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彩色等离子体显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近年来,在办公自动化(OA)和音像(AV)等领域中,对大型平面显示的彩色化的要求提高。作为这种大型平面彩色显示,有彩色等离子体显示。
DC型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板由透光性的下基板、在该基板上对应于像素形成的下电极、做成将下电极的两面围成沟状或者将下电极的四面围住的隔层、在隔层内部形成使下电极露出的荧光粉层、配置成覆盖上述各部分的透光性上基板和在上基板上相对于下电极形成的上电极构成。
由以下那样的方法形成隔层。首先,根据众所周知的网板印制法在下基板上涂敷20μm左右厚度含有例如铝粉的低融点玻璃膏,重复前述涂敷数十次形成200μm厚的玻璃层。在形成的玻璃层上涂敷能耐喷砂的保护膜,利用喷射玻璃粒子等无机粉末的喷砂法,切削成露出下电极并且形成隔层。
由以下那样的方法形成荧光粉层。首先,在下基板隔层围住的区域内,利用网板印制法插入将荧光粉分散到纤维素等树脂粘合剂中的荧光粉油墨。就红、绿、兰三色油墨进行上述工序后,用100℃以上的温度使含在树脂粘合剂中的溶剂成份蒸发并进行干燥。干燥后,利用喷射玻璃粒子无机粉末的喷砂法,去除在下电极上附着的干燥后的荧光粉油墨,使下电极曝露。最后,用500℃以上的温度焙烧,去除荧光体油墨中树脂粘合剂成份,只用荧光粉在隔层内形成荧光粉层。
在上述利用喷砂法形成隔层地以往制造方法中,需要一边分数十次涂敷玻璃膏,一边在喷砂法前涂敷能耐喷砂的保护膜等工序,因此形成隔层需要很长时间。此外,喷砂也会使下电极切掉,从而可能产生不亮的点缺陷。
此外,在上述利用喷砂法去除荧光粉层的以往制造方法中,去除的某颜色的荧光粉会附着在其它颜色的荧光粉上,因而可能产生荧光色为混色的点缺陷,同时与形成隔层的场合相同,也会使下电极切掉,产生不亮的点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易产生点缺陷,并且能提高显示质量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能缩短隔层形成时间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对应于像素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成将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至少两面围住的隔层;在隔层之间形成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黑,并使第一电极露出的荧光粉层;与隔层连接并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且具有透光性的第二基板和在第二基板上与第一电极相对配置且具有透光性或者不透光性的第二电极。
荧光粉层沿隔层形成剖面近似U字形状是令人满意的。
荧光粉层在顶端内周部形成漫反射面是令人满意的。
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第一基板渐渐增厚是令人满意的。
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第一基板阶跃状增厚也是令人满意的。
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对应于像素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成围住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且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而形成的隔层;在隔层间形成使第一电板露出的荧光粉层;与隔层连接并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且具有透光性或者不透光性的第二基板和在第二基板上与第一电极相对配置,且具有透光性或者不透光性的第二电极。
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第一基板渐渐增厚是令人满意的。
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第一基板阶跃状增厚也是令人满意的。
荧光粉层由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紫外线发光型的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而形成是令人满意的。
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在透光性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多个遮光性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的隔层形成工序;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隔层间提供含有发光粉、光硬化型树脂和溶剂的荧光粉油墨的油墨供给工序;使油墨供给工序所提供的荧光粉油墨干燥并使溶剂蒸发的油墨干燥工序;在油墨干燥工序中已将溶剂蒸发的荧光粉油墨上照射光的光照射工序;利用显影剂去除光照射后荧光粉油墨的未曝光部分,使电极露出,从而在隔层间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显影工序和焙烧显影工序中已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基板,去除光硬化型树脂,并形成荧光粉层的焙烧工序。
在光照射工序中从没有形成电极的基板后面进行光的照射是令人满意的。
