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11915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2703.4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106954690A

公开日:

2017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A23F3/12

主分类号:

A23F3/06,A23F3/12

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王振康,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陈林

地址:

355015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

优先权:

CN201710212703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林志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茶鲜叶经日光萎凋、轻度摇青、室内微域调控萎凋、振动浪青、高温初烘、趁热揉捻、干燥、拣剔复火制得花香白茶。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花香显无青气,滋味甜醇,汤色深黄清澈,叶底叶张完整透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缩短了白茶萎凋时间,克服了不良天气的影响,提高了产品品质,融合摇青、浪青工艺提高产品香气,结合高温初烘工艺,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其条形较传统工艺紧卷,滋味醇厚且香气高,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按10转/分钟摇青,摇青时间2~3分钟;(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进行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得浪青叶;(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得造型叶;(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时间60~90分钟,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一芽二、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上,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期间翻拌一至两次,至茶青略有变色、清香初显时移入萎凋室内摊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进行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暗绿或灰绿,芽尖或嫩枝呈“翘尾”状,叶张垂卷,青气消退、茶香溢出,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鲜叶萎凋减重50%~55%,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芽二、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上,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期间翻拌一至两次,至茶青略有变色、清香初显时移入萎凋室内摊凉;(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具体为:将所述萎凋叶置于摇青机筒内,萎凋叶占摇青机筒内容积1/2~2/3、按10转/分钟摇青,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清香显露时下机;(3)将摇青后萎凋叶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水筛上在萎凋房内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暗绿或灰绿,芽尖或嫩枝呈“翘尾”状,叶张垂卷,青气消退、茶香溢出,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鲜叶萎凋减重50%~55%,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香气浓郁时下机,得浪青叶;(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得造型叶;(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时间60~90分钟,干燥至手搌搓茶叶成粉末状,茶叶含水率5%~6%;(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白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特种茶之一,90%以上产自福建,并畅销欧美与东南亚。近几年,随着人们白茶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增强,白茶以其特有的风味,逐渐成为国内外的时尚茶饮。

白茶的产品依据鲜叶的嫩度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传统的白茶初制加工主要为萎凋、干燥两工序,传统白茶保留鲜叶的自然形状,外形松散;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相当于贡眉和寿眉,其初制制作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由于经过轻揉捻,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因其条形较传统工艺紧卷、滋味较浓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新工艺白茶虽然在外形上改变了传统白茶,但是原料采用福鼎大毫、福安大白等,香气清纯,没有花香。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保持新工艺白茶外形的同时,提高新工艺白茶的香气,且能生产后不需要存放立即投入市场,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缩短白茶萎凋时间,滋味醇厚且香气高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按10转/分钟摇青,摇青时间2~3分钟;

(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进行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下机,得浪青叶;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得造型叶;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时间60~90分钟,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其经日光萎凋、轻度摇青、室内微域调控萎凋、振动浪青、高温初烘、趁热揉捻、干燥、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成,所得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花香显无青气,滋味甜醇,汤色深黄清澈,叶底叶张完整透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缩短白茶萎凋时间12~24小时,克服了不良天气的影响,提高了产品品质,融合摇青、浪青工艺提高产品香气,结合高温初烘工艺,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其条形较传统工艺紧卷,滋味醇厚且香气高,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要。在保持新工艺白茶的品质风格同时,使茶叶青气消失,提高产品香气,其可立刻投入市场、缩短加工与贮藏时间、快速回笼资金,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缩短了白茶萎凋时间,融合摇青、浪青工艺提高产品香气,结合高温初烘工艺,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

实施例1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按10转/分钟摇青,摇青时间2~3分钟;

(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进行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下机,得浪青叶;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得造型叶;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时间60~90分钟,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芽二、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上,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期间翻拌一至两次,至茶青略有变色、清香初显时移入萎凋室内摊凉;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具体为:将所述萎凋叶置于摇青机筒内,萎凋叶占摇青机筒内容积1/2~2/3、按10转/分钟摇青,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清香显露时下机;

