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12614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21075.4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号:

CN103749545A

公开日:

201404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3/04,A01N25/14,A01P7/04,A01N63/00

主分类号:

A01N63/04,A01N25/14,A01P7/04,A01N63/00

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何余容,念晓歌,吕利华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优先权:

CN201310721075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8%~20%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1~8%润湿剂,1~12%分散剂,0.1~0.5%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10∶0.4~10∶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于2013年1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526。所述的苏云金杆菌为库斯塔克亚种。该可湿性粉剂快速、高效、无农药残留、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与环境友好,尤其对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8~20%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1~8%润湿剂,1~12%分散剂,0.1~0.5%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10:0.4~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10~18%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2~6%润湿剂,2~10%分散剂,0.2~0.4%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10:0.6~10:0.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该菌株于2013年1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52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124亿/g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苏云金杆菌为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Morwet EFW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Morwet D-425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黄原胶或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或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或Morwet EFW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Morwet D-425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抗坏血酸;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制备防治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或膜翅目害虫的制剂方面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为小菜蛾,红火蚁或烟粉虱。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生物农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全球性热门话题之一,也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目前对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和不科学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越来越多,对天敌产生有害影响。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民用药成本增加、污染环境和对人类和家畜产生不良影响等,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环保、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寄主范围广,能寄生包括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多种蔬菜、果树及茶树害虫。玫烟色棒束孢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具有不同于现有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害虫高效、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成为国内外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而且,用真菌微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是无公害农产品可持续生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真菌制剂化是其微生物农药应用的先决条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有10种玫烟色棒束孢制剂产品被研究出来并获得注册登记,近几年间问世的商品制剂有分生孢子制剂Biocon(荷兰)、AgoBiocontrol Bassiana 50(哥伦比亚)、Pae-sin(墨西哥)、Bemisin(委内瑞拉),芽生孢子制剂PFR-97以及芽生孢子与菌丝体的混合制剂PreFeRal。虽然这些现有的玫烟色棒束孢制剂对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同其他生防真菌一样,这些制剂杀虫速度较慢这一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田间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世界上使用最广、产量最大的生物杀虫剂,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又称δ-内毒素,对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昆虫以及动植物线虫、蜱螨等节肢动物都有较好的特异性毒杀活性,而对非靶标生物无有害影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高效、专一、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使苏云金杆商品制剂菌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大,适用范围最广、效果良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备受人们关注。但商品苏云金杆菌制剂在生产防治上也存在速效性差,对高龄害虫不敏感、田间持效期短、易产生抗性以及重组工程菌株遗传性状不稳定等缺点,已成为影响苏云金杆菌进一步推广使用的制约因素。 

众所周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寄主多达40种以上,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年发生世代多,繁殖率高,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目前对小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化学农药的连续使用,使小菜蛾始终处在较强的药剂选择压下,又加上其繁殖速度快,导致其对药剂的抗性水平越来越高,现已成为抗药性最严重的和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小菜蛾已经对 50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综合治理形势非常严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型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8~20%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1~8%润湿剂,1~12%分散剂,0.1~0.5%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10:0.4~10:1。更为优选地,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10:0.6~10:0.9。

优选地,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10~18%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2~6%润湿剂,2~10%分散剂,0.2~0.4%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10:0.6~10:0.9。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优选采用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 (Wize) Brown & Smith)菌株SCAU-IFCF02,该菌株于2013年1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526,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124亿/g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所述的苏云金杆菌为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质量为50000IU/mg,市购。 

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OP-10)、润湿剂Morwet EFW(烷基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亚甲基二荼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Morwet D-425,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黄原胶、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或Morwet EFW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Morwet D-425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抗坏血酸。 

优选地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制备防治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或膜翅目害虫的制剂方面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害虫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更优选地,所述害虫为小菜蛾,红火蚁或烟粉虱。 

优选地,所述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为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烟粉虱。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S1.一级固体培养,将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涂布于SDAY固体培养基(SDAY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于24℃进行培养,最佳培养时间为15天;

S2.二级液体振荡培养,用含有0.03% Tween-80的无菌水洗下上述固体培养基上的孢子,再用灭菌纱布过滤,制成1×107个孢子/mL的悬浮液,100uL的上述悬浮液接种于200mL的萨氏培养液(简称SDB,为最适接种液),24℃、170r/min振荡培养72小时;