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在透光性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多个遮光性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的隔层形成工序;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隔层之间提供含有紫外线发光型的发光粉和光硬化型树脂的荧光粉油墨的油墨供给工序;在油墨供给工序所供给的荧光粉油墨上照射光的光照射工序;利用显影剂去除光照射后荧光粉油墨的未曝光部分,使电极露出,从而在隔层之间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显影工序和焙烧显影工序中已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基板,去除光硬化型树脂,并形成荧光粉层的焙烧工序。
最好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在光照射工序中对每次提供油墨从没有形成遮光性电极的基板后面向荧光粉油墨进行光的照射,并在显影工序中对每次光照射进行显影。
也可以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光照射工序中在第一次提供油墨后从没有形成遮光性电极的基板后面向荧光粉油墨进行光的照射,而且在第二次提供油墨后通过光掩模从基板表面进行光的照射,并在显影工序中对每次光照射进行显影。
还可以在油墨供给工序中一次提供荧光粉油墨并在基板后面曝光完毕接着从表面进行光掩模曝光后,进行显影。
与本发明的另外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在透光性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多个遮光性电极的电极形成工序;利用多段曝光使用以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的隔层形成工序和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隔层间形成荧光粉层的荧光粉层形成工序。
隔层形成工序最好包括:在基板上多次涂敷以第一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和光硬化型树脂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的第一涂敷工序;第一涂敷工序的涂敷中,通过光掩模照射紫外线,并使照射电极周围的光幅度每次涂敷渐渐变小的第一曝光工序和在最后的第一曝光工序后,通过光掩模照射紫外线,并在基板上涂敷以比第一玻璃粉末粒径大的第二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和光硬化型树脂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并使照射电极周围的光幅度进一步减小的第二曝光工序。
荧光粉层形成工序最好包括:对隔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隔层之间提供含有发光粉、光硬化型树脂和溶剂的荧光粉油墨的油墨供给工序;使油墨供给工序中提供的荧光粉油墨干燥并使溶剂蒸发的油墨干燥工序;在油墨干燥工序中已将溶剂蒸发的荧光粉油墨上照射光的光照射工序;利用显影剂去除光照射后荧光粉油墨的未曝光部分,使电极露出,从而在隔层间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显影工序和焙烧显影工序中已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基板,去除光硬化型树脂,并形成荧光粉层的焙烧工序。
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当外加电压到第二电极时,隔层内的惰性气体放电并且荧光粉层发光。在这里,因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和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荧光粉层沿隔层形成剖面近似U字形状的场合,光照射效率好,并且发光效率提高。
荧光粉层在顶端内周部形成漫反射面时,在顶端内周部漫反射的光向四方扩散。在这种场合,因光向四方照射,所以能改善斜方向的可视性。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渐渐增厚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阶跃状增厚的场合,在能容易形成隔层的同时,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当外加电压到第二电极时,隔层内的惰性气体放电并且荧光粉层发光。在这里,因隔层是烧固以光硬化性树脂和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的,所以不必数十次涂敷玻璃膏和涂敷保护膜,能缩短隔层形成时间,同时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渐渐增厚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阶跃状增厚的场合,能容易形成隔层,同时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紫外线发光型的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的场合,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同时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电极形成工序光在透光性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遮光性电极。