(3)将摇青后萎凋叶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水筛上在萎凋房内萎凋,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暗绿或灰绿,芽尖或嫩枝呈“翘尾”状,叶张垂卷,青气消退、茶香溢出,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鲜叶萎凋减重50%~55%,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香气浓郁时下机,得浪青叶;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得造型叶;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时间60~90分钟,干燥至手搌搓茶叶成粉末状,茶叶含水率5%~6%;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它以一芽二、三叶金牡丹茶树鲜叶为原料,日光萎凋、摇青、室内微域调控萎凋、振动浪青、高温初烘、趁热揉捻、干燥、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芽二、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上,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期间翻拌一至两次,至茶青略有变色、清香初显时移入萎凋室内摊凉。

(2)将凉至室温的萎凋叶摇青机筒内,萎凋叶占摇青筒内容积1/2~2/3、按10转/分钟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清香显露时下机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水筛上架萎凋。

(3)利用空调、除湿机调控萎凋室温、湿度,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相对温度55%~75%,萎凋时间24~30小时。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暗绿或灰绿,芽尖或嫩枝呈“翘尾”状,叶张垂卷,青气消退、茶香溢出,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鲜叶萎凋减重50%~55%,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

(4)将萎凋叶5筛并一筛,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叶上,启动机器、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时间2~3分钟,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香气浓郁时下机。

(5)适量的浪青叶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目的是去除青气等异味。

(6)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7)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干燥60~90分钟后手搌搓茶叶成粉末状,含水率5%~6%。

(8)茶叶剔去蜡叶、红张、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拣剔好的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即可得到成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其以一芽二三叶高香型茶树品种金牡丹鲜叶为原料,经日光萎凋、轻度摇青、室内微域调控萎凋、振动浪青、高温初烘、趁热揉捻、干燥、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成,所得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花香显无青气,滋味甜醇,汤色深黄清澈,叶底叶张完整透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12703.4 (22)申请日 2017.04.01 (71)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地址 355015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社口镇 (72)发明人 王振康 陈泉宾 邬龄盛 张应根 陈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51)Int.Cl. A23F 3/06(2006.01) A23F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

2、具体涉及一 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茶鲜 叶经日光萎凋、 轻度摇青、 室内微域调控萎凋、 振 动浪青、 高温初烘、 趁热揉捻、 干燥、 拣剔复火制 得花香白茶。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花香白茶 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 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 条形, 色泽暗绿带褐, 花香显无青气, 滋味甜醇, 汤色深黄清澈, 叶底叶张完整透亮。 与现有技术 相比, 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缩短了白茶 萎凋时间, 克服了不良天气的影响, 提高了产品 品质, 融合摇青、 浪青工艺提高产品香气, 结合高 温初烘工艺, 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 其条形较 传统工艺紧卷, 滋味醇厚且香气高, 满足市场。

3、消 费者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6954690 A 2017.07.18 CN 106954690 A 1.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 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 按10转/分钟摇青, 摇青时间23分钟; (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 进行萎凋,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温度 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 快 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 得浪。

4、青叶;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得造 型叶;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 干燥时间6090 分钟, 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到成 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具体为: 将一 芽二、 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上, 放室外日 光萎凋减重23, 期间翻拌一至。

5、两次, 至茶青略有变色、 清香初显时移入萎凋室内摊 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具体为: 所述 步骤(3)具体为: 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 进行萎凋,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 对温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 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 暗绿或灰绿, 芽尖或嫩枝呈 “翘尾” 状, 叶张垂卷, 青气消退、 茶香溢出, 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 感, 鲜叶萎凋减重5055, 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芽二、 三叶的金牡。