S3.三级产孢培养,低值陈米(普通的大米,购于华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加等质量蒸馏水,121℃湿热灭菌30min后冷却备用,将S2得到的含有大量菌丝的菌液接入经蒸汽灭菌的大米上,菌液与低值陈米充分混合后平铺于垫有纱布的托盘中,并用保鲜膜覆盖,24℃黑暗培养6天。待培养基表面长满菌丝时揭去保鲜膜继续培养4天,使菌丝大量产孢,收获孢子粉,真空冷冻干燥24小时,干燥后的孢子粉贮存于无菌容器中,4℃保存备用。获得的孢子粉孢子含量为124亿/g,活孢率为97.8%,含水量为2.56%,外观为淡玫烟色粉末。

其中,S1所述SDAY固体培养基配制方法如下: 

葡萄糖40g/L、蛋白胨10g/L、酵母浸膏20g/L、琼脂15~20g/L、H20 1L,搅拌混匀,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S2所述萨氏培养液配制方法如下: 

葡萄糖40g/L、蛋白胨10g/L、酵母浸膏20g/L、H201L,搅拌混匀,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本专利发明人分离得到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对小菜蛾具有非常低的致死浓度和最快的致死速度,克服了普通真菌微生物农药杀虫速度慢这一制约因素。因此,本发明以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的常见侵染体分生孢子为活性成分,制备成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能够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为该菌株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搭配使用,并用来防治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目前尚无报道和应用。不同农药品种及不同杀虫物质的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在大量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苏云金杆菌与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对目标害虫的杀虫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具有不同的杀虫方式和杀虫对象,二者进行复核获得新型的复配杀虫剂,扩大了杀虫谱,提高杀虫效率,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制备的杀虫剂具有不同于现有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杀虫效果显著,尤其是针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的毒杀作用显著,同时具有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特点。因此,本发明以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的常见侵染体分生孢子和苏云金杆菌为活性成分,制备成玫烟色棒束苏云金杆菌孢可湿性粉剂,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害虫效果,为玫烟色棒束孢制剂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为该制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中,苏云金杆菌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增效作用明显,对目标害虫的杀虫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达到一药多治、速效保液的效果。杀虫图谱扩大,除了防治小菜蛾外,还可以防治菜青虫、蚜虫、烟粉虱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并且该可湿性粉剂可重复侵染,在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和持续综合防治上效果明显。

另外,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简单,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延缓害虫抗药性,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对农业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原料为常规方法配制或市购。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124亿/g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本发明对孢子萌发率的测定方法如下:将孢子悬浮液接种到真菌萌发液(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H20 1L)中,24℃,170 r/min,18h后镜检统计活孢率。润湿时间按照GB/T5451-2001标准方法测定。悬浮率按GB/T 14825-2006标准方法测定。pH值按GB/T1600-93标准方法测定。细度通过激光粒径分布仪测定。数据统计分析:所有实验数据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均值及标准误,均值差异显著性通过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分析比较。 

实施例中所用的含有0.03%吐温-80的无菌水,所述的0.03%指的是体积比。 

实施例1 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的制备

本实施例采用固液双相发酵培养,制备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制备步骤如下:

S1.一级固体培养,取50uL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原始菌液涂布于SDAY固体培养基上(SDAY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于24℃进行培养,最佳培养时间为15天;

S2.二级液体振荡培养,用含有0.03% 吐温-80的无菌水洗下SDAY固体培养基上的孢子,再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1×107个孢子/mL的悬浮液,100uL的上述悬浮液接种于200mL的萨氏培养液(简称SDB,为最适接种液),24℃、170r/min振荡培养72小时;

S3.三级产孢培养,低值陈米(普通的大米,购于华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加等质量蒸馏水,121℃湿热灭菌30min后冷却备用,将S2得到的含有大量菌丝的菌液接入灭菌的大米上,菌液与低值陈米充分混合后平铺于垫有纱布的托盘中,并用保鲜膜覆盖,24℃黑暗培养6天。待培养基表面长满菌丝时揭去保鲜膜继续培养4天,使菌丝大量产孢,收获孢子粉,真空冷冻干燥24小时,干燥后的孢子粉贮存于无菌容器中,4℃保存备用。

获得的孢子粉孢子含量为124亿/g,活孢率为97.8%,含水量为2.56%,外观为淡玫烟色粉末。 

步骤S1所述SDAY固体培养基配制方法如下: 

葡萄糖40g/L、蛋白胨10g/L、酵母浸膏20g/L、琼脂15~20g/L、 H20 1L,搅拌混匀,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步骤S2所述萨氏培养液配制方法如下: 

葡萄糖40g/L、蛋白胨10g/L、酵母浸膏20g/L、H2O 1L,搅拌混匀,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实施例2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制备方法:

S1.准确称取实施例1制备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与苏云金杆菌原药(市购);

S2.将各种助剂加入到低温气流粉碎机中,控制气流粉碎的温度在10℃以下,粉碎后备用;优选按照325目细度粉碎,

S3.按照比例将S2粉碎得到的各种助剂混合物加入到载体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S1称量好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和苏云金杆菌原药,混合均匀后即得混配的可湿性粉剂。

