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的灯泡座 本发明涉及灯泡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尺寸上做得紧凑的灯泡座,同时增强了与装到灯泡座上的灯泡的电接触的可靠性。
随着近来薄型紧凑的汽车灯装置的出现,现在要求用于这种装置的灯泡座要有紧凑的设计。尤其是,越来越要求减小管形座体在轴向上的长度。为此,已经提出了如在广为人知的日本实用新型未经审查的出版物No.6-68363中所公布的的一种灯泡座。
在此提出地灯泡座(其剖面结构示于图14)中,把用来与在灯泡1的基座11上形成的正电极12接触的一个正极终端102设置在座体101的底部,并且把此正极终端102经过一个插入部分103装在座体101的里面,该插入部分垂直于管形座体101的轴线伸展。靠这种结构使管形座体101在其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减小,同时确保了在正极终端102的触点102a处所要求的弹力,并且还有可以很容易地把正极终端102插入座体101中的优点。在这种灯泡座中,在其宽度的中心的一部分形成了一个接合孔穿过该正极终端102,在座体101的内底表面上形成的一个突出部104接合进此接合孔中,从而防止了正极终端102的移动。
然而,对这种灯泡座的研究表明还有某些改进的余地。即,正极终端102被弯成通常为在管形座体101中斜靠着的U字形。如果把座体101的内径减小使得满足灯泡紧凑设计的要求,那么就必须减小正极终端102的弯曲长度L1(图14)。而弯曲长度L1与正极终端102的弹力有关;对于管形座体101的一个不变的轴向长度(因此,一个不变的尺寸L2,L2为座体101的轴向上的长度减去灯泡座11插入到座体101中的那部分长度之差)来说,弯曲长度L1越大,此正极终端102的总长度可以做得越大,并且此总长度越大,弹力越大。
然而,如果把座体101的轴向长度和它的内径都减小,就必然减小正极终端102的总长度,因此,减小了正极终端的弹力,这使得正极终端与灯泡1的正电极12的电接触力减小,这样,降低了接触的可靠性。
还可以注意到,如在上述出版物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果为了增加其总长度而把正极终端弯曲成例如S形,那么就必然增加座体101的轴向上的长度,而这是与减小座体的尺寸的目标是抵触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泡座,在此灯泡座中可以把管形座体的内径减小,而不增加其在径向上的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座体的紧凑设计,同时保证正极终端有足够的弹力。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泡座,它包括:一个用来容纳一个灯泡的基座的管形座体;一个在座体的底部形成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此插入部分在垂直于座体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开口;一个经过正极终端插入部分插入到座体中,并被固定在座体的内底部上的正极终端,该正极终端用来与在灯泡的基座上形成的一个正电极相接触;以及一个被支承在座体的内边缘表面上的负极终端,该负极终端用来与在灯泡的基座上的一个负电极相接触;其中,正极终端插入部分通常在座体的直径方向上形成,其长度比座体的直径大,并且正极终端插入部分沿着其长度把正极终端支承在其中,正极终端的长度比座体的直径大;
在本发明中,在座体的底部形成一个直径比座体大的凸缘,正极终端插入部分在座体的轴线方向上由座体和凸缘的底表面伸出,正极终端插入部分的相对的端部通常位于凸缘的外边缘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座体的直径方向上形成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可以在其中容纳一个或两个正极终端(在两个正极终端的情况下,把它们彼此平行地固定),正极终端用来与在灯泡的基座上形成的正电极相接触。
正极终端有在其各自相对的侧面上形成,并由各自侧面伸出的一对翼片,翼片可以与设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的一个引导凹槽中的一对突出部中各自一个相接合,把正极终端插入到引导凹槽中,每个翼片有一个倾斜的前端部,当把正极终端插入到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时,此前端部滑过突出部。另外,正极终端有在其各自相对的侧面上形成,并由各自侧面伸出的一对翼片,正极终端插入部分的一个用来容纳正极终端的引导凹槽的宽度通常等于正极终端的宽度,并且在引导凹槽的各相对的侧壁上形成用来分别卡住翼片的一对凹口。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零件分解透视图;
图2(a)和2(b)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顶视图和底视图;
图3(a)和3(b)分别为沿图2(a)中的A-A和B-B线所作的剖面图;
