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隙定位工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11801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21109.9

申请日:

1995.12.28

公开号:

CN1133505A

公开日:

1996.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5/16

主分类号:

H02K15/16

申请人:

天津市微电机公司;

发明人:

王昌茂; 牛世昌; 王毅杰; 吕占达

地址:

300400天津市北辰区霍家咀邯郸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管理局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杜文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的气隙定位工艺,其特征是当电机的转子安装在电机定子的内膛后,在电机定子内膛与电机转子外圆的气隙处插放三个形状、大小定位相同的气隙定位塞片,三个定位塞片间隔是120°,电机转子装配定位后,再将气隙定位塞片从电机中取出,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工艺方法,因而其填隙工具即定位塞片便于制做,成本造价低,电机安装省功、省时,工艺过程简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隙定位工艺,是一种安装电机时保证电机转子 和电机定子同心度一致的工艺,电机包括有前端盖组装、定子、 后端盖组装、转子、其特征在于在组装电机时,当将转子安装 在定子内膛后,在电机定子内膛与电机转子外圆的气隙处插放 三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气隙定位塞片,三个定位塞片间隔 120°,电机转子装配定位后,再将气隙定位塞片从电机中取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隙定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定位塞片为上宽下窄的长形薄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隙定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机前端盖组装的前端盖上在与电机定子内膛插放定位塞片 的对应处开有通风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隙定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机装配工艺过程为:     (1)、将转子放入定位套,调整垫圈; (2)、将后端盖的四装配孔与定子四装配孔对齐; (3)、将放了定位套的转子放入定子内膛; (4)、将三个定位塞片分别插入定子内膛与转子外圆的气 隙中,并使三个定位塞片间隔120°; (5)、安装前端盖组装,使前端盖上的四个装配孔与定子 上四个装配孔对齐,使三个定位塞片从前端盖通风孔处露出, 并且调整三个定位塞片,直至三个定位塞片松紧度一致; (6)、将电机装配进行固定; (7)、从固定好的电机中取出塞片。

说明书


气隙定位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装配技术,特别是一种电机的气隙定位工艺。

    在电机装配过程中,电机气隙定位工艺有各种各样,如美国专利US4590688采用的是转子装具组装法,转子装具逞圆形,并配有中心杆,其圆筒直径等于或小于定子铁芯内径,中心杆在端盖与定子装配时穿入轴承孔内。当装具位于定子孔内,中心杆位于轴承孔内,且定子与端盖装接牢固时,就保证了轴承孔与定子孔同心度的一致性。同时,在取出装具时,定转子之间形成了固定气隙。美国专利US3755889采用的是填隙器,其填隙器是由多个填隙片通过中心轴组成一个填隙片族,将填隙器放入定子内,再将转子放入,当定转子间的气隙固定后,再将填隙器整体移出。又如美国专利US3719988是采用导电元件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气隙定位。以上三种工艺过程复杂,填隙工具的制做都比较复杂,成本、造价也都比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填隙工具简便,成本造价低的气隙定位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电机包括有前端盖组装、定子、后端盖组装、转子、在组装电机时,当把转子安装在定子内膛后,在电机定子内膛与电机转子外圆的气隙处插放三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气隙定位塞片,三个塞片间隔120°,电机转子装配定位后,再将气隙定位塞片从电机中取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工艺方法,而且其填隙工具即定位塞片便于制做,成本造价低,因此工艺省功、省时,工艺过程简便。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为电机整体结构图;

    图2为前端盖组装的平面图;

    其中:1、后端盖组装;2、转子;3、定子;4、铆钉;5、垫圈:6、前端盖组装;7、定位套;8、垫圈;9、塞片;10、通风孔;14、装配孔。

    图3a塞片正视图,图3b为塞片侧视图。

    其中11、夹片;12、插片13、铆钉;

    如图1、2所示,电机包括有前端盖组装(6)、定子(3)、后端盖组装(1)、转子(2)。首先将转子(2)套入定位套(7),并调整垫圈(8),保证转子轴间距,由于本实施例的电机结构采用铆钉连接,所以再将铆钉(4)穿入后端盖组装(1)及定子(3)的四个装配孔(14),将由定位套(7)和转子(2)组成的转子装配放入定子(3)的内膛,并将三个定位塞片(9)分别插入定子(3)的内膛与转子(2)外圆的气隙中,三个定位塞片(9)间隔120°,接着安装前端盖组装(6),其端盖上四个装配孔与定子上四个装配孔(14)对应,三个塞片(9)从前端盖组装(6)地通风孔(10)处露出,调整三个定位塞片(9),直至三个塞片(9)松紧度一致,这时将电机放入铆压机中铆压,铆压后从铆好的电机中拿出塞片(9)。

    另外电机结构还可采用螺栓连接或其它连接形式。

    塞片(9)如图3所示,由夹片(11)、插片(12)、铆钉(13)构成,其插片形状是上宽下窄的长形薄片,本实施例中插片(13)的上宽下窄的交接处有一定的倒角。夹片(11)和铆钉(13)是为了便于塞片(9)从电机中取出,也可不安装夹片(11)和铆钉(13),直接将插片(12)做为塞片(9)使用。

气隙定位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隙定位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隙定位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隙定位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隙定位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的气隙定位工艺,其特征是当电机的转子安装在电机定子的内膛后,在电机定子内膛与电机转子外圆的气隙处插放三个形状、大小定位相同的气隙定位塞片,三个定位塞片间隔是120,电机转子装配定位后,再将气隙定位塞片从电机中取出,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工艺方法,因而其填隙工具即定位塞片便于制做,成本造价低,电机安装省功、省时,工艺过程简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