2、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玫烟色棒束孢9.2%、苏云金杆菌0.8%、OP-10 3%、Morwet EFW 2%、亚甲基二荼磺酸钠3%、Morwet D-425 5%、抗坏血酸 0.3%、滑石粉76.7%。 

3、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85;苏云金杆菌芽孢萌发率为84.17%,润湿性<1min;质量悬浮率为72.3;孢子的悬浮率为85.5,水分含量为2.56;细度(过325目标准筛)≥98;pH值为6.2。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要求。

实施例3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2、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玫烟色棒束孢11.3%、苏云金杆菌0.7%、AEO-9 4%、Morwet EFW 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Morwet D-425 7%、荧光素钠 0.3%、硅藻土 45.9%、滑石粉26.8%。 

3、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85;Bt芽孢萌发率为82.17%,润湿性<1min;质量悬浮率为71.9;孢子的悬浮率为86.7,水分含量为2.96;细度(过325目标准筛)≥98;pH值为6.5。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要求。

实施例4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2、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玫烟色棒束孢 13.8%、苏云金杆菌1.2%、OP-10 2%、Morwet EFW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亚甲基二荼磺酸钠3%、Morwet D-425 6%、黄原胶0.5%、滑石粉69.5%。 

3、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85;Bt芽孢萌发率为86.17%,润湿性<1min;质量悬浮率为74.3;孢子的悬浮率为87.5,水分含量为3.06;细度(过325目标准筛)≥98;pH值为6.4。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要求。

实施例5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2、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玫烟色棒束孢17%、苏云金杆菌1%、OP-10 5%、Morwet EFW 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亚甲基二荼磺酸钠4%、Morwet D-425 5%、抗坏血酸0.5%、滑石粉30%、硅藻土32.5%。 

3、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85;Bt芽孢萌发率为84.17%,润湿性<1min;质量悬浮率为72.3;孢子的悬浮率为85.5,水分含量为2.56;细度(过325目标准筛)≥98;pH值为6.2。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要求。

实施例6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2、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玫烟色棒束孢 18%、苏云金杆菌2%、OP-10 4%、Morwet EFW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亚甲基二荼磺酸钠5%、Morwet D-425 5%、抗坏血酸0.4%、滑石粉59.6%。 

3、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85;Bt芽孢萌发率为85.37%,润湿性<1min;质量悬浮率为74.3;孢子的悬浮率为85.5,水分含量为2.78;细度(过325目标准筛)≥98;pH值为6.5。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要求。

实施例7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药效评价

1、供试材料

(1)供试昆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2龄幼虫。

(2)供试药剂:实施例2制备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发明人经过室内毒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上述实施例2~6所制备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均对小菜蛾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当可湿性粉剂浓度为稀释500时,从接菌后的第1天小菜蛾就开始死亡,第4天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0%~100%之间。 

由于数据太多,本发明仅提供实施例2制备的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的数据,足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对照药剂:同实施例2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和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单剂。 

(4)供试作物:芥蓝(B. alboglabra Bailey)。 

2、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1)实验方法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1000倍、2000倍和5000倍四个浓度。

采用浸虫法进行生物测定:选取个体大小、活力一致的小菜蛾2龄幼虫,用软毛笔将供试幼虫挑到干净的芥蓝叶片上,然后将叶片和幼虫放入不同稀释倍数的可湿性粉剂中,浸渍10s后挑出,将幼虫置于灭菌的滤纸上吸干多余水分后,移至叶片上,放入底部衬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直径为9cm)内,培养皿用保鲜膜封口保湿,在薄膜上扎孔通气,置于人工智能箱中,24℃,相对湿度(RH)90%,光照周期为光照:黑暗=14:10。每处理20头幼虫,重复5次,共100头幼虫。以可湿性粉剂基础配方(不包含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粉和苏云金杆菌的可湿性粉剂)为空白对照,以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和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单剂稀释500倍为药剂对照。24小时后开始观察,视皿内叶片被取食情况更换新鲜甘蓝叶片,每天记录感病症状和死亡虫数,连续观察6天,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虫数/每一浓度处理试虫总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2)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用药24h后小菜蛾即出现明显的死亡,24h、48h、72h、96h和120h后,本发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剂和空白对照,并且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100%,表明了本发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3、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试验 

(1)试验方法

实验共设置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6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1000倍、2000倍三个浓度,以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稀释500倍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用市售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分小区均匀喷雾。每公顷用药液量900kg,每小区用水1.45kg。

