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凳.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114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09 CN 202211423 U *CN202211423U* (21)申请号 201020651426.0 (22)申请日 2010.12.01 A47C 9/10(2006.01) A47C 4/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杜雨丁 地址 441000 湖北省襄樊市第二中学 (72)发明人 杜雨丁 (54) 实用新型名称 折叠凳 (57) 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多次折叠的马扎类折叠凳。该 折叠凳把上面的两根横牚和着地的两根横牚设计 成中间是活动接头的三段, 利用转轴和挡板使横 牚的边上两段与中间。
2、接头只能进行零到九十度 的转动, 横牚两边被折叠的部分里面设有贯通的 可以供固定横轴滑动的内滑道, 固定横轴被固定 在折叠凳每条腿两头的滑槽上, 折叠凳打开时与 一般马扎一样, 折叠凳折叠时横牚两边折叠部分 顺着固定的横轴滑动后被平行的放在四条腿的侧 面。 折叠凳相交叉的两条腿的中轴为绞合式设计, 可以使这两条腿折叠或打开总在一个平面上。折 叠凳折叠后四条腿完全并拢, 所占空间很小, 比较 美观, 可以使这种马扎类折叠凳更容易携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202211423 U。
3、1/1 页 2 1. 一种折叠凳, 俗称马扎, 四条腿分两组通过中轴交叉作为支架, 可以通过中轴转动折 叠, 上面两根横牚间为绷面, 其特征是 : 上面两根横牚和着地的两根横牚被设计成由转轴相 连的三部分, 可以分别通过转轴使横牚两边的部分实现再次折叠。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折叠凳, 其特征是 : 撑开及折叠时相交叉的两条腿在同一个 平面上, 交叉的两腿间的中轴采用绞合式设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折叠凳, 其特征是 : 折叠时上下横牚中间的接头的第一卡槽、 第二卡槽分别卡合住平行并拢在一起的四条腿上下两头供上下横牚滑动的滑槽中的突出 的卡梢 A 和卡梢 B、 卡梢 a 和。
4、卡梢 b, 撑开时各横牚两边的卡槽 A、 卡槽 B、 卡槽 a、 卡槽 b 与各 腿两端的卡梢 A、 卡梢 B、 卡梢 a、 卡梢 b 分别卡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211423 U1/2 页 3 折叠凳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坐具, 是能够实现多次折叠以方便携带的马扎。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常用的马扎类坐具只能进行一次折叠, 因为体积较大携带不是特别方便, 导 致马扎类坐具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局限。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使马扎更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使马扎实现了再次折叠, 属折叠凳, 外出携带 方便且折叠后对称美观。 0004 本实用新型解。
5、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把折叠凳即前面所述的马扎上 面的两根横牚和着地的两根横牚设计成由转轴相连的三部分, 可以分别通过转轴使横牚两 边的部分实现再次折叠。即利用转轴和挡板使横牚的边上两段与中间接头只能进行零到 九十度的转动, 横牚两边被折叠的部分里面设有贯通的可以供固定横轴滑动的内滑道, 固 定横轴被固定在折叠凳每条腿两头的滑槽上, 折叠凳折叠时横牚两边折叠部分顺着固定的 横轴滑动后被平行的放在四条腿的侧面。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折叠方便, 部件简单对称, 折叠后所占空间很小, 比较 美观, 可以使这种马扎类坐具更容易携带。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6、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 图 1 和图 2 分别是折叠凳两组相互绞合腿中的一条的正面视图, 左右对称。 0008 图3和图5左右对称, 它们分别是一条上横牚被折叠的三段中两边的两段, 正面视 图。 0009 图4和图6左右对称, 它们分别是一条着地横牚被折叠的三段中两边的两段, 正面 视图, 分别与图 3 和图 5 上下对称。 0010 图7和图8上下对称, 它们分别是一条上下横牚被折叠的三段中中间的两段, 正面 视图。 0011 图 9 是折叠凳折叠时的结合图视, 正面视图。 0012 图 10 是折叠凳上下横牚连成一线时, 横牚相连的三段与连接的两条腿相互关系 图视, 正面视图。 0。
