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式驱鸟装置.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7122257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28740.4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号:

CN205695254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29/08,A01M29/06

主分类号:

A01M29/08,A01M29/06

申请人: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高天山,冯翠莲,刘涛江,叶得刚,姜新成

地址: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迎宾路220号

优先权:

CN201620628740U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星莹;汤建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驱鸟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其包括立杆、底座、风动勺、镜面反射球、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座顶端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起,立杆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套筒,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风动勺,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层,第二连杆的自由端固定有镜面反射球。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风动勺在风力的驱使下带动套筒转动,对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驱赶,通过在风动勺顶部外侧固定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动勺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起到辅助驱赶鸟类的作用,避免作用死角的产生,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底座、风动勺、镜面反射球、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座顶端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起,立杆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套筒,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状且球冠底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风动勺,每个风动勺和与其对应的套筒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层,风动勺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对应U形槽下方位置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底座右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动勺开口端外侧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动勺呈半球状,风动勺开口端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的第一连杆与套筒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杆延长线与风动勺外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驱鸟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驱鸟装置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变电所室外开关场地及其他需要驱赶鸟类的场合,将其驱赶于杆塔之外防止其在电力设施上停留或筑巢,以达到杜绝鸟害,保证电力安全运行的目的。目前普遍使用的风力驱鸟器将风斗制成风车形状,以自然风作为动力,节能环保;又根据鸟类怕光、恐色的特性,特别是惧怕闪光的习性,在风斗内设置反光镜或反光层,可以有效驱赶风力驱鸟器所安装的水平面360度的鸟类,但是现电力输送线路中的杆塔顶部一般会架设多层线路,对于风力驱鸟器上方和下方的电力设施,起不到有效的驱鸟作用,常用风力驱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较弱,存在作用死角,无法可靠地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风力驱鸟器存在的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较弱,存在作用死角,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包括立杆、底座、风动勺、镜面反射球、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座顶端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起,立杆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套筒,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状且球冠底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风动勺,每个风动勺和与其对应的套筒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层,风动勺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底座内可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对应U形槽下方位置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上述底座可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底座右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上述风动勺开口端外侧可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上述风动勺可呈半球状,风动勺开口端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的第一连杆与套筒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杆延长线与风动勺外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上述镜面反射球外侧可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上述镜面反射球外侧可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风动勺在风力的驱使下带动套筒转动,对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驱赶,通过在风动勺顶部外侧固定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动勺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起到辅助驱赶鸟类的作用,避免作用死角的产生,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立杆,2为底座,3为风动勺,4为镜面反射球,5为第一连杆,6为第二连杆,7为套筒,8为U形槽,9为紧固螺栓,10为风哨,11为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声光式驱鸟装置包括立杆1、底座2、风动勺3、镜面反射球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底座2顶端中部与立杆1底端固定在一起,立杆1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1相对转动的套筒7,套筒7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状且球冠底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风动勺3,每个风动勺3和与其对应的套筒7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杆5固定连接,风动勺3内侧面设有反光层,风动勺3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4。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反光镜片、铝箔片或反光涂层作为风动勺3顶部内侧的反光层;本实用新型的风动勺3在风力的驱使下带动套筒7转动,对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驱赶,通过在风动勺3顶部外侧固定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4,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动勺3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起到辅助驱赶鸟类的作用,避免作用死角的产生,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声光式驱鸟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底座2内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8,对应U形槽8下方位置的底座2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9。在使用时,将底座2上的U形槽8由左至右套装在横担上,待横担左侧抵到U形槽8槽底时,旋紧螺纹孔内的紧固螺栓9,对横担和本实用新型进行定位,其具有连接稳固,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底座2为开口向下的槽钢,底座2右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9。在使用时,将底座2上的开口由上至下套装在横担上,待横担顶端抵到开口底部时,旋紧螺纹孔内的紧固螺栓9,对横担和本实用新型进行定位,其具有连接稳固,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如附图1、2所示,风动勺3开口端外侧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10。风哨10在随风动勺3绕立杆1旋转时,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发出尖锐的响声,该响声起到了对辅助驱赶鸟类的作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如附图1、2所示,风动勺3呈半球状,风动勺3开口端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的第一连杆5与套筒7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杆5延长线与风动勺3外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10。风动勺3设置为半球状,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和生产;将风哨10固定在与第一连杆5同径位置的风动勺3外侧,风哨10与立杆1的水平距离最远,当风动勺3带动风哨10绕立杆1旋转时,风哨10的行程最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较大,发出的声音更尖锐、响亮。