6、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水筛 上, 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 期间翻拌一至两次, 至茶青略有变色、 清香初显时移入 萎凋室内摊凉;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 具体为: 将所述萎凋叶置于摇青机筒内, 萎凋叶占摇青机 筒内容积1/22/3、 按10转/分钟摇青, 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 清香显露时下机; (3)将摇青后萎凋叶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水筛上在萎凋房内萎凋, 控 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温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萎凋至芽针毫色 发白、 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 暗绿或灰绿, 芽尖或嫩枝呈 “翘尾” 状, 叶张垂卷,。

7、 青气消退、 茶香溢出, 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 鲜叶萎凋减重5055, 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 45的程度;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上, 快 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 香气浓郁时下机, 得浪青 叶;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得造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954690 A 2 型叶;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

8、机内干燥, 干燥时间6090 分钟, 干燥至手搌搓茶叶成粉末状, 茶叶含水率56;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到成 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白茶。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954690 A 3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茶是我国特种茶之一, 90以上产自福建, 并畅销欧美与东南亚。 近几年, 随着 人们白茶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增强, 白茶以其特有的风味, 逐 渐。

9、成为国内外的时尚茶饮。 0003 白茶的产品依据鲜叶的嫩度主要有白毫银针、 白牡丹、 贡眉、 寿眉等, 传统的白茶 初制加工主要为萎凋、 干燥两工序, 传统白茶保留鲜叶的自然形状, 外形松散; 新工艺白茶 简称新白茶, 是按白茶加工工艺, 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 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嫩度要 求相对较低, 相当于贡眉和寿眉, 其初制制作工艺为: 萎凋、 轻揉、 干燥, 由于经过轻揉捻, 新 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 色泽暗绿带褐, 香清味浓, 因其条形较传统工艺紧 卷、 滋味较浓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0004 新工艺白茶虽然在外形上改变了传统白茶, 但是原料采用福鼎大毫、 福安大白。

10、等, 香气清纯, 没有花香。 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保持新工艺白茶外形的同时, 提高新工艺白茶的 香气, 且能生产后不需要存放立即投入市场, 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缩短白茶萎凋时间, 滋味醇厚且香气高 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 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 0008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 按10转/分钟摇青, 摇青时间23分钟; 0009 (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 进行萎凋,。

11、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 温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0010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 上, 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下机, 得浪青叶; 0011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 分钟; 0012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得造型叶; 0013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 干燥时间60 90分钟, 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 0014 (8)将步骤(7)所。

12、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 到成品。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6954690 A 4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 其经日光萎凋、 轻 度摇青、 室内微域调控萎凋、 振动浪青、 高温初烘、 趁热揉捻、 干燥、 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 成, 所得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 色泽暗绿带褐, 花香显无青气, 滋味甜醇, 汤色 深黄清澈, 叶底叶张完整透亮。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缩短白茶萎凋时间1224小时, 克 服了不良天气的影响, 提高了产品品质, 融合摇青、 浪青工艺提高。

13、产品香气, 结合高温初烘 工艺, 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 其条形较传统工艺紧卷, 滋味醇厚且香气高, 满足市场消费 者的需要。 在保持新工艺白茶的品质风格同时, 使茶叶青气消失, 提高产品香气, 其可立刻 投入市场、 缩短加工与贮藏时间、 快速回笼资金, 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18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 本发明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缩短了白茶萎凋时间, 融 合摇青、 浪青工艺提高产品香气, 结合高温初烘工艺, 消除青气和提高甜醇度。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包。

14、括如下步骤: 0021 (1)将茶鲜叶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后, 移入萎凋房内摊凉得萎凋叶; 0022 (2)将所述萎凋叶进行摇青, 按10转/分钟摇青, 摇青时间23分钟; 0023 (3)将摇青后萎凋叶置于水筛上, 进行萎凋,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 温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0024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 上, 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下机, 得浪青叶; 0025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 分钟; 0026 (6)所述浪青叶趁。