图4为示出一个正极终端和一个突出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零件分解透视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7为沿图6中的C-C线所作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9为第三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10(a)和10(b)分别为沿图9中的D-D和E-E线所作的剖面图;
图11为第三实施例的由其底侧面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12为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负极终端的透视图;
图13(a)和13(b)分别为第四实施例的顶视图和沿图13(a)中的F-F线所作的剖面图;以及
图14为以前提出的灯泡座的剖面图。
现在将参考着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零件分解透视图。在此图中,带有基座的灯泡1有一个密封在玻璃泡部分中的灯丝,支承着玻璃泡的基座的边缘表面用作负电极。在基座11的远端的中心部分上经过一种绝缘材料形成了一个正电极12。用来卡住灯泡的一个接合销钉13沿着径向由基座11的边缘表面向外伸出。
标号2表示灯泡座,图2(a)和2(b)分别为这种灯泡座的顶视图和底视图,而图3(a)和3(b)分别为沿图2(a)中的A-A和B-B线所作的剖面图。参见这些图,由一种绝缘材料如树脂制成的一个座体21的结构为底部封闭的长度较短的双层壁圆柱。灯泡1的基座11适宜于插入座体的内层管22中。在座体21的内边缘表面上形成了一个J形凹槽22a,把灯泡1上的接合销钉13接合到此J形凹槽中,把灯泡相对于座体卡住。在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边缘表面上形成用来把灯泡座连接到车灯装置上的卡口接合部24以及一个环形凸缘25,把它们做成一体。
在座体21的底部上形成了一个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垂直于管形座体21的轴线伸展。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有一个位于平行于管形座体的轴线的平面中的插入口或插入开孔27,座体21的底部的内部经过此插入口27与外面连通。该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通常越过在座体21上所形成的凸缘25的整个直径上的长度伸展,并因此插入部分26的插入口27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在管形座体21的轴线方向上插入口27是稍微加长的,在座体21的底部的内表面上沿着插入口27的轴线形成了一个与插入口27对应的引导凹槽28,该引导凹槽28的宽度相应于正极终端的宽度。在引导凹槽28的底表面上做成一体地形成了一对互相对着的楔形突出部29,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离开一个预定的距离。
把正极终端30经过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插入口27插入到座体21里。如图1所示,正极终端30由一个细长的窄金属薄片弯曲而成。在其一端形成了一个通常为环形的固定部分31,把正极导线32的远端夹紧地固定住,从而使正极终端30与正极导线32在电路上接通。正极终端的另一端被做成一个接触部分33,用来与灯泡1的正电极12接触。此接触部分33先基本上直着伸展,然后向上弯曲成通常为U字形。接触部分33的上部还进一步弯曲成一个曲柄状,其远端部分倾斜地朝上。在接触部分33的近端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缘形成了一对尺寸非常小的翼片34,在其宽度的方向上向外伸出。每个翼片34的前端部34a被稍微向上弯曲。
把正极终端30经过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插入口27插入到座体21里,首先把其前端插入到其中。在这个插入的操作过程中,突出部29的倾斜表面分别引导着翼片34的前端部34a(见图4,该图以放大的比例示出重要的部分),并且随后该前端部滑过各自的突出部29,使得翼片34分别被突出部29卡住。在这种情况下,把正极终端30支承在座体21的里面。这时,接触部分33的U字形的弯曲部分33a被容纳在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的那部分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中。装配在正极导线32上的一个通常为椭圆形的橡胶套筒35被装配在插入口27中,从而防止水经过插入口27侵入。
在座体21的外边缘部分的底部形成了一个小圆柱形的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并在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中和位于座体21的内层管22的外边缘的外面的一个区域中形成一个凹槽41。把凹槽41设置成与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垂直,由座体21的底部向其打开端伸展。靠近凹槽41设有一个用来容纳负极终端50的一个中间部分54的阻挡凹槽42。在朝向凹槽41的外层管23的那部分内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在径向上向里伸出的撞杆接合突出部43。
