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128766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47345.9

申请日:

20120215

公开号:

CN202435824U

公开日:

2012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11/02

主分类号:

A01C11/02

申请人: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易文裕,庹洪章,熊昌国,谢祖琪,余满江,刘建辉,程方平,应婧,姚金霞,庞启成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路5号

优先权:

CN201220047345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江晓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轮叶,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35°。本实用新型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脱泥性好。

权利要求书

1.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轮叶,其特征在于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叶与轮辐间夹角为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叶为九个,每个轮叶宽度为120mm、高度为120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插秧机是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研发的。该地区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丘陵山区种植地块小且不规则、坡地多、田面落差大、无机耕道。小型插秧机重量轻、体积小、操作、行走方便,对丘陵山区田块的适应性好。但现有小型插秧机由于采用的是独轮驱动,插秧时驱动轮附着效果不好,存在打滑、插秧株距不稳定和脱泥性能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小型插秧机驱动能力的不足,提供一种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脱泥性好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包括轮毂、与轮毂连接的轮辐、装于轮辐上的轮圈、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 轮叶, 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25°~35°,改善了附着效果,提高其驱动性,防止打滑,改善脱泥性能。

上述的轮叶与轮辐间夹角为30°。

上述的轮叶为九个,每个轮叶宽度为120mm、高度为120mm。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在水田插秧行走时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稳定,脱泥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由轮圈1、橡胶轮齿2、橡胶轮叶3、轮辐4和轮毂5组成。轮圈1是由异形中空金属管焊接,在其外表包裹厚度为3~4mm的橡胶而成。轮圈1上均匀镶嵌十八个橡胶轮齿2和九个橡胶轮叶3。二个橡胶轮叶3之间有二个橡胶轮齿2。橡胶轮叶3与轮辐4的夹角为30°。每个橡胶轮叶3的高度×宽度为120mm×120mm。橡胶轮叶3的一面周边为斜面6。

将本实施例安装在小型独轮2行步进式插秧机上后,经实际插秧试验,驱动轮附着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稳定,脱泥性能好。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3582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19 CN 202435824 U *CN202435824U* (21)申请号 201220047345.9 (22)申请日 2012.02.15 A01C 1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路 5 号 (72)发明人 易文裕 庹洪章 熊昌国 谢祖琪 余满江 刘建辉 程方平 应婧 姚金霞 庞启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51100 代理人 江晓萍 (54) 实用新型名称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5。

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包括 轮毂、 与轮毂连接的轮辐、 装于轮辐上的轮圈、 位 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 轮叶, 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 边为斜面, 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 25 35。 本实用新型附着效果好, 打滑率低, 脱泥性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包括轮毂、 与轮毂连接的轮辐、 装于轮辐上的轮圈、 位于 轮圈周边上的轮齿、 轮叶, 其特征在于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

3、 轮叶与轮辐间的夹角为 25 3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其特征在于轮叶与轮辐间夹角为 30。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其特征在于轮叶为九个, 每个轮叶 宽度为 120mm、 高度为 120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35824 U 2 1/1 页 3 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 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 0004 小型插秧机是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研发的。该地区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 , 在我 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4、地位。丘陵山区种植地块小且不规则、 坡地多、 田面落差大、 无机耕道。小型插秧机重量轻、 体积小、 操作、 行走方便, 对丘陵山区田块的适应性好。但现 有小型插秧机由于采用的是独轮驱动, 插秧时驱动轮附着效果不好, 存在打滑、 插秧株距不 稳定和脱泥性能差的缺点。 0005 实用新型内容 :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小型插秧机驱动能力的不足, 提供一种附着效 果好, 打滑率低, 脱泥性好的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 0008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 包括轮毂、 与轮毂连接的轮辐、 装于轮辐上 的轮圈、 位于轮圈周边上的轮齿。

5、、 轮叶, 其特征是轮叶一面周边为斜面, 轮叶与轮辐间的 夹角为 25 35, 改善了附着效果, 提高其驱动性, 防止打滑, 改善脱泥性能。 0009 上述的轮叶与轮辐间夹角为 30。 0010 上述的轮叶为九个, 每个轮叶宽度为 120mm、 高度为 120mm。 0011 本实用新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在水田插秧行走时附着效果好, 打滑率低, 插秧株距稳定, 脱泥性能好。 0012 附图说明 :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图 1 的左视图。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 参见图1、 图2, 本实施例小型插秧机驱动防滑装置由轮圈1、 橡胶轮齿2。

6、、 橡胶轮叶 3、 轮辐 4 和轮毂 5 组成。轮圈 1 是由异形中空金属管焊接, 在其外表包裹厚度为 34mm 的 橡胶而成。轮圈 1 上均匀镶嵌十八个橡胶轮齿 2 和九个橡胶轮叶 3。二个橡胶轮叶 3 之间 有二个橡胶轮齿 2。橡胶轮叶 3 与轮辐 4 的夹角为 30。每个橡胶轮叶 3 的高度 宽度 为 120mm120mm。橡胶轮叶 3 的一面周边为斜面 6。 0017 将本实施例安装在小型独轮 2 行步进式插秧机上后, 经实际插秧试验, 驱动轮附 着效果好, 打滑率低, 插秧株距稳定, 脱泥性能好。 说 明 书 CN 202435824 U 3 1/1 页 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35824 U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