然后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一形成隔层,就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向隔层间提供含有发光粉、光硬化型树脂和溶剂的荧光粉油墨。在油墨干燥工序中,使提供的荧光粉油墨干燥并使溶剂蒸发。由光照射工序将光照射到溶剂已被蒸发的荧光粉油墨上。由显影工序利用显影剂去除光照射后荧光粉油墨的未曝光部分,使电极露出,从而在隔层间形成荧光粉油墨。然后,在焙烧工序焙烧已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基板,去除光硬化树脂,并形成荧光粉层。在这里,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和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光照射工序中,从形成电极的基板后面进行光照射时,用电极替代遮蔽光的掩模,所以能不用掩模。
在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电极形成工序先在透光性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遮光性电极。然后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一形成隔层,就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向隔层间提供含有紫外线发光型的发光粉和光硬化型树脂的荧光粉油墨。用光照射工序将光照射到被提供的荧光粉油墨中,由显影工序利用显影剂去除光照射后荧光粉油墨的未曝光部分,使电极露出,从而在隔层间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然后在焙烧工序中焙烧已形成荧光粉油墨层的基板,去除光硬化树脂并形成荧光粉层。在这里,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和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在能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能不用溶剂形成荧光粉层。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在光照射工序中对每次提供油墨从基板后面进行光的照射,而且在显影工序中对每次光照射进行显影的场合,能分两次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能精度相当好地形成荧光粉层的外形。此外,因以电极作为光掩模从基板的后面照射光,所以能不用光掩模。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在光照射工序第一次从基板后面照射光,第二次通过光掩模从基板表面照射光的场合,利用光掩模能精度相当好地形成荧光粉层的外形。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一次提供荧光粉油墨,并在基板后面曝光完毕接着从表面进行光掩模曝光后,进行显影。这种场合下,能用短时间形成荧光粉层。
在本发明的另外其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电极形成工序先在透光性的基板上形成对应于像素的遮光性的电极。然后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在电极形成工序中形成的电极的周围利用多段曝光使用以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形成隔层。又在荧光粉层形成工序中,在形成的隔层间形成荧光粉层。在这里,因在隔层形成工序中没有利用喷砂法形成隔层,所以隔层形成工序没有电极脱落,不易产生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在最后用第二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形成隔层并且隔层的厚度渐渐地减小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顶端内周部成为漫反射面,能在提高可视性的同时提供发光效率。
在荧光粉层形成工序中,利用含有发光粉、光硬化型树脂和溶剂的荧光粉油墨时,因没有利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形成工序中没有电极的脱落和混色,更不易产生点缺陷,并能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部分斜视图。
图2表示显示单元配置的平面模式图。
图3表示显示单元结构的剖面放大图。
图4表示隔层形成步骤的剖面模式图。
图5表示荧光粉层形成步骤的剖面模式图。
图6表示其它实施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7表示另外其它实施例的相当于图5的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下面称为PDP)的部分斜视图。
在图中,PDP1包括:透光玻璃制的下基板10,、在下基板10上形成且对应于像素的隔层11和粘附在隔层11上的透光玻璃制的上基板12。下基板10是在PDP1的反面配置的基板,在下基板10上形成沿图1的横向延伸并沿纵向隔开配置的阴极13。在隔层11内配置显示单元14。在隔层11之间配置辅助单元15。在隔层11的辅助单元15旁形成用于将在辅助单元15产生的电荷导入显示单元14的起动用空间16。上基板12中,与显示单元14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显示阳极17,与辅助单元15相对的位置上形成辅助阳极18。