7、013 图 11 与图 12 左右对称, 它们是相互绞合的两条腿的侧视图。 0014 图 13 是相互绞合的两条腿收拢时的侧视图, 两条腿之间的中轴 (11) 绞合方式与 老虎钳的中轴方式相同, 撑开及折叠时相交叉的两条腿在同一个平面上。 0015 图 14 是折叠凳打开时的侧视图。 0016 图 15 是折叠凳上横牚连成一线时, 横牚相连的三段与连接的两条腿的滑槽 相互 说 明 书 CN 202211423 U2/2 页 4 关系图视, 俯视视图。图 1 至图 15 中为第一卡槽, 为第二卡槽, 为卡梢 A, 为卡梢 B, 为卡槽 A, 为卡槽 B, 为卡梢 a, 为卡梢 b, 为卡槽 a,。
8、 为卡槽 b, 11 为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图 1、 图 2 中卡梢 A( )、 卡梢 a( )、 卡梢 B( )、 卡梢 b( ) 为各腿两端滑槽 中突出的卡梢, 4 为固定在滑槽两边的横轴。 0018 图3、 图5中1为连接横牚的三个部分的转轴, 分别与图7中左右两端1同心相接 ; 图 3、 图 5 中 4-5 间长空为滑道, 可以供图 1、 图 2 中横轴 4 在其内滑动 ; 图 3、 图 5 中卡槽 A( )、 卡槽 B( ) 为卡槽, 当折叠凳打开时它们分别与图 1、 图 2 中的卡梢 A( )、 卡梢 B( ) 相卡。 0019 图 7 中第一卡槽 ( ) 为卡槽, 当。
9、折叠凳折叠时它与图 1、 图 2 中的卡梢 A( ) 和 卡梢 B( ) 卡合 ; 图 7 中的 4 分别与图 3、 图 5 中的 4 一致, 当折叠凳折叠时它们分别被图 1、 图 2 中的横轴 4 卡住 ; 图 7 中的 2、 3 分别为折叠凳折叠时和使用时图 3、 图 5 中 2 所在的 位置 ; 图 3、 图 5 的圆角设计是为了图 7、 图 3、 图 5 中同心转轴 1 转动时不受影响, 同时在折 叠凳折叠时与图 7 中圆角一致, 美观 ; 图 7、 图 3、 图 5 中 10 为横牚上绷绳穿过的小孔。 0020 图 4、 图 6、 图 8 与图 3、 图 5、 图 7 对称, 各个点。
10、连接及与图 1、 图 2 间关系与上面的 描述对称相同, 因为图 4、 图 6 和图 8 为折叠凳的着地横牚, 它们上面的小孔 10 可以不穿绷 绳。 0021 当折叠凳折叠时 : 在图 10 所示中, 四条腿两两沿绞合式中轴 (11) 旋转并拢, 相交 叉的两条腿在同一个平面上, 打开上下横牚两边卡槽 A( )、 卡槽 B( )、 卡槽 a( )、 卡 槽 b( ) 与腿两端滑槽中卡梢 A( )、 卡梢 B( )、 卡梢 a( )、 卡梢 b( ) 的卡合后, 再沿中轴 (11) 方向将四条腿并拢, 此过程中上下横牚会在四条腿两端的滑槽内滑动, 各腿 两端滑槽上横轴 4 会沿横牚中滑道 4-。
11、5 由 5 滑到 4 附近, 由转轴 1 的转动并拢横牚折叠部 分与各条腿, 最后向内按压上下横牚中间的接头, 使各接头上卡槽的第一卡槽 ( )、 第二 卡槽 ( ) 与各腿两端的卡梢 A( ) 和卡梢 B( )、 卡梢 a( ) 和卡梢 b( ) 卡合, 此 时横轴 4 卡到滑道 4-5 的 4 处及横牚接头的 4 处, 即图 9 所示。 0022 折叠凳撑开时 : 在图 9 所示中, 向上下拉开横牚中卡槽的第一卡槽 ( )、 第二卡 槽 ( ) 与各腿两端的卡梢 A( ) 和卡梢 B( )、 卡梢 a( ) 和卡梢 b( ) 之间的卡 合, 此时腿上的横轴 4 也会从滑道 4-5 的 4 。
12、处及接头的 4 处脱出, 再把两组腿分别向两边拉 开, 此过程中横牚的三部分会以转轴 1 连接并转动, 同时横牚会在各腿两端的滑槽内滑动, 当腿上的横轴 4 沿滑道 4-5 由 4 滑到 5 附近时, 向内按压横牚接头, 使各横牚两边的卡槽 A( )、 卡槽 B( )、 卡槽 a( )、 卡槽 b( ) 与各腿两端的卡梢 A( )、 卡梢 B( )、 卡 梢a()、 卡梢b()分别卡合, 即图10所示, 最后按一般马扎的使用方法, 转动中轴(11) 绷开横牚间绷面。 设计腿的位置在横牚偏中, 借用各部分绷绳间的平衡, 以防中间拉力过大 使横牚受损。 说 明 书 CN 202211423 U1/3 页 5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11423 U2/3 页 6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11423 U3/3 页 7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