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用熊蜂饲养箱.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112254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17398.2

申请日:

20161203

公开号:

CN206284108U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47/00,A01K47/06,A01K53/00

主分类号:

A01K47/00,A01K47/06,A01K53/00

申请人:

辽东学院

发明人:

王星,董炯,彭雪梅,陆秀玉,张煜,王淑君

地址: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优先权:

CN20162131739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由箱底、箱体、箱盖组成。箱底分为筑巢区、排泄区、摄食区。箱底的蜂巢档板可以限制熊蜂在筑巢区产卵、孵化;排泄区设有活动的排泄网,上面有粪便积存时,可以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摄食区的隔网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网缝隙吸取糖浆,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的作用;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态;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用于观察蜂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上盖周围有光滑的安全区,防止熊蜂攀附;安全区边缘有排气孔,便于蜂群气体交换。本实用新型采透明用塑料材质,便于箱外观察与操作,安全快捷,适合清洗消毒,可循环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其特征是:由箱底、箱体、箱盖组成;箱底分为筑巢区、排泄区和摄食区;箱体(5)由限位导槽(3)、箱腿(4)、饲喂器限位槽(9)、饲喂器定位扣(12)、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底板(17)组成,上盖(8)有通气孔(10),并扣在箱体(5)上,用把手(6)将仓门(7)扣在上盖(8)上,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在底板(17)上有饲喂器定位扣(12)、排气槽(11)、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限位导槽(3),活动排泄网(15)安装在限位导槽(3)内限位,活动排泄网(15)上有排泄区(2)、子扣(1)和母扣(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熊蜂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饲养熊蜂育种群饲养的饲养器具。

背景技术

由于熊蜂耐低温,采集能力强,尤其是具备声震授粉特性,熊蜂也被称作温室作物的“传粉大师”。随着熊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现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研究、培育授粉熊蜂,培育数量多、质量好的蜂王,是培育授粉熊蜂的关键技术。

熊蜂育种群的群势比普通授粉蜂群要强大得多,蜂群中的工蜂、陆续出房的新蜂王和雄蜂总数可常达数百只,有的蜂群甚至可达上千只。进行蜂群高效饲养管理,维持其强壮的群势,保持巢内清洁卫生,安全、快捷地进行饲喂糖浆和投喂花粉,是养好育种蜂群的重要条件。

新蜂王和雄蜂出房后,需要及进挑选,并分别进行饲养,待其性成熟后进行交配。挑选新蜂王、雄蜂时,需要尽量避开工蜂的干扰。由于工蜂的螫针表面光滑,因此,工蜂可以进行连续螫剌,又因其蜂毒毒性大,对工作人员的挑拣操作和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

熊蜂育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对育种蜂群进行高效饲养管理。熊蜂转群后,随着育种蜂群中工蜂的不断出房,蜂群规模往往可达到数百只。为了繁育后代,工蜂积极筑造蜂巢,大量取食糖浆和花粉,培育大量的新蜂王和雄蜂。尤其是新蜂王和雄蜂陆续出房后,取食大量花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粪便。由于熊蜂的粪便粘稠,极易粘附在排泄网上,导致空气污浊,甚至出现寄生蝇蛆,影响蜂群的生活,对新蜂王和雄蜂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在清除熊蜂粪便时,由于育种蜂群有大量工蜂的存在,轻微震动就会引起工蜂的躁动不安,刺激其攻击行为,操作人员容易受到蜂螫的威胁。因此,及时、快捷地处理熊蜂积存的粪便对育种蜂群来说极为重要。

熊蜂筑巢属于胀裂式扩张,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使其在固定的繁育区产卵,个别蜂群会在排泄网上筑巢,反而在繁殖区排泄,对于蜂群的繁育、通风换气都有不利影响。

育种群繁育过程中,使用普通饲喂器存在的缺点是饲喂器直接与蜂群接触,糖浆消耗光之后,会有部分熊蜂钻入饲喂器,撤换饲喂器时工作人员容易被螫伤。

熊蜂育种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新蜂王和雄蜂出房后要及时取出,进行分别饲养,待其性成熟后进行交配。因此,设计一种方便从蜂群中挑选新蜂王和雄蜂的箱盖,会提高熊蜂育种的工作效率。

