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11150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16429.X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号:

CN105639562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3/00,A23L19/00

主分类号:

A23L23/00,A23L19/00

申请人:

凯里市田园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再先

地址: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山棵树镇六组

优先权:

CN201510916429A

专利代理机构: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穆元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A品;(2)、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白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B品;(3)、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在保证红酸汤酸度和天然发酵的同时,解决其色泽不够鲜美、辣度难以灵活调制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西红柿、生姜、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A品;(2)、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白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辣椒、生姜、包谷酒、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为10:1:0.2:0.5:1,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B品;(3)、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1:1的A品和B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品不包括B品。 4.一种苗家红酸汤,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家红酸汤采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科学检测:酸汤含多种维生素,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 富的蛋白质,具有止渴生津,开胃健脾的功能。

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cu 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 州各县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但是为使红辣 汤色泽鲜美,现在市面上的红酸汤往往添加了非天然的添加剂,使得 味道不纯,酸度不够。另外,红酸汤往往是辣的,很少有不辣或辣度 可以灵活调制的红酸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在保证红酸汤酸 度和天然发酵的同时,解决其色泽不够鲜美、辣度难以灵活调制的问 题。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一同投入 土坛子中发酵,西红柿、生姜、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A品;

(2)、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白糖 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辣椒、生姜、包谷酒、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 为10:1:0.2:0.5:1,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B品;

(3)、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所述C品包括A品 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5。

进一步地,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1:1的A品和B品。C品中包 含等量的A品和B品,使红辣汤成品辣度适中。

进一步地,所述C品不包括B品。C品中不包含辣度强的B品, 适用于不适宜吃辣的人群食用。

本发明还提供苗家红酸汤,该苗家红酸汤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利用西红柿发酵后制得A品, 辣椒发酵后制得B品,令A品与B品的自由调配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以制得色泽鲜美、味道纯正并辣度可灵活调制的、纯天然的苗家红辣 汤,既环保又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一同投入 土坛子中发酵,西红柿、生姜、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A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质西红柿肉质饱满,颜色鲜红,没有黑点; 生姜则采用优质的嫩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能选用烧制的、其涂抹的釉铅达标的土坛子, 不能用钢,铁,塑料的,并且土坛子需要事先清洗干净,不能粘油, 盐。

本步骤中,采用无氧方式发酵,即在土坛子坛口加入坛沿水。

(2)、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与包谷酒、食盐、白糖 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辣椒、生姜、包谷酒、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 为10:1:0.2:0.5:1,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得B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质辣椒肉质饱满,色泽鲜红,本地长辣椒为 最佳;生姜则采用优质的嫩姜。辣椒清洗干净后需要去掉把子,以保 证B品口感。

(3)、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所述C品包括A品 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5。

本步骤中,A品与B品发酵好后,分别取用所需比例磨成浆状, 然后加入苗家白酸汤,制成苗家红酸汤。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1:1的A品和B 品。C品中包含等量的A品和B品,使红辣汤成品辣度适中。如将1 两A品和1两B品混合磨成浆状,再加入1斤的苗家白酸汤搅拌均匀, 得到辣度适中的苗家红酸汤。

进一步地,所述C品不包括B品。C品中仅包含不辣的A品(番 茄酱),不包含辣度强的B品(辣椒酱),适用于不适宜吃辣的人群食 用。如将2两A品磨成浆状,加入1斤苗家白酸汤混合,即可得不辣, 但是色泽同样鲜美的苗家红酸汤。

本发明还提供苗家红酸汤,该苗家红酸汤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利用西红柿发酵后制得A品, 辣椒发酵后制得B品,令A品与B品的自由调配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以制得色泽鲜美、味道纯正并辣度可灵活调制的、纯天然的苗家红辣 汤,既环保又实用。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16429.X (22)申请日 2015.12.10 A23L 23/00(2016.01) A23L 19/00(2016.01) (71)申请人 凯里市田园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凯里市山棵树镇六组 (72)发明人 杨再先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 务所 52105 代理人 穆元城 (54) 发明名称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 (1)、 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 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

2、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 2 个月以上, 得 A 品 ; (2)、 取优 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 白 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 2 个月以上, 得 B 品 ; (3)、 取 C 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 白酸汤混合, 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 种。本发明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在保证红酸汤 酸度和天然发酵的同时, 解决其色泽不够鲜美、 辣 度难以灵活调制的问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639562 A 2016.06.08 CN 1056。