如图2所示,为了构成一个像素,将四个显示单元14B、14G、14G、14R纵横配置,其中两个绿的显示单元14G斜对配置,兰的显示单元14B和红的显示单元14R也斜对配置。
如图3所示,在各显示单元14内,在阴极13上形成电极20。在显示单元14,在隔层11的内壁上形成荧光粉层21,并使电极20露出。烧固以紫外线(UV)发光型的发光粉、UV硬化型丙烯树脂和溶剂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21。在这里,用具有遮光性的金属(例如银(Ag))形成电极20,用具有透光性的金属化合物(例如铟锡化合物)形成显示阳极17。
分三层涂敷以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和UV硬化性树脂为主要成份的UV硬化型油墨并曝光显影形成隔层11,其高度例如是200μm左右。在隔层11的上层11b上含有的玻璃粉末比在它下面的中层11c和下层11d上含有的玻璃粉末粒径要大,在上层11b的侧面上形成凹凸面11a。
在荧光粉层21的内周上部,按照隔层11的上层11b所形成凹凸面11a的形状,形成漫反射面21a。从漫反射面21a往下的部分,剖面为近似U字状的正反射面21b。
接着,对PDP1的制造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在下基板10上形成阴极13,进而在阴极13上形成电极20。接着在上基板12上形成显示阳极17和辅助阳极18。此外还形成连接它们用的电极(未图示)。
接着,如图4(a)所示,利用众所周知的网板印刷法在下基板10上涂敷构成隔层11的下层11d的UV硬化型油墨。这种UV硬化型油墨22a以前述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和UV硬化型丙烯树脂等光硬化型树脂作为主要成份。接着,为了仅在隔层11的形成部分照光,在下基板10的上方配置掩模23a,对UV硬化型油墨22a进行曝光(图4(b))。曝光一结束,就利用纯水或者丙烯溶液进行溶解去除未硬化丙烯树脂的显影处理(图4(c))。其结果,形成隔层11的下层11d。
接着,利用众所周知的网板印刷法在下层11d上涂敷相同成分的UV硬化型油墨(图4(d))。然后将掩模23b配置在下基片10上进行曝光(图4(e))。这种掩模23b做成比掩模23a曝光幅度要小。这是为了随着向上方发展使隔层11的厚度变薄。然后利用纯水或者丙烯溶液相同地进行去除未硬化的丙烯树脂的显影处理(图4(f))。其结果,形成隔层11的中层11c。
最后,再次涂敷UV硬化型油墨22b。这种UV硬化型油墨22b是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的粒径比前述的UV硬化型油墨22a要大的UV硬化型油墨。接着,在下基板10上方配置掩模23c,并进行曝光处理(图4(h)),这种掩模23c做成比掩模23b曝光幅度更小。然后利用纯水或者丙烯溶液进行去除未硬化丙烯树脂的显影处理(图4(i))。这样,形成隔层11的上层11b。这种隔层11的上层11b因粉末的粒径大,所以在其侧面形成凹凸面11a。此外,因将掩模23a-23c的曝光幅度渐渐减小,所以随着向上方发展使隔层11的厚度变薄。
这样形成隔层11后,在隔层11内的显示单元14上形成荧光粉层21。在荧光粉层21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如图5(a)所示,例如用众所周知的网板印刷法等注入兰色荧光粉油墨40B到显示单元14内。用例如将50重量单位的兰色荧光粉和50重量单位的UV硬化型丙烯树脂混合,再用50质量单位以上的溶剂(如丁基卡毕醇)将混合物溶解,能得到这种兰色荧光粉40B。又,例如可用BaMgAl14O23:Eu2+作为兰色荧光粉。此外,也可以用添加在波长350nm以上的光照射下也有聚合引发功能的聚合触媒剂到水溶性UV硬化型丙烯树脂中,作为UV硬化型丙烯树脂。在将这种兰色荧光粉油墨40B注入显示单元14B内后,接着分别将绿色荧光粉油墨40G注入显示单元14G和将红色荧光粉油墨40R注入显示单元14R(图5(b))。
这里,例如可用Zn2SiO4:Mn作为绿色荧光粉,用YPO3:Eu作为红色荧光粉。也可以用与蓝色时相同的UV硬化型丙烯树脂作为UV硬化型丙烯树脂。又,在绿色场合可取荧光粉55重量单位和UV硬化型丙烯树脂约45重量单位,在红色场合可取荧光粉60重量单位和UV硬化型丙烯树脂40重量单位,同样地用50质量单位以上的溶剂将混合物溶解使用。
接着,用100℃左右加热基板10使混合物溶剂蒸发。其结果,荧光粉油墨40B(40R、40c)干燥成为中央下凹的形状(图5(c))。然后,从下基板10的下面照射光。于是,由于电极20遮蔽光,电极20上方树脂不硬化,仅沿着隔层11部分的树脂硬化(图5(d))。如图5(e)所示,曝光一结束就利用纯水或者丙烯溶液进行去除未硬化丙烯树脂的显影处理,使电极20露出。接着,用例如500℃以上的温度焙烧30分钟以上去除树脂后,在隔层11的内壁分别形成荧光粉层21B、21R和21B(图5(f))。这样形成的荧光粉层21B(21R、21B),其上端内周部分别按照上层11b的凹凸面11a做成凹凸状态的漫反射面21a。另一方面,在焙烧时,上端内周部下方成平滑的U字形曲线。此平滑的曲线部分成为正反射面21b。
最后,通过加热熔解玻璃封剂(未图示)将上基板1 2粘合在隔层11上面。然后,抽除内部空气,并代之以充入氙-氦(Xe-He)混合气体,制造成PDP1。
这里,在制造隔层11和制造荧光粉层21时,因用光硬化树脂形成,所以与利用喷砂法形成的场合相比,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和荧光粉混色的点缺陷。
此外,因将漫反射面21a设置在荧光粉层21的上部,所以荧光粉层21上发射的光向四方扩散,因而提高显示效率。
接着,对PDP1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未图示的显示驱动装置输出有灰度等级的红、兰、绿色信号时,将规定的电荷外加到显示阳极17上,使Xe-He气体放电并产生紫外线。然后,由产生的紫外线使与色信号对应的荧光粉层21发光。在辅助阳极18上常加固定的阈值电压。这样发光时,因为荧光粉层21的上端内周部形成漫反射面21a,所以光向四方漫射,不仅在正面而且从斜方,都能改善可视性