目前使用熊蜂育种箱的缺点是:(1)饲养箱为木质结构,使用时无法观察蜂群状态,蜂箱内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后不便于清洗消毒。(2)固定式排泄箱底,导致蜂箱中粪便积存,而且难以清理粪便,影响育种蜂群的生活环境。(3) 饲喂器糖浆消耗光后,部分熊蜂钻入饲喂器,给饲喂器更换带来不便。(4)蜂箱上盖缺少对熊蜂的拦阻装置,熊蜂沿蜂箱上沿爬出,工作人员面临被蜂螫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由箱底、箱体、箱盖组成;箱底分为筑巢区、排泄区、摄食区;箱底的蜂巢档板可以限制熊蜂在筑巢区产卵、孵化;排泄区设有活动的排泄网,上面有粪便积存时,可以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摄食区的隔网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网缝隙吸取糖浆,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的作用;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态;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用于观察蜂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上盖周围有光滑的安全区,防止熊蜂攀附;安全区边缘有排气孔,便于蜂群气体交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其特征是:由箱底、箱体、箱盖组成;箱底分为筑巢区、排泄区和摄食区;箱体5由限位导槽3、箱腿4、饲喂器限位槽9、饲喂器定位扣12、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底板17组成,上盖8有通气孔10,并扣在箱体5上,用把手6将仓门7扣在上盖8上,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在底板17上有饲喂器定位扣12、排气槽11、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限位导槽3,活动排泄网15安装在限位导槽3内限位,活动排泄网15上有排泄区2、子扣1和母扣16。

如上所述的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其特征是:在排泄区2有一定量排泄物时,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扣入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母扣16,把住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拉动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沿限位导槽3滑出,并通过子母扣带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进入限位导槽3中,活动排泄网15到位后,分开子母扣,完成换网工作。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熊蜂育种箱的箱底由蜂巢档板将蜂箱分为筑巢区、排泄区,限制蜂群在筑巢区繁育,箱底光滑,适于蜂王在箱底产卵,并有利于蜂群维持恒定的巢温;排泄区设有活动的排泄网,活动排泄网位置最低,远离摄食区和繁育区,符合熊蜂选择排泄地点的生物学特性。上面有粪便积存时,可以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从而保证蜂群内空气清新;摄食区的隔网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网缝隙吸取糖浆,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的作用,撤换饲喂器时人不与蜂直接接触,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态。

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便于观察蜂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上盖周围有光滑的安全区,防止熊蜂攀附,能预防熊蜂沿蜂箱上沿爬出,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安全区边缘有排气孔,便于蜂群气体交换。

本发明采透明用塑料材质,便于箱外观察与操作,安全快捷,适合清洗消毒,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图1活动排泄网零件图。

图中,1.子扣;2.排泄区;3.限位导槽;4.箱腿;5.箱体;6.把手;7.仓门;8.上盖;9.饲喂器限位槽;10.通气孔;11.排气槽;12.饲喂器定位扣;13.摄食区;14.换网操作区;15.活动排泄网;16.母扣;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如图1-6所示,其特征是:由箱底、箱体、箱盖组成;箱底分为筑巢区、排泄区和摄食区;箱体5由限位导槽3、箱腿4、饲喂器限位槽9、饲喂器定位扣12、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底板17组成,上盖8有通气孔10,并扣在箱体5上,用把手6将仓门7扣在上盖8上,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在底板17上有饲喂器定位扣12、排气槽11、摄食区13、换网操作区14和限位导槽3,活动排泄网15安装在限位导槽3内限位,活动排泄网15上有排泄区2、子扣1和母扣16。

如上所述的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其特征是:在排泄区2有一定量排泄物时,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扣入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母扣16,把住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拉动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沿限位导槽3滑出,并通过子母扣带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进入限位导槽3中,活动排泄网15到位后,分开子母扣,完成换网工作。

种用熊蜂饲养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种用熊蜂饲养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种用熊蜂饲养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用熊蜂饲养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用熊蜂饲养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17398.2 (22)申请日 2016.12.03 (73)专利权人 辽东学院 地址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 街116号 (72)发明人 王星 董炯 彭雪梅 陆秀玉 张煜 王淑君 (51)Int.Cl. A01K 47/00(2006.01) A01K 47/06(2006.01) A01K 5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种用熊蜂饲养箱 (57)摘要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由箱底、 。

2、箱体、 箱盖组 成。 箱底分为筑巢区、 排泄区、 摄食区。 箱底的蜂 巢档板可以限制熊蜂在筑巢区产卵、 孵化; 排泄 区设有活动的排泄网, 上面有粪便积存时, 可以 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 摄食区的隔网 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 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 网缝隙吸取糖浆, 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的作 用; 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 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 态; 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 用于观察蜂 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 上盖周围有光滑的安全 区, 防止熊蜂攀附; 安全区边缘有排气孔, 便于蜂 群气体交换。 本实用新型采透明用塑料材质, 便 于箱外观察与操作, 安全快捷, 适合清洗消毒, 可 循环。