试验采用5点法进行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2株定点调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天调查小菜蛾幼虫残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所有数据的分析均采用DPS软件完成。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PT-CK)/(100-CK)×100

    式中:CK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PT为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2)试验结果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如表2所示。

表2 玫烟色棒束孢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如表2所示,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稀释500倍时,药后第1天、3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为52.47%、69.72%、89.93%;其使用剂量为稀释1000倍时,药后第1天、3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为52.86%、64.94%、85.40%,均比对照药剂防治效果好。作为一种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农药,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对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效和好的持久性。

另外,据试验期间田间观察,各处理区供试作物生长正常,未发现任何不良影响,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亦无不良影响。且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各处理区有菜青虫、烟粉虱混合危害,施药后菜青虫及烟粉虱的数量也显著下降,说明本发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同时对菜青虫和烟粉虱等其他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杀虫图谱较大,可一药多治,并且该可湿性粉剂可重复侵染,在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和持续综合防治上效果明显。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95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CN 103749545 A (21)申请号 201310721075.4 (22)申请日 2013.12.24 CCTCC NO : M 2013526 2013.11.01 A01N 63/04(2006.01) A01N 25/14(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N 63/00(2006.01) (71)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学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483 号 (72)发明人 何余容 念晓歌 吕利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

2、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54) 发明名称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 菌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 含量的成分组成 : 8% 20%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 金杆菌, 1 8% 润湿剂, 1 12% 分散剂, 0.1 0.5% 紫外保护剂, 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 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 10 0.4 10 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为玫烟色棒束孢菌 株 SCAU-IFCF02, 于 2013 年 11 月 1 日保藏于中 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 M2013526。所述。

3、的苏云金杆菌为库斯塔克亚种。 该可湿性粉剂快速、 高效、 无农药残留、 延缓害虫 抗药性产生, 与环境友好, 尤其对小菜蛾等十字花 科蔬菜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9545 A CN 103749545 A 1/1 页 2 1.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 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 820%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 18%润湿剂, 112%。

4、分 散剂, 0.1 0.5% 紫外保护剂, 余量为载体 ;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 10 : 0.4 10 :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 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 10 18%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 2 6% 润湿剂, 2 10% 分散剂, 0.2 0.4% 紫外保护剂, 余量为载体 ;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比为 10 : 0.6 10 : 0.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玫烟色棒束孢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

5、U-IFCF02, 该菌株于2013年11月1日保藏于中国 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 M 201352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 124 亿 /g 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苏云金杆菌为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0、 Morwet EFW 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6、 的混合物 ; 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Morwet D-425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物 ; 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 黄原胶或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 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或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0 或 Morwet EFW 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 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 Morwet D-425 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 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抗坏血酸 ; 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 8. 权利要求 1 7 任一所述。

7、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制备防治同翅 目、 双翅目、 鳞翅目、 半翅目、 鞘翅目或膜翅目害虫的制剂方面的应用。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害虫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害虫为小菜蛾, 红火蚁或烟粉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9545 A 2 1/8 页 3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合生物农药领域。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 可湿性粉剂。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全球性热门话题之一, 也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

8、 点课题。 目前对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 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和不科学使用, 导 致害虫抗药性日益严重, 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越来越多, 对天敌产生有害影响。同时, 高强 度的使用农药, 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农民用药成本增加、 污染环境和对人类和家畜产 生不良影响等,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研究开发高效环保、 无污染、 无残留的农药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 玫烟色棒束孢 (Isaria fumosorosea) 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 广泛分布于热 带、 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 寄主范围广, 能寄生包括同翅目、 双翅目、 鳞翅目、 半翅目、 鞘翅目。

9、和 膜翅目等多种蔬菜、 果树及茶树害虫。 玫烟色棒束孢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 具有不同于现 有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 对害虫高效、 对环境友好、 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因此 成为国内外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而且, 用真菌微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是无公害农产 品可持续生产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真菌制剂化是其微生物农药 应用的先决条件,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国外有 10 种玫烟色棒束孢制剂产品被研究出来 并获得注册登记, 近几年间问世的商品制剂有分生孢子制剂 Biocon (荷兰) 、 AgoBiocontrol Bassiana 50(哥伦比亚) 、 P。

10、ae-sin(墨西哥) 、 Bemisin(委内瑞拉) , 芽生孢子制剂 PFR-97 以及芽生孢子与菌丝体的混合制剂PreFeRal。 虽然这些现有的玫烟色棒束孢制剂对害虫取 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是, 同其他生防真菌一样, 这些制剂杀虫速度较慢这一缺点严重制 约了其在田间的应用。 0004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简称 Bt)是世界上使用最广、 产量最大 的生物杀虫剂, 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ICPs) , 又称 - 内毒素, 对鳞翅目、 鞘翅目、 膜翅目、 同翅目等。

