、 将香菜除杂, 用水冲洗干净, 加35倍水进行打浆, 然后过滤, 得到蔬菜汁; 0011 (4)、 将姬松茸、 月季花、 人参叶、 松针清洗后混合, 加58倍水常温浸泡510小 时, 然后保持温度6070加热煎煮12小时, 过滤, 得营养液; 0012 (5)将冰糖和果葡糖浆加适量水溶化, 过滤, 去杂质得溶液备用; 0013 (6)将步骤(1)所得的果浆、 步骤(2)所得的大麦浆、 步骤(3)所得的蔬菜汁、 步骤 (4)所得的营养液、 步骤(5)所得的溶液全部混合, 加入果冻粉、 亚麻籽粉和适量水, 搅拌均 匀得混合液; 0014 (7)将步骤(6)所。
9、得的混合液入锅, 在搅拌状态下小火熬煮至酱料呈浓稠状, 装瓶 密封, 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6 本发明金桔果酱是以金桔搭配大麦、 香菜、 姬松茸、 月季花、 亚麻籽粉等原料制备 而成, 所得的果酱香味清新、 口感细软, 各原料营养成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且不含任何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722601 A 3 化学添加剂, 具有清新润喉、 滋润肌肤、 开胃消食等功效, 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 实施例1: 0019 一种金桔果酱,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10、料制成: 0020 金桔200份、 大麦30份、 香菜20份、 姬松茸8份、 月季花3份、 人参叶2份、 松针2份、 冰 糖30份、 果葡糖浆7份、 果冻粉10份、 亚麻籽粉5份、 水适量; 0021 所述的金桔果酱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2 (1)、 将金桔清洁除杂, 加适量水打制成浆, 得到果浆; 0023 (2)、 将大麦在质量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6小时, 然后进入蒸汽 锅, 在100110蒸汽下蒸煮25分钟, 之后入打浆机中, 加5倍水, 打浆20分钟, 将打磨后的 浆液过滤除渣, 得到大麦浆; 0024 (3)、 将香菜除杂, 用水冲洗干净, 加3倍水进行打。
11、浆, 然后过滤, 得到蔬菜汁; 0025 (4)、 将姬松茸、 月季花、 人参叶、 松针清洗后混合, 加5倍水常温浸泡10小时, 然后 保持温度6070加热煎煮1小时, 过滤, 得营养液; 0026 (5)将冰糖和果葡糖浆加适量水溶化, 过滤, 去杂质得溶液备用; 0027 (6)将步骤(1)所得的果浆、 步骤(2)所得的大麦浆、 步骤(3)所得的蔬菜汁、 步骤 (4)所得的营养液、 步骤(5)所得的溶液全部混合, 加入果冻粉、 亚麻籽粉和适量水, 搅拌均 匀得混合液; 0028 (7)将步骤(6)所得的混合液入锅, 在搅拌状态下小火熬煮至酱料呈浓稠状, 装瓶 密封, 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12、。 0029 实施例2: 0030 一种金桔果酱,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31 金桔500份、 大麦50份、 香菜40份、 姬松茸15份、 月季花5份、 人参叶4份、 松针5份、 冰 糖50份、 果葡糖浆13份、 果冻粉25份、 亚麻籽粉10份、 水适量; 0032 所述的金桔果酱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3 (1)、 将金桔清洁除杂, 加适量水打制成浆, 得到果浆; 0034 (2)、 将大麦在质量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9小时, 然后进入蒸汽 锅, 在100110蒸汽下蒸煮15分钟, 之后入打浆机中, 加8倍水, 打浆15分钟, 将打磨后的 浆液过滤除渣, 得。
13、到大麦浆; 0035 (3)、 将香菜除杂, 用水冲洗干净, 加5倍水进行打浆, 然后过滤, 得到蔬菜汁; 0036 (4)、 将姬松茸、 月季花、 人参叶、 松针清洗后混合, 加8倍水常温浸泡5小时, 然后保 持温度6070加热煎煮2小时, 过滤, 得营养液; 0037 (5)将冰糖和果葡糖浆加适量水溶化, 过滤, 去杂质得溶液备用; 0038 (6)将步骤(1)所得的果浆、 步骤(2)所得的大麦浆、 步骤(3)所得的蔬菜汁、 步骤 (4)所得的营养液、 步骤(5)所得的溶液全部混合, 加入果冻粉、 亚麻籽粉和适量水, 搅拌均 匀得混合液; 0039 (7)将步骤(6)所得的混合液入锅, 在搅拌状态下小火熬煮至酱料呈浓稠状, 装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722601 A 4 密封, 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72260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