如附图1、2所示,镜面反射球4外侧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11。呈正五边形的反光镜11和呈正六边形的反光镜11可以在镜面反射球4表面按照足球表面黑白皮块的排列方式进行间隔分布,这样相邻的反光镜11之间可以实现紧密的衔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反光镜11在反射球4表面的覆盖率,增大了光线的反射范围。

根据需要,镜面反射球4外侧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11。将反光镜11设置为矩形,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加工。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声光式驱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光式驱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光式驱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光式驱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光式驱鸟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28740.4 (22)申请日 2016.06.23 (73)专利权人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地址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市新市区迎宾路220号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72)发明人 高天山 冯翠莲 刘涛江 叶得刚 姜新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 所 65105 代理人 周星莹 汤建武 (51)Int.Cl. A01M 29/08(2011.01) A01M 29/06(201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声光式驱。

2、鸟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驱鸟设备技术领域, 是 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包括立杆、 底座、 风动 勺、 镜面反射球、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底座顶端 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起, 立杆上部外侧设有 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套筒, 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 有风动勺, 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层, 第二连杆 的自由端固定有镜面反射球。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 理, 使用方便, 风动勺在风力的驱使下带动套筒 转动, 对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 驱赶, 通过在风动勺顶部外侧固定能向不同方向 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 动勺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 起到辅助驱赶鸟类 的作用, 避免作。

3、用死角的产生, 增强了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具有安全、 省力、 简便、 可靠 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695254 U 2016.11.23 CN 205695254 U 1.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 底座、 风动勺、 镜面反射球、 第一连杆和 第二连杆, 底座顶端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起, 立杆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 套筒, 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状且球冠底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风动勺, 每 个风动勺和与其对应的套筒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 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 层, 风动勺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一。

4、起,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 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 对应U形槽下方位置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底座为开口向下的槽钢, 底座右 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风动勺开口端外侧固定 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风动勺呈半球状, 风动勺开口端 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的第一连杆与套筒。

5、固定在一起, 第一连杆延长线与风动勺外 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 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边长相 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 有呈矩形的反光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光式驱鸟装置, 其特征在于镜面反射球外侧分布有呈矩形 的反光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95254 U 2 声光。

6、式驱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驱鸟设备技术领域, 是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驱鸟装置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 变电所室外开关场地及其他需要驱赶鸟 类的场合, 将其驱赶于杆塔之外防止其在电力设施上停留或筑巢, 以达到杜绝鸟害, 保证电 力安全运行的目的。 目前普遍使用的风力驱鸟器将风斗制成风车形状, 以自然风作为动力, 节能环保; 又根据鸟类怕光、 恐色的特性, 特别是惧怕闪光的习性, 在风斗内设置反光镜或 反光层, 可以有效驱赶风力驱鸟器所安装的水平面360度的鸟类, 但是现电力输送线路中的 杆塔顶部一般会架设多层线路, 对于风力驱鸟器上方和下方的电力。

7、设施, 起不到有效的驱 鸟作用, 常用风力驱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较弱, 存在作 用死角, 无法可靠地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有效 解决现有风力驱鸟器存在的对鸟类的驱散作用较弱, 存在作用死角, 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声光式驱鸟装置, 包括立 杆、 底座、 风动勺、 镜面反射球、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底座顶端中部与立杆底端固定在一 起, 立杆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杆相对转动的套筒, 套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 状且球。

8、冠底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风动勺, 每个风动勺和与其对应的套筒外侧之间均通过第 一连杆固定连接, 风动勺内侧面设有反光层, 风动勺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一 起,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0005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 上述底座内可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 对应U形槽下方位置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 螺纹孔, 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0007 上述底座可为开口向下的槽钢, 底座右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每个螺纹孔 内均设有紧固螺栓。 0008 上述风动勺开口端外侧可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0009 上述风动勺。