3、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284108 U 2017.06.30 CN 206284108 U 1.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其特征是: 由箱底、 箱体、 箱盖组成; 箱底分为筑巢区、 排泄区 和摄食区; 箱体 (5) 由限位导槽 (3) 、 箱腿 (4) 、 饲喂器限位槽 (9) 、 饲喂器定位扣 (12) 、 摄食区 (13) 、 换网操作区 (14) 和底板 (17) 组成, 上盖 (8) 有通气孔 (10) , 并扣在箱体 (5) 上, 用把手 (6) 将仓门 (7) 扣在上盖 (8) 上, 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 在底板 (17) 上有饲喂器定位扣 (1。

4、2) 、 排气槽 (11) 、 摄食区 (13) 、 换网操作区 (14) 和限位导槽 (3) , 活动排泄网 (15) 安装在限 位导槽 (3) 内限位, 活动排泄网 (15) 上有排泄区 (2) 、 子扣 (1) 和母扣 (16)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84108 U 2 种用熊蜂饲养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熊蜂饲养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适于饲养熊蜂育种群饲养的饲养器 具。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熊蜂耐低温, 采集能力强, 尤其是具备声震授粉特性, 熊蜂也被称作温室作物 的 “传粉大师” 。 随着熊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 现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

5、熊蜂为温室作物 授粉。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研究、 培育授粉熊蜂, 培育数量多、 质量好的蜂王, 是培育授粉熊蜂 的关键技术。 0003 熊蜂育种群的群势比普通授粉蜂群要强大得多, 蜂群中的工蜂、 陆续出房的新蜂 王和雄蜂总数可常达数百只, 有的蜂群甚至可达上千只。 进行蜂群高效饲养管理, 维持其强 壮的群势, 保持巢内清洁卫生, 安全、 快捷地进行饲喂糖浆和投喂花粉, 是养好育种蜂群的 重要条件。 0004 新蜂王和雄蜂出房后, 需要及进挑选, 并分别进行饲养, 待其性成熟后进行交配。 挑选新蜂王、 雄蜂时, 需要尽量避开工蜂的干扰。 由于工蜂的螫针表面光滑, 因此, 工蜂可以 进行连续螫剌, 。

6、又因其蜂毒毒性大, 对工作人员的挑拣操作和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 0005 熊蜂育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如何对育种蜂群进行高效饲养管理。 熊蜂 转群后, 随着育种蜂群中工蜂的不断出房, 蜂群规模往往可达到数百只。 为了繁育后代, 工 蜂积极筑造蜂巢, 大量取食糖浆和花粉, 培育大量的新蜂王和雄蜂。 尤其是新蜂王和雄蜂陆 续出房后, 取食大量花粉的同时, 会产生大量粪便。 由于熊蜂的粪便粘稠, 极易粘附在排泄 网上, 导致空气污浊, 甚至出现寄生蝇蛆, 影响蜂群的生活, 对新蜂王和雄蜂均可能产生不 利影响。 在清除熊蜂粪便时, 由于育种蜂群有大量工蜂的存在, 轻微震动就会引起工蜂的躁 动不。

7、安, 刺激其攻击行为, 操作人员容易受到蜂螫的威胁。 因此, 及时、 快捷地处理熊蜂积存 的粪便对育种蜂群来说极为重要。 0006 熊蜂筑巢属于胀裂式扩张, 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 使其在固定的繁育区产卵, 个别 蜂群会在排泄网上筑巢, 反而在繁殖区排泄, 对于蜂群的繁育、 通风换气都有不利影响。 0007 育种群繁育过程中, 使用普通饲喂器存在的缺点是饲喂器直接与蜂群接触, 糖浆 消耗光之后, 会有部分熊蜂钻入饲喂器, 撤换饲喂器时工作人员容易被螫伤。 0008 熊蜂育种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 新蜂王和雄蜂出房后要及时取出, 进行分别饲养, 待其性成熟后进行交配。 因此, 设计一种方便从蜂群中挑。

8、选新蜂王和雄蜂的箱盖, 会提高熊 蜂育种的工作效率。 0009 目前使用熊蜂育种箱的缺点是:(1) 饲养箱为木质结构, 使用时无法观察蜂群状 态, 蜂箱内容易滋生细菌, 使用后不便于清洗消毒。(2) 固定式排泄箱底, 导致蜂箱中粪便积 存, 而且难以清理粪便, 影响育种蜂群的生活环境。 (3) 饲喂器糖浆消耗光后, 部分熊蜂钻 入饲喂器, 给饲喂器更换带来不便。 (4)蜂箱上盖缺少对熊蜂的拦阻装置, 熊蜂沿蜂箱上沿 爬出, 工作人员面临被蜂螫的风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84108 U 3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由箱底、 箱。