负极终端50插入到凹槽41中,并被支承在其中。如图1所示,负极终端50由一个窄的细长金属薄片弯曲而成,其远端部分50被弯成U字形。设在其近端部分的一个可弯曲部分把负极导线53夹紧地固定住,从而使负极终端50与负极导线在电路上接通。中间部分54的相对的侧面部分为U字形的截面,其基座部分被向外冲压提供一个撞杆55。
把负极终端50插入到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中,首先把其前端引到其中,再经过凹槽41把它插入到座体21中。结果,中间部分54被装配到阻挡凹槽42中,并且撞杆55与撞杆接合突出部相接合,使得负极终端50被支承在座体21上。在这种被支承的状态下,负极终端50的远端部分51在径向上位于内层管22的内边缘表面的里面。
装配在负极导线53上的一个环形的橡胶套筒56被装配在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的入口中,从而防止水侵入到座的内部。在图3(a)和图3(b)中标号3表示一个O环,当把灯泡座装到车灯装置上时,此环在灯泡座2与车灯装置之间形成水密封。
当把灯泡1插入到灯泡座2中时,在基座11上的负电极(边缘表面)与负极终端50的远端部分51相接触,并且正电极12与正极终端30相接触,如图3(a)中的虚线所示,从而对灯泡1供电。这时,因为正极终端30的接触部分33的U字形弯曲部分33a位于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的那部分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中,所以接触部分33的总长度比管形座体21的直径长。因此,即使把座体21的内径减小,接触部分33的总长度仍可以是足够地长,因而确保了足够的弹力。
靠这样的结构,使容纳在座体21中的正极终端30在座体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小,这使得可以把座体21的轴向长度减小,座体21的直径也可以减小,从而实现了灯泡座2的紧凑设计。在另一方面,可以把正极终端30做得足够长,使正极终端30可以以足够的弹力与灯泡1的正电极12接触,从而增加了电接触的可靠性。
把正极终端30在垂直于管形座体21的轴线的方向上插入,并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中实现对正极终端30的支承,所以,不需要把座体21的底部变厚。这也对减小座体21的长度有利,并因此对灯泡座2的紧凑设计有利。
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有一个细长的长方形盒状构形,在座体21的底部沿着其直径方向伸展。因此,当经过包括卡口部分24的卡口结构把座体21装在车灯装置的一个开孔(未画出)中时,可以用手握住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相对于其轴线旋转座体21。这样有优点:可以容易地进行灯泡座2的安装和拆下。
正极导线32由位于垂直于座体21的轴线方向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向外伸出。如果使导线由座体21的底部沿着座体的轴线方向向外伸出,那么就必须提供一个空间使导线可以在导线一由座体出来,就立即垂直地弯曲。在本发明中,不需要这样一个空间,因此,节省了装到车灯装置上的灯泡座所占的空间,这样也得到把灯泡座的长度减小所得到的同样的好处。
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此实施例的对象是用来装在其基座上有两个正电极的灯泡的灯泡座。
图6为灯泡座的顶视图,而图7为沿图6中的C-C线所作的剖面图。沿着垂直于C-C线的一条线看过去的剖面结构类似于图3(a)的剖面结构,因此,略去了对这一结构的进一步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应的那些部分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略去对它们的进一步的解释。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的宽度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大,把此插入部分做成垂直于管形座体21的轴线,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中形成一对并置的正极终端插入口27a和27b,它们位于座体的轴线的相对的两侧。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该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通常越过在座体21上所形成的凸缘25的整个直径上的长度伸展,并因此插入口27a和27b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在座体21的底部的内表面上形成了与各自插入口27a和27b对应的一对平行的引导凹槽28a和28b,沿着插入口27a和27b各自的轴线伸展。在每个引导凹槽28a和28b的底表面上做成一体地形成了一对互相对着的楔形突出部29,并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离开一个预定的距离。