3、39562 A 1.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 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 西红柿、 生姜、 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 得A品; (2)、 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 白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 辣椒、 生姜、 包谷酒、 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为10:1:0.2:0.5:1,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 上, 得B品; (3)、 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C 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

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 1:1的A品和B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C品不包括B品。 4.一种苗家红酸汤,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苗家红酸汤采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 法制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39562 A 2 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方法, 尤其是一种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据科学检测: 酸汤含多种维生素, 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 具有 止渴生津, 开胃健脾的功能。 000。

5、3 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 “三天不吃酸, 走路打捞蹿(音lo cu n, 方言, 意为走 路不稳, 东偏西倒)” 。 酸汤类菜肴, 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 各民族都很盛行, 尤以凯里市区 最为典型。 但是为使红辣汤色泽鲜美, 现在市面上的红酸汤往往添加了非天然的添加剂, 使 得味道不纯, 酸度不够。 另外, 红酸汤往往是辣的, 很少有不辣或辣度可以灵活调制的红酸 汤。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在保证红酸汤酸度和天然发酵的 同时, 解决其色泽不够鲜美、 辣度难以灵活调制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06 (1)、 取优质西红。

6、柿和生姜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酵, 西红 柿、 生姜、 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 得A品; 0007 (2)、 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 白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 酵, 辣椒、 生姜、 包谷酒、 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为10:1:0.2:0.5:1,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 以上, 得B品; 0008 (3)、 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C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5。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1:1的A品和B品。 C品中包含。

7、等量的A品和B品, 使 红辣汤成品辣度适中。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C品不包括B品。 C品中不包含辣度强的B品, 适用于不适宜吃辣的人 群食用。 0011 本发明还提供苗家红酸汤, 该苗家红酸汤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 0012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利用西红柿发酵后制得A品, 辣椒发酵后制得B 品, 令A品与B品的自由调配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以制得色泽鲜美、 味道纯正并辣度可灵活 调制的、 纯天然的苗家红辣汤, 既环保又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14 (1)、 取优质西红柿和生姜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一同投入土坛子中。

8、发酵, 西红 柿、 生姜、 包谷酒和食盐的重量比为10:1:0.2:0.3,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以上, 得A品。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639562 A 3 0015 本发明实施例中, 优质西红柿肉质饱满, 颜色鲜红, 没有黑点; 生姜则采用优质的 嫩姜。 0016 本发明实施例中, 只能选用烧制的、 其涂抹的釉铅达标的土坛子, 不能用钢, 铁, 塑 料的, 并且土坛子需要事先清洗干净, 不能粘油, 盐。 0017 本步骤中,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 即在土坛子坛口加入坛沿水。 0018 (2)、 取优质辣椒和生姜分别洗净打碎, 与包谷酒、 食盐、 白糖一同投入土坛子中发 酵。

9、, 辣椒、 生姜、 包谷酒、 食盐和白糖的重量比为10:1:0.2:0.5:1, 采用无氧方式发酵2个月 以上, 得B品。 0019 本发明实施例中, 优质辣椒肉质饱满, 色泽鲜红, 本地长辣椒为最佳; 生姜则采用 优质的嫩姜。 辣椒清洗干净后需要去掉把子, 以保证B品口感。 0020 (3)、 取C品磨成浆状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所述C品包括A品或B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C品和苗家白酸汤的重量比为1:5。 0021 本步骤中, A品与B品发酵好后, 分别取用所需比例磨成浆状, 然后加入苗家白酸 汤, 制成苗家红酸汤。 0022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 所述C品包括重量比为1:1的A品和B品。。

10、 C品中包含等量的 A品和B品, 使红辣汤成品辣度适中。 如将1两A品和1两B品混合磨成浆状, 再加入1斤的苗家 白酸汤搅拌均匀, 得到辣度适中的苗家红酸汤。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C品不包括B品。 C品中仅包含不辣的A品(番茄酱), 不包含辣度强的 B品(辣椒酱), 适用于不适宜吃辣的人群食用。 如将2两A品磨成浆状, 加入1斤苗家白酸汤混 合, 即可得不辣, 但是色泽同样鲜美的苗家红酸汤。 0024 本发明还提供苗家红酸汤, 该苗家红酸汤采用上述的方法制备。 0025 本发明的苗家红酸汤的制备方法, 利用西红柿发酵后制得A品, 辣椒发酵后制得B 品, 令A品与B品的自由调配后与苗家白酸汤混合, 以制得色泽鲜美、 味道纯正并辣度可灵活 调制的、 纯天然的苗家红辣汤, 既环保又实用。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639562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