9、可呈半球状, 风动勺开口端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的第一连杆 与套筒固定在一起, 第一连杆延长线与风动勺外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 0010 上述镜面反射球外侧可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反光镜。 0011 上述镜面反射球外侧可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 0012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风动勺在风力的驱使下带动套筒转动, 对 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驱赶, 通过在风动勺顶部外侧固定能向不同方向反 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 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动勺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 起到辅助驱赶 鸟类的作用, 避免作用死角的产生, 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

10、全性, 具有安全、 省力、 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95254 U 3 便、 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 1为立杆, 2为底座, 3为风动勺, 4为镜面反射球, 5为第一连 杆, 6为第二连杆, 7为套筒, 8为U形槽, 9为紧固螺栓, 10为风哨, 11为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中, 为了便于描述, 各部件。

11、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 如: 前、 后、 上、 下、 左、 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 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9 如附图1、 2所示, 该声光式驱鸟装置包括立杆1、 底座2、 风动勺3、 镜面反射球4、 第 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 底座2顶端中部与立杆1底端固定在一起, 立杆1上部外侧设有能绕立 杆1相对转动的套筒7, 套筒7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呈球冠状且球冠底面沿竖直方向 设置的风动勺3, 每个风动勺3和与其对应的套筒7外侧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杆5固定连接, 风 动勺3内侧面设有。

12、反光层, 风动勺3勺底外侧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固定在一起, 第二连杆6的 另一端固定有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4。 根据需要, 可以采用反光镜片、 铝 箔片或反光涂层作为风动勺3顶部内侧的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风动勺3在风力的驱使下带 动套筒7转动, 对电力系统输送线路杆塔顶部的鸟类进行驱赶, 通过在风动勺3顶部外侧固 定能向不同方向反射太阳光的镜面反射球4, 可以将光线反射到风动勺3的上方空间和下方 空间, 起到辅助驱赶鸟类的作用, 避免作用死角的产生, 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 性。 0020 可根据实际需要, 对上述声光式驱鸟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1 实施例1:。

13、 如附图1所示, 底座2内设有开口向右的U形槽8, 对应U形槽8下方位置的 底座2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9。 在使用时, 将底座2上的U形 槽8由左至右套装在横担上, 待横担左侧抵到U形槽8槽底时, 旋紧螺纹孔内的紧固螺栓9, 对 横担和本实用新型进行定位, 其具有连接稳固, 安装、 拆卸方便的优点。 0022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 底座2为开口向下的槽钢, 底座2右侧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螺 纹孔, 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9。 在使用时, 将底座2上的开口由上至下套装在横担 上, 待横担顶端抵到开口底部时, 旋紧螺纹孔内的紧固螺栓9, 对横担和本实用新型进行定。

14、 位, 其具有连接稳固, 安装、 拆卸方便的优点。 0023 如附图1、 2所示, 风动勺3开口端外侧固定有能被风吹响的风哨10。 风哨10在随风 动勺3绕立杆1旋转时, 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发出尖锐的响声, 该响声起到了对辅助驱赶鸟 类的作用, 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增强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0024 如附图1、 2所示, 风动勺3呈半球状, 风动勺3开口端外侧通过呈水平状且通过球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95254 U 4 的第一连杆5与套筒7固定在一起, 第一连杆5延长线与风动勺3外侧壁的相交处固定有能被 风吹响的风哨10。 风动勺3设置为半球状, 便于本。

15、实用新型的加工和生产; 将风哨10固定在 与第一连杆5同径位置的风动勺3外侧, 风哨10与立杆1的水平距离最远, 当风动勺3带动风 哨10绕立杆1旋转时, 风哨10的行程最大,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较大, 发出的声音更尖锐、 响 亮。 0025 如附图1、 2所示, 镜面反射球4外侧分布有边长相等的分别呈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 的反光镜11。 呈正五边形的反光镜11和呈正六边形的反光镜11可以在镜面反射球4表面按 照足球表面黑白皮块的排列方式进行间隔分布, 这样相邻的反光镜11之间可以实现紧密的 衔接, 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反光镜11在反射球4表面的覆盖率, 增大了光线的反射范围。 0026 根据需要, 镜面反射球4外侧分布有呈矩形的反光镜11。 将反光镜11设置为矩形, 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加工。 0027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佳实施 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95254 U 5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69525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