15、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得造型叶; 0027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 干燥时间60 90分钟, 干燥至茶叶含水率56; 0028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 到成品。 0029 实施例2 0030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1 (1)将一芽二、 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 水筛上, 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 期间翻拌一至两次, 至茶青略有变色、 清香初显时 移入萎凋室内摊凉; 0032 (2)将所述萎凋叶进。

16、行摇青; 具体为: 将所述萎凋叶置于摇青机筒内, 萎凋叶占摇 青机筒内容积1/22/3、 按10转/分钟摇青, 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 清香显露时下 机; 0033 (3)将摇青后萎凋叶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水筛上在萎凋房内萎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6954690 A 5 凋,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温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萎凋至芽 针毫色发白、 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 暗绿或灰绿, 芽尖或嫩枝呈 “翘尾” 状, 叶张垂卷, 青气 消退、 茶香溢出, 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 鲜叶萎凋减重5055, 萎凋叶含水率约为 40-45的。

17、程度; 0034 (4)将步骤(3)所得萎凋叶5筛并1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机 上, 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 香气浓郁时下机, 得 浪青叶; 0035 (5)步骤(4)所得的浪青叶适量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 分钟; 0036 (6)所述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得造型叶; 0037 (7)将步骤(6)所得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 干燥时间60 90分钟, 干燥至手搌搓茶叶成粉末状, 茶叶含水率56; 0038 (8)将步骤(7)所得茶叶置于温度为901。

18、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 到成品。 0039 实施例3 0040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它以一芽二、 三叶金牡丹茶树鲜叶为原料, 日光萎凋、 摇青、 室内微域调控萎凋、 振动浪青、 高温初烘、 趁热揉捻、 干燥、 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成,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将一芽二、 三叶的金牡丹茶鲜叶按0.751.0公斤/平方米摊叶量均匀摊放在 水筛上, 放室外日光萎凋减重23, 期间翻拌一至两次, 至茶青略有变色、 清香初显时 移入萎凋室内摊凉。 0042 (2)将凉至室温的萎凋叶摇青机筒内, 萎凋叶占摇青筒内容积1/22/3、 按10转/ 分钟摇青时间23分钟后青气浓郁。

19、、 清香显露时下机按摊叶量0.751.0公斤/平方米置于 水筛上架萎凋。 0043 (3)利用空调、 除湿机调控萎凋室温、 湿度, 控制萎凋房室内温度2024, 相对温 度5575, 萎凋时间2430小时。 萎凋至芽针毫色发白、 叶张色泽由浅绿转深绿、 暗绿 或灰绿, 芽尖或嫩枝呈 “翘尾” 状, 叶张垂卷, 青气消退、 茶香溢出, 手摸萎凋叶略有刺手感, 鲜叶萎凋减重5055, 萎凋叶含水率约为40-45的程度。 0044 (4)将萎凋叶5筛并一筛, 翻拌均匀后和水筛一起置于振动式摊青叶上, 启动机器、 快速振动浪青2030次, 时间23分钟, 放置34小时待青气消退、 香气浓郁时下机。 0。

20、045 (5)适量的浪青叶置于温度180200的提香机内快速加热35分钟, 目的是 去除青气等异味。 0046 (6)浪青叶趁热置于揉捻机内轻加压揉捻57分钟, 待茶叶呈半卷条形下机。 0047 (7)造型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内干燥, 干燥6090分钟后手搌搓 茶叶成粉末状, 含水率56。 0048 (8)茶叶剔去蜡叶、 红张、 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 拣剔好的茶叶置于温度为90 100的烘干机内烘干10分钟, 即可得到成品。 0049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所得白茶, 其以一芽二三叶高香型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6954690 A 6 茶树品种金牡丹鲜叶为原料, 经日光萎凋、 轻度摇青、 室内微域调控萎凋、 振动浪青、 高温初 烘、 趁热揉捻、 干燥、 拣剔复火等方法制作而成, 所得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 色 泽暗绿带褐, 花香显无青气, 滋味甜醇, 汤色深黄清澈, 叶底叶张完整透亮。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 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6954690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