11、昆虫以及动植物线 虫、 蜱螨等节肢动物都有较好的特异性毒杀活性, 而对非靶标生物无有害影响。 苏云金杆菌 杀虫剂高效、 专一、 对人畜安全、 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使苏云金杆商品制剂菌成为世界上用量 最大, 适用范围最广、 效果良好的微生物杀虫剂, 备受人们关注。但商品苏云金杆菌制剂在 生产防治上也存在速效性差, 对高龄害虫不敏感、 田间持效期短、 易产生抗性以及重组工程 菌株遗传性状不稳定等缺点, 已成为影响苏云金杆菌进一步推广使用的制约因素。 0005 众所周知,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 之一, 其寄主多达 40 种以上, 主要危。

12、害十字花科蔬菜, 年发生世代多, 繁殖率高, 世代重叠 现象严重。 目前对小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大量化学农药的连续使用, 使小菜蛾始 终处在较强的药剂选择压下, 又加上其繁殖速度快, 导致其对药剂的抗性水平越来越高, 现 已成为抗药性最严重的和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 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 小菜蛾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3 2/8 页 4 已经对 50 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综合治理形势非常严峻。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的技术不 足, 提供一种快速、 高效的新型复配杀虫剂。 0007 。

1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0008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应用。 0009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 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 8 20%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 1 8% 润湿剂, 1 12% 分 散剂, 0.1 0.5% 紫外保护剂, 余量为载体 ;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 10 : 0.4 10 : 1。更为优选地, 所述 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 10 : 0.6 10 : 0.9。 0010 优选地, 所述可湿。

14、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 10 18% 玫烟色棒束 孢和苏云金杆菌, 2 6% 润湿剂, 2 10% 分散剂, 0.2 0.4% 紫外保护剂, 余量为载体 ; 所 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 10 : 0.6 10 : 0.9。 0011 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优选采用玫烟色棒束孢 (Isaria fumosorosea (Wize) Brown & Smith) 菌株 SCAU-IFCF02, 该菌株于 2013 年 11 月 1 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保藏编号为 CCTCC NO : M 2013526, 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 0012 所述的。

15、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 124 亿 /g 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0013 所述的苏云金杆菌为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 质量为 50000IU/mg, 市购。 0014 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0(OP-10) 、 润湿剂 Morwet EFW(烷基 萘磺酸盐与阴离子润湿剂混合物,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9) 中 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5 所述的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亚甲基二荼磺酸钠、 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 (Morwet D-425,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6 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 。

16、黄原胶、 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7 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 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0018 优选地, 所述的润湿剂为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或Morwet EFW中的一种或两 种的混合物。 0019 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为亚甲基二荼磺酸钠或 Morwet D-425 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 合物。 0020 优选地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抗坏血酸。 0021 优选地所述的载体为滑石粉。 0022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制备防治同翅目、 双翅目、 鳞翅目、 半翅目、 鞘翅目或膜翅目害虫的制剂方面的应用。 0023 优选地, 所述害虫为十字花科蔬菜害。

17、虫。 0024 更优选地, 所述害虫为小菜蛾, 红火蚁或烟粉虱。 0025 优选地, 所述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为小菜蛾、 菜青虫、 蚜虫、 烟粉虱。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4 3/8 页 5 0026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 S1. 一级固体培养, 将玫烟色棒束孢菌株 SCAU-IFCF02 涂布于 SDAY 固体培养基 (SDAY 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 , 于 24进行培养, 最佳培养时间为 15 天 ; S2. 二级液体振荡培养, 用含有 0.03% Tween-80 的无菌水洗下上述固体培养基上的孢 子, 再用灭菌纱布过滤, 制成11。

18、07个孢子/mL的悬浮液, 100uL的上述悬浮液接种于200mL 的萨氏培养液 (简称 SDB, 为最适接种液) , 24、 170r/min 振荡培养 72 小时 ; S3. 三级产孢培养, 低值陈米 (普通的大米, 购于华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 加等质量蒸馏 水, 121湿热灭菌30min后冷却备用, 将S2得到的含有大量菌丝的菌液接入经蒸汽灭菌的 大米上, 菌液与低值陈米充分混合后平铺于垫有纱布的托盘中, 并用保鲜膜覆盖, 24黑暗 培养 6 天。待培养基表面长满菌丝时揭去保鲜膜继续培养 4 天, 使菌丝大量产孢, 收获孢子 粉, 真空冷冻干燥 24 小时, 干燥后的孢子粉贮存于无菌容器。