把正极终端30插入到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的各个插入口27a和27b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正极终端那样。把两个正极终端30插入到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的各自插入口27a和27b中,并被支承在座体21中。这样装起来的正极终端30的结构与对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相同。每个正极终端的翼片34滑过突出部29,分别被突出部29卡住。在这种情况下,把正极终端30支承在座体21的里面。这时,每个正极终端30的接触部分33的U字形的弯曲部分33a被容纳在在径向上位于座体的外层管的外面的那部分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
在座体21的外边缘部分的底部形成了一个小圆柱形的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在负极终端插入部分40中和位于座体21的内层管22的外边缘的外面的一个区域中形成一个凹槽41,并把负极终端50插入到凹槽41中,并被支承在其中,如上面关于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
当把有两个在其基座11上形成的正电极12a和12b的灯泡1插入到灯泡座2中时,两个正电极12a和12b与各自的正极终端30相接触,从而对灯泡1供电。这时,因为正极终端30的接触部分33的U字形弯曲部分33a位于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的那部分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中,如在图3(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所以接触部分33的总长度比管形座体21的直径长。即使把座体21的内径减小,接触部分33仍可以被做成足够地长,使得可以得到足够的弹力。
靠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得到的相同的好处。即,容纳在座体21中的每个正极终端30在座体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小,这使得可以把座体21的轴向长度减小,还可以把座体21的直径减小,从而实现了灯泡座2的紧凑设计。在另一方面,可以把正极终端30做得足够长,使正极终端30可以以足够的弹力与灯泡1的正电极12a和12b接触,从而增加了电接触的可靠性。
把每个正极终端30在垂直于管形座体21的轴线的方向上插入,并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中实现对正极终端30的支承。所以,不需要把座体21的底部变厚。这也对减小座体21的长度有利,从而可以实现灯泡座2的紧凑设计。另外,当经过卡口结构把灯泡座2装在车灯装置上时,可以有效地使用此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此图为示出重要部分(即,一个正极终端和一个正极终端插入部分)的被截断的透视图。图9为示出正极终端被插入到座体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的状态的顶视图,而图10(a)和10(b)分别为沿图9中的D-D和E-E线所作的剖面图。以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
如这些图所示,正极终端30A的接触部分33有在其近端部分形成的并由近端部分伸出的翼片34。每个翼片34的前端部不向上弯曲,与上述那些实施例不同。把接触部分33在其位于翼片34的前方的部分33b弯曲成曲柄状(在厚度方向上)。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为圆形的截面,橡胶套筒35也为圆形的。
对于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来说,正极终端30A将要插入其中的引导凹槽28A的宽度比上述实施例中的要小,并且通常等于正极终端30A的宽度。在引导凹槽28A的相应的互相对着的侧壁上形成了一对用来容纳各自的翼片34的凹口28a,每个凹口28a由引导凹槽28A向外伸展一个距离,此距离通常等于翼片34的突出部分的长度。每个凹口28a先平行于引导凹槽28A朝向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内端伸展,然后垂直地指向引导凹槽28A的底部,这样,具有斜靠的L形。在每个凹口28a的下表面形成一个楔形的突出部29A,朝着正极终端插入口27逐渐地减小其高度。