接着,对荧光粉层21的其它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用不含溶剂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21场合下的工序图。在图6(a),将荧光粉油墨41B注入隔层11内的显示单元,并从下基板10的下面曝光。这里与前述的场合相同,电极20成为掩模,因而对电极20以外的部分进行曝光。接着,利用纯水或者丙烯溶液进行去除未硬化丙烯树脂的显影处理(图6(b))。然后,再次将荧光粉油墨41B注入显示单元内并从基板10的下面曝光(图6(c)),然后进行显影处理并焙烧30分钟以上,形成荧光粉层21(图6(d))。又,如图6(e)所示,也可以不进行第二次从基板下面曝光,而代之以在基板上部配置掩模24,只对沿着荧光粉油墨41B的隔层11的部分照射光。这种场合如图6(f)所示,可沿着隔层11形成精度更为良好的荧光粉层21。
此外,如图7所示,注入荧光粉油墨41B后,也可以仅曝光一次后进行显影。这种情况下,虽然荧光粉层21的精度难做得好,但能缩短荧光粉层21的形成时间。
其它实施例
(1)也可以用光硬化型树脂仅形成荧光粉层。反之,也可以用光硬化型树脂仅形成隔层。
(2)也可以在红、兰、绿三个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来代替在一个电极的周围形成隔层的结构。
(3)也可以用光造形法形成隔层和荧光粉层的方案。
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因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和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荧光粉层沿隔层形成剖面近似U字形状的场合,光照射效率好,并且发光效率提高。
荧光粉层在顶端内周部形成漫反射面时,因光向四方照射,所以能改善斜方向的可视性。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渐渐增厚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阶跃状增厚的场合,在能容易形成隔层的同时,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在烧固玻璃粉末或者陶瓷粉末和光硬化性树脂为主要成份的光硬化型油墨形成隔层的场合,因仅用照射光能简单地形成隔层,所以不必数十次涂敷玻璃膏和涂敷保护膜,能缩短隔层形成时间,同时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供图像质量。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渐渐增厚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将隔层设置成从顶端部向基板阶跃状增厚的场合,能容易形成隔层,同时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形状能成为发光效率良好的形状。
在烧固以光硬化型树脂和紫外线发光型的发光粉为主要成份的荧光粉油墨形成荧光粉层的场合,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同时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和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光照射工序中,从形成电极的基板后面进行光照射时,用电极替代遮蔽光的掩模,所以能不用掩模。
在与本发明的其它发明点相关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因不必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不易产生成为混色的点缺陷和由于电极脱落而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同时还能不用溶剂形成荧光粉层。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在光照射工序中对每次提供油墨从基板后面进行光的照射,而且在显影工序中对每次光照射进行显影的场合,能分两次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能精度相当好地形成荧光粉层的外形。此外,因此电极作为光掩模从基板的后面照射光,所以能不用光掩膜。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将提供荧光粉油墨分两次进行,在光照射工序第一次从基板后面照射光,第二次通过光掩模从基板表面照射光的场合,利用光掩模能精度相当好地形成荧光粉层的外形。
在油墨供给工序中一次提供荧光粉油墨,并在基板后面曝光完毕接着从基板表面进行光掩模曝光后,进行显影。这种场合下,能用短时间形成荧光粉层。
在本发明的另外其它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因在隔层形成工序中没有利用喷砂法形成隔层,所以隔层形成工序没有电极脱落,不易产生不亮的点缺陷,并能提高图像质量。
在隔层形成工序中,在最后用第二玻璃粉末形成隔层并且隔层的厚度渐渐地减小的场合,因仅沿着隔层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的顶端内周部成为漫反射面,能在提高可视性的同时提高发光效率。
在荧光粉层形成工序中,利用含有发光粉、光硬化型树脂和溶剂的荧光粉油墨时,因没有利用喷砂法形成荧光粉层,所以荧光粉层形成工序中没有电极脱落和混色,更不易产生点缺陷,并能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