19、中, 4保存备用。获得的孢子 粉孢子含量为 124 亿 /g, 活孢率为 97.8%, 含水量为 2.56%, 外观为淡玫烟色粉末。 0027 其中, S1 所述 SDAY 固体培养基配制方法如下 : 葡萄糖 4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浸膏 20g/L、 琼脂 15 20g/L、 H20 1L, 搅拌混匀, 然 后分装, 灭菌, 备用。 0028 S2 所述萨氏培养液配制方法如下 : 葡萄糖 4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浸膏 20g/L、 H201L, 搅拌混匀, 然后分装, 灭菌, 备用。 0029 本专利发明人分离得到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 SCAU-IFCF02, 。

20、对小菜蛾具有非常低 的致死浓度和最快的致死速度, 克服了普通真菌微生物农药杀虫速度慢这一制约因素。因 此, 本发明以玫烟色棒束孢菌株 SCAU-IFCF02 的常见侵染体分生孢子为活性成分, 制备成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能够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 SCAU-IFCF02 的产业化 奠定基础, 为该菌株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30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搭配使用, 并用来防治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 虫, 目前尚无报道和应用。 不同农药品种及不同杀虫物质的搭配使用, 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 效果, 减少用药量, 降低成本, 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延长药剂。

21、的使用寿命, 是害虫综合治 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在大量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 发现苏云金杆菌 与玫烟色棒束孢 SCAU-IFCF02 菌株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而且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 对目标害虫的杀虫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 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 具有不同的杀虫方式和杀虫对象, 二者进行复核获得新型的 复配杀虫剂, 扩大了杀虫谱, 提高杀虫效率, 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所 制备的杀虫剂具有不同于现有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 杀虫效果显著, 尤其是针对十字 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的毒杀作用显著, 同时具有环境友。

22、好, 对人畜安全的特点。因此, 本发 明以玫烟色棒束孢菌株 SCAU-IFCF02 的常见侵染体分生孢子和苏云金杆菌为活性成分, 制 备成玫烟色棒束苏云金杆菌孢可湿性粉剂, 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害虫效果, 为玫烟色棒束 孢制剂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为该制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003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中, 苏云金杆菌与玫烟色棒束孢 孢子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增效作用明显, 对目标害虫的杀虫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玫烟 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 达到一药多治、 速效保液的效果。杀虫图谱扩大, 除了防治小菜蛾 说 明 书 CN 10374954。

23、5 A 5 4/8 页 6 外, 还可以防治菜青虫、 蚜虫、 烟粉虱等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并且该可湿性粉剂可重复 侵染, 在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和持续综合防治上效果明显。 0032 另外, 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简单, 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延缓害虫抗 药性, 减少农药残留, 对人畜安全, 对环境友好, 对农业增产增收,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 环保农业、 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 限定。 除非特别说明, 本发明采用的试剂、 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 方法和设备。 0。

24、034 除非特别说明, 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原料为常规方法配制或市购。 0035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玫烟色棒束孢为孢子含量为 124 亿 /g 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 子粉。 0036 本发明对孢子萌发率的测定方法如下 :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到真菌萌发液 (葡萄糖 20g/L、 蛋白胨 5g/L、 H20 1L) 中, 24, 170 r/min, 18h 后镜检统计活孢率。润湿时间按照 GB/T5451-2001 标准方法测定。悬浮率按 GB/T 14825-2006 标准方法测定。pH 值按 GB/ T1600-93 标准方法测定。细度通过激光粒径分布仪测定。数据统计分析 : 所有实验数据用 D。

25、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计算均值及标准误, 均值差异显著性通过 Duncan 新复极差法 进行多重分析比较。 0037 实施例中所用的含有 0.03% 吐温 -80 的无菌水, 所述的 0.03% 指的是体积比。 0038 实施例 1 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的制备 本实施例采用固液双相发酵培养, 制备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 制备步骤如下 : S1.一级固体培养, 取50uL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原始菌液涂布于SDAY固体 培养基上 (SDAY 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 , 于 24进行培养, 最佳培养时间为 15 天 ; S2. 二级液体振荡培养, 用含有 0.03% 吐温。

26、 -80 的无菌水洗下 SDAY 固体培养基上的孢 子, 再用双层纱布过滤, 制成1107个孢子/mL的悬浮液, 100uL的上述悬浮液接种于200mL 的萨氏培养液 (简称 SDB, 为最适接种液) , 24、 170r/min 振荡培养 72 小时 ; S3. 三级产孢培养, 低值陈米 (普通的大米, 购于华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 加等质量蒸馏 水, 121湿热灭菌 30min 后冷却备用, 将 S2 得到的含有大量菌丝的菌液接入灭菌的大米 上, 菌液与低值陈米充分混合后平铺于垫有纱布的托盘中, 并用保鲜膜覆盖, 24黑暗培养 6天。 待培养基表面长满菌丝时揭去保鲜膜继续培养4天, 使菌丝大。