引导凹槽28A的内端部的底表面向上倾斜,逐渐增加其高度。靠这样的结构,使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远端部分在其轴线方向上由座体21的底表面伸出的量尽可能地减小,这样,防止了形成一个尖锐的部分,如图11所示,该图示出座体21的底部表面。在座体21的底部表面上以基本上与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相垂直的关系形成的一对薄操作片60位于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这些操作片60由座体21的底表面悬挂下来,并在纵向上伸展得比凸缘25的外边缘短。靠操纵此操作片60,可以使灯泡座2很容易地旋转,把它装到车灯装置上。
在此实施例中,把负极终端50A做成如图12所示的结构,即,把它的远端51A弯成U形,并把它做成足够长,也把U形截面的中间部分54A做成足够长。靠这样的结构,把负极终端50A的盒形结构做成长的,从而增加它的机械强度。
在此第三实施例中,把正极终端30A经过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的插入口27插入到座体21里,首先把其前端引入其中。这时,沿着凹口28a中的楔形突出部29A的倾斜表面分别引导着翼片34,然后,当每个翼片34达到凹口28a的L形的前部时,翼片34压靠在其端部表面上,并被阻挡在那里。这样,每个翼片34被卡在有关的凹口28a中。在这样的状态下,翼片34在凹口28a的前端部被固定在引导凹槽28A的相对端部之间,楔形突出部29A有竖直的端部表面。结果,防止了翼片34向上与凹口28a脱开。正极终端30A的接触部分33的曲柄状弯曲部分33b被固定成靠着引导凹槽28A的底部表面。因为引导凹槽28A的宽度通常等于正极终端30A的宽度,所以引导凹槽28A的相对着的侧壁把正极终端30A固定不动。
这样,由于正极终端30A与这些不同的部分接合,所以正极终端30A被稳定地固定在引导凹槽28A中,在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方向上不动,并因此相对于座体21定位。在这种状态下,接触部分33的U形弯曲部分33a位于在径向上位于座体21的外层管23的外面的那部分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中,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那样。
在此第三实施例中,正极终端30A和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与上面的实施例的稍微不同,结果,可以把正极终端30A比在第一实施例中更稳定地固定在座体中。负极终端50A的机械强度增加,改进了与灯泡接触的可靠性。还有,由于在座体21的底部表面上有操作片60,所以可以把灯泡座2容易地装到车灯装置上,或由其上拆下来。
图13(a)和13(b)示出另一种改进的灯泡座,用来装如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带有两个正电极的灯泡,在此灯泡座中,采用了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正极终端和正极终端插入部分。图13(a)为一个顶视图,而图13(b)为沿图13(a)中的F-F线所作的剖面图。在此第四实施例中,较宽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在垂直于管形座体21的轴线的方向上伸展,如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在此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形成了一对并置的正极终端插入口27a和27b,此二插入口分别位于座图的轴线的相对的侧面上。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的相应于正极终端插入口27a和27b中之一的那些部分每一部位都设有用来容纳正极终端30A的一个引导凹槽28A,一个凹口28a和一个楔形突出部29A。如关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那样,两个正极终端30A被卡在各自的引导凹槽28A中,并以彼此平行的状态被固定在座体中。
正极终端插入部分由座体21的底部表面伸出的量随着朝向其远端逐渐地减小,并且,在此底部表面上形成了垂直于正极终端插入部分的一对操作片,如关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那样。
同样,在此第四实施例中,两个正极终端30A可以被稳定地固定在正极终端插入部分26A中。由于在座体21的底部表面上有操作片60,所以可以把灯泡座2容易地装到车灯装置上,或由其上拆下来。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设在管形座体(此座体容纳灯泡的基座)的内底部上的,并与灯泡基座上形成的正电极相接触的正极终端比座体的直径长,并且,此正极终端被支承在在直径方向上比座体的直径长的正极终端插入部分中。因此,即使为了实现灯泡座的紧凑设计而把座体的直径减小,正极终端的长度并不减小,此正极终端提供了足够的弹力,并确保了与灯泡的电接触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