9、体、 箱盖组成; 箱底 分为筑巢区、 排泄区、 摄食区; 箱底的蜂巢档板可以限制熊蜂在筑巢区产卵、 孵化; 排泄区设 有活动的排泄网, 上面有粪便积存时, 可以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 摄食区的隔网 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 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网缝隙吸取糖浆, 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 的作用; 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 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态; 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 用 于观察蜂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 上盖周围有光滑的安全区, 防止熊蜂攀附; 安全区边缘有 排气孔, 便于蜂群气体交换。 0011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其特征是: 由箱底。

10、、 箱体、 箱盖组成; 箱底分为筑巢区、 排泄 区和摄食区; 箱体5由限位导槽3、 箱腿4、 饲喂器限位槽9、 饲喂器定位扣12、 摄食区13、 换网 操作区14和底板17组成, 上盖8有通气孔10, 并扣在箱体5上, 用把手6将仓门7扣在上盖8上, 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 在底板17上有饲喂器定位扣12、 排气槽11、 摄食区13、 换网操作 区14和限位导槽3, 活动排泄网15安装在限位导槽3内限位, 活动排泄网15上有排泄区2、 子 扣1和母扣16。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其特征是: 在排泄区2有一定量排泄物时, 用干 净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扣入有排泄物的活动。

11、排泄网15上的母扣16, 把住有排泄物的 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 拉动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沿限位导槽3滑出, 并通过子母扣 带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进入限位导槽3中, 活动排泄网15到位后, 分开子母扣, 完成换网 工作。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熊蜂育种箱的箱底由蜂巢档板将蜂箱分为筑巢区、 排泄区, 限制蜂群在筑巢区繁育, 箱底光滑, 适于蜂王在箱底产卵, 并有利于蜂群维持恒定 的巢温; 排泄区设有活动的排泄网, 活动排泄网位置最低, 远离摄食区和繁育区, 符合熊蜂 选择排泄地点的生物学特性。 上面有粪便积存时, 可以用干净的排泄网进行推拉式替换, 从 而保证蜂群内空气。

12、清新; 摄食区的隔网把蜂箱与饲喂器隔开, 熊蜂可用其较长的喙从隔网 缝隙吸取糖浆, 摄食区兼有固定饲喂盒的作用, 撤换饲喂器时人不与蜂直接接触, 从而保证 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15 箱体为透明塑料材质, 便于观察育种蜂群状态。 0016 育种箱设置可开闭的透明上盖, 便于观察蜂群状态和投喂饲喂花粉; 上盖周围有 光滑的安全区, 防止熊蜂攀附, 能预防熊蜂沿蜂箱上沿爬出, 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安 全区边缘有排气孔, 便于蜂群气体交换。 0017 本发明采透明用塑料材质, 便于箱外观察与操作, 安全快捷, 适合清洗消毒, 可循 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13、001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84108 U 4 0021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22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0023 图6为图1活动排泄网零件图。 0024 图中, 1.子扣; 2.排泄区; 3.限位导槽; 4.箱腿; 5.箱体; 6.把手; 7.仓门; 8.上盖; 9. 饲喂器限位槽; 10.通气孔; 11.排气槽; 12.饲喂器定位扣; 13.摄食区; 14.换网操作区; 15. 活动排泄网; 16.母扣; 17.底板。 00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如图1-6所示, 其特征是:。

14、 由箱底、 箱体、 箱盖组成; 箱底分为 筑巢区、 排泄区和摄食区; 箱体5由限位导槽3、 箱腿4、 饲喂器限位槽9、 饲喂器定位扣12、 摄 食区13、 换网操作区14和底板17组成, 上盖8有通气孔10, 并扣在箱体5上, 用把手6将仓门7 扣在上盖8上, 组成种用熊蜂饲养箱主体; 在底板17上有饲喂器定位扣12、 排气槽11、 摄食区 13、 换网操作区14和限位导槽3, 活动排泄网15安装在限位导槽3内限位, 活动排泄网15上有 排泄区2、 子扣1和母扣16。 0027 如上所述的一种种用熊蜂饲养箱, 其特征是: 在排泄区2有一定量排泄物时, 用干 净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扣入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上的母扣16, 把住有排泄物的 活动排泄网15上的子扣1, 拉动有排泄物的活动排泄网15沿限位导槽3滑出, 并通过子母扣 带动干净的活动排泄网15进入限位导槽3中, 活动排泄网15到位后, 分开子母扣, 完成换网 工作。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84108 U 5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284108 U 6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28410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