27、量产孢, 收获孢子粉, 真 空冷冻干燥 24 小时, 干燥后的孢子粉贮存于无菌容器中, 4保存备用。 0039 获得的孢子粉孢子含量为124亿/g, 活孢率为97.8%, 含水量为2.56%, 外观为淡玫 烟色粉末。 0040 步骤 S1 所述 SDAY 固体培养基配制方法如下 : 葡萄糖 4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浸膏 20g/L、 琼脂 15 20g/L、 H20 1L, 搅拌混匀, 然 后分装, 灭菌, 备用。 0041 步骤 S2 所述萨氏培养液配制方法如下 : 葡萄糖40g/L、 蛋白胨10g/L、 酵母浸膏20g/L、 H2O 1L, 搅拌混匀, 然后分装, 灭菌, 。

28、备用。 0042 实施例 2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6 5/8 页 7 1、 制备方法 : S1. 准确称取实施例 1 制备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与苏云金杆菌原药 (市购) ; S2. 将各种助剂加入到低温气流粉碎机中, 控制气流粉碎的温度在 10以下, 粉碎后 备用 ; 优选按照 325 目细度粉碎, S3. 按照比例将 S2 粉碎得到的各种助剂混合物加入到载体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 S1 称量好的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粉和苏云金杆菌原药, 混合均匀后即得混配的可湿性粉 剂。 0043 2、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

29、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 玫烟色棒束孢 9.2%、 苏云金杆菌 0.8%、 OP-10 3%、 Morwet EFW 2%、 亚甲基二荼磺酸钠 3%、 Morwet D-425 5%、 抗坏血酸 0.3%、 滑石粉 76.7%。 0044 3、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性能指标优良, 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 85 ; 苏云金杆菌芽孢 萌发率为 84.17%, 润湿性 1min ; 质量悬浮率为 72.3 ; 孢子的悬浮率为 85.5, 水分含量为 2.56 ; 细度 (过 325 目标准筛) 98 ; pH 值为 6.2。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

30、 药制剂商品要求。 0045 实施例 3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2。 0046 2、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 玫烟色棒束孢 11.3%、 苏云金杆菌 0.7%、 AEO-9 4%、 Morwet EFW 2%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 Morwet D-425 7%、 荧光素钠 0.3%、 硅藻土 45.9%、 滑石粉 26.8%。 0047 3、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性能指标优良, 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 85 ; Bt 芽孢萌发率为 82.17%, 润湿性 1min。

31、 ; 质量悬浮率为 71.9 ; 孢子的悬浮率为 86.7, 水分含量为 2.96 ; 细度 (过 325 目标准筛) 98 ; pH 值为 6.5。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 要求。 0048 实施例 4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2。 0049 2、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 玫烟色棒束孢 13.8%、 苏云金杆菌1.2%、 OP-10 2%、 Morwet EFW 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 亚甲基二荼磺酸 钠 3%、 Morwet D-425 6%、 黄原胶 0.5%、 滑石粉 69.5%。。

32、 0050 3、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性能指标优良, 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 85 ; Bt 芽孢萌发率为 86.17%, 润湿性 1min ; 质量悬浮率为 74.3 ; 孢子的悬浮率为 87.5, 水分含量为 3.06 ; 细度 (过 325 目标准筛) 98 ; pH 值为 6.4。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 要求。 0051 实施例 5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2。 0052 2、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 玫烟色棒束孢 17%、 苏云金杆菌 1%、 。

33、OP-10 5%、 Morwet EFW 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 亚甲基二荼磺酸钠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7 6/8 页 8 4%、 Morwet D-425 5%、 抗坏血酸 0.5%、 滑石粉 30%、 硅藻土 32.5%。 0053 3、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性能指标优良, 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 85 ; Bt 芽孢萌发率为 84.17%, 润湿性 1min ; 质量悬浮率为 72.3 ; 孢子的悬浮率为 85.5, 水分含量为 2.56 ; 细度 (过 325 目标准筛) 98 ; pH 值为 6.2。所配制的可。

34、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 要求。 0054 实施例 6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2。 0055 2、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分 : 玫烟色棒束孢 18%、 苏云金杆菌 2%、 OP-10 4%、 Morwet EFW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 亚甲基二荼磺酸钠 5%、 Morwet D-425 5%、 抗坏血酸 0.4%、 滑石粉 59.6%。 0056 3、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性能指标优良, 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率 85 ; Bt 芽孢萌发率为 85.37%,。

35、 润湿性 1min ; 质量悬浮率为 74.3 ; 孢子的悬浮率为 85.5, 水分含量为 2.78 ; 细度 (过 325 目标准筛) 98 ; pH 值为 6.5。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商品 要求。 0057 实施例 7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药效评价 1、 供试材料 (1) 供试昆虫 :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2 龄幼虫。 0058 (2) 供试药剂 : 实施例 2 制备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0059 发明人经过室内毒力测定实验, 结果显示, 上述实施例26所制备的玫烟色棒束 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均对。

36、小菜蛾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当可湿性粉剂浓度为稀释 500 时, 从接菌后的第 1 天小菜蛾就开始死亡, 第 4 天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均在 90% 100% 之间。 0060 由于数据太多, 本发明仅提供实施例 2 制备的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的数据, 足 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0061 (3) 对照药剂 : 同实施例 2 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和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单剂。 0062 (4) 供试作物 : 芥蓝 (B. alboglabra Bailey) 。 0063 2、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

37、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1) 实验方法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 500 倍、 1000 倍、 2000 倍和 5000 倍四个浓 度。 0064 采用浸虫法进行生物测定 : 选取个体大小、 活力一致的小菜蛾 2 龄幼虫, 用软毛 笔将供试幼虫挑到干净的芥蓝叶片上, 然后将叶片和幼虫放入不同稀释倍数的可湿性粉剂 中, 浸渍 10s 后挑出, 将幼虫置于灭菌的滤纸上吸干多余水分后, 移至叶片上, 放入底部衬 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 (直径为 9cm) 内, 培养皿用保鲜膜封口保湿, 在薄膜上扎孔通气, 置于 人工智能箱中, 24, 相对湿度 (RH) 90%, 光照周期为光照 : 黑暗。

38、=14 : 10。 每处理20头幼虫, 重复 5 次, 共 100 头幼虫。以可湿性粉剂基础配方 (不包含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粉和苏云金杆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8 7/8 页 9 菌的可湿性粉剂) 为空白对照, 以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和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单剂稀释 500 倍为药剂对照。24 小时后开始观察, 视皿内叶片被取食情况更换新鲜甘蓝叶 片, 每天记录感病症状和死亡虫数, 连续观察 6 天, 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0065 死亡率 (%) = 死亡虫数 / 每一浓度处理试虫总数 100 校正死亡率 (%) =(处理死亡率 - 对照死亡率) /(1- 对照死。

39、亡率) 100 (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0066 表 1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 2 龄幼虫毒力测定结果 如表 1 所示, 用药 24h 后小菜蛾即出现明显的死亡, 24h、 48h、 72h、 96h 和 120h 后, 本发 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 2 龄幼虫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剂和空 白对照, 并且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 100%, 表明了本发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 粉剂对小菜蛾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0067 3、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的。

40、田间试验 (1) 试验方法 实验共设置 15 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 16 平方米, 随机区组排列。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 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 1000倍、 2000倍三个浓度, 以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玫烟 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单剂稀释 500 倍为药剂对照, 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 3 次。用市售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分小区均匀喷雾。每公顷用药液量 900kg, 每小区用水 1.45kg。 0068 试验采用 5 点法进行调查, 每小区 5 点取样, 每点 2 株定点调查, 药前调查虫口基 数, 药后 1、 3、 7 天调查小菜蛾幼虫残虫数,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 所。

41、有数据的分析均 采用 DPS 软件完成。 0069 虫口减退率 (%) =(药前活虫数 - 药后活虫数) / 药前活虫数 100 防治效果 (%) =(PT-CK) /(100-CK) 100 式中 : CK 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PT 为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0070 (2) 试验结果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如表 2 所示。 0071 表 2 玫烟色棒束孢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9 8/8 页 10 如表 2 所示,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使用剂量为。

42、稀释500倍时, 药后第1天、 3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为52.47%、 69.72%、 89.93% ; 其 使用剂量为稀释 1000 倍时, 药后第 1 天、 3 天和 7 天的防效分别为 52.86%、 64.94%、 85.40%, 均比对照药剂防治效果好。作为一种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农药,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 菌可湿性粉剂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对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效 和好的持久性。 0072 另外, 据试验期间田间观察, 各处理区供试作物生长正常, 未发现任何不良影响,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亦无不良影响。 且通过数据调查发现, 各处理区有菜青虫、 烟粉虱混合危 害, 施药后菜青虫及烟粉虱的数量也显著下降, 说明本发明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 湿性粉剂同时对菜青虫和烟粉虱等其他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杀虫图谱较大, 可一药 多治, 并且该可湿性粉剂可重复侵染, 在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和持续综合防治上效果明显。 说 明 书 CN 103749545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